第62节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7-04 22:10      字数:4478
  第82章“每周六,所有学校的老师自愿性的报名到个村寨去开展扫盲活动,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明珠养殖场赞助所有参加的老师一箱20个装的鸡蛋。村委会,基层干部要配合各位老师积极开展扫盲班,特别是农村妇女,如果出现有男方强硬拒绝女方参加扫盲活动的,县妇联的同志会参与调查。”在很多农村乡镇,妇联就像个摆设,但自从宋玉安和叶耀宗绑在一条船上以后吗,夏县妇联的同志可谓是混得风生水起。“我说,你一个大男人为什么会这么关心妇女解放的事情?”叶耀宗好奇不已,他以前是不注意这方面的,但是他也不知道宋玉安这人是怎么回事,明明是一个男人,但却天天想着解放妇女。偏偏他说的话你还无法反驳。“越来越多的人遗弃婴儿,你们政府部门应该也有所了解吧。”“怎么不了解,县里就有不少,把孩子放纸箱里,趁着天黑扔街道边上,虚伪些的在里头放包奶粉放点钱,心狠的娃身上连件衣裳都没有。一开始还有人报警呢,可是公安能怎么办?家家户户想要儿子想疯了,又舍不得丢掉工作。计划生育管得越严,丢弃的孩子越多。可总不能不搞计划生育吧,现在国家这么多人口,再无限度的生下去,地球都要装不成了。”这个问题不仅何耀宗头疼,大部分官员头疼,上头的领导也头疼,但是有什么办法,就连一部分官员自己也在偷偷遗弃呢。城里多,农村更多,爷爷奶奶亲手溺死孙女说生下死胎的事情一点儿也不少见。整个社会就像疯了一样,完全不拿女娃的命当命。县里建了孤儿院,可是这天天都有,哪里养得了那么多。“你想过没有,如果让他们这么疯狂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女人完全变成生育工具,能不能生儿子好像成了女人唯一的价值。可是事情是这样的吗?城里很多女人也是有工作的,他们也在挣钱养家,养着公公婆婆,公公婆婆却嫌弃她们不会生男孩,就是农村,女人们不仅要和男人一样下地干活,回家还要伺候一家子老小。他们这么辛苦,就因为没生男孩,所有的辛苦都被否定了。但可笑的是,生男生女从某种方面来说是由男人决定的。以前大家可以生好几个孩子,他们不像这样疯狂,可到了只能有一个孩子的时候,无数家庭选择了只要男孩。那么这一批男孩长大了以后怎么娶媳妇呢?一个男女不平衡,男多女少的社会会演变成什么样?”何耀宗不说话,宋玉安继续下去。“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这批男孩长大了,男多女少,国家会头疼婚姻问题。僧多粥少,怎么分配,有钱的人家给高价彩礼,没钱的人家呢,攒钱买一个,导致拐卖妇女越来越猖獗。”前世他听沿海一个同学说过,他们村,为了要男孩,宁愿买别人的男孩来养,也要把自己生的女娃扔了。还有恶毒的老太太把自己的孙女扔到桥下,说是要让她受万人践踏,叫女娃再不敢投生到她家。这样做的后果是,他那一辈,他们村百分之八十都是男娃,家庭好的就可以娶媳妇,家庭不好的怎么办?买呗!西南方被拐来的小姑娘被他们叫“南蛮子”,买回去锁着,不听话就打,饿不死就行,等生了娃早晚认命不敢跑了。还有那些收高彩礼的,无数屌丝在网上骂女孩子们拜金,骂她们是拿来卖的。可是这利益是在女孩子手里吗?如果父母把彩礼给了女孩子带着一起嫁过去,男方凭什么骂?如果父母留下了女孩子的彩礼钱,那他们留下了干嘛?给儿子娶媳妇!恶性循环,追根究底,钱都是用在男人身上,但女孩子却背了所有的黑锅。可为什么女孩子也愿意这样做呢?这就和教育有关了,她们自小就受到了来自父辈的洗脑。女孩子没用!女孩子是赔钱货!女孩子是别人家的,花钱是帮别人家养。要帮弟弟买车买房,没有弟弟,谁给你撑腰!可为什么女孩子自己不能给女孩子撑腰?只要自己强大起来,就可以无所畏惧。还是那句话,这是一件长久的事情,宋玉安只能一步一步的去做。首先,就从扫盲,普法开始。何耀宗又一次被宋玉安说服了,其实就算宋玉安不解释,他也会接受他的建议。反正国家天天喊着妇女能抵抵半边天,这也符合国家的基本政策。因为何耀宗的支持,妇联的活动开展得很顺利,他们向法院这边借到了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每天带着他随着扫盲队伍给妇女们做普法。家暴是可以上告的,父母强硬包办婚姻是可以上告的,日子过不下去离婚不丢人。虽然出现过有被家暴的妇女上告之后听说丈夫要拘留又反悔,但其实也解救了不少人。宋玉安这边也接收几个因为勇敢离婚但是无家可归的妇女,让他们培训之后进入罐头厂。至于那些被欺压后不愿意走出来的,不论是宋玉安还是妇联的同志都不怎么想理会。生活是你自己的,你不伸手,谁能救你?扫盲班教的知识并不高深,工厂竣工之前,宋玉安就把员工招齐了。厂长是聘请的,五十多岁,在公家的厂子里干过厂长,因为的罪过人提前退休了,经验老道。正式开工之前,宋玉安给工人进行了半个月的带薪培训。他们是做食品的,卫生问题是重中之重!工作服,帽子,口罩,工作鞋每人三套,进车间必须换工作服,用消毒水泡手。上厕所必须到更衣室换衣服,回来以后重新消毒,每天下班前都要把机器清洗一次。原材料使用前要严格检查,如果发霉发臭变质,立马移出车间处理。一开始培训的时候工人非常非常的不习惯,大部分人是农村长大的,在她们眼里,看着不脏就是干净了,哪里来的这么多讲究。但不习惯也没办法,宋玉安态度很强硬,现在还没签合同,如果做不到就要被辞退。后面还有大把的人想要进来。工资待遇这么好,谁也不愿意被辞退,不就是换衣服消毒吗?不就是每天洗头洗澡吗?只要有钱,有什么做不到的。带着培训了两天,宋玉安就把培训的事情交给了厂长,还是那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如果每件事都要他亲力亲为,那还请人做什么。厂长严格按照宋玉安的要求培训,开工之后还弄了一个评比,不遵守车间规则的会被扣奖金。关乎到钱的事情,大家都不敢马虎,车间整天明亮亮的,还得了卫生局领导的夸赞。今年的水果都拉出去了,厂里主要生产的是肉罐头,还有酱菜,袋装榨菜,辣椒酱。第一批样品出来,宋玉安拉着宝珠去试吃,在吃东西和厨艺方面,宝珠比他强很多。“这个在咱们本地吃不错,不过如果是两广,江南一带,怕是太辣了,他们偏爱甜口,吃不了太辣。而且拉也分好几种,咱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口味,做出香辣,麻辣,酸辣,甜辣来。”厂长也跟着他们,拿着笔一一记下来。“嗯,今年就每种口味都做一些,看看市场反应。畅销的就做主打,销量一般的按量生产,提高产品的选择性,滞销的淘汰。”两人又听厂长汇报了一些零碎琐事,总的来说,都没有什么大事。从厂里出来,宋玉安牵着宝珠,打算去看电影。两个人越来越忙,相处的时间并没有比之前四年多了多少。难得今天孩子不在,宋玉安可不想这么早回去。“你什么时候走?”“过两天吧,想再陪陪你。”一边说,宋玉安一边把宝珠的手往他口袋里揣,天已经冷下来了,这代表着,他又要跑一趟满洲里。在苏联彻底解体之前,都不会中断。宝珠不是傻子,这两年大哥和宋玉安越来越亲密,她隐约也猜得出来,他是做大事的人,她劝不住她。“ 那等我把手上这件羊毛衣织好吧,听说那边可冷了。”“好。”宋玉安除了说好,还能说什么,说到底,他还是做不到太自私。两人步行到电影院,看了一部搞笑的片子,宋玉安还给宝珠买了红薯,又带她去吃了顿牛肉,这才拎着一堆零食回家。再不回去,家里两个小的又要不消停了,一个变成作天作地的小霸王,另一个呢,一两天都不搭理你,眼神都不给你一个。明明是双胞胎,性子却南辕北撤,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知道宋玉安要走,叶建国也没闲着,平日里的出息都供着罐头厂那边了,走乡蹿寨的买了一批猪回来,全部做成了腊肉香肠给宋玉安。宋玉安还是拉到市里的仓库去,在那边没什么人认识他,自然也不会多探寻。不过对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这也不长久了,等明年东西多了,还是走火车运输吧。第83章一路北上,路途比去年太平了多了,火车上不是熟人的,别说搭话,眼神都不敢多瞟几下,每一个站点,不管大站小站,都有人上来检查。。随着上山下乡运动结束,知青们大批返城,因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大部分成了城市无业游民,脑子活络些的,做点小生意。勤劳踏实的,打打零工。剩下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整日在社会上闲逛,没钱之后,偷盗,抢劫,随着胆子越来越大,闹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光天化日之下,街边袭警,抢夺路人财物,侮,辱,猥,亵,妇女的事情。今年初,每年七十多万起的犯罪活动终于让国家决定用重典,三个在“战役”打响,枪,毙,劳,改了无数人才把这股歪风邪气杀下去。但重典之下,量刑过重的案子肯定不少,特别是这段时期不像后来,抓了人警察审一道,检察院审一道,法院再审一道,不服还可以上诉,一次一次的总会把案情水落石出。现在没那个条件,全国都乱着呢,就是三个部门各子派一个人,三人一起审理一遍之后直接判刑,该劳教的劳教,该枪,毙的枪,毙。流,氓罪最高能判死刑,大街上对着姑娘吹口哨被抓起来也不是说着玩玩,而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比起前两年的迪斯科盛行,贴面舞当道,现在街上的青年男女巴不得离对方三尺远。也没有跑出来跟陌生人打招呼的二愣子。到了京城以后,街上的人行色匆匆,摆摊的小贩吆喝声都低了不少。宋玉安直接去了三进四合院。小院那边既然已经给了三叔,他就不会再过去住,五进院子自从修葺好了以后他就锁起来了,目前知道那院子在他名下的,只有叶维国,宝珠几人。毕竟那么大一院子,又花了那么多功夫,要是叫人偷摸进去糟蹋了,那宋玉安哭都没地方哭,所以哪怕他每年都会给那个街道办事处的阿姨一笔钱,请她留意有没有人进去。但不放心的宋玉安还是给了叶维国一把钥匙,叫他有空开着车去溜一圈。估计军字打头的车子还真能唬得住人,所以这几年也没发生什么事情。三进四合院因为要和叶维国接头,倒是成了宋玉安来的最多的地方。后两天,宋玉安满京城的逛,主要还是看满洲里那边的物价,还有所需。苏联闹得越厉害,果然是粮食最急缺,既然如此,他心里也有谱了,也没和谁打招呼就上了满洲里的火车。满洲里的火车上气氛比宋玉安北上的时候还要严肃,听说了草原上发生了多起袭村灭门的案件。那些人不仅仅是抢劫那么简单,他们直接偷袭一个村子,男人全部杀死,女人qj,lj之后再杀死。有的甚至还纵火把整个村子都烧毁了。听得人背后发凉。这样疯狂的人都有,那抢劫的只会更多。宋玉安就遇到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他如同往年一样,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找彪哥,而是在城里逛了起来,看看能淘些什么,居然光天化日的就有三个个男人捂着他的嘴往暗巷里拖。到了暗巷最深处,两个人压着他,另外一个人直接脱衣裳搜身。“嘿,还真是头肥羊,三哥,你看看这手表,一看就是华侨商店里头出来的的好货色,还有这皮带,啧啧。小子,钱包在哪?乖乖交待了,哥哥还能叫你少受点罪,走得安生些。”坏了,这是遇到直接想害命的了,宋玉安心一下子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