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3-07-04 22:11      字数:4900
  宝珠送走宁嘉嘉后就没闲着,除了炸鸡枞油以外,她还在实验别的东西,叶建国那边宰杀了一头牛送过来,宝珠这两天都在忙着改良香辣牛肉,和牛肉酱。不找点事情做啊,她这心就稳不下来。平时在家里也是做过的,不过都是做一斤两斤的,配料方面不好掌握。罐头厂流水线上生产的东西,那配方就必须精准,所一宝珠这次直接上大锅,就是为了确定最后的配方。小作坊里每天阵阵飘香,勾得附近的村民日日流口水,有本家和宝珠特别熟的,还找上门来讨食。宝珠也不小气,反正这些实验料是不装瓶的,自家也吃不了那么多,她原来是想放进学校食堂的,但离开学还早呢,干脆本家户族一家送一碗都送了出去。整个暑假就在忙忙碌碌中渡过了一半,宝珠一直揪心着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高考成绩出来了。宋玉安没有记错,今年高考数学题确实是出卷老师改革,120分的题目,虽然附加题不计入分,选择题选错了要倒扣分,但全国数学单科状元92分,60分以上的不足百人,四十分就算地区高分的成绩连出卷老师自己都吓到了。明珠中学整体不错,在全国平均分22分的前提下,明珠中学数学单科平均分59,叶宁耀79,韩安安81,宋玉竹88。这在全国都是高分,更何况这三个孩子还不偏科,所以,这一届明珠中学可谓是独领风骚。省状元宋玉竹,探花韩安安,京城市状元叶宁耀。而且不仅仅是这三人,明珠中学开办的时候,初中生高中生除了湖东村湖西村的孩子,全是精英计划招来的。也就是说,他们这一届,还有明年参加高考的一届,大部分都是宋玉安挖过来的优等生。去年毕业的学姐们只听教授讲了一年课,今年的同学们却有两年的时间来准备。就说这次数学题,很多学校的老师自己都不一定会做。但明珠中学的数学老师全部是教授级别的。他们讲课惯常喜欢发散思维,有时还会拿奥数题来讲一讲。就像当初叶宁耀第一次在图书馆做试卷,不就有很多题不会做,没见过吗。这就是数学上教授与专科老师执教的区别。单单是数学这一科,明珠中学60分以上的就达到了30多人,占了全国三分之一。这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导致的后果就是明珠中学不仅有状元,榜眼,省前十他们占了4个,省前百他们占了26个。市区前十他们占了8个,县前十全部拿下。这样的辉煌成绩,这次的数学试卷绝对是助攻,若不是遇上这次的试卷,明珠中学也一样考得很好,却不会好到让人害怕,好到红遍大江南北,让京城的领导都注意到的地步。这一天,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还是从事与教育相关职业的,都在讨论一个名字明珠中学宝珠在拿到高考成绩以后直接不可置信的哭了,她一直知道这一届的孩子优秀,比上一届的都优秀,却没有想到他们能优秀到这个地步。她接到了来自于大学导师的电话。“宝珠啊,当初我一直觉得你没有听我的话,留任京大是一种损失,但是现在来看,是老师错了,优秀的孩子不管到哪里都是优秀的。老师以为为荣。”宝珠哭得不能自已,她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当初毕业前后,学校,导师,无数次的找她谈话,希望她能留任京大。导师还说,就算不能留任京大,也希望她能留在京城发展。毕竟她的家乡发展空间太小,就算有理想她也完全可以奋斗过了中年,再回去回报家乡。但宝珠拒绝了。她一直记得自己的初心,记得自己的理想,记得爱人那句“我要给宝珠建一所学校。”班上的同学有的笑她傻,有的恨铁不成钢生她的气,到了今天,她和她的学生们终于用实力告诉他们。叶宝珠不傻!十五个同学进入了京大就是叶宝珠给京大所有导师,曾经的同学一份最骄傲的回答。去年出了一个市状元,引来了不少领导,今年那还用说,成绩出来以后,湖东村的村民们对领导的小车都看得麻木了。甚至在知道孩子们的毕业会要等录取通知书下来再举行的时候,不少领导厚着脸皮表示,他们要来参加,顺便给状元颁奖。宋玉安数了数果园里树头上特意留着给学生们的水果,无奈的翻了个白眼。趁着天黑,开着小卡车出去从空间里放了一车拉回来。学生们也很无奈,谁愿意好好的同学会和一群官老爷待在一起啊,说话声音都不敢大,尤其是玉竹几个,时不时的被提名回答问题,战战兢兢地,生怕说错了什么。得,还是埋头吃东西吧!但同学们以为这就完了吗?并没有!领导们居然表示还要和他们一起拍毕业照!还有人问宝珠找校服的。醒醒啊!你们人数比我们还多好不好!想到要拿着这样一张毕业照。回家以后大人不断的拿着毕业照和邻居说,你们看我我儿子/我闺女的毕业照,和这么多领导一起照的呢,这是那个谁谁谁——同学们就生无可恋,好羞耻啊有没有!但有什么办法拒绝吗?反正同学们没有,宝珠没有,宋玉安也没有。“没事没事,等领导们走了我们重新拍一张啊。”宝珠只能安慰同学们。虽然同学们觉得羞耻,但这照片依旧还是拍了,并且被宝珠放大了一张,挂在学校展览馆的墙上,多年以后,这一届的学生们发现,他们不仅要面对家长的炫耀。还有熊孩子拍朋友圈、震惊!我爸/我妈当年居然和这么多领导人一起拍的毕业照。第91章“我说你们夫妻要搞事情,能不能提前给我打个招呼,我好做做准备。这不声不响的搞出这么个大新闻,领导打电话来的时候我刚刚从玉米地回来,泥巴都还沾在脚上呢,哪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出了好大一个笑话。”“我可没有你想的那么神通广大,能提前知道高考成绩。”宋玉安懒得看何耀宗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明明嘴都合不拢了,还在瞎埋怨。这人脸皮真是越来越厚了。“领导都走了,你不赶紧回去招呼,还还留下来干啥?”“招呼个毛线啊招呼,夏县最近忙着收玉米呢,国家还有很多地方要调配玉安1号,我忙着下乡呢,没空招呼领导。县委又不是没人。再说了,我这藏着躲着的,是为了谁?”宋玉安知道何耀宗的意思,其实还是招生的事情,今天还在学校,不少领导明里暗里的就在提要送孩子来念书的事情,都被宝珠给挡回去了。偏偏明珠中学是私立学校,现在又出了这么大风头,他们也不敢硬来,但这些人都不是轻易放弃的性子,所以肯定会去找何耀宗。何耀宗不想和他们扯皮,自然不愿意回去招呼他们,宋玉安也没多说,给他安排了住的地方。“还是这里舒服啊,有山有水的,等以后我老了,也来这里定居,就和你做邻居,每天跑你家蹭饭。”“那还是算了吧,我媳妇没空做饭给外人吃。我说你这也干了好几年了,何坤那事情也早就过去了,干嘛还在夏县赖着不走。”宋玉安不是烦了何耀宗,他就是单纯好奇。按说何耀宗这样的,不是应该做出政绩以后,一级一级的往上爬么?夏县这几年政绩够多了吧,偏偏他就是待在这里不动了。“嘿嘿,这你就不懂了吧!以前大领导的规划图听说过没有,咱们夏县,可不是简单的地方,瞧着吧,哥哥就是待在夏县,一样能往上走。”这话一般人听得一头雾水,但宋玉安却把书里后来夏县移山修路的事情结合起来,原来,那么早就有规划了吗?这些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啊,跟他们相比,宋玉安不过是占着知道剧情。何耀宗在湖东村住了一晚,第二天把宋玉安的果园溜达了个遍,还找宝珠讨了几瓶鸡枞油,香辣牛肉,估摸着领导们走了,这才开着车往县里走。何耀宗这头是避过了,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有钱的,有权的人总是觉得只要有钱,那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外地人发现叶宝珠油盐不进之后,本来想给教育局施压,直接换一个校长,但就和去年那群家长一样,撞了南墙。教育局直接在各大报纸上,把明珠中学的来历一清二楚的报道了出来。人家是自己买地盖学校请老师招生,除了办理了正规学校手续找教育局盖过章以外,人家和教育局扯不上半点关系。这是私人领域,你们就是跳的再厉害也没用。还能把人学校抢过来不成?但这些人哪里会放弃,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找空子,最后还真叫他们找到了一个空子,于是到了九月招生,不少湖东村湖西村的村们们领着自家的“侄子侄女外甥”过来办理入学手续。那背着新书包戴着小墨镜的白白胖胖小子,你跟我说是你侄子?报道处的老师觉得这些村民在欺负她见识少。招生办现在是玉梅在盯着,她在湖东村住了这几年,看一眼就知道这里头的猫腻,直接跟下面的老师说,暂时停止报名。然后就急匆匆的跑去找宋玉安和叶宝珠。“这些人太过分了,那些孩子长得白净,小小年纪就拿鼻孔看人,说是他们的侄子,倒像他们的祖宗。”“没事,你回去和负责报名的老师说,只有户口在湖东村的,或是直系亲属户口在湖东村的才招收,其他孩子叫他们打哪来的就回哪里去,我去把二哥和几位族老找来,他们要闹,也要看看这是不是他们能闹的地方。”这事儿彻底要解决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但宋玉安不能叫他们在开学的这天闹出来。这也就是现在网络不发达了,要是在后世,以明珠中学这两天的热度,怕是早就小视频满天飞惹出一群无脑黑子了。湖东村和明珠中学之间的联系,他一直没有做一个统一的规范,宋玉安知道,他带着湖东村的人发家致富,不是所有人都感谢他。不少人心里憋着坏呢,何耀宗都和他说过好几次,有人写信到县委去,说叶保国和他官商勾结,贪污村里的公共财产。要不是宋玉安做事情从来都是滴水不漏,不管是石茬子地,还是板栗园月亮湖,都叫乡亲们签名按了手印表明是全村通过的,说不定还真的会惹不不少麻烦来。宋玉安历来最讨厌这样的人,既然有好日子不想过,那就别怪他叫他们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招生办那里果然是闹了起来,以兰花婶子为主的一群村民拿着苏凯,苏慧做筏子,叫嚣着都是湖东村的人,凭什么宋家可以他们不可以!“凭什么?就凭这是人家自己掏钱盖的学校!给你娃白念你还不知足,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什么嘴脸!”刘老太爷被气得肝疼,拿起拐棍冲着胡兰花就劈头盖脸的砸下去。“我老刘家没有你这样的媳妇儿!老刘家的脸面都叫你给丢干净了!刘十三,你要还是我刘家人,就叫你家小子和这泼妇离婚!”刘十三,是胡兰花的公公,比老太爷小了一辈儿,眼看叔叔点到他的名字,连忙叫儿子把胡兰花拉回家。刘老太爷骂了几句才停下来顺气,见他们把胡兰花拉走了,还在庆幸,幸好在刘家的儿郎还是知事的,但他没有看见刘十三父子眼里的失望之色。这事儿还没过去几天,他们又想出了新的办法,幼儿园忽然出现了一个小孩,顶着牛阿贵的名字来上课,但根本不是牛阿贵,上课的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好奇的看着他,老师全程黑脸。下了课老师直接告到了宝珠那里去。这方法被禁止后,有的人家直接把自己的房子户口高价卖给了别人,拿着大笔钱搬到城里住去。买了户口的人要落户,村委会也没办法阻拦,只得给他们落。这样一来,他们当然孩子进学校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宝珠都要被这些人气死了,这些人指的是湖东村和湖西村的居民。她辛辛苦苦建这所学校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可以让世代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可以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不是为了叫这些有钱人家的小孩进来镀金的!“别怕,我不会叫他们得逞的。”宋玉安一个劲儿的安慰老婆,催着手下的人速度快一点,别到时候他这边还没弄完,就把老婆给气病了,那多得不偿失。这话说了一个星期,宋玉安一点动静都没有,就连听到风声的何耀宗都急匆匆的跑过来。“我听说来了个商人,专门联系想送孩子进明珠中学的富豪,房子户口连着土地,一家人给十几万,都卖出去三十几户人家了,你这边是个什么章程?他们这样换户口,可合法也可不合法,拦不拦的你倒是早说话啊。”知青回城热潮余威还在,城里到处都是没工作的人,所以国家这个时候其实是鼓励落户农村的,但土地已经分过了,落户农村了你就分不到土地,但是像湖东村这样,把宅基地卖了,包产地一次性七十年的租出去,也是一种方法。“没事,不用拦,过两天你就知道了。”的确是过两天就知道了,湖东村三百户人家,那个所谓的老板挨家挨户的询问了几遍以后,有220户人家不愿意卖这个名额,他们对湖东村有感情,现在跟着种果树也能挣到钱,更何况城里人花大价钱想进的学校,那还能不好,所以他们不愿意花钱卖孩子的前程。剩下的近八十户人家,全部都卖了搬走了。湖西村两百户人家,也搬走了近九十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