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作者:江宁婆婆      更新:2023-07-05 13:30      字数:6450
  “那个……老张,我知道你和小杨感情很好,但是,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一咬牙,他干脆地说了。说完,果然见老张整个人都呆住了,过了好久才缓过劲来,眼中也带了泪花。“怎么会这样呢?怎么……前天还好好的,这到底……到底怎么一回事啊?”老张有些语无伦次,说着忍不住背过去抹了抹眼睛。王江宁心中也是不忍,一面安慰着老张,一面把小杨的情况一五一十给他说了。老张听了,又是长吁短叹了半天。好在作为一名法医,他到底是见惯了生死的,很快就把自己调整了过来,只是仍不住念叨着小杨的死一定有蹊跷。念叨了一会,他突然一拍大腿:“不行,我得找韩平去,我得亲自验验小杨的尸体!”王江宁不禁咋舌,法医这行当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要是哪天韩平死了,自己肯定没法冷静地去验他的尸体。正走在路上的韩平突然连打了好几个喷嚏。这边王江宁正寻思着,老张的思绪已经回到照片上来了,开始给他介绍这些照片。“这个文身是彩色的,用色非常华丽复杂,复杂到都不像是个文身。可惜了,照片拍不出来。这南京城就两家照相馆能拍彩照。唉。那女子身上的和服是红色的,很扎眼。那条龙却是蓝色的,搭配起来看其实颜色挺冲的。我感觉,不太像是一起文上去的,似乎是先文了那条龙,过了很久才又文了那个女子。可惜,现在都看不到了。这张照片是唯一的存照。”老张指着照片叹了口气。“唯一的存照?不是还有底片吗?”王江宁惊疑地问道。“没了,照相馆的人昨天操作失误,把一大把底片掉进药水里,全部变成废片了,其中就有这张的底片。”老张顿了顿,看到王江宁欲言又止的样子,补充道,“我知道你不信,我当时也不信,但照相馆的伙计把所有掉进药水的废片都拿给我看了,看起来真的是意外。掉进去的不仅有我们的底片,还有不少别人家的底片,他们现在都在给客人赔钱呢。老板还说要开除犯错的伙计,那伙计我认识有年头了,我还帮他求了求情。看起来确实是意外。”王江宁沉默不语。从老张的说法来看确实像是意外,但是他跟着李老吹当侦探这么多年,最不信的就是“意外”两字。有多少打着意外名头的案子查到最后还不都是有人做鬼吗?“老张,反正这案子现在我在查,这张文身的照片,还有死者面部的照片,都先放我这里吧。我到时候去夫子庙找个老手把这两张照片再描出来,存个底。”王江宁说罢也不管老张答不答应,自顾自地就把那两张照片揣进了怀里,然后继续翻看着照片。“那有劳你了。哦,对了,昨天咱们拍的那些照片,也一起洗好了,都在这里,你也看看,说不定有用。”老张下意识地又搓了搓手。“我说老张你是属苍蝇的吗,怎么动不动就搓手?”王江宁从小市井惯了,和人一熟就没大没小地开玩笑。“哎呀,这是职业病。干我们这行,没事儿就要洗洗手。苍蝇,那可是我们法医的好兄弟,多少案子都是靠了苍蝇才推测出死者的死亡时间的!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死亡天数不一样的尸体,孵出来的蛆差别可大着呢。”老张继续搓着手,居然毫不介意地开始科普起来,语气似乎还有些自豪。“是是是,我知道,口感都不一样。”王江宁没好气地回了一句。他是喜欢没大没小地开玩笑,但其实喜欢的是拌嘴时那种互损的乐趣。像老张这种你说他是苍蝇,他还能一本正经地告诉你苍蝇是个好同志的,对王江宁来说就毫无乐趣可言了。“对了,还有一张照片你好好看看,就是下面那张,对,就那张。”老张好像突然想起什么来。“咦,这是咋回事?”王江宁看着那张照片,吃惊地连下巴都快掉了下来。那照片是尸体被烧后拍的,焦黑的尸体轮廓倒是能看出来,但是整张照片模糊不清,特别是尸体周围还有一圈一圈的虚影,散发着诡异的光芒。王江宁第一次见到这么奇怪的照片,从来不信鬼神的他这次真有点犯怵了。他回头一看老张,这位身经百战的老法医此刻也铁青着脸,紧紧握着拳头。气氛突然压抑起来,在阴森冰冷的法医室里,王江宁一下慌了神:“不是吧?真的闹鬼了?”“你再仔细看看,这张是你拍的!”老张看着他,阴沉地说。“我?我拍的?”王江宁心中更惊,“我拍出了闹鬼的照片?”他张口结舌,突然背上一阵发凉,心里想着自己一会是不是要去庙里拜拜,去去晦气。对了,那个神秘兮兮但确实有两把刷子的小道士叫什么来着?吕……吕什么元?也不知道这家伙又消失到哪里去了,要是再碰到他,得和他要张符。“闹鬼个头啊!你不会用照相机你就老老实实说,非要逞什么能?上来就咔咔咔地拍,手给闪光灯燎了不说,还把照片给拍成这个鬼样子。你知道这底片,这相片纸还有这闪光灯多贵吗?你知道你这么一抖,浪费了多少钱吗?”老张边说边把相片一起收拢了起来,还不忘补一句:“以后少碰我的照相机听到没有?”“得得得,不碰就不碰。老张啊,你这相机要多少钱,等这案子我拿到委托费了准备添置一个。这多方便啊,咔嚓一下就记下来了,我们干侦探的就需要这玩意儿。”王江宁有些不服气地说道。嫌弃我技术差?我这不是没经验没器材吗?老张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你再办他十个案子,也未必买得起。告诉你,我这台,德国货,五十个银圆!”“这么贵!”王江宁惊得下巴都要掉地上了,五十个银圆,在南京城都能买个宅子了。“可不是?全警察厅也没几台。我说王江宁啊,相机这玩意儿你就别想了,就你拍照这个技术,你也别和我说是意外。你之前拍照搞得人家照相馆三个月没生意的事,韩平都跟我说了。你啊,真不是这块料,面对现实吧。”老张语重心长地拍了拍王江宁的肩膀。“啊……哈……哈哈……”满脑子怪力乱神的王江宁被老张一顿连珠炮挤兑得跌回现实,只得尴尬地转移话题,“啊,那个……那什么你不是说还要解剖尸体,解剖完了吗?有什么新发现?”一边说着,一边顺手把那张自己拍砸了的照片悄悄地抽出来塞进了包里。第十四章 茶楼有风 (2017.2.20)“解剖过了,运气还算好,那把火没把内脏全烧完蛋。死者的胃里有一些还没消化的食物残渣,死亡时间应该是正在吃饭或者刚吃完没多久。有点奇怪的是,那些食物只有白米饭,既没有菜也没有酒。不知道他是怎么干吃一碗白饭的。肠胃内容物和血液也送到检验科去测过了,没发现毒物的迹象。当然,说不定有什么他们测不出来的毒物,那我就不知道了。”老张说着递过来一份检验报告给王江宁看。王江宁一边听老张介绍着,一边翻看着检验报告。死前只吃了白米饭?这是什么奇怪的饮食习惯。日本人也不是只吃白米饭的吧?他掏出随身带的小本子,把这些想不明白的事情先记到本子上了。“对了,我记得那些尸体都是装在麻袋里的对吧?那些个麻袋还在吗?”王江宁掏出本子突然想起来还有这么个重要线索,差点给忘了。“对,六个麻袋。我都给放到冷库里了。那些麻袋太潮湿,放外面怕发霉了。若是晾干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没发现的证据被毁了。冷库里安全,至少不会着火嘛。你要看的话,我带你去。”老张说着站起身来,领王江宁去地下一层的停尸房。法医的冷库,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王江宁竟然还有点小期待。“老张,你这个,不会是用来吃的吧?”王江宁从冷库里搬麻袋出来,实在是忍不住问道。麻袋都冻得硬邦邦的,挺沉。“啥意思?”老张莫名其妙地看着王江宁。“就这个啊。”王江宁有些叹为观止地望了望冷库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动物尸体,少说有个十几具动物尸体,大多是鸟类,还有些看起来像大猫。这冷库分成了两边,一边放人类的尸体,另外一边则专门存放动物尸体。王江宁心说这个老张不会是把这些动物尸体保存在这里做冻肉的吧?这未免也太变态了而且不合理啊,这里面很多动物明显是不可能拿来吃肉啊。“哎呀,这个啊,是之前想做动物博物馆的老徐,我同学,他收来做动物标本的。他那边一直没批下来,可是这些动物收来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不先冻起来不是全都要烂完了嘛。老徐是个爱动物的,不忍心再去打活的,所以就让我帮他保存一下。反正我这冷库空地也多,就帮他存了,顺便收他一点存储费。”老张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些,都不能吃了吧?”王江宁依稀好像看到一只野鸡。“吃应该是能吃。但是你吃它们干吗呢,这些动物都已经不太常见了,有些都快给人吃绝种了。要我说,咱们养的那些鸡鸭猪羊,其实最干净最卫生最好吃了。我给你说,你是不知道,这些动物收来的时候,有些身上那个寄生虫,啧啧,我费了多大劲才给它们挑干净。哎,我这儿有那些寄生虫照片你要看不?保证你没见过。”老张说着说着两眼放光。“别别别,我从今天开始改吃素。”王江宁顿时断了要吃的念头。就两人说话的工夫,那六个麻袋基本上都已经解冻了。王江宁蹲在地上一个个拿起来细细端详着。这些麻袋都是最普通的黄麻袋。不但码头上多得是,各家商行店铺也都常见得紧。麻袋里里外外除了一些血迹和脏泥,显得非常干净,也很新,还真是什么都没留下。看王江宁一副不死心的样子,老张摸着下巴说:“这些麻袋拿回来就给人查过了,确实什么都没有。血迹我也验过了,只有死者的。那些泥土也就是抛尸地点的泥。”王江宁也不搭理他,自顾自地继续认真看着。直到看到最后一个麻袋,王江宁突然蹭地站了起来,径直捧着那个麻袋往解剖台走去,把老张吓了一跳,急忙跟过去。“老张,麻烦帮忙把灯都打开。”王江宁把麻袋平铺在解剖台上,蹲下身子伸着头吩咐道。老张依言照做。几盏白炽灯打下来,解剖台上顿时大亮。“这里,你看。”王江宁指着其中一只麻袋的一角,示意张法医注意辨认。对着大亮的灯光,老张也看见了,麻袋的右上角隐隐约约好像有个字。“这,这是?”老张咂了咂舌,麻袋上有字,之前怎么没看见呢。“之前麻袋太潮湿颜色偏深,这上面的字戳被人故意擦掉了,所以看不出来。这冻了之后,反而显现出来了。”王江宁终于抬起头来,露出一丝笑意。“这,这是什么字啊?”老张却依然看不太清那个字到底是什么。“沈字外面一个圈。沈记杂货行的袋子。”王江宁摸了摸鼻子,掏出小本子把这个字戳描了下来。感谢祖师爷庇佑,这案子可算是看到一点点眉目了。出了警察厅的大门,王江宁抬头一看,日头挑上来没多久,街上的行人和车辆多了不少。一路走出来还没见到韩平,这警察厅上班就是清闲啊,迟到这么久也没人管。王江宁一边腹诽着韩平这懒蛋,一边打开自己的小包,又检查了一遍今天的收获:死者的面部和文身照片,沈记杂货行的字戳,还有从死者耳朵里取出来的那个“虫子干”。蹬上自行车,王江宁直奔夫子庙而去。这时的南京城,虽然比不得历经明清两代的北平,但毕竟已经是民国的首都。首都该有的三教九流,南京城也是一个不缺。夫子庙就是南京城最为龙蛇混杂的地方。这里既有城里最好的酒楼、茶馆、商铺、戏园,也有生存在社会底层的各类手艺人。在某种意义上,夫子庙里流传的各类传言有时候比总统府的命令还真还快。这里也一直都是王江宁重要的消息来源。王江宁骑到夫子庙时,已是日上三竿了,各种讨生活做买卖的都开张了。夫子庙人头攒动,王江宁的自行车也骑不开了,只能下来推着走。在这地方有时候你撞个貌不惊人的布衣,比撞到锦衣华服的贵人还麻烦。有钱人的问题是能用钱解决的,江湖人的问题有时候是要按着江湖规矩来解决的。好在王江宁也不着急,先买块烤红薯揣上,这才推着自行车在文德桥附近开始转悠。夫子庙虽大,但江湖上最底层街头八门的营生分得是门清,这文德桥一代,就是八门中的金门聚集之地。金门通的是一个经字,什么算卦、相面、测字、看风水、替人写个文书画个画像,都在这一门中。金门也算是底层八门里文化水平最高的了,不会识文断字是绝做不了这个的。王江宁左瞧右看了半天,在一串摊位里选中一个在角落里的卖画先生,停好自行车,走上前来抱拳拱手道:“这位先生请了。在下这里有幅画作,想请先生帮忙给拓个十幅。江下水走江上游,砸挂船平虾米酒。您辛苦。”在夫子庙,要按着八门的规矩来,在八门的贯口里:砸就是砍,挂就是费用。那手艺人一听便明白了,王江宁这是要砍价。不过他要十幅拓画,量大了便宜点也正常,便微微点了点头,伸出手要先看看画。王江宁四下张望了一番,确定没人注意到自己,这才从包里把那文身的照片掏出来给卖画的看。中国历代绘画,都讲究一个重意不重形,特别是画人物的技法,再加上水墨画本身的限制,就没见过几张画出来的样貌和本人像的。王江宁没少听李老吹介绍,早年间还在大清朝的时候,朝廷发下来的通缉告示,往往和抓到的人是驴唇不对马嘴。用李老吹的话说,就是除了能看出是个人,想分出男女来都要看发型才能判断。所以他干脆不指望那张死者脸部的照片了,只让画这文身出来就好,毕竟这文身太有特点了。那卖画的手艺人接过一看,皱了皱眉毛,说道:“这位,您这张,要画得一模一样,一天的工夫能画出来一张就不错了,工笔只怕也不便宜。这图案太复杂了,您这个,还这么小。”王江宁急忙摆摆手,笑着说道:“不用一模一样,这上面的龙鳞啊服饰啊都不用画这么细致,只要能看出个大概就行。”手艺人这才重重点了点头,给王江宁打了个九折,坐下来细细端详了半天这照片,摊开十张纸,刷刷刷地画了起来。王江宁也不敢走,便在一旁看着,边看边在心中暗暗赞叹,这一行果然是有一行的门道。敢在文德桥吃金门这碗饭,还真是有两下子。这手艺人没有一张一张慢慢画,而是每一笔都连画十张,运笔如飞,半天才回看一眼照片,转眼间十张画就初见雏形。一个女人一条龙很快就浮现纸上,虽然细节上很是敷衍,服饰和龙鳞都是草草几笔刷过,但整体看来和照片大差不差了。“您收好。” 王江宁手上的烤红薯还没吃完,卖画先生的十张作品就递过来了。王江宁急忙接过,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把照片小心地收回包里,十张画则是直接揣进怀里,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要紧的地方了。“小黑皮,过来过来。”王江宁在夫子庙的一座石板桥上,冲着一群打闹的小乞丐喊着。“哟,大侦探啊,又有什么好买卖啊?”小黑皮看到王江宁也很开心,蹦蹦跳跳地窜了过来。“自然是有买卖。呐,这里有十张画,分给你的小兄弟们。听好了,去全城的澡堂子温泉池给我好好打听打听,有谁见过胸口文着这个图案的人,回来告诉我。最好先去那些日本人常去的场子问。”王江宁提的这个要求其实相当有难度。日本人喜欢泡澡大家都知道,但是日本人一向不喜欢和中国人一起泡澡,他们有自己的浴场,虽然不会明说中国人不得入内,但谁都知道中国人是进不去的。那小黑皮倒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下来:“没问题,不过你画的这个圈可有点大啊,这吃面的钱要多给点,起码要能加个肉的。”说罢狡猾地继续笑着。王江宁从兜里掏出一把铜钱,也没细数,直接递到小黑皮手上,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是预付款,先带你的小兄弟们去好好吃碗面把肚子填饱了开工。谁能找到见过这文身的人,我多赏一个银圆,听好了是一个银圆哈,够你吃肥肠老卤面吃到撑死。”“大侦探你就放心吧!兄弟们干活咯!”小黑皮揣着铜钱手舞足蹈地跑走了。王江宁笑眯眯地摇了摇头。这些小乞丐基本上都是孤儿,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吃一碗热腾腾的老卤面。想到自己同样是孤儿,现在好歹衣食无忧,王江宁已经颇为知足了。看看时间还来得及,王江宁准备去下一个目标——三山街西边的沈记杂货行。“王大侦探,这么巧啊?”刚跨上自行车,身后突然传来一道略带调侃的声音。王江宁一愣,这声音非常陌生,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短发的学生装姑娘站在身后,笑盈盈地给自己打着招呼。“徐小姐,真是巧啊,居然在这里碰到您。”王江宁也露出了灿烂的微笑。虽然这姑娘穿着学生装,他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那天在警察厅接案子时跟在周老板身后的那个姓俆的姑娘。嘴上说着巧,江宁心里当然不这么想。巧个头,在这地方能碰到“周老板”的人,绝对不可能是巧合,这姑娘八成跟自己好久了,而自己竟然没发现,他气得恨不能扇自己两耳刮子。“王侦探,既然这么巧,我做东,到上面去坐坐?我请你喝茶。”徐小姐背着手,用眼睛扫了扫旁边那座不起眼的小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