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
作者:江宁婆婆      更新:2023-07-05 13:34      字数:5767
  “哇,村长你怎么知道我们来了四个人啊,正好备了五副碗筷。”吕冲元有意无意地赞叹着。王江宁往桌上一看,这饭菜倒是平常,不过是些青菜豆腐,萝卜笋丝之类的东西,唯一算是荤菜的是一盘韭菜炒蛋。但是桌上这几副碗筷确实备得未免太离奇了。五副碗筷,六个茶杯。这村长怎么知道己方来了四个人外加老鹿一共五个人的?“什么事儿给鹿儿知道了,就等于全村都知道了。他刚才来送东西的时候把你们的情况都告诉我了,还特地叮嘱老夫说你们还饿着肚子,带的粮食都给他吃了。所以老夫专门准备了这道薄宴,要按着村里的习惯,我们是不吃晚饭的。也就是老鹿,出去得多,现在和外面的人习惯差不多了。”村长微笑着说道。似乎是打开了话匣子,村长一口气说了很多话。这下子轮到王江宁和吕冲元面面相觑了。王江宁不好意思地抓了抓脑袋,低着头小声说道:“村长有心了,其实那个,给鹿儿的东西也不算是我们带的粮食。”他其实是又泛起了职业病,这个村子处处都透着诡异,再加上梦里的预示,让他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再看村长殷勤的模样,他莫名打了个寒战——这饭菜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第七十四章潜龙勿用“来来来,先吃饭,先吃饭,哪有站在饭桌边上聊天的道理?”老鹿似乎真是饿狠了,招呼众人先坐下吃饭。可落在王江宁眼中却越发觉得这举动透着几分刻意,仿佛是看穿了他心里的疑惑,故意做出来叫他放心的。可怀疑虽怀疑,王江宁他们确实也是饿坏了,见老鹿吃得痛快,王江宁也只得将心里那些先放下来,不管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看起来这饭菜应该是安全的。见他先松了口,众人便也不客气,落座就吃了起来。村长只端了茶杯在旁边作陪。众人心中各怀心事,饭还没吃到一半,王江宁率先按耐不住,嘴里一边扒拉着饭,一边含糊不清地问村长:“还没请教村长怎么称呼?”“哦,老夫姓蓝,单名一个途字。”村长咂了一口茶,凝视着王江宁说道。“哈哈,那我就叫您蓝村长啦。蓝村长,你们这村子怎么这般隐蔽?像我们这样的外人来得应该不多吧?你们平时也不出去?”王江宁继续扒拉着饭,头也不抬地问着。他这话一出口,吕冲元和梅檀都放慢了吃饭的速度,留神倾听着。“唉,还不是为了躲避战乱,幸好先祖们找到了这么一块世外桃源,我们这些后人才能过上太平日子。”蓝村长轻飘飘地冒出一句话。“至于外人嘛,只要不是凶徒歹人,我们也都是乐于交流的,老鹿隔三差五就往外面跑呢。不过这得有好些年了吧,没有外人来过了。这村里的人都不乐意出去,我们每一代人会有一个像老鹿这样的人负责出门采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其他人随便种种地就能活得舒舒服服。”听到“采买”二字,王江宁脑中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刚要抓住,却听蓝村长又道:“我听老鹿说外面一直在打仗?”王江宁没想到蓝村长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居然反问起自己来了,他也不怠慢,立刻点头称是:“是的,外面这些年一直在打仗,你打跑了我我打跑了你,军阀混战是一个接一个的山大王。好在您这村子够隐蔽啊,外人就算想进来,没有我们这般的机缘巧合,也确实是难于登天啊。”王江宁虽然心中急于打探艾梁和李错是不是已经来到了这村子,却到底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虽然现在看起来一切还正常,他依然担心打草惊蛇,只能继续旁敲侧击地问着村长。“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们搬进此地也有数百年了,什么兴衰生死,都是过眼云烟。好在外面再怎么乱,我们还是过我们的日子。”像是被王江宁的话触动到,蓝村长长吁短叹了一番。“请问村长,这村子有多少人呢?”一直细嚼慢咽的梅檀突然开口问了一句话,引得王江宁和吕冲元都纷纷侧目。“盘虬村有多少人,以前我是记得的,现在年纪大了,我也不大清楚了,三四十户,一两百人吧。”蓝村长随口答道,他又喝了口茶,一边平复了心情,方才接着说道,“诸位来得也是巧了,过几日就是村里重要的节日登龙节。每年登龙节,村中不分男女老幼,都要祭天祭祖,祈福安康。诸位远来是客,在外面见惯了战火纷飞,不妨多留几日,看看我们这登龙节的大典,冲冲喜气。”“那可真是要叨扰了。”王江宁心中大喜,他一直在想怎么能找到一个借口在村子里多留两日,哪知道这蓝村长居然主动挽留他们多留些日子,他自然是求之不得。那什么登龙节登虎节他是毫不在意,他现在唯一关心的只有己方是不是真的来对了地方,而且比艾梁他们到得早。众人很快都吃完饭,在客堂刚休息了片刻,一个小毛孩子从外面小跑着进来了。王江宁定睛一看,居然是鹿儿。他看到王江宁等人,咧开嘴笑了笑,也不说话,先跑到村长跟前有模有样地做了个揖,待村长微微点了点头,这才跑到老鹿面前大声嚷了一句:“爹!东西都送完啦!”“那正好,时候不早啦,你送几位客人到咱们家去准备休息,东侧的厢房是干净的,你再好好收拾一下,别怠慢了客人。”老鹿装腔作势地要拍鹿儿的脑袋,鹿儿立刻机灵地跳到了吕冲元身后。“小滑头。”老鹿没好气地啐了一口,又笑着对王江宁说道:“王领队,我这儿还要和村长盘一下今天的账目,就让犬子带诸位先回去休息。”“好说好说。”王江宁也做了个揖,起身就和众人一起告辞了。采买,账目,他想他知道自己觉得奇怪的是什么了,这样一个“桃花源”,封闭了这么多年,除了粮食什么都没有,他们究竟拿什么去外面和人互通有无?慢慢退出了客堂,王江宁不经意间向客堂后面的小院子打量了一眼。后面似乎就是祠堂的祭祖之地,一个小屋子里烛火通明,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牌位,还有两三个人或跪或立,一股香薰之气飘然而来。毕竟祠堂这样的核心地方,外人还是不便乱看的,王江宁只是略微扫了一眼,就和众人径直往门外走去了。不过这一次,他仔细端详了一下吕冲元之前说的飞檐上的几个走兽。每个飞檐上是四只走兽,前面三个似乎都是什么动物,最后一个却好像是个小人,只是毕竟离得远,天又黑,他还是看不真切。蓝村长和老鹿把众人送到祠堂门口,就返身回去了,只留下鹿儿引着众人返回老鹿的家。康闻道似乎对鹿儿十分感兴趣,主动和这小毛孩子攀谈着,只是两人口音相差甚远,说起话来全然是牛头不对马嘴。趁着这个空当,王江宁主动请教起吕冲元来。“吕道长啊,你刚才说的那个不简单的飞檐走兽,到底怎么个不简单法啊?”吕冲元似乎知道王江宁定有一问,不假思索地就说道:“按着自古以来的形制,飞檐走兽是有严格形制之规的。比如按着前朝大清的规矩,走兽按单数来,一三五七九,越多说明规格越高,到了九那就只有皇宫才能用了。而这地方,都是偶数,而且还是四只,说明这规格是按着更早些的规制来的。若仅仅如此倒也没什么,关键还是,那四只走兽中,有一只十分特殊。”“我刚才注意看了,三个动物,还有一个,好像是个人?”王江宁不动声色地说道。“大侦探这观察力果然可以啊。”吕冲元笑着赞了一句,“那个小人,叫作仙官驭凤。侧身骑着凤鸟的仙人。这种规制的飞檐走兽,就只有明朝初期才有。明前是嫔伽,明后虽然还是仙官驭凤,却改为顺身骑凤了。”“今天这是怎么回事,学化学的变得懂历史,你这小道士也变成史学家啦?”王江宁阴阳怪气地说道。“这和历史没啥关系。这本来就是我们道家的东西。”吕冲元听出了王江宁语气中的异样,白了王江宁一眼。“啥意思?这仙官驭凤,难道还是你们道家的东西了?”王江宁也白了一眼回去。“对啊。仙官,本来就是我们道家的。”吕冲元硬生生把王江宁的白眼噎了回去,“武当山道观上的金顶,就是和这个形制一模一样的仙官驭凤,那也是明初期修建的。所以我一眼就看出来了。”王江宁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这地方,不科学。”一直沉默寡言的梅檀突然冒了一句。“大教授不会也要变成史学家吧?”王江宁没好气地顶了一句。梅檀却完全不理会王江宁的嘲讽,只是自顾自地说道:“若是按着康兄和冲元的说法,这村子肯定是始建于明初时期无疑。村长穿的还是明朝的官服,祠堂也是按着明初的规制,我听这鹿儿的口音,似乎也很像是南京那一带的口音,南京可是大明朝的开国都城。那说明这村子,可能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可是我刚才问村长,他却说这村子只有三四十户,一两百人,这绝不可能。”梅檀这番话倒是让王江宁和吕冲元都转不过弯来,俩人面面相觑,异口同声地问道:“为什么不可能?”“我们进来的时候都看到了,这村子面积甚广,农田也很多,环境极其舒适,完全没有受到外界战火甚至是改朝换代的影响。连村长都穿着大明朝的官服,这说明连清朝都没有找到这里。”梅檀冷静地分析着,“英国有个人口学家叫作马尔萨斯,他有一个人口理论认为,在自然条件完全充分满足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速度是以二十五年翻一倍的速度呈现出几何级数增长。只是历史上极少出现能够完全满足要求的充分自然环境,所以他的理论很难得到充分验证。不过学术界都认为他的说法理论上是可证的。”“什么鸡?什么河?”王江宁听得一头雾水。“几何级数。比如说,这个村子最早如果只有十个人,五男五女,只要自然条件充分满足,有充足的粮食和水,以及居住环境,那么过二十五年,人口会增长到二十个人。而过了五十年,人口会增长到四十个人。如果过了一百年……”“会增长到八十个人?”王江宁扳着指头数着。“会增长到一百六十个人。”吕冲元的眉头锁成了一个“川”字。“不错。”梅檀冲吕冲元点了点头。“所以这到底有什么好奇怪的?”王江宁决定转移话题,掩盖一下自己算数上的劣势。“王江宁,你还没明白吗?按照这个村子的条件,这么多的耕地,这么大的一片地方,与世隔绝不受任何干扰,不是正好满足梅教授说的那个条件吗?可是五六百年过去了,这里却只有三四十户,一两百人,你再想想蓝村长说的,他们这里没人出去,也极少有人进来。你还没发现哪里不对吗?”“什……什么意思?人太多了?”王江宁感觉今天自己的脑袋完全不够用了。梅檀已经懒得多说什么,自顾自地往前走去。只有吕冲元幽幽地冲王江宁说了一句:“不,是人少得可怕。”同一时间,祠堂。“你怎么看?”蓝村长目送着消失在黑夜里的王江宁一行,脸上依然挂着笑容,说话的语气却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冷峻非常。“大人,这四人绝不简单,他们居然能直接摸到通天潭边上,但对村寨倒是一无所知,此事实在蹊跷。除了领头的那个看起来略有身手,其他三人似乎都像是读书人。依小人之见,还是先看看再说。毕竟,拿下这四人易如反掌,可他们后面是不是还有人来,尚未可知。”老鹿十分恭敬地低着头说道。“嗯。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两天你先看住他们再说吧。”蓝村长微微点了点头,犀利的眼神突然又扫向老鹿,正巧老鹿偷偷抬头,两人目光一接,吓得老鹿腿都抖了一下。“看好你儿子,不要让他乱说话。”蓝村长冷笑了一下,又补了一句。“请大人放心。”老鹿连忙做了个揖,身子几乎弯成了九十度。直到蓝村长的脚步声已经消失在远处,老鹿也没敢直起身来。第七十五章投石问路“鹿儿,你们这里经常有外人来吗?”吕冲元叼着一根狗尾巴草,一副百无聊赖的模样和鹿儿聊着天。“不经常的。”经过之前的相处,鹿儿和吕冲元熟络了很多,说话也不再拘谨了。但这句脱口而出的话,却令一直留神关注吕冲元和鹿儿交谈的王江宁心中一跳——鹿儿说的是不经常,而不是没有。这个盘虬村这么不好找,没有老鹿带领误打误撞找进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这些年一直有人有目的地来找这个盘虬村;要么老鹿这些年“不经常”地带一些人进来。但不管是哪一种,都很有问题。王江宁打起十二分精神,一边继续留神听着吕冲元和鹿儿的交谈,一边仔细打量着这村子的夜景。来的时候老鹿走得快,他也来不及考察地形,这回去的路上虽然天黑了,但是脚步一慢反倒是能细致观察了。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村子看起来似乎没多少人。除了来的时候看到从田里回来的几个人,外加上老鹿、鹿儿、村长,就再没见过其他人了。大约是物资匮乏,村中的房屋晚上好像也不怎么点灯,到处都漆黑一片,只有些许零星的几个火光隐约在远处闪烁着。而第二个感觉,就是这村中的路十分繁复,明明能直接过去的一条石板路,非要修得绕来绕去的,如果不是鹿儿在前面带路,王江宁自问虽然不是路痴,也肯定会立刻迷路。这也明显是有意为之。至于第三个感觉,则是这村子确实十分古老。一路看到的几个石磨和石盘都明显是十分老旧了,墙皮也是刷了一层又一层,掉了一层又一层。到处都有人生活的气息,但是到处又都不像是人生活的感觉。就算对梅檀那个什么鸡河的理论一无所知,王江宁多年的职业习惯也告诉他,这地方绝对是有问题的。现在唯一能作为切入点的大概只有眼前这个毛头孩子了。思绪一回到孩子身上,王江宁才发现吕冲元和鹿儿已经从吃晚饭聊到吃早饭了。“你居然没吃过包子吗?”吕冲元的惊讶完全没有丝毫掩饰。鹿儿愣愣地摇了摇头,一双眸子却透露出他对“包子”这个听起来就很好吃的东西的无限遐想。“明天我带你去县城里吃包子,咱们反正有骡马,来回也就半天时间。”王江宁灵光一现,立刻插进话来。一听到“去县城”几个字,鹿儿原本憧憬的眸子顿时黯淡下来,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地瑟缩了一下,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不,不行的,不能出去的……”他的声音颤抖着低了下去,看得出来是真的害怕。“没关系啦,你不要告诉他,就说你带我去村子里串门了不就行了。”王江宁暗中拽了吕冲元一下,示意他配合自己。“对啊对啊,县城里不但有包子,还有各种好吃的糖果,比刚才给你吃的那种还要好吃得多呢。”吕冲元立刻会意,十分配合地舔了舔舌头。然而鹿儿完全不为所动,依然默默地摇了摇头,脚下的步子却更快了些。“不要着急。”梅檀拍了拍王江宁的肩膀。“喂,鹿儿,走错啦,这边啦。”吕冲元再次大呼小叫着。本来在前面带路的鹿儿愣了一下,像是想什么事情一般想了半天,才转身回来,沿着吕冲元指的路继续闷头往前走。“你比他还认识路?”王江宁奇道。“当然,都走过一遍了,怎么会记错,道爷我行走江湖这么多年,认路是基本技能了。”吕冲元得意地拍了拍胸脯,“我感觉这孩子好像记性不太好,路上我已经发现好几回了,他经常会记不得路。”“从小长大的地方,会记不得路?”王江宁更觉得疑惑了,虽然这村子里的路是很复杂,但是鹿儿不是还经常给村子里的人送东西吗?怎么会不认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