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节
作者:顾熙      更新:2023-07-05 23:38      字数:2333
  白老三也不算不精明,要不咋能将醋坊经营的那么好?此时的王氏心底却是真的开始后悔了。她后悔当初不该对三房那般绝情,若是她对三房好一些,现在三房如此风光,那自己岂不是也能沾光?到时候老大也能沾光?1想到白高文如今的额情况,王氏心底一阵难过,一阵后悔。守义小子咋就那么有出息?她以前咋就没有看出来守义还能考中秀才?王氏当然是想不到的,若按她的意思,白高忠那么个老实头,能教出啥样的孩子?还读什么书?不如去地里干活!当然这是王氏以前的心思。想着白家三房如今如此风光,王氏一时间很是失神。两日后,白家三房的人回来大邱村。一回来,村长还有白家大伯公便亲自来白家三房恭喜白守义,给白家三房道贺。白守信虽然没有考中秀才,但人家也考中了童生啊!正文 第八百三十六章做人不该忘本白守信才多大!这么年轻就能考中童生,将来也必定是个有本事的!是以他们对白守信并未有轻视之意。村长和白家大伯公说了一大堆感谢和勉力的话,还将县太爷亲自来村里的事情说了一遍。沈氏和白高忠也没有想到,县太爷竟然会亲自来大邱村。白家大伯公和村长对白守义和白守信都勉力了一番,白守义和白守信兄弟二人也并未因为他们如今的身份而无礼,对白家大伯公和村长依旧是极为有礼。白家大伯公和村长看着,可以说极为欣慰。直夸沈氏和白高忠是个好父母,才能教出入白守义和白守信这般懂事有礼,又有本事的孩子。总之,白家三房如今在大邱村的地位可谓是不一般,在加上三房的人也并未因此就看不起同村的人,这更让白家三房在村里的位置升了升。现在村里人教导自家的孩子都是说,瞧人白家三房家的守义小子和守信小子,多有出息,你们可得学着点!诸如此类的言语,不知凡几,总之皆是将白守义和白守信当做村里的典范来教育自家孩子。而白守义和白守信也的确是有出息,也是有礼节的。很快,府试成绩一下来,便有人亲自来为白守义恭喜,这一次白守义乃是头名案首,是以上面奖励的光银子就有四十两,且不说再有了秀才之身后,便可以免除一些税,是以第二天大邱村的村长便来到三房,拿出一叠地契,只道村里不少人都愿意将田地投献给白家三房。所谓投献,不过是村里那些庄稼户,为了避免一些苛捐杂税而投诚在白家三房名下,如此,他们可以免去不少税务。种地的庄稼户种一年地,若是收成好了,交了税家中还有些存粮和银钱,但收成不好了,他们交完了税也就不剩多少了,一家人生活自是比较艰难。而白守义如今不一样,他乃府试头名案首,是秀才之身,兴许将来还是解元呢!大周朝历来秀才之身可免去不少税,而这些村民将地契拿来,就是投到白家三房名下,是为了以白家三房名义庇护他们,如此避免税,从另一层意思来说,这些地契就全部归属于白守义了,就是白家三房将会拥有这么多地。这种事情,其他村子有的考上秀才也有过的,比如刘家庄的刘秀才,不过因为刘家家境特殊,有个好赌的刘老汉,难缠的崔氏,是以刘家庄并没有人愿意投想给刘秀才地。白守义拿着这些地契,又看向沈氏和白高忠。沈氏和白高忠夫妇二人对视一眼,又看向白守义道:“守义,若能帮助村民也是应该,不过咱们都同村,又都是村民出身……”白守义笑了笑道;“娘,守义明白。”言罢,白守义看向村长道:“村长,这些地契我都收,至于那些租子,就免了吧。”村民将地契拿出来,地还是他们种,当然因为白守义秀才身份可以免除税子,是以他们都会给白守义交租子。村长一听,一脸感叹道:“守义,真是个好娃儿,不过这租子是不能免的。”“大家伙既然将地契给你,又用了你的名义,租子给给,就四成!”这么多地契,收四成的租子,那可是一大笔的钱。这种好事不管是落到谁家,谁家都不会拒绝的,更何况白守义也是靠本事得来的,既能收租子又能庇护村民,倒是两全其美。白守义却是笑了笑,他对村长道;“村长,我知道您的好意,也知道村里大伯大婶的意思,我娘说得对,大家都是同村,即使是有外村的,那也同咱们大邱村有些关系的,既然大家都是自己人,我又是村子的人,哪里能收这么高的租子?”白守义抿唇想了想,而后抬眼看向村长,道;“村长,就收两成租子吧,收上来的这些租子我也不要,就在咱们大邱村给盖个私塾,在请个先生,如此咱们还有附近村的孩子也就都能读书了,到时候若是有那家境贫寒的,咱们就给免了束脩,如此也算是我报答村长还有乡邻们的培育之恩。”村长听了白守义的话却是愣住了,随即,心底一阵激动和感动,他双目微红盯着白守义,却是没有想到白守义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胸怀,如此深明大义。不过,这租子可是一大笔钱,将来白守义还要考解元,将来还需要很大一笔钱,白守义就真的不要了?村长抬眼看向沈氏和白高忠。就见沈氏两口子抹着眼泪,却是笑着道:“村长,就依守义说的吧,守义已经长大哦,他能做主了。”白守义能说出这番话,做出这些事情,着实让沈氏和白高忠震惊,心中更是感叹,又因白守义而骄傲。村长听后,神色又是感叹又是感动,又是激动。若能在他们大邱村以这些租子盖个私塾,在请个先生,那可是造福了他们这一大片的乡邻村民啊!要知道,在他们这一年村子周围,都没有一个私塾。即使有的想去读书,去镇上的私塾也需要高额的束脩,其实镇上私塾的束脩也不多,一个月一两银子,但对于村里的人家,一月他们都未必挣上一两,更何况去私塾还需笔墨纸砚,那些都是钱!但若是在村里开个私塾可就不一样了!村里的私塾束脩当然便宜,如果是本村或者是外来村的孩子家境贫寒,便免除束脩,那他们大邱村将会成为这周边村子中数一数二的大村,名声必会被人盛传,如此,他作为大邱村的村长自然也能还跟着沾光,这可是大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