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作者:漫步长安      更新:2023-07-06 04:24      字数:3457
  一道好听的声音传来,威严中透着平和。「臣妇参见皇太后,太后娘娘万福金安。」她跪下,照着张嬷嬷教的姿态行了大礼。「快快起来。」成太后眼神定在她的身上,见她起身后,道:「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你是不是长得像夕颜那丫头?」她照做,头抬起,眼眸不敢直视。成太后心惊了一下,果然长得像夕颜!「你们看看,锦安侯夫人这长相,真像安妃。安妃长得极似她苦命的大姐…」成太后说着,神色伤感。郁云慈留意到,宫殿里还坐着几位女子,应该就是宫妃之类的。「哎哟,太后娘娘说得是。锦安侯夫人这模样,可不是长得像安妃妹妹。」说话的是德妃。除了德妃,在座的还有皇后以及安妃。至于良妃,当然还是病着,恐怕短时间内都好不了。除非那丢人的事情被人慢慢遗忘,她才敢出来见人。安妃闻言,看向郁云慈,神色间都是怀念。她似是有所触动,纤手抽出锦帕,按着眼角,「慈姐儿这模样,臣妾见着,还以为看到了大姐…」「可不是,确实长得像郁夫人。」皇后也跟着感慨。「她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夕颜去得早,她这些年,吃了不少的苦头。偏生性子倔,什么事情都自己担着,想想都让人心疼。」「太后娘娘,臣妇不觉得苦。臣妇的娘在天上看着,必会保佑臣妇的。」「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成太后伤感着,命人给郁云慈赐座。郁云慈坐在最下面,觉得自在了一些。刚才她一人站在殿中,听着她们的话,就像是个待人欣赏的物件,感觉极不舒服。她谨记着自己的身份,只敢屁股轻轻地坐在春凳的边上,不敢全坐上去。成太后暗自点头,昨夜里张嬷嬷回宫后,就说过慈姐儿仪态不佳,但性情极好。自己就想着应是方氏有心疏忽,对慈姐儿不尽心。今日见着,动作虽不完美,却也还算能过得去。且观她年纪不大,性子倒是沉稳。其实成太后不知道,她心里很紧张,手心都在冒汗。可她到底不是真正土生土长的古代女子,在现代也见过不少的大场面。紧张虽有,但不至于害怕。她坐的位置,刚好在安妃的身边。不用抬头,仅从眼角的余光中,她就能看得到安妃。安妃长得很美,整个人娴静淑婉,透着一股仙气儿。关键是,安妃与她确实长得像,怪不得外祖母一想到原主的亲娘,就进宫看安妃娘娘。她自以为自己偷瞄得不露痕迹,不想安妃的眼神一侧,正对上她。便是这么随意地侧着眼神,都是说不出的美。她暗想着,怪不得人人都想当皇帝。当了皇帝,就能享尽天下的美人。「莫要害怕,我是你六姨。」安妃说着,对她微笑着。她亦报以微笑,带着羞涩。「你们瞧瞧着,安妃妹妹与锦安侯夫人在一起,就像双生姐妹似的。」德妃说着,捂着嘴笑起来。成太后眉头舒展,笑了起来。此时,殿门外现出一道明黄的身影。守在殿门外的太监正欲高唱,被正康帝阻止。正康帝一进大殿,视线就落在那长得极为相似的两张脸上。安妃脸色一凝,收敛笑容,忙起身迎驾。皇后与德妃亦是如此,郁云慈跟在她们的后面,跪了下来。那明黄的靴子停在皇后的面前,亲后将皇后扶起。然后对后面的两位妃子道:「平身吧。」德妃和良妃起身,看着他朝殿上走去,经过郁云慈的身边时,脚步停了一下,「这位是…」「是锦安侯夫人。」他点了点头,沉声道:「朕记得,锦安侯夫人是爱妃的外甥女?」「回陛下的话,正是。」安妃恭声地答着。「抬起头来!」郁云慈听到正康帝的声音,依言抬头。正康帝幽暗的瞳孔微缩一下,很快恢复平常,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安妃,「果然长得与爱妃很像。」第44章 不屑安妃温婉地笑着,抬首脉脉地看向正康帝。「臣妾姐妹几人都长得像臣妾的娘,臣妾与大姐最像。锦安侯夫人肖似她的生母,自然长得像臣妾。」「说来也是,谢少夫人与安妃妹妹也长得极为相似,听说安妃妹妹新归家的妹妹也长得像安妃。国公夫人可真会生,生的女儿各各都是千里挑一的美人儿。」德妃说着,美目盈情,亦看向正康帝。谢少夫人是谢太傅家的长媳,亦是安妃的四姐。长相上确实有安妃很相似,却没有郁云慈这般相像。正康帝没说什么,径直上殿,坐在成太后的身边。他落座后,德妃和安妃及郁云慈才归位。郁云慈垂着头,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扎眼。她虽与安妃长得极似,但神态举止比起安妃来讲有云泥之别。若说安妃是神仙妃子,那她就是一个空有美貌的普通女子。正康帝的眼神再没有多瞧她一眼,而是关切地询问起成太后的身体。她心道,福公公没有说错,陛下对成太后这个嫡母很是敬重。她静静地听着上座传来的声音,皇后和两位妃子亦是含着笑,所有人都在聆听着天下最尊贵的母子在说着家常话。她们没有一人插话,直到正康帝起身,她们恭送出殿。正康帝一走,殿内气氛缓和起来,话题又回到了郁云慈的身上。无非是一些关于锦安侯府的家长里短,她小心地答着,谨记着侯爷说过的少说少错原则,尽量回答得简练又不失规矩。大部分都是德妃在问,其他人听着。皇后的眼神闪了闪,看向她的目光多了那么一丝考虑。原以为是一个有些愚笨的女子,不想传言不实。话题转着,一会儿就转到良妃那边。「也不知良妃妹妹身子怎么样?听说是卧病不起,都有好几日没有露面了。」德妃说着,悠悠长叹着气。眼神却是瞥向郁云慈的,郁云慈心知这位良妃娘娘生病是假,丢脸是真。说到良妃,成太后便看了一眼安妃,「锦安侯夫人难得进宫,不如你带她四处转转。」安妃便起身,「是,太后娘娘,臣妾正想着带锦安侯夫人去方太后那里请个安。」命妇进宫,按规矩都要给太后皇后请安。方太后那里肯定是要去的,否则别人会说郁云慈不懂规矩,不识礼数。成太后颔首,程皇后便扶着她进到内殿去歇着。德妃安妃及郁云慈又是一番弯腰恭送,直到她们的身影消失在明黄的屏风后才起身。德妃抿唇笑着,「本宫就不打扰你们姨甥二人说悌己话,正好大公主应该下学了,本宫就就失陪了。」「德妃姐姐走好。」郁云慈只觉得自己一直在不停地迎人送人,脸上的笑已僵硬。「可是有些不习惯?」安妃温柔地说着,与她一起出了祥宁宫。祥宁宫在东边,而方太后的寿安宫则在西边,取之东西两宫之意。成太后原是嫡皇后,自是在东,方太后育有陛下有功,是为西宫。宫中太监宫女私下称呼,皆以东西宫太后代替。御花园很美,奇石假山,怪松曲柏。还有各色鲜艳的名品花卉,争奇斗妍,竞相开放。偶尔穿梭而过的宫女,见到她们都停下行礼。安妃神色淡然,长裙曳地。幸好地砖光滑可鉴,一尘不染,若不然这织金的长裙一直拖着,下次就别想再穿了。郁云慈感叹着皇宫的奢靡,或许不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与琳琅满目的珍宝,而在这种细微之处。如此干净的地砖,得花费多少的人力打扫清理。还有宫妃们的裙子,成天这样在地上拖来拖去,应该是穿不到两次就会弃之。「一看到你,本宫就觉得看到了大姐。大姐去得早,你那时候不过七岁,不知你还记不记得她的长相?」同样的问题,范氏也问过。她们莫不是怕自己忘本,被方氏养了十年,连亲生母亲都忘记了。只是原主或许是真的忘记了,所以才会视方氏为亲娘。她摇了摇头,「云慈不孝,已记不太清娘的长相,只记得她生得极美,就像天上的仙女儿。」安妃嘴角泛起一个怜爱的笑,「哪有这么夸自己的,你说你娘是仙女儿,不就是暗指自己美如天仙。」她一愣,好像确实有些夸自己的意思。「娘娘莫要取笑臣妇,臣女已羞愧到无地自容。」两人闲步走着,一个温婉含笑,一个娇羞低头。远远看去,她们就像就穿行在花丛之中,恰似一对妍丽的双生花。御花园的那头,一位十五六左右的少年驻足而立。「安母妃身边的女子是谁?」小太监忙回道:「殿下,听说今日锦安侯夫人进宫,想来安妃娘娘身边的女子就是锦安侯夫人。」「锦安侯夫人?」少年玩味道,狭长的凤眼轻蔑一笑,「原来是那个蠢货,没想到打扮一番,还能入眼。」少年正是二皇子宁王,良妃所出。宁王自是听说过郁云慈的,不过都是从方家人的口中。论辈份,方氏是他的小姑祖母,若不是隔了辈,只怕方氏早就打上几位王爷的主意,把郁霜清塞进皇家。皇家虽不太忌讳辈分,但若是亲缘太近的错辈,还是会避开的。在方家人的描述中,这位锦安侯夫人不仅蠢,且性子懦弱。他也曾远远看过两眼,畏畏缩缩的,躲在郁霜清的后面,确实上不了台面。而且他还从广昌侯世子的口中,不止一次听到对这女子的不屑。这女子与侯府那个低贱的庶子有首尾,可见是个极其轻浮的。可是触目所及之处,那娇不胜羞的女子,就像是突然绽放的花朵,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