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作者:漫步长安      更新:2023-07-06 04:25      字数:3276
  郁云慈和谢氏婆媳差不多时间离宫,不想宫门口,红衣烈马的程八在等着她。程府的马车已走,程八看样子是要自己骑马回去。「姓郁的,我有话和你讲。」听到程八的声音,她无奈地停止上马车的动作。转眼间,程八的马已到跟前。程八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略带同情,「本小姐好心提醒你,你那个小姨不是什么好东西,你小心提防点。」她没有想到程八会说这个,还有些回不过神。「我就知道你是个笨的,哼,也是我心好才会提醒你。否则就你笨头笨脑的,被人怎么算计死都不知道。」程八一挥鞭子,马蹄四起,很快扬尘而去。郁云慈低头一笑,这姑娘,心还真不坏。成舜华走过来,见她面带笑意,松了一口气般,「你没事就好,程八性子张扬,我怕她会寻你的麻烦。」「程八小姐性子虽然不讨喜,但心地不坏。」她的回答让成舜华很吃惊,到底不算相熟,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仅是笑笑,说了几句客气话,无非是请她以后去太傅府做客之类的。话别后,两人各自乘坐马车,驶上大道。随后出来是方氏母女,郁霜清气得跺脚,「娘,那死丫头现在越来越放肆,根本就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娘…女儿不想再看到得意张狂的样子!」方氏爱抚着她的头发,「你放心,她得意不了多久。」郁霜清心里安慰一些,想到自己的亲事,又心烦意乱起来。钟山伯府那边天天催着婚事,恨不得她立马嫁进去。那吴五公子更是不知所谓,居然三天两头来府里拜访,也不知是用了什么法子,竟然把胜哥儿给哄过去,与他成了好友。这下,更是有理由死乞白赖地上门。她不甘心,婚事能拖就拖。希望娘不要让她等太久!广昌伯夫人望着远去的马车,对身边的方恬雪道:「谁能想到,那丫头倒是得了造化。你小姑怕是气得吐血,看着人都瘦了几圈。」嫂子和小姑子,自来都是不对付的。广昌伯夫人嫁进方家时,方太后还只是先帝的一个嫔。方家家势不显,为了小姑子的亲事,她差点和婆母翻了脸。她不赞同婆母的做法,什么宁做世家妾,不当庶民妻。根本就是教坏姑娘家,小姑子就是受婆母的影响,为了富贵,甘愿进将军府为妾。大姑子那时候虽是个嫔,说穿了还是个妾。婆母的想法,令人不敢恭维。所以她生了女儿后,不敢让女儿亲近婆母,也不愿让女儿亲近小姑子一家。方恬雪自幼受母亲的教诲,很看不上方氏母女的做派,不过碍于她们是自己的亲戚,也没有多说什么。在外人面前还有,她愿意装出与郁霜清亲近的样子。一旦没有外人在,她巴不得离得越远越好。那边方氏母女嘀咕着,广昌侯夫人摇摇头,拉着自己的女儿进了马车。方氏见嫂子招呼都没打就自行离去,脸色更加的难看。她开始怨起娘家来,自从她扶正后不停地贴补娘家。哪里知道一旦有事,娘家人就躲得远远的,令人寒心。她阴着脸,和郁霜清也上了马车。很快停着的马车陆续离开,宫门前又恢复往日的肃静。约半个时辰后,另一边宫门大开,前殿祝寿的官员们鱼贯而出。走在最进面的是一名武将打扮的男子,年已花甲,正是大司马程世万。因为习武,程世万看着像是四十多的人,身材高大,精神抖擞。他停下脚步,似在等人,等景修玄走到面前,叫住他。「锦安侯近日可有空,老夫听说你的匡家剑法越发精进,想与你切磋切磋。」大司马程世万曾是匡家的家将,此事众人皆知。若不是匡家家丁几近死尽,再无顶梁之人,恐怕程世万也出不了头。所有的官员都停下脚步,想听景修玄如何答。景修玄眼神平静,神态冷淡,闻言只是微微垂首,「下官恭敬不如从命。」众人倒吸一口气,暗道锦安侯有些狂妄了,居然敢接下大司马的挑战。可能程世万也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轻易同意,而没有推迟恭维一番,脸上有些挂不住。「如此,那老夫就挑日子,你看五日后如何。」「下官没有异议。」「好,老夫就候着侯爷。」程世万甩着手,大步离开。余下的官员慢慢地离开,唯留景修玄一人停在原地。他望着人群最前面的那个身影,眼眸慢慢眯起。左三牵着马过来,低声询问:「侯爷,您怎么了?」「无事。」他接过缰绳,翻身上马。鞭子一挥,骏马撒开四蹄,奔驰而去。很快就追上侯府的马车,再放慢速度,跟在马车的右侧。郁云慈听到车夫的声音,掀开一角车窗帘,就看到马车旁边的枣红色骏马,视线上移,恰好看到那低俯的眼神,深不见底。居然是侯爷!她放下车帘,心里划过一道欢喜。马车停靠在一间酒楼前,她扶着采青的手下去,看到立在门前的男子。一身朱色的纹锦官服,黑底红绣的腰带,威严冷峻。「侯爷,我们这是…」「吃饭。」简单的两个字,却让她高兴起来。宫宴虽说高大上,可是几乎没人动筷子。她饿着肚子进宫,再饿着肚子出宫,真真是遭罪得很。上到二楼的雅间,小二进来询问点菜。景修玄看向她,她也不知点什么,古代也没个菜谱。那小二看出她不常在外吃饭,忙顺着嘴报了一堆的菜名,她是一个没记住,求救般地望着对面的男人。景修玄嘴角扯动,低声说了几个名字。小二很快离开,顺手关上门。酒楼的左角,有一个茶棚。茶棚中间搭着一个台子,那里有个说书人,在情绪激昂地说著书。声音从窗户飘进来,虽然听得不清楚,却依稀能断得出是那位匡家战神的故事。两人对面坐着,相顾无语。她觉得有些不自在,清了一下嗓子,「侯爷,您说匡家那位先祖真的那么厉害吗?」景修玄眉一抬,瞳仁幽深。「或许不尽然吧,是人就有缺点,怎么能与神相提并论。」「您说得对,世人确实把他太神化了。神化虽然有些夸大,但他还是令人十分钦佩的。一个人能做到舍弃大我,成就大义,理应受到世人的尊敬。」那样的人虽然不多,却是存在过的。历史上忠肝义胆的名将不胜枚举,她听得多,自是相信。扪心自问,那样的无私她做不到。正因为自己做不到,就更加佩服能做得到的人。「你真做如此想?」「当然,我很敬佩他。」他认真地看着她,嘴角微扬,勾起一抹完美的弧度。她眼露惊艳,待细看时,他已恢复如常。第52章 香艳不大一会儿,菜就上齐,她看过去,有一道丸子,与她上次打包的那道相似。不知是巧合,还是他有心。她记得那道菜,打包回去后都被她给吃完了。肉味香醇,筋道软弹,很是美味。他们各自用起饭来,食不言,故而无人说话。他眼眸未抬,看着对面的筷子最先伸向丸子,眼底划过一道不易察觉的笑意。她亦是小心地观察着他的动作,见他眼不抬就开始吃饭,心下了然。看样子,不光是后宫的命妇们,便是前殿的朝臣都是吃不饱的。真不知道每回宫宴,那些御膳房的御厨们忙活半天意义何在。雅间临街,算不上很清静。外面说书人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进来,声音激昂,动情处似有哽咽。「……数九寒冬,冷风刺骨,滴水成冰。匡长风身中数十支冷箭,长剑倚身,屹立不倒。待将士们替他收殓时,血已凝结,箭难以拔出……哀声遍野,见者落泪,冷箭带出的,是一块块的血肉…」随着说书人声情并茂的讲述,她脑补着那个画面,顿时胃口全无。而对面的男人,动作不停,依旧优雅地吃着。似乎分毫不受说书人描述的情节影响,食欲如常。看来习武的男子见惯流血受伤,可是她一想到血肉模糊的场面,不光是没有胃口,心里也跟着闷闷的。她搁下筷子,喝了一口茶水,试图冲淡心中的闷塞。他眼眸轻抬,看了一眼她面前的小碗。碗中的粳米饭还未用到四分之一,他记得她以前的食量,绝不止这些。「可是菜不合胃口?」她摇摇头,「不是,只是听到武神的事迹,心有感触。」他垂下眸子,银筷夹在他修长的手指中,他的食指似乎微微动了一下,然后把筷子搁下,眼睛望着她。「他已死,无论别人说得有多惨,于他而言早已体会不到。」「你说得没错,他死后还得了一个武神名号,也算是死有所值。」死后殊荣?谁稀罕!他眼神一凛,越过她的头顶,望向窗外。窗外烈日当空,眼看着就要入秋,日头还是火辣辣的。死人怎能再见天日?值与不值,仅凭一个名号,何以定论?郁云慈觉得吃饭的时候说这个话题,再好的胃口都会败光。正待说些其它的话题,就见他人已起身,开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