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魏府风云
作者:漫漫不慢      更新:2022-05-06 09:44      字数:2482
  上官忱脸色一变。沈家将统领军队多年,在军中威望极高。他虽掌握长安城内的兵权,但心中知道这些边防将领一心效忠皇权,并未被他收服,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就如一个巨大的火药桶。而南诏内乱这件事分明如一把高悬的明火,随时可能引燃这个火药桶。答应出兵,就怕有人趁机挥师北上,不答应出兵,就是罔顾忠臣良将,令天下将士心中难安。

  他动了动嘴唇,气急败坏地说道,“施仁诺在信中所言,南诏王病弱,小王子年幼,太后年迈,朝政不稳,他不过是代理朝政。他既然并未对蒙氏王族怎样,何来营救之说?”

  张济知道其实施仁诺造反时并非这么说,施仁诺打着“牝鸡司晨,国之不祥”的旗号,从一开始就是奔着推翻蒙氏王族去的。这一点张济知道上官忱也心知肚明,不过他哪里敢直说。因为放眼当世,‘牝鸡司晨’的可不止云萝太后一人,还有与他狼狈为奸的他的好妹妹,正坐在上方垂帘听政的上官皇后。于是张济声音洪亮,话锋一转底气十足地道:“那好,那就由施仁诺暂代朝政,让云萝太后安享天年,等南诏王养好病,小世子可以监国亲政,再将王权交还蒙氏王族。”

  上官太师眼睛一眯,“那就封施仁诺为南诏郡王,暂代南诏国政。”

  张济今天的根本目的并非要大周发兵南诏,而是先保住蒙氏王族的性命,再等待时机。“郡王应护佑蒙氏王族周全,切不可行僭越之事,否则大周就要出兵讨伐南诏!”

  春日里天气晴好,阳光温暖地包裹着大地,万物被笼罩在朦胧的金色当中,张济从阴冷的大殿里走出来顿时感到一阵暖意袭来。他早就被知会上官兄妹不会发兵南诏,这不是今天的真正的目的,好在另一个目的已达到。周皇朝封施仁诺为南诏郡王,要求他必须确保蒙氏王族性命安然无恙。

  上官太师从身后追上来,阴阳怪气地说道“张宰相身为我朝宰相,平常遇事不爱开口,想不到操心邻国之事比操心自己国家之事多啊。”

  张济抬头看向南方,难过地叹了口气说道:“想当年我在蜀中任剑南节度使十多载,与南诏百姓相处融洽,与蒙氏王族交情颇深。如今见王族被困,自然颇多感触。何况南诏为大周属国,两国邦交已久,往来友好,又是大周在南方共御吐蕃的盟友。心系南诏即是心系我大周呀。”

  上官忱轻蔑地一笑,“宰相平常看起来少言寡语严肃刻板,也不大结交朋友,想不到竟是情深意重之人。”说完也不等对方答话,气冲冲地拂袖而去。

  魏府这对父子相互之间不对付这件事可谓在京城人尽皆知,这中间关节还要从魏岩的原配夫人说起。魏岩的父亲魏老太爷出身乡下小户,年少时参军靠着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挣军功在京城混成了一个小军官。等到了魏岩到了成家的年纪时,魏老太爷突然从老家乡下给他接上了一个媳妇,说是魏岩小时候给他定的娃娃亲,也就是魏岩的原配,魏仁斌的母亲牛氏。

  从小在京城这样的花花天地长大的魏岩,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被决定的太草率了,在京城看惯鲜衣怒马的魏岩自然看不上农村出身的乡下姑娘,只是碍于父母之命,魏岩无法拒绝。

  本来期盼姑娘在山间长大能出落得水灵点好歹样貌能过得去就好。可是成亲晚上一看,牛氏人高马大一双大脚,魏岩顿时失望透顶。不仅如此,牛氏出身农村,吃饭端大碗,走路带劲风,气力赛男人。身为魏府少奶奶常常亲自做家务,还在魏府后院辟了块地种菜。魏岩看自己的夫人怎么看怎么觉得粗俗不堪,毫无京城贵族的大家闺秀那般秀外慧中、温婉知礼、矜持内敛的风范。因而俩人自然谈不上恩爱。

  牛氏不受宠,嫁进魏府一年后生的儿子,也就是魏仁斌倒颇受魏岩的喜欢。小子虎头虎脑,身板结实,方脸高鼻,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十二岁能举鼎,十三岁马上与魏岩对战将其枪挑下马,十四岁时百步之外搭弓射箭能入巨岩三寸。军中老人都夸赞魏大公子将门虎子,是个难得的帅才。魏岩和他的父亲都对这位魏大公子十分满意。

  魏岩多年来在府中纳妾无数。京城达官贵人府邸中养几个小妾是常事,不过都是些寻常的良家女子。魏岩却偏好烟花女子,家中小妾环肥燕瘦均出自秦楼楚馆。魏老太爷年岁渐高,府中事务也有心无力。原配夫人憨厚老实自然不敢多说一句。魏仁斌自小就不喜欢父亲,不认同他爹对自己母亲的态度,认为母亲贤惠忠厚,而父亲对姨娘比对母亲好,这是有所亏欠,因此心中怨怼很深。

  直到有一次一位在魏府生育过子嗣又很得宠的姨娘当着下人的面羞辱魏夫人被魏仁斌撞见,血气方刚的魏仁斌恼羞成怒,当即就把那位姨娘暴揍一顿。结果那姨娘立马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在魏府中哭天抢地地闹了一下午,算准魏岩快要回府时抱着自己的小儿子突然跑到池塘边跳水自尽。这一幕恰巧被刚从军中回来的魏岩看见,看到被救起的姨娘遍体鳞伤昏迷不醒,小儿子奄奄一息后,他怒从心中起。紧接着听完悠悠转醒的姨娘泣不成声的诉苦后,魏岩当即不分青红皂白,拎着军棍就去教训魏仁斌。几军棍下去魏夫人赶来劝阻,结果在一群人拉拉扯扯中魏将军一军棍不小心敲在了牛氏的脑袋上,牛氏当场倒地一命呜呼。

  这下连魏岩也懵了,魏仁斌见父亲打死了母亲,怒发冲冠,抱着母亲的尸首跑到长安府前击鼓鸣冤,状告自己的父亲宠妾灭妻,治家不力,听信恶妇谗言,谋杀自己的妻子。长安府尹查明真相,又有很多人作证,知道魏将军确实属于误杀,府尹立刻判此案撤回诉讼。可魏大公子不服,抱着母亲的尸首在长安府外一直长跪不起。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长安府尹眼看着事情闹大心中叫苦不迭,那魏将军还是上官太师的左膀右臂,这么僵持下去是失了上官太师和魏将军的颜面啊。

  魏府这事直闹得满城风云人尽皆知,成了京城百姓津津乐道的一个大笑话。最后还是魏老太爷出面,让长安府尹判魏将军治家不严,痛打一百大板。并亲自将那位姨娘和她生的小儿子送到田庄里,再着人看管,永远不得认祖归宗。此事才算平息。

  自此,魏仁斌就再也没跟魏将军说过一句话,并且凡事都和魏将军对着干。军营中挂的小校尉以前还按时去点个卯,后来也彻底不去了,整天只知在外花天酒地不务正业,到处惹是生非给魏岩添堵。魏岩自知在此事上对长子多有亏欠,也由着儿子在外胡来。京城有明眼人看完笑话也不忘顺便惋惜一下,一代将星就这么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