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曾年少(二)
作者:漫漫不慢      更新:2022-05-06 09:44      字数:2183
  那年会试,他们三个偷偷托了礼部的关系加入到考生名单中,假扮成芸芸考生中的一员,亲自下场参加贡院考试。

  可惜主考官是他们的授业先生上官大学士。大学士在万卷丛中一眼看出他三人的笔迹和行文风格,于是又偷偷将他三人的考卷顺了出来。

  第二天老先生来讲课,板着脸从袖子里抽出他们的文章,扬了扬,“殿下们和世子的考卷在老夫这里,老夫评完直接给带过来了。天下学子寒窗苦读十数载,从童试、乡试到会试,一路过关斩将才到这里,三位就不要再抢他们的机会啦。”

  皇兄正襟端坐,眼中一闪,并未说话。他和沈明厚着脸皮说道,“先生的意思是我们的文章做得好,可是能进殿试,要把别的考生给比下去。”

  上官庆眼睛一瞪,“天下饱学之士众多,殿下和世子岂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他俩嬉皮笑脸地追问:“如果与同期考生相比,我们到底能排在什么位置。”

  老先生并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扶着颌下花白的长须,微微沉吟,道,“太子殿下的文章,行文流畅,引经据典,力透纸背,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太子殿下生于帝王之家,有俯瞰众生的角度,视野宽广,立意深刻,指点江山之气跃然于纸上。但那不是一位生长于普通人家的学子所能达到的。”

  皇兄默然,看不出脸上是喜是忧。

  “沈小世子擅长的地方不在写文章,不过对于国家军队方面的整治与管理的见解非常值得鉴赏,按本次的答策水平,已满足参加武试的要求。”

  沈明向来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也能扬长避短,对于夫子的回答,他并不意外。

  上官老先生转过头来看着他,意味深长地说道,“二皇子涉世未深,倒像这芸芸考生中的一员。忧国忧民又带点书生气,文章有风骨,行文朴实。若是能再好好努力,可在殿试上与众考生一较高下。”

  年少轻狂,是那样的意气飞扬。

  后来,父皇寿诞,万国来朝。巴普国来了个王子,十分傲慢无礼。不是在驿馆打骂官吏,嫌他们服侍不好。就是在街上胡乱揍人,指责对方用眼睛瞪他。要不然就是见了小姑娘,拉着人家动手动脚。整日里在长安城寻衅挑事,把礼部搞得鸡飞狗跳。还到处大放厥词,说大周重文轻武,轮武力,没人打得过他,整个朝廷听了敢怒不敢言。

  沈明知道后气不过,要跟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巴普国王子比试一番。于是宴会那天,当着百官和万国使者的面跟他单挑摔跤,把这个王子摁在地上翻不过身。见他不服气,在万国马球赛上,沈明骑在马上挥着杆,用球把这个王子揍得鼻青脸肿。

  观战的巴普使团按奈不住,跳起来要理论。他率先站出来一番唇枪舌剑对对方冷嘲热讽。挑战都是巴普挑起的,大周只是应战;规则都是事先约定好的,大周谨遵规则反而是巴普屡屡犯规;武艺不精,又不愿认输,没有来地惹其他使团笑话。

  见他发挥完,皇兄才以监国太子的身份出现,一番假意安抚,息事宁人,再恩威并施。在万国使团前表明,大周文武并重,培养人才六艺俱佳,德才兼备。武力不是用来蛮横不讲理的,是用来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

  那一次不仅教训了这个别有用心的小国,还在万国面前扬了国威。三人配合得天衣无缝,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大快人心。

  稍大一点三人就喜欢一起偷溜出宫。扮成普通公子哥,入赌坊,上青楼,在茶楼酒肆听人高谈阔论,与三教九流为伍。偶尔也扮成江湖侠客,惩恶扬善,锄强扶弱。他们喜欢走街串巷,坐在河边喝着酒,看万家灯火。

  曾年少,是那样的意气风发,自命不凡,以为他们真的已经可以掌握整个天下。他们曾约定将来他做文臣,沈明做武将一起同皇长兄守护大周江山。

  然而他们的授业恩师上官大学士见了他们,仍然有不满意的地方,时常意味深长地教导,“太子殿下天纵英才,站得太高却少了些人情味。要知道水能载舟的道理,治理江山,除了要用智慧,还应多多体贴民生。二皇子心性纯良,有时缺少主见,要警惕被有心人利用。沈小世子忠心诚恳不拘小节,是重情义之人。情义无价值千金,但希望小世子将来不要为情义所累才好。”

  如今回想起来,不知是否是恩师早有预感,竟一语成谶。这些年他常想,他负了很多人,也许最对不起的不是沈明,不是玉珠,更不是皇长兄,而是他们的恩师。老师授业之恩恩重如山,他最喜欢,抱有最大希望的三个弟子如今天各一方,都没有成为他所期望的人,这都是他一手造成,他实在是愧对恩师。

  “那后来呢?”沈玉茗对师尊曾是当年的太子一事早有耳闻,但不知为何后来师尊又隐居在惘然谷,她的父亲为何又被皇帝‘害死’。

  “后来?后来我们遇见了你母亲。”李泽盛说道。他看着沈玉茗那双清亮的眼睛,想起了他们初次相遇时的情景。他永远记得,那双眼睛像一汪高山上的清泉,纤尘不染,洁净剔透,泛着泠泠波光,明亮婉转,动人心魄。

  他们三个长到十六岁时分开了两年,皇兄去了云梦山求学,沈明前往边境追随他的父亲,只他一人留在了长安城。

  云梦山鬼谷书院集百家众长,乃天下万宗之宗,传授纵横天下之术,是四方学子向往的圣地。相传凡是被鬼谷书院选中的弟子,无论是学习经邦济世、武艺兵法、经济行商、悬壶济世等何种才学都将会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据说千百年来,从云梦山学成下山的弟子有的成了一代忠臣良将;有的成了富甲一方的巨贾;有的成了江湖中的一派宗主;有的成了当世神医;还有人拥有一技之长,成为了铸剑、机关术等各行业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