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作者:全金属弹壳      更新:2023-07-17 09:00      字数:4080
  孙富华点头道:“那行,这样这个地基坑不用填了,正好给你当池子,我把地基往前挪,反正你这块宅基地大。”泉眼不断流出泉水,这样地基坑容纳不下,敖沐阳决定做个引流,让泉水穿过村东头的农田进入龙涎湖去。这点不难,宅基地的位置隔着龙涎湖已经很近了,从农田里挖一条水渠就能将水引过去,而且这水渠还可以灌溉农田,一举两得。第104章 养鳝鳅敖沐阳留下泉眼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探索金丹的变化,导致金丹大变的金色小水滴来自泉眼,他有预感,以后还会有这种小水滴慢慢冒出来的。不过他随口说的要养殖黄鳝、泥鳅,这也是个好主意。就像孙富华等人所说,如果小楼不要前院而是要后院,那后院被楼房挡光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但是如果用来建养殖池,那后院就比前院合适了,因为很多水生物如黄鳝泥鳅等喜阴厌阳,养殖它们得选在背阴处。说干就干,反正不能出海,敖沐阳就泡在了宅基地这里。他先出钱让工程队去挖了一道引流渠,同时扩大后院养殖区——不是他要养的东西多,而是泉水冒的快,第一个地基洞已经装不下了。引流渠建成,泉水从泉眼冒出,然后灌入养殖坑里,顺着养殖坑往外流淌进入引流渠,最终流到了龙涎湖中。然后他开始收拾养殖坑,之前敖富贵在龙涎湖边挖掘了一些黄金鳝和泥鳅,敖沐阳选了没长成的幼鱼和一些待产母鱼没吃,这会正好养殖起来。渔村不缺养殖技术,他找敖志兵老人去问了问,老人给他提供了一门新技术:网箱养殖。“我给你个电话,你找他买些网箱,要聚乙烯材料的网箱,结实好用还不污染池子,具体型号你自己看着办……”“买好了网箱,你间隔着放到水池子里,然后在水池子下面种上水葫芦、水浮莲啥的,这叫鱼菜共生……”老人叼着旱烟袋给他讲解了一通,敖沐阳大为钦佩:“兵爷,你是人老脑不老,这新技术你一清二楚呀。”敖志兵笑道:“哈哈,在家里没事干,我就订了点报纸杂志研究现在这些养殖技术,也算是有点心得嘛。”老人是十村八寨里著名的养殖专家,年轻时候他是公社的水产养殖专员,后来改革开放他是前滩镇头一个承包养殖池的人。只是水产养殖不光靠能力和胆量,还要靠运气,十几年前敖志兵在海边投资了个渔场,结果一场暴风到来,渔场七零八碎,毁了他多年心血。从那以后他淡了自己养殖的心思,毕竟上了年纪折腾不动了,就改成了做养殖顾问,周围村庄谁家搞养殖碰到难题都会来找他问问。这种网箱镇上就有,敖沐阳去订了一批,商家特意给他找了最好的材质。现在他在镇上多少有些名气,前些天金宏门口一直有人拉横幅,镇上的商家互相打听搞清楚了怎么回事,知道他不好惹。网具老板不敢坑他,给了他最大优惠,然后卖给他一批聚乙烯网箱。敖沐阳去拿网箱,老板介绍道:“这是无结节36目网片,你看,网箱上下是用钢丝绳串起来的,直径足足5毫米哩,绝对杠杠的结实!”这些网箱由网片拼接成长方体,规格为3米乘2米,互相之间可以衔接,然后组成更大更长的网箱,甚至组成一个网箱群。确定网箱没问题,敖沐阳就付了钱,然后一起买了一批水葫芦苗、水花生苗和水浮莲苗。卖苗子的老板特意叮嘱:“兄弟千万可别让它们进入龙涎湖里,这些玩意儿都是入侵物种,进去以后繁殖起来那谁也控制不住。”敖沐阳点头:“放心,我有数。”带着网箱回家,敖志兵老人来指挥他安装。地基坑进行了加深加长加宽,长度有十米、宽度有五米、深度有两米,蓄水能力大大增强。水草苗扔进去它们就能活,敖沐阳在养殖坑和引流渠之间加上了阻拦网,防止有水草顺流进入湖泊中。种上了水草,接下来就是放置网箱,敖志兵指引他将网箱高低起伏来搭配,主要分五个档:水底、半米深水、一米深水、一米五深水和水面上。放置好了网箱,敖志兵老人指引他在外面上了一层围栏:“你这个养殖池子太靠着山了,山上有蛇有老鼠有青蛙,这些东西会吃泥鳅和黄鳝,可得小心对付。”敖沐阳在周边围上了一米高的围栏,其实要是将军在这里守着,那什么也进不来,可将军白天要跟他出海,晚上要去山上守着鹿执紫,实在分身乏术。有了养殖池,还得有苗子,就之前他从牙缝里省下那几条泥鳅和黄金鳝显然不够。这点比较操蛋,敖沐阳的养殖池相对他手里的苗子数量来说太大,可相对正规养殖又太小,没法去种苗厂买苗,人家肯定不搭理他。于是他灵机一动改成自己去湖边钓黄鳝和泥鳅,而且龙涎湖的黄金鳝和泥鳅比外界的更受欢迎,要是养殖出来的跟野生的差距不大,他光靠这养殖池就能赚上一笔。到了八月份,敖沐阳不顾天气依然炎热,到了傍晚他收拾东西准备去龙涎湖。他刚拎起地笼、扛上鱼竿,门口响起敖小牛的声音:“阳叔,我回来了。”敖沐阳扭头大喜:“哈,胡汉三又回来啦?你不是明后天出院吗?”这点他有所准备,平时隔三差五他就去镇上医院看望他们母子,给两人送饭送生活用品,对他的伤情掌握的一清二楚。敖小牛嘿嘿笑着摸摸头,道:“嗯,提前出来了,医生说我是孩子,长得快。喏,腿上没事了。”他掀起短裤,伤口愈合,留下了一道狰狞的伤疤。敖沐阳拍拍他脑袋道:“这是个教训,以后你小子办事给我冷静点,别乱来知道吗?而且有什么事得找阳叔知道吗?别自己瞎挺着。”敖小牛不好意思的傻笑。敖沐阳将地笼交给他,道:“走,跟叔去抓泥鳅抓黄金鳝。”敖小牛痛快道:“好,我去喊上几个伙伴,这个我们在行。”正是傍晚时分,补习班放学,孩子们化作脱缰的野狗满村里乱窜,看到敖小牛回来他们高兴不已,然后被敖小牛抓壮丁拉来帮忙。鹿执紫正好来找敖沐阳,看到他收拾家伙什出门便也来了兴趣:“走,我跟你一起去钓鱼。”“这是钓泥鳅和鳝鱼,你可别害怕。”鹿执紫拿过一根钓竿傲然道:“本姑娘有什么好怕的?看好吧,今天我来帮你。”敖沐阳笑了,道:“钓黄鳝和泥鳅可不是简单事,你确定你能行?”鹿执紫表情更傲了:“绝对!没问题!”第105章 发动捕捞夏季温度高,水温也高,鱼的活性在一年中最强。这样很多人以为,夏季最适合垂钓,鱼情相对其他季节属于最好的时候。其实这是个误解,夏季鱼情确实好,鱼的活性大、食性大、容易上钩,可是河里、湖泊里数量最多的是小杂鱼,小杂鱼会抢夺饵料,对于目标鱼种来说这干扰就很大了。敖小牛看到敖沐阳手里拎着钓竿,说道:“阳叔你去钓泥鳅,我带人去挖黄金鳝。”敖沐阳问道:“这东西好挖吗?你富贵叔这年头已经很罕见了。”敖小牛笑道:“我不在湖边挖,我先去地里看看。”红洋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的交汇处,有些农田种麦子,有些农田可以做成水田种稻子,农产品品种丰富。水稻田是寻找黄鳝的好地方,特别是龙头村的稻田就在湖边,黄鳝轻易就会越界进入水田生存。六七月份是黄鳝繁殖的季节,如今已经是八月份,大多数黄鳝下完崽了,这样捕捞黄鳝不算竭泽而渔,对它们种群影响不太大。鹿执紫拎着个鱼竿好奇问道:“去水稻田捕捞黄鳝?我听说过这个法子,但从没见过,应该怎么捕捞?”敖沐阳道:“挺简单的,找黄鳝洞就行,黄鳝喜欢在田埂外的水稻根下面打洞,这样会在田埂上留下透气孔,跟黄豆差不多大小,仔细找能找到。”“这样田埂有洞,会不会漏水?”敖沐阳笑道:“你说到了点子上,确实会漏水,所以水田户最烦黄鳝了,以前大家都欢迎村里人去田里摸黄鳝。”“现在呢?”“现在黄鳝少了,金贵了,大家都把自己田里的黄鳝当做自家财产,当然就不欢迎了。”他看鹿执紫兴致盎然,便接着说道:“你可别去,咱们钓泥鳅吧,去水田容易弄一身泥水。”鹿执紫嘻嘻笑道:“我不怕,回去洗个澡就是了。”敖沐阳道:“小牛他们会光着屁股下田,到时候你多尴尬。”鹿执紫满不在乎的说道:“这有什么尴尬的?小男孩那玩意儿我又不是没见过……”敖沐阳震惊的瞪大眼睛,鹿执紫继续说道:“什么表情?我在幼儿园做过假期实习,得帮孩子们上厕所,当然见的多了。”“这这这。”敖沐阳有点尴尬,他转移话题道,“那你的实习经历真丰富,你还在报社实习过、在医院实习过,太厉害了。”鹿执紫道:“大学有八个假期,我不实习我干嘛?实习一是能赚钱,二是能增强技能,三是可以赚学分,四是获得某些考证资格,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听着她介绍,敖沐阳突然有些怜悯她:“你这样没有玩的时间了吧?”鹿执紫不在意的笑了笑道:“最好的人生岁月如果只想着玩,那什么时候去学习?去让自己变强?等我老了,玩的时候多的很。”“对了,现在我不就在玩吗?走走走,我要去摸泥鳅!”她不想提及上学时的岁月,连声催促敖沐阳。“可水稻田有蚂蟥啊。”“那算了,那我还是去钓泥鳅吧。”鹿执紫立马改了主意。村口就是湖泊边缘,村里人将之当成了垃圾场,湖边堆积了不少生活垃圾。不过农村的生活垃圾多是剩饭剩菜,属于可降解的生物垃圾,塑料制品和包装品很少,湖边垃圾多是多,但时间长了能降解掉。敖沐阳道:“你可忍着点,咱们今天就在这边钓泥鳅和黄鳝。”“垃圾场啊?”鹿执紫踌躇了。敖沐阳道:“嗯,泥鳅的食性非常杂,它们不挑食物,喜欢吃水体生物的残屑和浮游生物啥的,垃圾场周围就有大量浮游生物。”虽然越是靠近垃圾堆湖边的地方泥鳅和黄鳝越多,可这里不用人去垂钓,而是适合下地笼。这些地笼跟王家村用来捕捞石爬子的绝户笼很像,因为泥鳅细小,网眼大了抓不到它们。敖沐阳在笼子里放了鸡鸭的肝脏,然后均匀的甩到水下,后面等着收货即可。泥鳅黄鳝最喜欢在湖底的泥浆层中活动,特别是夏季水温高,它们更喜欢呆在湖底,所以这时候用地笼可以有很好的收获。听了敖沐阳的介绍,鹿执紫道:“那得把鱼钩放到湖底是吧?”敖沐阳摇头:“不必,湖底的有地笼收拾,我们的目标就是水流层的鱼。”鹿执紫笑了,道:“三栖垂钓?三维一体式攻击?”敖沐阳明白她的意思,又摇头道:“不是我贪心要全方位赶尽杀绝,而是傍晚时分,生活在水流里的泥鳅也很多。”“除了午夜,傍晚是泥鳅的另一个进食的高峰期,傍晚气压低,会有一部分泥鳅从湖底浮起来在水中寻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