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太孟浪了
作者:支云      更新:2023-07-24 02:48      字数:2677
  宁確听得眉头都皱了起来:“如此嚣张!焉能为魏王妃”

  薛夫人心道,多半是皇帝瞎了眼呗,乱指的婚!

  我女儿这样好,却偏不许她做宣王正妃。

  哦,还有,想来这其中也有薛成栋不够厉害的缘故,拖了我女儿的后腿!

  宁確见薛夫人不语,只当她内心担忧,说不出别的话来了。

  宁確想说此事不妨交给我来处置。

  但这话又显唐突。

  罢。

  还是不要说了,只管背后将事情处置了,那柳家人自然不会再寻上门来,也就解了夫人的忧愁了!

  “好了好了,都放宽心吧。”薛清茵不好直说我特别擅长向皇帝告状。

  毕竟说了,也没人会信。

  为了安抚住薛夫人,她便只道:“实在不行,还有大哥来处置呢。”

  薛夫人疑惑道:“你大哥能做什么事”

  薛清茵咂嘴:“阿娘您可太小瞧他了。”他什么事儿不敢干啊

  薛夫人道:“虽是如此,但他忙于读书,恐怕也无暇抽身。”

  柳修远也叹气:“若是换做旁人,我也有法子处置了呢。前些日子还有一位贵人欲问我购一幅字,来日在陛下寿诞时献上。可惜,这柳月蓉是魏王妃,是陛下的儿媳,她的婆母是婉贵妃。”

  薛清茵不由琢磨了一下,我看起来当真娇弱至此吗

  一个个的都为我担心上啦!

  “别念了别念了,好像我明个儿就要死了一样。”薛清茵打断道,“如今时辰也差不多了……弄夏,你去传菜。你们先尝尝这庄子上的新手艺吧。”

  薛清茵咂嘴:“你们还比皇帝陛下先尝到呢。”

  没人把这句话当回事。

  毕竟没人认为皇帝会来这里用膳。

  不过薛清茵的话确实有效驱散了薛夫人和柳修远心头的忧虑。

  他们将注意力落到了新菜式上。

  随即薛清茵又邀那两位画师一并用饭。

  众人打过了招呼,也不多问彼此的身份来历。纷纷在各自的桌案前落座。

  一份份巴掌大的用碟子呈起来的食物,被分送至了各人的面前。

  林老爷叹道:“怎么都是不曾见过的菜式”

  “林兄博闻,若林兄都不曾见过,我等自然更不曾见过了。”宁確出声道。

  林老爷顿觉惶恐,宁公这话抬举了他啊。

  薛清茵喜滋滋地一笑:“都不曾见过吗”

  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啊!

  她这才指着跟前的菜式,一道道介绍起来。

  “此乃麻婆豆腐。”当然,此时大梁朝没有下大洋的船,能从海外带回辣椒。此“麻婆豆腐”便只是用花椒、茱萸、姜调味,竭力调出麻辣的味道。

  “此乃胭脂鹅脯。”明朝时多称其“生鹅酢”,到了《红楼梦》中才起了这么个风雅名字。

  “此乃椒盐虾。”用的乃是西域来的胡椒,这在当下价贵如金。

  “此乃鱼骨酥。”

  “此乃东坡肉。”

  ……

  薛清茵一口气介绍了不少菜式。

  每道菜都不多,只一两口的分量,如此既不会浪费,摆在盘盏之中也更显精致。

  “诸位请品尝。”薛清茵做了个请的姿势。

  众人这才拾起手中的筷子。

  却见筷子上也刻了个符号。

  林老爷如今知道了,那是钱的意思。

  其实旁人不知其意,根本不会觉得这符号俗气。相反,还觉得特别和精美呢。

  薛清茵要的就是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在潜移默化之下,将那符号牢记在脑海中。

  将来万一她的产业做大了……这个符号便成了独家的标志。

  也就是所谓的“品牌名”了。

  一餐毕。

  连宁確都不由惊叹这家庄子上的菜式之美。

  模样美,味道也极美。

  “还有些饭后的点心呢。”薛清茵说罢,便让人取来了泡油糕。

  不过现在它有了个新名字。

  薛清茵指着道:“此乃见风消”。

  说是唐朝皇帝第一回吃到它时,它呈上来弱不禁风,风一吹就碎了。皇帝吃过之后,便叹道:“好好好,见风消!”

  薛清茵觉得拿来作名字真是极妙。

  林老爷听了名字,叹道:“入口即化,启齿则散。此物味美,其名也雅致。”

  他心中不由感叹,其实宣王侧妃压根就不需要他来壮什么声势。

  京中人好追捧新鲜事物。

  尤其这庄子上的东西,样样精贵!便更容易受人追捧了。

  只怕庄子一开,登门的客人自会络绎不绝。

  等吃完了点心。

  薛清茵又一拍手,让人送上了茶水。

  “这是……茶”林老爷疑惑出声。

  薛清茵点头。

  林老爷为难道:“这未曾烹制,想必定是苦涩难当,这如何下口啊”

  薛清茵催促道:“且先试一试。”

  林老爷自然是很给面子的,心道就算是苦如药,他今日也饮了!

  他举杯就要仰头喝下。

  “等等,一口一口浅浅抿就是了。”薛清茵好笑地打断了他。

  这怎么跟喝药似的

  林老爷点点头,不等他动。

  那厢宁確却更是捧场,已经低头浅抿了一口。

  他随即放下杯盏,沉声道:“为何不觉苦涩味也极淡。一口滑入喉间,却是齿颊生香。……似兰香气。”

  薛清茵几乎掩不住得意之色:“好喝吗”

  宁確道:“绝佳。”

  林老爷一听,心道宁公为人,绝不会撒谎!

  他再不耽搁,连忙举杯抿了一口。

  水微烫,但能入口。

  那淡淡香气,自然而然便从口中生出。

  林老爷是养兰花的好手,他惊奇道:“不错!正是带兰花香气!”

  林老爷忙问:“是烹煮时加入了兰花”

  薛清茵命人送上一个茶包。

  那茶包精致,外头还是柳修远亲笔写的“伴手礼”三个字。

  薛清茵道:“你们可以将它带走。”

  林老爷忙拆开茶包,里头的干茶叶却也带着兰花香气,闻之竟叫人心旷神怡。

  林老爷喃喃道:“这是如何做出来的”

  薛清茵道:“简单,却不能说。”

  “是是,此乃商中机密。”林老爷应道。

  “似是蒙顶之味。”宁確沉声道。

  薛清茵点头道:“宁先生博识,此为蒙顶甘露,带了兰香气后,便称之为兰妃。”

  有诗人作诗称蒙顶甘露为“人间第一茶”。

  大梁朝也有人喝这个,只是喝得少。

  因为它贵!

  “蒙顶远在剑南道,自古入蜀难,要采到此茶不易。”宁確又道。

  薛清茵夸他:“先生识货。”

  薛夫人听到这里,也很是惊奇。她女儿何时这样厉害这样的名贵东西也能弄出来竟然还带什么兰香气!

  她不由问:“是茶庄上的茶吗”

  薛清茵摇头:“茶庄已不在我手中,阿娘忘了吗”

  薛夫人面露不爽,想起来是给了薛清荷。

  薛清茵道:“这是赵国公府上为我寻来的。”

  薛夫人面色一舒:“还是他们为你着想。”

  薛清茵点点头,对这话很认同。

  赵国公府还是很慷慨的,她但凡有事说上一声,赵总管便连忙亲自去为她张罗了。

  林老爷闻声心下感叹,这宣王侧妃结交起朋友来,也并不输他啊!

  只是……林老爷道:“此物珍贵,若随手送人,岂不是吃亏。”

  薛清茵心道时下没什么“赠品”的概念,不知“赠品”的作用便是让人花出去更多的钱。

  她摇头道:“林老爷信不信,若有此物,反能叫客人花更多的钱,叫京中人以能得到此‘伴手礼’为贵!”

  林老爷纳闷:“物不应当以稀为贵吗”

  宁確倒看得分明,他道:“林兄忘了吗要入庄子本就不易。”

  林老爷回过神来:“啊对!倒是忘了!能入庄本就稀奇了。此物叫什么哦,伴手礼。这样的伴手礼,便是他们到过这里的最佳佐证。

  “想一想……若是招待客人的时候,轻描淡写地取出来煮上那么一壶茶。当对方问起,才说是庄子送的伴手礼,只有到过庄子的人才能拿。

  “这便极风雅地,且堪称不动声色地炫耀了一回,虚荣心自然得到满足。”

  林老爷越说越激动。

  宁確点头:“不错。”

  这位姑娘很善把握人心啊。

  如此聪明,若是他的女儿……

  宁確心头一惊。心中连忙暗道,此念头孟浪了,太孟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