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阳谋
作者:雨后落叶M      更新:2022-05-06 20:39      字数:2607
  京城关于改革科考的事情还在争论不休。

  在外赈灾的肖暮瑾也得知了武侯身死肖暮陵被囚禁的消息。

  而此时据武侯出事已经五天了。

  本来最多三天就能把消息送到,但是送消息的人一路被人围追堵截,这才又多花了两天的时间。

  肖暮瑾的心机比肖暮陵要深多了,脑子虽然不是特别聪明,但是他有一个别人都没有的优点,就是他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当别人给他建议时,他能第一时间判断出自己的能力。

  这一路肖暮瑾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全然不是他想像的那样简单。

  若不是护国公的人一路帮衬护着他,他此刻只会更惨。

  本来他也用不着四处奔波亲自出马,但是此次派来监管的御史里面却有一个王自真。

  当着王自真的面,他又岂敢做假,一路上兢兢业业半点也不敢马虎,这才半月的时间,整个人就瘦了一圈,也黑了许多。

  路上除了有暴民扰事之外,还要应付时不时的暗杀,他更是一刻也不敢放松。

  赈灾的银两更是被林冲护得死死的,他想拿一两银子出来都要经几个人的手。

  而且林冲对银两更是看守严密,他几次策划都没有成功夺出一两银子。

  肖暮瑾这时才发现这些事与他原来设想的都不一样。

  当武侯身死的消息传来的那一刻,他露出了许久都没有展现过的笑容。没了武侯的肖暮陵他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

  他连夜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京城。他不知道此刻京城早已掀起了另一个风潮。而他写出的信到护国公手里的时候早已变了样。

  这一天靖帝走进金銮殿时饶是早有心里准备还是吃惊不小。

  按照大靖朝的规矩到达一定品级之后都能参与朝会,只是有些人并不是实权人物,他们没有必要也不想费那个气力去上朝。

  但是今天靖帝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心里不免有些苦笑,自己这个皇帝可是头一次见这么多人主动来上朝的。

  只见陈国公一身官服站在文官前面,大有一副领头人之势。而武将以宣老王爷为首站在另一边,而薛清一人站在一旁。

  薛清身为左相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他本就是百官之首的存在。他一早就来了,看到人群中的宣老王爷和陈国公的时候他就隐隐地觉得有些不安。

  靖帝刚坐下,吏部尚书张学春就站出来,“启禀皇上,臣有封万民书呈上。这是昨天百姓连夜送到臣府里来的。”说着他就把手里的万民书递了上去。

  陆有立刻就上前接过万民书递给了靖帝。

  靖帝看了一会这封万民书心里就乐开了花,心想他果然没有看错这个张学春,他竟然一夜时间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嘴上却说道:“嗯。此事朕已知晓了。今天朕也想听听诸位爱卿对新法考核的看法。”

  众人就知道果然又要开始了。

  张学春当仁不让第一个走出,朗声说道:“启禀皇上,这万民书就是百姓的心声。此举行功在千秋万代,还请皇上早日定夺!”

  这时礼部尚书李原就走了出来,“皇上,些事万万不可。此举有违祖制,实在不妥。”

  一旁的薛清见此就扬起了嘴角。李原出身李家,是一个历经百年的大家族了。李家子弟遍布朝野,若是真的实行那样的制度了,他们必定首当其冲。

  果然李原走出来之后,兵部尚书李明也走了出来,“臣也认为不妥。各方世家名人大儒推举出来的人选必定是经过慎重查看过的。都是各地的翘楚人杰,若是这样的人都还不能令朝廷满意,臣心忧呀!”

  张学春冷冷一笑,作势就要上前,只听一道苍老的声音悠悠的传来,“那李大人到是真的忧国忧民呀!”

  众人回头一看,见竟是陈国公开口了。一时众也都不敢开口。

  只听陈国公又说道:“只是不知道李大人以为何人能堪为朝廷的栋梁?”

  李明心里一哆嗦,硬着头皮说道:“自然是各方的翘楚人杰了!”

  陈国公笑了笑又说道:“那李大人如何认定何人堪称翘楚人杰?”

  “自然是各地名仕大儒推举出来的人!”

  “哈哈哈!”陈国公大笑了起来,随即拿出一张单子递给了身旁的殿阁大学士陈仪。陈仪会意,接过单子朗声念了起来。

  “大靖三年,明州知州李森到任一年贪赃枉法经查出贪腐十万两银子,判斩刑。大靖四年清州执事李漠在任三年,戕害百姓,经查实判斩刑。大靖六年,越州督造李全修建大坝时贪赃枉法,私用劣质材料,致使大坝坍塌,毁良四万亩,百姓死伤无数。经查实判斩刑……”

  陈仪的声音不大,但是众人都听得十分清楚,特别是在场的李家人。这些事情都是李家多年来一直掩盖的事情,没想到却在金殿之中,以这种方式被人拿了出来。

  众人越听看李家人的脸色越不善,大家早就发现,名单里所说的人都是李家的人,心里不由得暗自诧异,这李家这回算是踢到铁板了。

  陈仪洋洋洒洒念了好一阵才念完,而整个金殿里都安静地只能听到些浅浅的呼吸声。李明更是连大气也不敢出。

  此时只听陈国公说道:“连李家这样的大世家推举出来的人也不过如此,别的就更难说了。”

  薛清早在陈国公拿出单子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了,不等陈仪念完他心里就全明白了,陈国公这是要敲山震虎呀!事已至此他也必须要出面了。

  只听薛清缓声说道:“陈国公所言有理,在下也十分认同。只是,国公爷说的有些太绝对了,李家虽然出了些不义之人,但是同样举荐出了许多有学之士,同样也为朝廷推举了不少栋梁之才。”

  陈国公笑了笑没有回答又从袖子里拿出另一张单子,陈仪不等他开口主动接了过去,清了清嗓子念道:“大靖四年,李家推举族人李琛任河阳县令,今位居河州知州一职;大靖五年,李家推举族人李子健任高阳参将,今位居高阳驻军大统领;大靖六年,李家推举族人李明任兵部编造,今位居兵部尚书……”

  陈仪还在念着,名单中的人无一不是身居高位手掌一方大权。

  众人这时却有些糊涂了,不明白陈国公这是何意,难道是想捧李家吗?想了想众人又觉得不像,只得继续听下去。

  而薛清此时面露怒色,他已经知道陈国公的意思了,而自己还推了一把,心下更是后悔不已,若是此时能动手,他狠不能直接掐死陈国公。

  陈仪这次比上一次念的时间要长,这张单子上的人名也比上一张要多。当他念完时已经有些口干舌燥了。

  当朝堂再一次安静下来之后,陈国公才缓缓开口道:“这就是李家这些年所推荐的所有栋梁之才。众位对此有何异议?”

  众人连忙摇头。他们就算是有异议也不敢说呀!若是说那些人不是栋梁之才岂不是要把他们给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