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茶馆趣事
作者:莫笑桃花      更新:2022-05-07 07:01      字数:2175
  妙悠院。

  镂空金色五花香篓里弥漫着馥郁淡雅的青凝香,缓缓笼罩在了雕梁画栋的奢华内屋。

  柳含烟青葱一般的白嫩细手轻轻掀开青花瓷盖,轻轻摇晃着飘满茶香的杯子,入神的凑鼻轻嗅,柳叶细眉舒展,又缓慢的细细缀饮,口齿弥香。

  “流珠,你是不是好奇我会什么要让小茴去找陈君绮?”柳含烟嘴角勾起一抹深意,询问立在一旁的大丫鬟。

  流珠闻言蹙眉,摇摇头道:“小姐的心思我猜不到,不过既然已经让小茴将金钗放进绛珠的衣袖里,为什么又——”

  柳含烟轻笑,放下手里的茶杯,缓身站起“因为原本我就没想要绛珠的命!”

  流珠的眼眸里闪过一丝异色,小姐的心思可真难测!

  柳含烟瞥了一眼流珠,轻起朱唇道:“绛珠死不死都不会破坏整个计划,只是陈君绮身边那个叫清和的丫鬟可不简单,如今一番试探果然心思缜密。”

  流珠心下一惊,神色紧张道:“小姐,莫非那丫鬟看出今天的这出戏码是那我们做的!”

  柳含烟素手推开内室的红木雕花窗,转而又轻笑:“这倒不用担心,我想她只会将怀疑的目光放到陈君晰的身上,毕竟二小姐一向和大小姐不和,而我可是一直和大小姐交好,任谁都不会想到这件事情是我们做的。”

  流珠点头,凑到柳含烟的耳边窃窃道:“小姐,那我们要不要继续那件事情?”

  流含烟挑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凝着窗外的绿叶开口道:“当然了,谁去都一样”

  窗外一阵寒风吹过。

  流珠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拿起红木椅上的毛绒大氅,关切道:“秋深了,小姐小心身子。”

  正阳大街口。

  顾清和一身灰色长袍,头发用粗布挽成一个男子常用的发式,就是近处看来也是活脱脱的一个年轻小哥。当然了,美中不足的就是脸色黄了一些。

  其实出一次陈府还真不容易,不过恰好绛珠有一弟弟就在外院做杂事,在他的帮助之下,带个小厮出府还是容易的。索性她就换上了男装,脸上抹些姜黄,扮作男子。

  而一身男装的她此时正坐在一家茶馆里悠闲的喝着清茶,百无聊赖。

  倒不是说她闲得发慌,其实这次出府是因为陈老爷不日就要回府过四十大寿,作为府中的嫡出小姐,出席宴会的时候怎么能脸上有红疹呢?

  所以这次顾清和根据陈小姐的病症打算再换一副药方,当然了也可以顺便了解一下临江县的现状。

  不过药铺的生意太好,估摸着一时半会儿是挤不进去的,于是就坐在了一旁的茶馆里慢慢等。

  茶馆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顾清和悠闲的坐着,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药铺。

  不过只要有人说到生意买卖她还是会竖起耳朵听一听的,毕竟她要在这里活下去就必须有资本,而又有什么比经商更能赚钱呢?

  她得看看弄个什么营生才好,毕竟不能一直待在陈府。

  不多时,一个方脸的油面小生突然站了起来,左右瞧瞧,然后神神秘秘对棚子里的客人道:“你们听说了吗,城西杨家走水一家数口人都丧生的事情?”

  人群里面,一个满脸皱纹的耄耋老伯点点头,微微叹息道:“天有不测风云,唉那叫一个惨呐!”

  “老伯,这你就说错了!我听说这个不是意外!是有人故意怎么做的,这其实是一桩灭门惨案!”油面小生故意提高了声音,勾起大家的兴趣。

  众人闻言,眼眸里露出探究的神色,急促的催着那小生接着讲下去。

  小生一脸的得意,为自己有这个消息而沾沾自喜。

  顾清和却是轻笑着摇摇头,果然不管是什么时代,八卦总是那么受欢迎!

  “这位小兄弟怎么不去听听?独自坐在一旁饮茶岂不无趣?”一道朗朗的温润男声在顾清和的耳边响起。

  顾清和原本正在低头喝茶,却没想被人提到,旋即抬头看去。

  男子一身淡绿色长衫逆光而立,宛如节节翠竹,笔挺秀拔,面容俊熙,一双漆黑的眼眸里闪动着温润的笑意。

  一句十里春风,君子如玉或许是顾清和第一个想到的赞美词。

  “茶馆原本就是休息落脚的地方,有人喜欢热闹也有人选择落个清静,一切皆随本心,偷的浮生半日闲而已。只是不知这位公子又为什么不去听听?”顾清和微笑着开口。

  年轻男子闻言,温润的眼眸里又闪动一丝和煦的笑意,言笑吟吟的开口道:“小兄弟倒是有意思,浮生偷闲当真是妙语,这般性情倒是令在下佩服,只是不知在下能否和小兄弟共用一桌?”

  顾清和拱手一笑,摆摆手道:“这茶馆原本就是客进客出,公子如果愿意,就请坐下。”

  “在下孟瑜,如是不介意,可唤我一声孟兄,只是不知小兄弟怎么称呼?”男子如春风般的嗓音传来,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顾清和点头一笑,言简意赅的开口道:“顾生。”

  顾清和原本见这男子衣着不凡,谈吐温文尔雅估摸着是个好说话的,再加上她现在还想了解临江县的情况,也不推脱,于是笑着开口:“孟兄,我见这里的药铺众多,大街上也不乏兜售药材的商贩,不知是为何?”

  孟瑜淡淡一笑,开口道:“听顾小兄弟的口音似乎不是本县人,其实这临江县的土地和一般的农作物所需的地质不太一样,最适合药材的种植,从几百年前大药师王宏开辟了第一块药圃开始,种植药材之风经久不衰,临江县的百姓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种植、经营药材,如今的临江县俨然已经是大齐的药都了。”

  顾清和水漾的眸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泛出波光,莞尔一笑道:“那这药王大会岂不是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