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风雨前兆
作者:莫笑桃花      更新:2022-05-07 07:13      字数:10495
  “在你愿意说出画中的秘密之前,她就留在裴府。”

  顾清和只要一闲下就能在耳边听到裴衍的声音,这句话就像是佛堂前的经文,嗡嗡在脑子里转来转去,想忘也忘不掉。

  都是她的错,要不是她轻心,也不会让姑姑被人抓住。

  她那日就该再小心些,裴衍明明就是在套话,她怎么就相信了!

  她缓缓闭上眼睛,再次回想五日前的一幕。

  裴府夜色已深。

  顾清和整个人缩在木桶里,舒服的眯起眼睛,享受着双臂交叠于下颚,氤氲的暖气弥漫室内,水面上漂浮着药草,一股夹杂着花香与草药的清香,不急不缓的钻进她的鼻间。

  温暖的清水让她浑身放松,丝发在脑后随意用一根藕色的丝绦绑着,白皙精致的锁骨上凝着两滴温润的水珠。

  屋外虽然寒冷,但是屋内有炭火,又有热水,久违的舒适,让昨夜谁在冰冷牢房中的顾清和渐渐困意起。

  浑身围绕着一股温热的水流,她抱紧了双臂,该以侧脸靠着的姿势阖上了双眸,渐入梦境。

  周遭一团黑雾,她在一条看不清道路的荒野中奔跑,身后的黑影在不断追逐,渐渐的,她的双脚越来越沉,直道钉在原地,再也动弹不得。

  那黑影从后面窜出,一双冰冷的掐上她的脖子。

  “唔——”她想开口求救,但是不管怎么想要开口,她的耳朵里听不到任何的声音。

  “不要!”

  梦境中回到现实,顾清和高喊了一声,双手挣扎间挥出大片水花。

  突然耳边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她从半眯中回神,双目露出警惕之色,她迅速并转身低沉,将身子落在水中,只露出一双明眸。

  眼帘处是一个长身玉立的身影,漆黑的倒影投向屋里。

  男子乌发披散,穿着松垮的亵衣,外套一件狐毛大氅,隔着一道不能遮物的轻纱屏风,能清晰看到他精致的眉眼。

  顾清和放松警惕,看到来人之后浑身松懈。

  原来一切都是她的梦。

  “你……有没有事?”裴衍语气都有些焦急,直接就闯了进去。

  顾清和完全愣住了。

  他怎么就进来了!

  “我……我记得你?”他的眼中没有裴衍的高深,反而露出一丝羞怯和惊喜。

  顾清和望着他狭长的凤眸,明明是一样的眼睛,眼底深处流露出不同的感觉。

  “你是……宋衍……”不知道为什么她不禁脱口而出这两个字。

  眼神是骗不了人的,这双眼睛她看了很多年,没想到能在今日再见到。

  明澈温和无杂质,却极为珍贵。

  就好像是上好的琉璃珠,在灯火下熠熠生辉。

  只是顾清和没想到人会突然走向她。

  “等等,我在沐浴,你能不能先出去?”她看到来人接近,才想起这里可不是什么会客场所,就算裴衍已经失忆,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也还是个男人。

  如今自己不着寸缕实在是不应该,而看他这个样子似乎真的失忆了。

  裴衍轻轻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顾清和见他走出房门,三两下爬出木桶,奈何方才睡梦中惊醒,胡乱啪嗒水面,溅出的水弄湿一地,脚刚落地另一只脚还没站稳便重心不稳,伴随着啊的一声整个人膝盖着地。

  门外的人霍然闯进去,正好目睹了一切,却在离她三步之处停止了脚步,呼吸有些急促。

  顾清和慌忙中捂住自己的心口,懊恼自己太不小心了,还好是背对着他,否则就糗大了。

  “大人,我……可以自己好穿衣。”这个时候她的双颊不由染上了红霞,声音也不似方才坚定。

  饶是她这个不在意男女之别的现代人,在这种时候也想不出他话。

  他怎么不说话?

  要不是没有衣裳,她早就转脸看他究竟在做些什么。

  “大人!”顾清和急得又喊了一声,她是真的冷。

  裴衍看着她瑟瑟发抖的身子,转身离开。

  “你不是走了!”她瞪大眼睛,看着停在屏风处的男子,明眸凸起,瞠目结舌。

  他怎么还在!

  “你的脚能动吗?”他移开了目光,虽然没有走,但是并未直视。

  “能。”顾清和见他目光没有偏移,双臂捂着胸口准备起身发现脚腕处一阵钻心疼。

  这个时候居然崴脚了!

  她恨不得揪自己眼睛两下,好提醒自己为什么不好好看路,现在也不至于进退不得!

  “还是我来吧。”裴衍侧脸,说着准备上前。

  “不,不敢麻烦大人,师琉,师忆——”顾清和心慌,赶紧出声,高唤二人出现。

  屋子外。

  黎叔看了一眼准备上前的师忆轻咳了一声,以单手握拳,抵在嘴边,斜了斜眼睛。

  师忆刚迈出一步,就被身旁的师琉拦住。

  “小姐在叫我们?”师忆不解的望了一眼二人,皱眉出声,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二人不动。

  “不管里面发生什么,你们都不许进去。”黎叔扬了扬眉,随后离开。

  屋子里,顾清和木着脸,她算是明白了,她们二人早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还是我来吧。”裴衍轻叹了口气,走到屏风处将衣裳拾起,盖到她的身上。

  有了衣裳的覆盖,顾清和感觉一阵暖和,不再有方才的冰冷了。

  她转身看向身边的人,一瞬不瞬的盯着。

  这样的神情顾清和从来没有在裴衍身上看到,只在一个人脸上见过多次。

  “你能告诉我,你到底是谁吗?”顾清和望着面前的男子,莫名的张口,只问了这么一句。

  她自己也不知道是在问裴衍还是宋衍。

  他究竟忘记了什么,又记起了什么?

  “我没有忘记你,我们是不是很久以前就认识,黎叔说我失去了记忆,但是我记得你,脑海里一直有你的影子。”他笑了笑,很是温和。

  “对了,师父他在哪里?”

  顾清和垂头,掩饰眼角的泪,她垂在衣袖的手,捏的骨节泛白。

  他问爷爷在哪里!

  他什么都不知道!

  “怎么了?我是不是说错什么了?”裴衍小心翼翼出声,不解的望着她,想从她嘴里问出答案。

  她爷爷已经被人害死了,他现在却什么都不知道。

  她真的很想当面问一问,这一切不就是你做的吗!

  “爷爷他很好,你不用担心。”最终她笑了笑,将一腔愤恨埋在心里。

  至少现在他不是裴衍。

  随后她双手握住自己的足部,咬牙正位。

  只听见骨头咯噔一声,她能动了。

  裴衍看不明白顾清和眼底的深意,小心翼翼问,“那个木头还在你处吗?”

  “你为什么要小木人?它明明就很普通?”顾清和听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垫着脚转身走到屋子里的博物架旁,伸手将他从大火中抢救回来的木人交到他手中。

  “我手艺不及父亲,但是你说我已经刻的很好了,还说是你最喜欢的生辰礼物,你忘了吗?”裴衍漆黑的眸子里闪动着光芒,为他精致的容颜更添一抹神采。

  “是吗?”顾清和微微动唇,不知道该不该笑。

  “那你陪我去一趟大长公主府吧,我想亲自感谢她。”

  原来他是在演戏!

  顾宅后门被人撞的轰隆响。

  “你们做什么!”率先出声的是阿泉,他本来就在后院喂马,自然能第一个听到门外的动静。

  然而随着他一声大喝,门哐当一声被人砸开,露出的皆是凶光慢慢的百姓。

  “你们是谁?要来做什么!”阿泉手里拿着铲草的木叉,却依然被眼前的几人吓一大跳。

  为首的一个壮汉并没有说话,而是转脸对身后的同伴道:“这里就是长安堂大夫们的住宅,想要讨公道的都跟着我!”

  说着他从身后的背篓里取出一把烂泥巴,不管不顾的砸到顾宅后门的府牌上。

  阿泉瞪大眼睛,忙上前阻止。

  “你不是长安堂的大夫,你走开,否则休怪我不客气。”壮汉身后开口的是一个身材瘦些的中年人。

  “你们怎么能擅闯民宅?”阿泉知道自己身单力薄,要是靠武力绝对打不过他们尤其是中间那个壮汉,只能略带劝解的威喝他们离开。

  但是人显然并不吃他这一套。

  “你一个小伙计想出头?我们接着砸!”几人大吼一声,根本不顾他在一边,不停的用泥巴砸顾宅的牌匾。

  阿泉左右拦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不能冲出去打人更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胡闹,一时间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你们在做什么?”就在他焦急的时候,一道厉喝声响起。

  阿泉往门外一看,居然是个官差。

  不会是来找麻烦的吧!

  他心里一抖,刚准备出声就见官差扬了扬手中的长刀,将闹事的人赶了出去。

  “你是——”阿泉试探的看了对方一眼,只觉得对方不太像来对付他们的官兵。

  “告诉顾大夫,她是个好大夫,终有一天这些人会明白的。”官差沉声道了一句,对阿泉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

  阿泉有些莫名其妙,挠头道:“该问问清和姐,这人是谁。”

  他转身,刚走了三步就见到了闻声出来的顾清和。

  “这里怎么了?”顾清和皱眉问道,她一就听到了吵闹声便结束了回忆,自然而然走了出来。

  阿泉将方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是他……”顾清和一听他的描述就知道来人是谁。

  “清和姐,当初他们不是已经接受了三司会审最后的宣判吗?为什么还要来砸顾宅?”阿泉一脸不解道。

  “因为当初有官兵在。”顾清和看了一眼被砸坏的木门,眼角下垂,嘴角泛起一阵苦涩。

  三司会审当日有三司法场长官在,不管百姓再怎么不满意也不会闹腾,毕竟谁都怕因为顶撞冒犯朝廷官员而被抓入狱。

  她谁都守护不了。

  不管是谁!

  “清和姐,不碍事的,我可以修好。”闻言,阿泉正转身,看到了她凄凄的神情,忙出声安慰还自信十足的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顾清和勉强的笑了笑,心口像是压住一块重石,脚步又沉又重。

  “阿泉,那就交给你了,我先回房去了。”说完,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清和姐,长安堂的关门只是暂时的,你不是说这是我们大家的长安堂吗?我们也会想办法的。”阿泉以为顾清和是因为长安堂关门的事情耿耿于怀而心情不佳,忙出声劝慰。

  顾清和脚步一顿,淡淡道:“那长安堂就交给你们了。”

  闻言,阿泉感觉怪怪的,明明这就是他要表达的意思,他不想让一切重担都落在她的身上,却在听到她的回复后又陷入了迷茫。

  “哎……”他想出声拦住神情明显不对的顾清和,却只能望着她的背影伸了伸手,不知道说些什么。

  “你们都过来一下。”

  就在阿泉左右为难的时候,姜医士的一道声音将二人的视线拉到一点。

  顾清和也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

  “师父……”她望了一眼,垂目,还是移开了脚步随着他走向了屋子。

  阿泉三步并作两步跟着身后。

  “我们现在虽然什么都做不了,但是有一件事情还是可以做的。”姜医士笑了笑,没有顾清和那般情绪低落。

  “什么?”阿泉在一旁出声询问。

  “长安堂再次开业只是时间问题,我们现在虽然不能待在长安堂看病,却可以待在长安堂里,正好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让长安堂一齐制造青霉素,以后遇到需要救治的病人,不就多了一份机会,我们先准备着,只为了以后需要的时候不慌乱,能够满足病人的需求。”他说着看向一旁沉默不语的顾清和。

  “清和,如今事情已出,你是怎么想的?”姜医士将众人屏退之后,单独和她对话。

  顾清和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她在姜医士开口屏退阿泉之前就已经能猜到接下来的对话。

  “……师父,我不知道。”她难得露出纠结的表情。

  “姑姑现在在他手里,我要是不按照他说的做,姑姑的性命堪忧。”顾清和垂眉道。

  “这也不是坏事,至少顾将军还活着,人在就好。”姜医士起身走到她的身边,出声劝慰。

  “现在是无碍,但是我若找出药丸,姑姑她就——”顾清和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她不能亲手将解药找出,又不能不救姑姑。

  “师父,我怎么做都是错的,交出药丸顾家冤情无法洗雪,不交出药丸姑姑就得死。”她从来没有遇到像现在这般难以抉择的时候。

  “姑姑她的意思很明显,她不希望我交出能证明爷爷清白的药丸,还有画中的秘密,我这里药丸和秘密都不知道,裴衍却笃定我已经得知了一切,拿姑姑她们威胁我,还有荣国公府,也被牵连进去,我……”

  “丫头你可不能乱了方寸,至少裴首辅现在不会伤害你,在年宴会这段时间之前,你是最安全的,再也不要和从前一样需要不断的猜测,防备,也不用担心顾将军的安危,因为她和你一样。”姜医士似乎很能看清形势,他叹了口气又道:“关心则乱。”

  “师父,这两个选择根本就是没得选。”顾清和嘴边泛起一丝苦笑,情绪有些低落。

  “清和丫头,既然怎么选都是错的,那就暂时忘了吧,你不知道怎么选,让老天爷替你选如何?”姜医士看向顾清和,语气无比认真。

  “我自然是希望姑姑好好活着,活着才能达成所愿,若是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要我去选,大概会将药丸和秘密都告诉裴衍,但是……这两样我是什么都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来老天也不会帮我们的,若是他能帮早就帮了。”顾清和反摇摇头,她不相信这。

  “既然你不相信老天爷为什么还待在顾宅,虽然裴首辅抓住了顾将军,可他没要她的命,也没有限制你的自由,你可以自由出入,并非是一丝机会都没有。”姜医士含笑道。

  “他不限制我自由是料定我不会丢下姑姑跑了,而且京都一定有他的眼线,最重要的是若是我逃走了,不单单是他会再次抓我会来,夏家也会一直盯着我,这种才逃出虎穴又入狼窝的机会我不想有。”顾清和叹息,微皱眉,一脸的愁色。

  “若是裴首辅一直都是在演戏,那他或许知道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两者的秘密。”姜医士看了顾清和一眼,面色一沉,略沉吟道。

  “怎么可能?他若是不知道又何必威胁我?”顾清和摇头,她并不相信。

  “你觉得裴首辅会伤害你吗?”姜医士目光如练,有一瞬间居然会有逼人的感觉。

  “……”她没有动,而是看垂目不言。

  “不会对吗?”姜医士走近了一步,微微笑道。

  闻言,顾清和浑身一僵。

  “你都明白,根本就不用我说出来,事情的真相如何你若是想弄明白就不该听一人之言,你姑姑的话固然可信,可她也有看不清的地方,我一个外人都能看出裴首辅根本不会伤害你,你姑姑会看不出?”他继续走到顾清和的身边,道。

  “师父,你的意思是——”顾清和满是疑惑的看向姜医士,有什么东西在她脑海中泛起。

  “你不必问我,按照你的想法去做,这反而是个机会。”他目光里闪过一丝亮色,很快藏在眼底。

  顾清和微微张口,又闭上,她望着姜面前须发花白的老者,重重点头。

  “对了,还有长安堂,明日让方大夫他们去长安堂。”姜医士见她似乎想通了,便负手提步离开,再走至门前的时候,稍稍顿步并转头道。

  经过姜医士的一番劝说,顾清和稍稍放心,她决定明日一定要出顾宅去将长安堂的事情先解决了,再去一次荣国公府。

  裴衍让她交出药丸,却没说不让她继续和荣国公接触,她可以利用随意出现的机会,将一切问明白!

  城西一户普通人家。

  老妇人浑身颤抖躺在草席上,满脸的痛苦。

  “娘,你怎么样,你坚持住,儿子这就去请郎中。”一旁男子一咬牙赶紧夺门而出,奋力往外跑。

  片刻后,男子就疾步走进了门。

  “郎中,您快来看看我娘,她这是怎么了?”疾步中男子慌忙拉扯着长袍长须的老者,声音里满是急切。

  老郎中点了点头,将身后背着的药箱取下,撩起袍子做到老妇人身旁的矮椅上,眯着眼睛伸手试探脉象。

  男子不敢出声打扰,只能目不转睛的盯着老郎中的脸。

  老郎中切完脉,又翻开老妇人的眼睛和嘴,仔细查看。

  “你娘是什么时候发病的?”老郎中微微蹙眉,捻须看向男子。

  男子立即道:“已经有三日了。”

  “期间可有什么病症?”老郎中点头,随后问道。

  “娘这几日经常腹痛还拉肚子,不知道是不是吃了什么坏东西?”男子如实回答。

  “我方才已经瞧过了,你娘畏寒,又发热,面色青灰,呼吸浅表——”老郎中略沉吟,又一顿道:“你娘应该是痢疾,上吐下泻,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我给你开个方子你去给她煎药,不要几日就能痊愈。”

  说完,他从药箱了取出纸笔,低头在方台上写下药方。

  “这上面的药早晚服用,就能治愈。”

  男子一脸喜色,连声道:“多谢大夫,我娘有救了!”

  说着起身从屋子里的灰坑旁拨开了柴火,将里面的方盒子取出,将里面为数不多的铜钱取了出来。

  “大夫,您……我知道这点钱根本不够,可是我还要留下钱给娘买药……”说到后面男子也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老郎中叹了口气,这冰天雪地阴风阵阵谁愿意出来看诊,不过是看在街坊邻居而已。

  “算了,你这钱还是留着给你娘抓药吧。”他摆了摆头,摇头准备离开。

  男子顿时愣住了,随即双眼含泪道:“多谢大夫,多谢大夫。”

  “大夫,你等等我送你回去!”他谢完后,立刻追上准备跨步出门的老郎中。

  老郎中转身,作揖道:“请留步,你还是照顾你娘吧,她现在需要抓药,否则很难撑过今晚。”

  男子顿步,心间一颤,连忙应声。

  “娘,儿现在就去给你抓药,您等着。”他看了一眼因为腹泻而面色苍白的脸,内心一股自责。

  “痢疾……”老郎中嘴里喃喃几声,又捻须。

  “大夫,那我就先去了!”男子三步并两步,走出屋子,很快就越过了老郎中。

  老郎中点了点头,在大门处有转头看了一眼老妇人,若有所思。

  “这个时候很少有人发痢疾,也不知道吃了什么。”他一面说,一面摇头。

  走出门,老郎中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劲,却终究想不明白,只能提步离开。

  男子很快就抓到了药,迅速去灶台上刷了锅,将下面的柴点燃,倒了一大锅的冷水进去烧煮。

  冬日里柴火燃烧时还能增添几分暖意。

  “娘,这是药,你快喝了它,喝了它就能好了。”男子扶着老妇人,轻轻唤醒她。‘

  老妇人睁开眼睛,虚弱的看了男子一眼,目光从他的脸上移到热腾腾的汤药上。

  “娘,来,慢慢喝,药时候刚煎好的,还有些烫人。”男子小心翼翼的一手托着老妇人,一手托着黑陶碗。

  老妇人嘴凑到碗边,喝了几口慢慢躺下,这期间连一句话都没有说,实在是没有力气了。

  “喝了药再好好睡一觉,醒来就能好了,娘你不要急,儿子会一直守在你身边。”男子将老妇人身上的破棉被向上拉了拉,低声道。

  夜深了。

  男子守在老妇人的身旁,有些犯困的打了哈气,迷迷糊糊看了一眼身旁的人影,看到人平稳之后稍稍安了心。

  “还有五副药,全部吃完就能好了。”他怀着希翼,微微笑了笑。

  后半夜,他寒困交加,终于睡着了。

  一旁的老妇人原本平静的脸庞突然一抽,腹部的剧痛让她痛呼出声。

  “娘!你怎么了,不要吓儿子,你醒醒!”男子被痛苦的喊声吓醒,看见的就是老妇人俯身呕吐的模样。

  闻言,老妇人抬头刚想说些什么,却猛地呕出大片的污秽物。

  男子不顾衣裳被溅到,颤抖的扶住老妇人摇摇欲垂的身子,吓得不知所措。

  明明已经服药了,怎么还会这样?

  “唔——”

  “娘!”男子的语音发颤,上前扶住老妇人的双手一僵。

  他的目光看向老妇人的后背衣角处,有血水样的粪便正缓缓流下,滴落在地面!

  “娘!”随后这一声喊叫,老妇人陡然闭上了眼睛。

  男子立刻转身,吓得面色惨白,扯着嗓子大喊道:“救命啊,救命!”

  片刻后村子里的灯全部亮了起来。

  “怎么了?”一个壮汉睡眼惺忪的走了进来,他还没明白怎么回事。

  男子见有人来了,立刻移开自己,对壮汉道:“快,救救我娘,我娘她快不好了!”

  他移走后不仅是走在最前面的壮汉看到了躺在地上的老妇人,后面跟着的人见看清楚了。

  “快,大伙儿快送她去找大夫!”人群中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大伙儿立刻行动起来。

  “不行,我们怎么将大娘送去?”有人出声询问。

  “用门板,四个人抬着过去。”一个眼尖的村民扫了一眼屋子出声道。

  男子不敢迟疑,赶紧带着人离开。

  长安堂门前。

  顾清和正带着董林和阿泉清理长安堂门前的积雪,一夜大学让长安堂门前落满了雪,若是没有人清理干净,结成冰再去除可就更费力气了。

  虽然长安堂在短时间内不能开业,可青霉素到底还是要做的,正好趁着堂内无人可以更好的提高效率,再加上低温,对于青霉素的保存还是十分有利的。

  她的身边有两个男子也在帮忙打扫。

  个子稍高一些穿着青色长衫的正是董林,而另一个穿短打干练服的则是阿泉。

  “昨夜又下了场大雪,今年的雪格外的多。”阿泉一面扫雪不由的感慨。

  顾清和望了一眼被堆积起来的雪,嘴角突然泛起了弧度,道:“这些雪倒是可惜了,今日没又阳光,大约是不会融化的。”

  董林在她身旁三步处,看了她一眼疑惑道:“师父,你要做什么?”

  顾清和指了指一角雪白的残雪,淡笑道:“你们见过雪人吗?”

  董林与阿泉面面相觑。

  “什么是雪人?”率先开口的是董林。

  阿泉以为是自己读书少才不知道这么一个东西,没想到身旁的董大公子也不知道,不由的也一阵好奇。

  “我这就堆给你们看。”顾清和笑了笑,似乎一点也不在意。

  自从昨日姜医士劝解她后,她就已经能将心情摘出来了。

  一步步来,目前的情况并非是最坏的,恰恰相反,也可能是最有利的机会,只要她能找出真相。

  “你们接着扫雪,我堆好了雪人,你们再看。”顾清和嘴角扬起了笑意,对他们点头。

  “好。”阿泉一脸好奇还是在听了顾清和的话后转身弯腰扫雪。

  董林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手间是晶莹的雪,她想到了那日在京都衙门外。

  也是满手的雪,雪冰凉,心却不寒。

  “现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了。”顾清和长叹口气,将手里的雪握紧揉搓成了球。

  二人能听见身后的动静却没有回头。

  顾清和一直在滚雪球,将雪球越滚越大。

  很快一个雪人的身体就堆好了。

  她继续滚,又将雪人的脑袋搬到身子上。

  顾清和左右看了一眼将地上的树枝插到身体两侧装作是两肢。

  “五官用什么呢?”她没能在地找到五官能用到的物件。

  “看不见也好,看不见阳光也就不会恐惧。”顾清和喃喃了两声,退后几步欣赏面前的歪歪扭扭的雪人。

  “清和姐?好了吗?”阿泉一直竖着耳朵在听,心里依旧好奇。

  “嗯,虽然好了,不过……你们可不许笑。”顾清和无奈的出声,她以为自己还可以,没想到居然这么差劲。

  “这是什么?”董林皱着眉头,指了指面前快要倾倒的雪人头。

  阿泉也愣在当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算了,至少在那个时候我的雪人还是最漂亮的。”顾清和笑着看了一眼面前的雪人,摸着它的脸。

  要是小时候,绝对会欣喜若狂。

  正说着,三人面前走过一群急匆匆的人。

  四人抬着一块简陋的木板,脚步匆匆往前面赶。

  木板上躺着一个面色惨白的妇人。

  “让我瞧瞧。”顾清和一眼就看到了昏迷在木板上的老妇人,拦住了几人,准备上前查看病情。

  男子看了眼顾清和,又抬头看了一眼面前虽然已经被摘了医馆牌匾却已经能分辩是长安堂的挂联,大惊道:“你是长安堂的大夫!”

  顾清和经过昨日的事情自然清楚现在京都的百姓是怎么看长安堂的,但是她并不退缩。

  “是,我想看看这位病人。”她点了点头,准备查看。

  “你走开!”方才出声的男子瞪大眼睛,用力推开了顾清和。

  被人一推,顾清和因为脚下积雪,滑倒在地。

  董林立刻上前将顾清和扶起,并怒目看向男子,喝道:“我师父是想救她,你要是不愿意看就算了,为什么推人?”

  阿泉也迅速走到顾清和的面前,带敌意的看着男子。

  面对董林的发问,男子显然也有些难色,但是仍旧硬着脖子道:“谁不知道长安堂害死了人,我可不敢让我娘给你们看。”

  “我们是要去百和材看诊,你们不要挡着!”

  说着,四人皱着眉头一脸不悦的看了三人一眼,抬着木板急匆匆往前走。

  “师父,你怎么样?有没有摔伤?”董林一直瞪着男子离开,又转脸看向顾清和,询问情况。

  顾清和摇了摇头,拍了拍后衣背的落雪,“刚才那个老妇人好像是下痢带血,不过这个时候突发痢疾,倒是有些奇怪。”

  她一时疑心起,想上前确诊病情,却被人拒绝,前世她可从来没遇到这样的情况。

  “清和姐,那人都将你推到了,你还关心它干嘛?”阿泉不解的看了顾清和一眼,撇嘴道。

  董林冷哼一声,也道:“既然他们都不要我们看病,我们又何必理他们得了什么病。”

  “我知道,人家不看病,我自然不会多管闲事,但是毕竟是大夫,看到病人我总是会留意一些,方才那个老妇人下身的木板渗出血样粪便,胸口的衣裳上又有类似呕吐的污秽物,所以我才多看了一眼。”顾清和虽然嘴里道一句不疼,但是猛地滑落在地没有任何的防备,那可是实打实的肉体,能不疼?

  “师父,要不你先进去敷药?”董林注意到她微皱起的眉头,关切道。

  阿泉也道:“对,清和姐,要不你先进去,我和董林在外面铲雪就行了。”

  顾清和轻笑一声,摇头道:“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现在整个长安堂有我们三个人,我去敷药你们怎么清理的完?而且长安堂里除了青梅素哪里还有其他药?你们总不至于让我敷青霉素吧?”

  阿泉噎住了。

  董林一脸无奈。

  “早点将长安堂门前的雪清理完,方大夫他们也能方面进出,否则制造青霉素又要遭到耽搁了。”顾清和出声提醒。

  本来冬日里寻找发霉物就不容易,所以馆内好不同意才可以做成了一个适合培养霉菌的房间,可不能白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