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疫病对策
作者:莫笑桃花      更新:2022-05-07 07:13      字数:10247
  顾宅后门被人砸坏,阿泉早已经修好,但是他仍然有些不放心,夜里还是起床过来检查一番。

  后门里面守着两个荣国公派来的侍卫,腰背挺直,见人靠近,忙转头看去。

  阿泉与二人打了个照面,呵呵笑了笑,打着灯笼看向大门。

  其实有这二人在,他根本就不需要不放心,只安心睡觉便好,不过修门始终是他的职责,有没有人看守也并无碍。

  就在他准备开口询问二人需不需要休息的时候,二人握紧了腰间的佩刀,面色一沉,齐刷刷将目光投向后门处。

  又有人来了?

  阿泉面色一凝,不自觉的握紧了手里的灯笼。

  不是又要来闹事吧?

  “啪啪——”

  后门被人拍得闷声响起。

  “是谁?”阿泉见左右有拔刀侍卫,不免有了底气。

  “董家董柔。”短短的四个字在黑夜里无比清晰。

  阿泉顿时就愣住了,怎么会?

  外面的那个人是董林的姐姐?

  阿泉看了二人一眼还是决定去找顾清和,他不能做主将人放进来。

  顾清和脱了外衣,正准备入睡,陡然听见门外一阵脚步声。

  她在顾宅没有锁门的习惯,人伴着脚步声,随后停在了门前。

  “清和姐,后门有一个自称是董柔的女子敲了两次门。”阿泉没打算进去,便隔着门缝喊了一声。

  “董柔?”顾清和心里一阵疑惑,她来做什么?

  “阿泉,你去找董林,让她进来。”

  她见过此人几次,影响还算不错,深夜造访必然是有事。

  阿泉应了声便离开去董林的屋子。

  “董林,清和姐让你起身,你姐姐来找你了。”阿泉站在董林屋子前大声道。

  快入睡的董林,眼底闪过一丝诧异,继而皱起眉头。

  她怎么来了?

  “好,我知道了。”董林想了想还是起身,随后披了一件厚外衣便套上鞋子,往外走。

  后门处董柔一个人披着大斗篷静立在门前,虽然面色无表情,但是微颤的双手无不表明她现在的心里。

  前半夜她亲眼确诊了疫病的消息,如今京都的百姓还不知道,可一但疫病的消息泄露,那外面就危险了。

  上次她对董林说的那一番话不过是希望激励他,毕竟他的性格就是这样,若是强行要他回去,必定不可能。

  所她只能换个方式,但是现在——

  齐玉沁是她确诊,却并没有告诉府中所有人,知道的只有安远候以及侯府老夫人。

  她现在来这里没有其他的目的,不过是想带着董林回府。

  董林出门见到阿泉点了点头,便算是打了招呼。

  “走吧。”他没有停留,往后门处走。

  顾清和也提了个灯笼往后门处走。

  三人会与一处。

  守门的侍卫看了顾清和一眼,才将后门打开。

  董柔抬头,与顾清和四目相视。

  安远候府的二小姐感染疫病的消息很快就在京都传开,人人慌张,更有人想要逃离京都,但是把守城门的军官已经接到明令,不允许任何人擅自离京,违令者必斩之。

  这一明令让许多京都的百姓逃离不得便闭门不出,没人敢来自己的命开玩笑。

  原本车水马龙的热闹大街顿时变得悄无声息,看不见一个人,偶有人影闪现也不过是因为急匆匆抱着自己的包裹,寻个好地方藏着。

  于此同时安远候府也被隔离开,里外三层都只见披坚执锐的军官。

  顾清和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事前,没有轻举妄动,她留在顾宅,可心情同样焦急。

  一方面是因为疫病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因为药丸。她在等,在等阿泉的消息。

  “顾姐姐,阿泉回来了!”小丫守在门外,一见阿泉风尘仆仆的小跑进门便三步并做两步欢喜的叫出声。

  屋子里的人纷纷起身,几步出屋,上前相迎。

  阿泉这次不仅仅是去打听,还从三春荣拉了一大车的药材。

  “外面一个人都没有,可渗人了。”他在外面走了几个时辰脚酸口燥,不由的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茶水。

  墨梅一眼便瞧见了,顺手手执茶柄,一手拿着茶盏,将已经有些凉的清茶倒到杯里。

  “给,慢点说。”她伸手递给阿泉杯,又坐到桌子前看向他。

  阿泉大口灌下,随擦了擦嘴角的水渍,有些气喘道:“现在不管是哪里,都没有一个人,大家都躲在屋子里,我出门也不过只看见几个慌忙逃跑的人,连一句话都没有搭上。”

  董林有些着急,他想到昨日董柔的话,忙出声问道:“那安远侯府的小姐究竟是不是得了疫病?”

  现在安远候府的齐二小姐生死不明,只靠着昨夜董柔的那几番话,他还是不放心。

  而且疫病的消息没有得到证实,百姓很有可能是以讹传讹,万一是其他类似的病症呢?

  “应该无误了,我这趟出去的时候见到了全副武装的军官,他们守在安远候府外,不管是府里的人想要出去,还是府外的想要进去都很困难。”阿泉出去无非是两个目的,不过他已经将两个目的完成了。

  一是打探安远候府的消息,而是从三春荣运回石灰。

  “安远候府被人包围了,那疫病的消息应该是真的了,而且昨日你姐姐说此病症与那年董家当家人感染的病症相同,所以董家是不是没有办法治疗?”顾清和点了点头,得知了消息却并不轻松。

  昨日那番话很明白,董家根本就无力救治身患疫病的齐二小姐,因为若是有一份的把握,董柔也不会对董林露出那样的神情。

  那是一种绝望,是看着至亲消失的痛苦。

  “师父,我们现在不能在顾宅坐着了,既然已经确定是疫病,那下一步就该重开长安堂,毕竟若是疫病在京都传播,那再多的医馆都是不够的。”董林虽然没有亲眼看过疫病,但是他听说过,知道疫病的残酷。

  顾清和点头,她也是这么打算的。

  “疫病爆发我们是该尽份力,但是现在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我要去确诊究竟是什么疫病,疫病有多种,能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染还不一定,也许没有那么严重。”顾清和看了一眼董林点头道。

  “师父……你说疫病还能分这个?”董林顿时就震惊了。

  顾清和嗯了一声,继续道:“现在不过是确认了疫病,董院使那里最能得知消息,安远候府究竟如果我们不能得知,只有从董院使哪里才能将病情纪录在案,否则我们现在也相当与是半猜半懵,这对疫病的控制绝没有好处,所以我需要你去找董慈一趟,我需要最准确的消息。”

  古代的疫病太多了,霍乱、猩红热、白喉……这些最初的病症可能极其相似,但是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不同。

  若是耽误了时机,一但大意,情况就可能会失控。

  “董林我知道这会为难你,你一不愿意回到董家,若非是我要弄清楚病情,你也根本不需要为难,但是事情就是这样,为了不让疫病在京都蔓延,你必须去。”顾清和望了一眼董林,眼底闪过一丝亮色。

  董林意外的没有迟疑,当即就郑重点头道:“疫病是关重大,就算师父你不这么要求我,我也会去,昨日她来不就是希望我回董家嘛,正好如了她的意,也如了我的意。”

  “不过在我从他那里得到消息前,你们先留在宅子里,免得京都还有其他事情发生,疫病爆发,不管是谁,心里都不会好受,药材是大家的必需物,可最需要的往往也是最缺少的,如果为了争夺药材发生暴乱就糟糕了。”董林有他的担心,他不希望众人再出事。

  顾清和点了点头,她现在出去也没有用,目前京都也就只有安远候府的齐玉沁感染了疫病,她只有再留着等消息。

  “我们先将顾宅消毒感干净,明日再去长安堂消毒,你们继续将石灰撒到院子里,每个角落都不要忘记,人人都要佩戴口罩并且记得多洗手。”顾清和要确保院子里所有地方都杜绝感染病症的可能。

  “石灰阿泉已经运来,开始吧。”顾清和对众人点头道。

  小丫正在和瑶儿一起撒石灰,二人从两个方向起,最后聚于一处。

  董林则是对顾清和点了点头随后离开。

  “顾姐姐都撒完了,现在还要做什么?”二人异口同声的看向顾清和。

  “让刘田做的花洒应该已经做好了,等灌水之后就能使用,打量喷洒盐水能起到消毒的作用。”顾清和细细检查院子的每个角落,一面指挥二人,一面道。

  二人点头,没有迟疑。

  “不知道董林有没有打探到消息。”顾清和望了一眼西沉的落日,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又是一夜要来了。

  “你们按照我说的准备,我去找师父。”说完,她转身去了内院。

  姜医士正在翻看医书,他的药方虽然对治疗疫病有些作用,但是过了这么多年,他不敢担保还是相同的疫病。

  “师父,我已经让董林去打听了,他留在董院使身边是最能接触病情的。”顾清和一走进来,便出声道。

  “嗯,宋海哪里有消息也会第一时间只会我,就看明日齐二小姐的病症能不能被治愈了。”姜医士点了点头,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心里也很明白就算有众多太医在,齐玉沁的病怕是也难治。

  “师父,其实我们的青霉素或许能救治齐玉沁。”顾清和想了片刻,还是决定将心中的话说出口。

  姜医士抬头看向顾清和,略诧异道:“清和,你说青霉素能治……齐二小姐的病?”

  这怎么可能?

  他的手甚至有些颤抖,居然从座位上站起,目光炽热的看向顾清和。

  “那是不是说如果疫病真的爆发,那京都也能无碍?”姜医士的情绪有些激昂。

  “师父,我说的是或许。”顾清和又一次强调,随后又垂下了眼眸道:“不过我们的青霉素不是万能的,我说的或许也不过是针对某一种疫病,如果是鼠疫,那……就没救了。”

  并非是她绝望,而是治疗鼠疫的特效药乃是链霉素,按照现在的条件,根本就不可能做出来。

  那是实验室才能研制出来的。

  “不过,上京是国都,不该出现鼠疫的,但凡是爆发鼠疫的地方多是草原等偏远地区,这不过是我最坏的想法。”顾清和将姜医士面色一凝,便话锋一转。

  其实她还没说完,因为鼠疫不仅仅无药可治,而且其中的肺型鼠疫还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一但感染,必死无疑。

  放在现代有药可医,可在这里只能等死。

  “清和,那齐二小姐的病,你有几分把握。”姜医士皱起眉头看向顾清和。

  “师父,我没有把握。”顾清和叹了口气,才缓慢出声道:“是药,药才是我们的关键,因为疫病已经不是我动手动刀就能解决的问题了,若是没有药,也是枉然。”

  姜医士也是面色一沉,说到药,他自然知道。

  长安堂的药剩余的青霉素不足一小瓶,就算是知道齐二小姐得了她口中能用青霉素治疗的疫病,也无用!

  顾清和心里明白,并非是她医术有多高超,而是在数千年的医学史上,先驱已经指明了道路。

  她不过是个信徒,在朝圣的路上不断前进。

  “可不管怎么说,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良久,姜医士还是开口了。

  “师父要去安远候府。”顾清和已经明白姜医士的决定。

  “嗯,你的打算是?”姜医士看了她一眼,等她回复。

  顾清和摇了摇头,才抬眸道:“师父,你去安远候府最合适。”

  言下之意就是不去了。

  “也好,那青霉素就要多费心了。”姜医士微微颔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顾清和出声道:“青霉素一定准备好。”

  “师父,您要是去也等董林先回来再说,他不会让我们久等的。”她一顿又道。

  姜医士应声点头。

  付掌柜左右看了看了一眼,对顾清和点头道:“这件事情如果是真,那必须要通禀东家,顾大夫,你先去二楼找东家,我这就让堂内的伙计们随时注意。”

  “等等,我还没有确定就是,付掌柜您等会儿就随便编排个理由。”顾清和拦住了正准备转身离去的付掌柜。

  “好,我知道了。”付掌柜一愣,随后点了点头,他方才可是差点就鲁莽了。

  言毕,顾清和转身去二楼。

  推开二楼炮制房的大门,里面炮制药材的一众师父和伙计,纷纷向她投去诧异的目光。

  顾清和将帽帷摘下,点头道:“我是来找付老的。”

  众人这才明白,一口一个顾大夫的问候。

  顾清和笑着一一回应,并走到炮制房的内部房间,敲门并推开。

  付益延正在房间里检查收购的牛黄,此时一手捧着掂量重量,一手纪录在案。

  “付老,我想拜托你一件事情。”顾清和一进门便面色一沉,压低声音看向面前的老者,开门见山道。

  付益延一愣,心中燃起一股诧异,却点头道:“顾大夫你说,三春堂一定尽力。”

  说完还将手里的牛黄暂时放到案几上。

  她这神色看着不对劲,究竟发生了什么需要如此郑重的请求。

  他感觉一股紧张的气氛在周遭蔓延,眉宇间升起一股异样。

  得到付益延肯定的回答,顾清和点了点头,略沉吟道:“是这样的,昨日我在长安堂大道前见到了一个貌似身患痢疾的病人,不过来不及详查,没能确诊,后来那人去了百和材看诊,有没有治愈只有百和材知道,而今早我途径百和材的时候又见到了昨日和痢疾病人接触的男子居然身患同样的病症……”

  她一顿又道:“事情就是这样,我有些不放心,想让付老您多留意下百和材的举动。”

  闻言,付老眼底闪过一次诧异,这几句话着实让他警惕,她虽然没有明着说是什么病,但是字里行间的意思只要是大夫都能明白。

  痢疾不会传染,而疫病会!

  如果是疫病,那就遭了!

  “我这里还没有接诊的病人,若是有消息,一定会通知顾大夫,至于百和材那里,我着人去打听,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一定要弄清楚。”付益延轻咳了一声,手握空拳抵着嘴边,眉头不知道是因为听到了话语间的消息而担忧还是因为咳嗽而扭在一起。

  顾清和点了点头,虽然得到了三春荣的重视,却也不能放松紧惕。

  她之所以不说出来,是怕晃动人心,这个时候没有亲眼看到病患,仅凭着两人患了相似的病症不足以说明此病症就是传染病。

  “不过付老,您现在不用着急,我方才已经将事情的大概和付掌柜说了,他已经在楼下安排人时刻关注堂内是否有痢疾症状的病人,并会随时禀告您。”顾清和目前还是很满意的,因为不管怎么样,要是得到病情,三春荣可以第一时间告知她,若是疫病发作,也有时间控制。

  “之前元掌柜就曾说过大荒镇爆发了疫病,还因此担心上京也会遭殃,如今也不知道是何病,但愿不是……”付益延闭上眼睛,想到了数年前爆发的疫病,往昔惨象依旧历历在目,不可忘怀。

  顾清和望了他一眼笑道:“付老,也许是我多虑了,许是那两人是一家人,因为饮食不洁而感染了痢疾也是有可能了,只不过身为医者,保持一份警惕心总是应该的。”

  付益延长叹了口气,看着顾清和道:“只能现这样了,我们先看着,若是有异常就去禀告安民药局,再由安民药局上报朝廷控制病情,这里是天下脚下,若是真的发生疫情,也总归比大荒镇好多了。”

  顾清和点头,他的说话不无道理,疫情发生,天子不会不顾,毕竟这是京都,是国之中心,若是连这里都沦陷,那国何以安?

  “顾大夫,今日前来难道就只为这一件事情?”付益延看了一眼顾清和,觉得她似乎还有话要说。

  顾清和轻笑一声,坐在他对面的椅上道:“是,确实还有另一件事情,我来三春荣原本就是因为这件事情。”

  说着她将之前和荣国公对话中关于药碗的事情道了出来。

  付益延略沉吟道:“若是真的有这么一种药丸,那不管最终的是由什么药材制成,曼陀罗这种药材是少不了的,之前顾大夫你也为了制药丸,用了不少的曼陀罗,我们可以从这上面入手。”

  顾清和双目一亮,惊喜道:“付老您有办法了?”

  付益延点头道:“这种药丸我没见过,但是三年前我还是药行的会长,京都药材的进货渠道和药材的库存三春荣是纪录在册的,只要去查那个时候是哪家药行进了大量曼陀罗我们或许就能找到一点端倪。”

  “曼陀罗是一种麻药,但凡是药行都会用到,单凭这个可以吗?”顾清和微皱眉,不解的看向付益延。

  “顾大夫不用担心,曼陀罗的价格仅次于丹砂,一般的小药行根本就没有能力购进,大药行在京都就这么几家,按照顾大夫你方才所说,那药丸必然不是一次就能制好,为了能达到效果,必须是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最后才能掌握药量,所以这就好查了。”付益延点了点,微微一笑。

  顾清和顿时觉得快要月朗风清了,只要能找到制造药丸的人,证据就有了。

  “清和在此先谢过付老了。”她霍然起身,对付益延作揖点头道。

  付益延赶紧撩开衣摆,同样起身来到顾清和的身边,忙托住她的双手,郑重道:“顾大夫帮我三春荣量良多,这点小事根本不足言谢。”

  “顾大夫,听说长安堂最近的麻烦不少,需不要要三春荣出面解释?”

  顾宅被砸的事情他也是从堂内病人哪里知道的,本来想让付广去看看,因为交接的一些事情要处理,就耽搁了。

  “算了,三春荣还是不要牵扯到长安堂这件事情里了,这次可是百姓砸的顾宅,您若是帮忙只会让三春荣遭殃。”顾清和嘴边泛起一丝干涩的笑,摇了摇头谢绝了付益延的好意。

  “那……顾大夫,我一定会尽快将曼陀罗查出来。”付益延长叹了口气,无可奈何道。

  顾清和微微颔首,嗯了一声。

  顾清和从三春荣出门之后立刻就返回了顾宅,这件事情她要禀明师父。

  “师父,我有一件要事要和你说。”顾清和一走进门,便看向在院子里的姜医士。

  姜医士转身望了一眼顾清和,点头,示意她过来。

  他知道她是去了一趟荣国公府,这个时候说有事情只能是和顾尚妍有关。

  “师父这件事情就是这样的。”顾清和走到姜医士的身边出乎意料的说了另外一件事情。

  姜医士面色凝重,捻须道:“你看的仔细了?”

  疫病这种事情可不是玩笑,顾清和的医术他作为师父自然相信,可这件事情事关重大,若是没有确诊,是不能上报安民药局的。

  “师父,我确信自己没有看错,但是他们走的急,我没确诊,但是根据那两个的病状,应该是同一病症无疑。”顾清和知道重要性,方才就将自己所见如实道来。

  “是同一病症也不能说明就是疫病,不过痢疾……确实不太可能。”姜医士想了想,似乎是也觉察到了哪里不对劲,顿了顿才开口道。

  “师父,我已经和付老说明了情况,他说会想办法派人去调查的,毕竟三春荣是京都八大行会的会长,他由理由这么做。”顾清和也是考虑到如果由长安堂出面,或许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才这么做。

  “不过我们现在也不能等着,我现在就将大家聚齐。”顾清和看了姜医士一眼便将宅子里的人一一找来。

  姜医士点了点头,没有反对。

  很快,顾清和便将宅子里的人都聚齐。

  人里面意外的有刘田一家,他们也是听说了顾宅被人砸了事情才不放心的来看看顾清和。

  顾清和对娟娘一笑,显然也是没想到人居然在墨梅屋子里。

  随后顾清和便将和姜医士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众人的表情果然大变。

  董林不敢置信的看着顾清和,她在说疫病!

  “师父,京都好像从来都没发生过时疫。”他虽然相信顾清和,却还是不知道疫病从何处来。

  毕竟只有偏远的县州府才会发生大疫病,京都医馆林立,人口众多,一但发生疫病,就糟糕了。

  “嗯,不过只是我的猜测,也许根本就不是疫病,我不过是在大惊小怪,但是,既然被我瞧见了,就不能松懈,不怕万一就怕一万,我们不能因为京都从来没有发生过疫病就掉以轻心。”顾清和听了董林的话,点头道。

  阿泉忙出声道:“那我们应该做什么?如果是疫病,我们就不能闲着了。”

  顾清和看了一眼阿泉,点头道:“如果是疫病我们要做的事情确实很多,所以现在就开始大量收购石灰绝没有问题。”

  因为不管是疫病发生时需要消毒还是长安堂本身,都是极需要石灰的。

  阿泉在一旁听闻立刻出声道:“清和姐,这件事情就交给我,现在我已经熟悉了京都的各家店铺,石灰由我去买。”

  顾清和见阿泉自告奋勇,便点了点头,继续道:“接下来还有事情要拜托娟娘。”

  娟娘闻言,立刻点头并道:“顾姑娘你要我做什么?”

  她也能有用?

  “帮我多做些口罩,之前一直也是你负责的,不过现在可能要再加劲,因为如果真的是疫病爆发,长安堂内准备的口罩肯定是不够的。”

  这也是她担心的。

  娟娘连连点头,只要能尽力,她怎么都愿意,毕竟这一条命本来也是她救来的。

  “口罩和石灰的事情已经有了着落,我还需要有人写传单。”顾清和扫了一眼在场的几人,郑重道。

  “什么是传单?”阿泉没有离开,自然的出声询问。

  “就是宣传病情和预防的单子,虽然我们现在不知道是什么病症,但是我们可以先做预防,一般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就算不知道是什么疫病,只要将预防的守则写到上面,及时发给京都的百姓,对疫病的预防很有作用。”顾清和看了一眼众人解释道。

  “这件事情就由我和董林来完成。”

  “其实疫病发生最需要的还是些散热的药材,而且三春荣还是很重要的,毕竟之前的大疫,他们付家有直面疫病的经验,需要什么药材他们应该会准备,我们可以在药材这方面稍稍放心些。”姜医士是太医对于内科比较拿手,若是问他疫病这种事情,他的经验或许比不上付家药行的大夫。

  毕竟他伺候的是宫中贵人,而那些贵人哪个不是娇生惯养,若说是得了疫病绝不可能。

  所以他才这么说出口,也并没有不如他人而感到羞耻。

  “墨梅,你和小丫瑶儿半个时辰后到我的卧房去,我交你们一些病情的注意点。”顾清和看了院子里唯有的几个女子,正声道。

  墨梅没有拒绝,而是直接出声,“我知道,这件事情就要给我们三人。”

  现在长安堂人手有限,她自然也是要尽力的。

  顾清和嗯了一声又看向姜医士道:“师父,其实我心中还有一个疑问,这冰天雪地的,若是疫病真的会出现吗?”

  她其实心里也清楚,夏春才是疫病的高发季,冬季虽然有,但是极少数,除了超强的疫病,才能在严寒中生存。

  而这意味这病情更严重了。

  姜医士面色一凝重,沉声道:“我道希望是我们多虑了,否则京都的百姓要尸横遍野了。”

  顾清和注意到他眼底的一丝苦楚。

  但凡是疫病发生,很少能有对症的药,一般都是一个镇,或是一个县的人都死光了,疫病才消失。

  当年付家不也是损失了一半的优秀大夫?

  “那就这样,我先回去准备一些时疫注意点,等会儿发给你们。”

  吩咐完后,顾清和一个人关上门在房内沉思。

  如果是疫病,她出声,京都的百姓真的会相信吗?

  “不管他们信不信,只要确定是疫病,就算没人相信我也要出来说清楚。”顾清和早已经在心里有了答案。

  明明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是她还是留着一个美好的念想,即使希望这一切不过是她的警惕心作祟,根本就没有疫病这种事情发生。

  “好在我学了疫病史,古代的疫病无非就是那么几种,我们手里有青霉素,不管怎么样,也不是无药可用。”顾清和深呼吸,找出纸笔开始写字。

  董宅,九曲回廊上。

  “小姐,你慢点!”身后的丫鬟喘着气,却怎么也追不上,只能捂着自己抽搐的腹部靠着回廊里的柱子喘口气。

  廊道上的掌灯丫鬟远远的看见人影,吃了一惊,这人居然是她们的大小姐?

  董柔跑的很快,脚下拖长的裙摆就显得十分碍事,头上戴着的白玉珠珞随着她的动作脆生生响,垂下的细珞时不时的跳到她的脸上。

  人影越来越近,丫鬟们看清楚了,那秀美的脸庞除了她们引以为豪的大小姐,还会有谁?

  丫鬟们正准备上前施礼问候。

  “哐当——”

  清脆的碎玉之声响起。

  走廊里的丫鬟们被她的举动吓得跳到了两侧,捂着自己的嘴巴,看向地上。

  那华美精致的温玉头饰被她一把摔在地上,碎了一地。

  “多美的头饰,小姐怎么就扔了?”一个小丫鬟诧异的凑到前面,一脸可惜的望着已经四分五裂的美玉。

  “会不会是小姐生气了?”身边的稍大一些丫鬟的猜测道。

  “小姐今日是怎么了?平日里从来不是这样的?”

  等她们回过神的时候,董柔已经从超过了她们,回头看去就只能见到一个模糊的背影了。

  董院判闭起眼睛,一个人静坐在屋子里,悄无声息。

  “哐当——”

  院门被人打开。

  他缓缓睁开了眼睛,看着来人。

  今夜无月,来人的面目有些模糊,却还是能被他看出来。

  “小柔?”董院判微微眯眼,诧异的开口。

  等人走进了屋子,就着灯光他才完全看清。

  “你……你这么弄成了这幅摸样?”他起身一脸震惊的看着站在面前的女子。

  董柔的衣服不再顺顺贴贴,头饰掉了一半,留着的也松松垮垮的歪在一边,勾着耳朵后面的丝发。

  “父亲,安远侯府的齐小姐不好了!”董柔咬着唇,深吸了一口气,大声道。

  董院判眼底微变,“你说什么?”

  “父亲,齐二小姐她……好像是感染了疫病!”董柔的声音带着一丝微颤,眼底里还有惊恐之色。

  董林身子一僵硬,他诧异的看着董柔,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小柔,你是不是看错了?齐二小姐怎么可能会患疫病?”

  这不可能!

  疫病只有一般的百姓会患,而且多是春夏季节,她是不是诊错了?

  这可是一件大事。

  “父亲,我没有看错,你听说我说……”董柔摇头,她很肯定,一定是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