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太医令现
作者:莫笑桃花      更新:2022-05-07 07:13      字数:10401
  京都出现疫病已经大乱,不过皇命顷刻便下,此时的长安堂已经大开,就等接治病人,但是不管其他医馆怎么拥挤,长安堂依旧是空无一人。

  不,不是空无一人,只是没有病人罢了。

  “顾姐姐,我们都已经做好的准备,为什么没有病人上门,难道真的只有安远侯府的小姐感染了病情吗?”小丫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干净的衣物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不会啊,明明其他医馆有病人愿意来治疗的,长安堂怎么会没有人?

  “小丫,病人是不愿意来。”顾清和心里清楚自从三司会审之后长安堂这三个字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根本就没人会愿意来,至少不会是主动来。

  不过她并不担心,因为有个人非常重要,只要他安好,那就有救了。

  ”清和,我不担心有没有病人,只要我们长安堂有药,就绝不会有问题,我担心的是药不够。“墨梅也在一旁出声。

  她已经知道青霉素可能有作用,还是抱着希望的。

  ”墨梅,我们的能力有限,光靠我们长安堂的弟子是不行的,这样的疫情,除非是全城的医馆都一起制造青霉素,这样怕是还有一线希望,否则我们的青霉素只能是杯水车薪。“顾清和虽然相信自己没有看错病症,也给了青霉素,但是药物有限,她能做的并不多。

  救一个算一个而已。

  “若是青霉素用光了,那些人再来岂不是等死?”瑶儿侧脸望了一眼顾清和问道。

  “愿意相信长安堂的自然不会死。”顾清和叹息道。

  她该做的都做了,生死不过都在他们自己手里。

  生死一念间,就看他们怎么抉择了。

  这番对话让医馆内的情绪有些低落,谁都没有讲话。

  就在此刻,长安堂的大门处跑来一个大汗淋漓的男子。

  “怎么样,外面怎么说?”急着出声询问的是瑶儿,她正准备将整套的衣裳浸泡到水里煮沸。

  门外站着的则是阿泉。

  “下旨了,皇命已经下了!”他这一次有经验,随身携带一个水囊,立刻灌下肚又道:“皇命上说的是要将城西全部隔断,并且派了军官监管,但凡是有腹泻呕吐症状的病都必须送到疫区治疗。”

  “什么?”顾清和面色一变,正听见他这么一句话,不由的皱起了眉头,“谁是总管医官?”

  怎么这样?

  上京的病人怎么能抓到城西?

  这哪里是救治,分明就是断了活路!

  “是董院使。”阿泉点头又道:“对了,安民药局和京都药行在分发预防疫病的药方,我亲眼看到和董院使站在一起负责指挥的就是张元。”

  顾清和眯眯眼睛,略沉吟道:“董院使还要负责宫中的安危,疫区应该是交给张元了。”

  张元这人如果接管,倒是在情理之中。

  “那我去告诉师父。”顾清和点了点头,正准备将手里消过毒的衣裳放置好就听见门外陡然传出一阵细小的声音。

  “顾大夫,救救我娘……”顾清和转头看向喊叫的人,双瞳微缩。

  这不就是执意要去百和材的那个男子吗?

  “顾大夫,我错了……都是我的错,我不该将娘送到百和材更不该推到你,求求你收留我娘……”男子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不断的哀求,不顾他依旧孱弱的身体。

  顾清和皱眉,既没有赶他走,也没有同意让他留下。

  “清和姐,现在全城都在抓人,不能让他留在长安堂。”阿泉看了他一眼,焦急的看向顾清和生怕她答应。

  虽然说长安堂是医馆理应救治病人,但是这个时候连太医院都已经下了定论,皇命也已经下旨封锁疫区,怕是根本就治不了了。最重要的是长安堂没有足够的青霉素,怎么也不能收留他?

  “那个药本来是给你娘用的。”顾清和只说了一句,便让男子后悔莫及。

  是啊,他娘的病更急,比他严重,若是这个时候让娘先服用就不会出现像现在这样了。

  “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还请顾大夫一定要收留我娘,若是让那群官兵抓到就死定了!”男子说着重重磕头磕头在地。

  “你娘现在哪里?”她扫了一眼地上的男子,出声询问。

  “就在景阳大街一家磨坊的小门后,我不敢将娘带回家去,就将她藏在那里。”男子连忙开口,不敢有任何的迟疑。

  如果长安堂不收留,他娘是绝对活不了了!

  “你留在长安堂,你娘我会负责,你先和堂内的弟子一起到长安堂内室候着,我另找他人去接你娘。”顾清和看了一眼男子,点了点头并吩咐阿泉带他下去。

  “你也不要抢着去,这个时候你根本就不能露面。”

  男子自然明白,他若是露面,指不定就有人会找到他娘。

  阿泉一阵诧异,欲言又止,却还是照做。

  “好,我带他下去。”他应声退下。

  得了顾清和的亲口承诺,男子眼底闪现喜色,连连道谢,又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才被阿泉拉着离开。

  “小丫,你去找方大夫,让他接人回长安堂。”顾清和看了一眼二人点头道。

  人果然好了,她的猜测没有错!

  “顾大夫。”

  就在顾清和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长安堂大门前突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顾清和没有想到来的人居然是董柔,这个时候她不是该在董府吗?

  毕竟董慈可不想她出来。

  “顾大夫,我有一事想要问个清楚,事关那个药。”董柔一进门,看了顾清和一眼便这样开门见山。

  “有效,我师父带去的药就是能治疫病的青霉素,但是那个时候我还不确定齐二小姐是什么病,所以才能师父去,但是显然齐二小姐并不想要我们的药。”顾清和对她没有坏印象,随所以才愿意开口。

  “也就是说,你的药对疫病有效是吗?”董柔眼睛里满是喜悦之色,她的兴奋根本就不加掩饰。

  “是,现在我可以肯定,青霉素能治疫病。”顾清和偷偷将青霉素送给那男子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若是男子被治愈,那百分之百是炭疽病,而如果死亡,此疫病则无药可医,幸好上天眷顾。

  正好就是炭疽病!

  “顾大夫,董柔只想拜托你一件事情。”她的神色莫明的坚定起来。

  顾清和眯着眼睛笑道:“难不成是照顾董林?”

  “你……猜到了?”董柔一愣,随即笑了,她这是有多明显,自己的弟弟不知道,旁人早已经看出。

  “你放心好了,董林就算是要去,我也不会让他去的,我还需要他制药,若是没有人在长安堂,就算是去了疫区,我们也无药可用不是吗?”顾清和轻笑一声,她怎么会不知道。

  这两次可都是来见她,哪次不是为了董林?

  董林有个好姐姐。

  “有药就好了,这样我回禀父亲也能力强些。”董柔望着她笑了笑,是真的开心。

  曾经疫病害了董家的人,如今她不能再让更多的人受害!

  “你要是想看,我这里有一个鲜活的人能证明。”顾清和微微笑了笑,对她点头道。

  董柔的眼底满是激动,“好,我跟你去。”

  如果人还活着,那就可以告诉父亲,这药是有效的!

  能救人!

  她忍不住的握紧了拳头。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城西疫区。

  披坚执锐的士兵将小小的村庄围住,密不透风,长长的队伍绵延看不见尽头。

  “我们要出去,为什么不让出去,我们没有病!”几个短打补丁百姓涌到被阻隔的削尖木栅栏前,气势汹汹的要望外冲。

  “安远侯府的齐二小姐也是病者,为什么不将他们也一定关押在此!”

  “对,为什么不让她也进来!”

  守卫们收到命令阻隔他们进城门,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般情况,只能极力将人往外推。

  “安静!”随着一声高喝,众人纷纷往商议处看去。

  一长袍对襟衫的中年男子远远走来。

  “是张监官……是张监官!”有人欢呼,因为他是大夫,只要他还在这里说明,他们还有活的希望。

  “张大人,求你救救我们,求你了!”

  “张监官,您终于来了,您是来救我们的对吗?”

  “各位,对不住了,张某人并非是来治病。”张元享受这样被众人拥戴的感觉,不自觉的扬起了眉梢。

  但是他还有正事要办。

  “那……是来做什么的?”有人诧异出声。

  “所有出现发热的病人,全部移到西坑!”张元望着这群人,不由的勾起了嘴角,他们最好都死了,这样疫病就会被控制,京都无恙,倒时候他就是最后直面疫病的医官,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然直面疫病并非是他本意,可他已经退无可退,只能以此一搏,若是万幸自己便可青云直上,若是倒霉,也好过终身仕途止步,总归也有个美名。

  他不亏!

  不过他会万千小心,绝不让自己和这些人接触。

  就想方才说话,他也是巾布蒙面,隔得远远的。

  “你……你说什么!”原本是盼望救星,没想到下一刻就是索命的阎王。

  “张元,你说清楚,为什么要处死我们!”有人瞪着眼睛举着拳头大喝。

  “对,说清楚,亏你还是安民药局的监官,我们哪里有病,你说清楚!”又有人愤愤出声。

  西坑是什么地方?

  那是埋死人的大坑,他这么说,就是非要他们死不可了!

  张元走守卫中走出来,扫了一眼众人,一字一顿道:“因为这是太医院的指令。”

  但但这十个字,就在瞬间将众人的气焰浇灭。

  是啊,这是指令,他们不过是贫苦百姓,为了最直接控制病情,就只能屠杀。

  他们根本反抗不得!

  “好了,就从这里开始。”张元扬了扬下巴,出声后便退回到守卫身后。

  他可是很惜命的。

  “等等,人并非是药无可医,我还办法。”突然一道老者的声音打破他的话。

  张元瞬间怒目,他倒要看看是谁!

  来人一袭白衣,须发花白,颇有仙风道骨的味道。

  “姜医士?原来是你,怎么长安堂有资格行医了?”张元呵呵一笑,眼底满是嘲讽。

  他没有好奇人是怎么来的,因为这里虽然是疫区却规定了只要是大夫都可以进来,但是进门容易出门难,他留在这里是为了前途,而他——

  长安堂如今已经关门,他还想来疫区救人,简直是送上来打脸。

  “长安堂虽然关门,可姜某人依旧有行医的资格,京都发生疫病,医者责无旁贷,张大人这是何意?”姜医士既然决定来疫区就自然有他的打算,他并非是硬碰硬。

  闻言,张元气的咬牙,他怎么就给忘了,这个人不算是长安堂的大夫,他是曾经的太医院医士!

  “姜医士,话是这么说,可如今已经有了太医令,这是董院使亲自下命,凡是有高热者变划分为疫病区,这病无药可医,只能如此,为了不让京都沦陷,也是为难之策,若是姜医士有何高见自然该向董院使说明。”张元现在明着来,他要接人打脸。

  你不是曾经的医士吗,那我就用现在的院使压你!

  “董院使有亲自下处死命令吗?”姜医士眯着眼睛,没有慌张。

  他心里明白,董院使还不敢。

  因为齐二小姐还病着,他若是现在就直接宣布疫病无药可医,就等于将齐二小姐也丢弃了,这是直接得罪安远府,他不敢的。

  “不是董院使这说,但我有权利,因为我是太医令命令下指明的医官。”

  言下之意就是你就算再厉害,这里也没有你说话的权利。

  疫区最外道。

  “站住,你是谁?”守卫的士兵正色看着走近的人影。

  斗篷下的纤细身影,掏出了一个令牌,那二人便行礼问候。

  “我要进去看看。”女子声音清朗,没有畏惧。

  守卫门对视一眼,点头离开。

  女子将斗篷遮面,疾步走了进去。

  “疫区已经被隔离,董家小姐为什么还要进去?这进去可就是一个死字。”一个守卫望着女子的背影摇了摇头。

  可他不能不放行,那是太医令,是可以在疫区通行的。

  “到底是医者仁心,董家小姐是个姑娘,虽然上面已经封锁疫区,可还是不忍,但这能有什么用呢?”另一个守卫也是无奈,望着被削尖的木栅栏,长叹气。

  董柔只管往前走,等二人开口已经走出大半远。

  说来是隔离区,但是方才走的那段是军队后勤的划分区,再往前才是隔离区,而最前面就是疫区了。

  她一路走着,两侧守卫的士兵虽然好奇,但是命令决不允许他们移动,只能面无表情的靠眼珠稍稍移动他们还是活人。

  “站住,你说谁?”又是相同的问题。

  董柔想了想还是摘下斗篷。

  “我是奉董院使的命令,前来查看病情的。”说着将手里的太医令取出。

  “原来是董小姐!快请。”领头的一个军官大为惊吓,忙围着她一侧以确保安全。

  董柔点头道谢,继续前走。

  “前面的是——”她走了几步,发现正前方一群守卫而中间的两个人她都认识。

  “哦,是张元张监官和长安堂的一个大夫。”军官毫不在意的道了一句。

  董柔眉头一皱,握紧了手里的太医令。

  “哎,董小姐——”军官想要拦她却拦不住,人是直接跑了过去。

  “姜医士,你倒是说说看,你拿什么理由来否定我的命令?”张元步步紧逼,勾起了嘴角。

  “因为我手里有可以治疗疫病的药。”姜医士也不慌张,只是想到不能立刻暴露青霉素,便收了几分气势。

  可这在张元听来就是示弱了。

  “姜医士,我手里也有不少的疫病方子,可哪一种都没效,听说您之前去安远侯府被人赶了出来,怎么现在就这么急着证明自己?”张元哈哈一笑,很是得意。

  现在他不是从前的张元了。

  他已经从人那里听了消息,姜垣居然去安远侯府给齐二小姐治病,这病没知道,人却丢了大脸,真是好笑。

  “可惜,可惜,这里没有你的机会了,而且现在不管是要救人还是出去,你都没有任何办法。”张元绕着姜医士看了几眼,嗤笑道。

  “谁说没有机会。”一道熟悉的女声响起,众人纷纷看去。

  “董……董小姐?”张元愣住了,她这个大小姐怎么来了?

  董柔快步走到他的面前,直接将手里的太医令展示在众人的面前。

  “奉太医院院使新令,姜医士与张元同为疫区医官,望二人协力解除疫情。”她声音虽轻,却像是千斤重的锤子砸在他的胸口。

  这怎么可能!

  “张大人,现在可不是你一个人做主,是二人,你明白?”董柔在他错愕的目光中,淡淡出声。

  姜医士眯着眼睛,打量来人。

  董慈会扯了命令?

  他不信。

  想着,目光移到太医令上。

  确实是真的,但是她也是最容易到太医令的人,怕这不是他所赐。

  说完,董柔施礼,点头示意姜医士道一边。

  姜医士也点头跟随,他知道她还有话要说。

  “姜医士,长安堂的人我已经见过了。”董柔知道一旁有张元在打探,但是她只想说这一句,而且话里的意思只有他才知道!

  她这趟来疫区果然是来对了,也不枉费她偷来的太医令。

  这命令是她假传,可太医令是真,再加上她是太医院院使的女儿没有人会不信。

  本来她已经亲眼见过被治愈的男子,心里自然相信顾清和,可就在她回府准备告知的时候,意外听到了那段对话。

  她不敢置信,太医院院使居然和张元合作。

  “只要先将病者全部移到疫区,就能将京都的疫情减到最低……”

  他们要将病者全部丢到疫区,而且不管有没有确诊,只要是高热呕吐中一者都不放过。

  所以她在知道消息后去主卧房偷了太医令,本来也是想先去长安堂告知情况,但是一想可能人已经出发去了疫区,只能改道也驶向疫区。

  还好,赶到上。

  “董姑娘,疫区只进不出,我还有些话要带给徒儿。”姜医士了然于心后点了点头。

  “您请说。“董柔点了点头道,又上前一步到。

  “让她留在长安堂。“

  董柔一愣,有些诧异的看着姜医士。

  不是说了由姜医士先去疫区,只要稳定了病情,再道出青霉素能救人的消息,让长安堂众人入驻的吗?

  他要做什么?

  ”疫区有我一个人就行了,她还有更重要的事,就这两句,还望董姑娘带回去。“姜医士笑着道。

  董柔望了一眼姜医士,渐渐明白了。

  ”好,我知道了。“

  他这是在保护她,不管青霉素有没有用。

  董府。

  “你是说姜……姜垣请令去疫区?”董院使本来坐在交椅上,却因为听了下面管家的话而起身,脸上露出一阵诧异,继而沉默。

  他现在去疫区有什么用?

  “张元放他进去了?”董院使想了想,到底还是觉得这就是他的性格,遇病者必治,他一直如此。

  只是他进去也好,出来也罢,若是没有安排好隔离,难保不会被染上疫病。

  “是,据说已经去了半个时辰,而且只带了十几个弟子。”管家继续将打听来的消息告知于他。

  “那他在不在里面。”董院使皱起眉头,心里莫名的担心。

  管家只看了他一眼便明白了话中的意思,“回老爷,此去疫区的乃是长安堂方乙的几个弟子。”

  明明就是担心,却不说出口。

  管家也叹了口气,直摇头。

  “当臂挡车而已。”董院使只道了四个字便不再讲话。

  根本就没有药方,他去了也是送死。

  “对了,小柔哪里去了”董院使觉得好久都没见到她了,甚至奇怪,不由的喃喃两声。

  管家神色一变,低头不语。

  “你——”就在董院使准备出声询问的时候,他抬头看向正门处。

  “父亲,还请您让董家医馆的大夫去疫区救人!”董柔咬着唇,深吸了一口气,大声道。

  她很明白,自己的几句话还不足以让张元相信,不过她已经假传了命令,就算他现在知道也不能去疫区再改,否则就相当于承认了她偷令牌的事实。

  而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现在只有先求得他的同意,并且让董家医馆的人亲自去疫区看到姜医士用青霉素救人,他才不会再让高热呕吐的人归到无药可医之类。

  闻言,董院使眼底微变,“你匆匆忙忙就是为了这个?”

  “是,父亲,女儿亲自去了疫区——”她嘴角含着一丝笑意,急着开口。

  “你居然去了疫区!我是怎么告诫你的,这病无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隔绝病区,不让病情扩散到上京,已经感染病人我们没有办法,可是现在上京还有这么多的人在,为了不然病情在这里爆发,我已经向陛下请旨,让安民药局的人拨要给城里的还没有感染的百姓,董家的药堂也不分昼夜的熬药,你为什么要跑到疫区,你这是想死吗?”董院使大喝了一声,直接将案几上的茶盏猛得摔到地上。

  董柔心里一颤,父亲从来没有对她发过火,眼底顿时就浮上了一丝水雾。

  董院使也觉得自己刚才的举动有些不妥,却依旧皱着眉,只是语气缓和了些,“柔儿,我是担心你,这病你从来没有见过,但是你的大伯二十年前就得了一样的疫病,最后痛苦的死去,我……我怕你也如此,我知道你想救人,可是这病真的是无药可救。”

  说到这里他不有的悲从心起,声音有些哑,一向面冷的表情也有了丝丝松动。

  原本太医院的院使绝不会是他,该是他的大哥,他的医术远在他之上,被誉为华佗在世,一手药方能死骨更肉,可终究也死在了疫病里。

  如果大哥不去尝试就不会死,就不会死。

  要是大哥在,必定能重振董家门楣,不会想现在这样,不会被单家压的死死的。

  他后悔,当初没能拉住大哥,现在他不能再重蹈覆辙!

  “不,父亲,这病有救!”董柔努力不让泪水落下,抿嘴道。

  “有药?什么药?”董院使走了一步蹙眉道。

  “是顾大夫的药,女儿亲眼看见一个人活了过来。“她的语气里面是激动,脸色通红,喜悦的难以言表。

  “顾大夫?哪个顾大夫?”董院使思索了一番,总觉得该是那个人,可自己明明下令不许她与那女子接触,除此外京都还有哪个顾大夫?

  “长安堂的顾清和。”董柔的声音有些发颤,眼眸晶亮亮。

  董院使面色一冷,音色发寒道:“到底你还是去见她了?”

  她什么时候这般不听话了。

  董柔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眼眸中却是少有的坚定,她一字一顿道:“父亲,您说过董家是杏林世家,我们董氏一族出过六位院使,二十位院判,五十六位宫中御医,如今您是太医院之长,大伯是要御药房的提药,董家满门数朝为医士吏目不计其数,难道我们董家就真的什么都不做吗?”

  董院使的身子一晃,这话是他那日劝告她!

  董柔接着道:“父亲,我董家世代为医,就算现在稍显示弱,可是我们的底蕴还在,脉方,药方,病案,不管是哪一样都比单家的多!姜医士不过凭着一个不大的长安堂,带着手下十个小伙计就敢进入疫病区,我们董家为什么不能!“

  “你一定要去?”董院使眯着眼睛,一直手紧握着,长舒气道:“不说你会在疫病遇到的危险,计算你性命无忧,治不好他们,大齐第一女医的名号又该如何?”

  她到底是不懂!

  董柔重重的点头,”女儿决定了,大齐第一女医的封号丢了又如何,我是董家的女儿,不仅仅是让董家为我而荣,我也为董家而荣,如果董家选择退缩,任凭单家胡来,那又怎么对得起我们董家大门上妙手回春四个大字,怎么对得起祖训。

  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她的心里一阵轻松,终于,终于说出来了!

  ”可就算是这样,我也不会让我的唯一的女儿去冒险,不会拿董家来冒险。“董院使摇头。

  ”不,父亲那些人还有救!“董柔站起了身,心里急得不行。

  ”好,如果父亲不愿意救人,那我自己去,我带着董家药堂的人去!“董柔深吸一口气,咬唇道。

  董院使冷笑一声,“你今日休想出门去。”

  “来人,请小姐回房。”他一甩袖子就走。

  “不,父亲,那些人还有救,真的不是无药可医!”董柔被下人押着回房,却依旧回头不断喊道。

  董院使捏紧了泛白的拳头,长叹了一口气,望着祠堂里的排位,垂下了眼眸,“大哥,我这样做都是为了董家,为了董家……”

  另一边。

  顾清和在长安堂里和伙计们一起连夜赶制青霉素,已经两夜没有合眼了。

  ”顾大夫,你去歇息一下吧,这里我们来就好了。”伙计见她的眼睛里面已经染上了血丝,不由的关切的开口道。

  “没事,我和你们一起,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现在师父在疫区救人,他不让我去,我必须保证后方的供应没有问题,绝不能让他身陷两难之地。”顾清和摇摇头,起身去装着冷水的脸盆里洗了把脸,又坐下继续测量赶制出来的青霉素。

  她的身子微微一晃,董林立刻上前扶住了她。

  “师父,要保重好身体,欲速则不达,没有你,我们做不了。”董林一脸认真的看着她。

  他说的做不了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她的带领,医馆的人不会如此斗志满满。

  顾清和点头,道:“那我去休息一会儿,你们看好了,千万不能出错。”

  ”师父,你放心姜医士在疫区稳住患者的情绪,再有我们的药供应上,疫病绝不会在京都爆发。“董林虽然也微微笑了笑,但是脸上的疲色却掩盖不住。

  他一面打听疫病消息,还要与众人一起制造青霉素,若不是仗着年轻,怕是身体已经受不了了。

  ”先用饭,不能因为赶着青霉素就饿着肚子,否则我们可没有力气。“就在二人说话的时候一道清脆的声音从帘子后传来。

  顾清和望了一眼几人,微微一笑道:“好了,大家先停下手里的动作,饭来了。”

  亲眼看到饭才知道自己已经饿了好几个时辰了。

  小丫笑语盈盈上前,并转头对身后二人道:”今日的饭菜特别多,还有我嫂嫂最拿手的糖藕煎饼,这个东西最容易饱了。“

  ”我尝尝。“顾清和第一个上前,纤手取了一块酥香两夹的藕片。

  ”顾姐姐,你这是饿坏了?“瑶儿紧跟着将米饭盛上,一脸诧异的看着小丫身旁的女子。

  顾清和摇了摇头,她虽然饿但是还没到这种程度。

  ”不是,小丫,这道菜多做一些,而且要做成糖丸子夹藕,最好要酥香十足。“她咀嚼了几下,眼底闪现一道亮光。

  ”师父,这莫非是可以治病?“董林知道她绝对不是因为饿了,听她这么一说,自然出声询问。

  顾清和笑了笑道:”藕是清凉之物,药食同源,病人若是一直呕吐必然口味不佳,做成糖丸子不仅仅能恢复体力还能有效的散热。“

  ”那我们再去做!”小丫一听说这个也可以救人,自然激动。

  ”嗯,不着急,你们先去给那人送一些,他刚恢复,吃些清淡的米粥,这糖丸子等大家吃完了再去做,否则你们也该累倒了。“顾清和笑笑道。

  ”清和姐,我们的青霉不多了。“就在大家笑呵呵,脸上露喜色的时候,阿泉突然冒出,面色截然不同。

  众人顿时面色一沉。

  顾清和自然明白现在的情况,本来就不好培养青霉素,更遑论是现在?

  “还有多少?”顾清和转脸问道。

  现在能有一点是一点。

  “已经见底了。”阿泉将装着发霉果子的竹篓拿给她看。

  顾清和看着里面仅剩下的两个果子,很是心疼。

  没有了,还有两个了……

  ”有,还有青霉,我们这里还有。“绛珠的声音从大门外传来,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大篓子,紧跟着还有同样动作的陈君绮。

  ”我们只找来这些果子,我知道不够多,等会儿我和绛珠再去找。“陈君绮从后面走出,将伞落下。

  顾清和赶紧上前,吩咐几人将篓子接下。

  “还挺沉,看来有不少!”阿泉一脸惊喜。

  这里面可是救命的药!

  ”怎么外面下雪了?“顾清和扫了一眼篓子,能看出里面不少,再看陈君绮的伞面上落了些未完全融化的雪便出声问道。

  ”是,不过不大,我们还算好,如果大的话也不会出行的轻松了。如今街道上的医馆已经没了病者,他们母子两人一定要保护好。“

  ”当然,他们极为重要,我不会让任何人将他们带走的。“顾清和虽然是笑,但是眼底无比坚定。

  ”对了,你们先来尝尝她们三个的菜,热乎乎的,很合适。“

  还好有了,还能再多做几瓶!

  ”好。“陈君绮上前两步,展颜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