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一个允诺
作者:莫笑桃花      更新:2022-05-07 07:13      字数:10291
  顾清和一行人走出安远侯府的时候,大门处被人堵的水泄不通,饶是她知道一定会有凑热闹的人,也没想到居然会乌压压一片。

  这次与上次不同,上次是被人赶出去,而这次是风风光光的走正门,还得有侯爷夫人亲自相送,怎能不痛快。

  可她并非刻意炫耀,而是为了替姜医士讨回公道。

  当初你们是怎么赶人出来的,如今就要恭恭敬敬的送人出去。

  “夫人请留步。”顾清和知道适合而止,她要的已经找了回来,还框了大笔的银子,怎么算也是她赚了,面色自然欢喜。

  侯爷夫人也不多说,微微颔首,随后回了府中。

  她走后,内室屏风后走出一个二十几岁的美貌女子,身旁还站着一个年老的妇人,二人皆是面上带喜。

  这美貌女子就是当今正受宠爱的齐贵妃,而妇人自然是侯府老太君了。

  她朱钗金冠,璎珞满饰,一双明瞳熠熠流光,眉心的一颗朱砂痣更为白皙的面容添上几分明艳之色,就是不开口,也自有一股华贵的气质,手中捂着一个精巧的暖炉,银毛大氅衬托得她华贵异常。

  “祖母,有她出手,玉沁自然平安无疑。”女子望了一眼顾清和的背影,嘴角泛起笑意,音色如玉清脆动人。

  闻言,老太君收敛了方才因为得知齐玉沁无碍而扬起的笑意,冷哼一声道:“若不是为了玉沁,说什么也不会让她进门!”

  要不是只有她才能救玉沁,她堂堂侯府的老夫人又怎么会装病不见。

  “佩华,你现在在宫中又哪里知道你妹妹受了多少苦,你父亲不肯插手,不如你求求陛下?”老太君依旧心火难平,想着法整顾清和。

  女子扬了扬眉,牵唇微笑道:“那玉沁是怎么被欺负的?”

  老太君便将齐玉沁被泼夜香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那必然是她惹到了顾大夫,若非如此顾大夫绝不会这般。其实这么一来,倒是好事,玉沁一向喜欢胡闹,这次也算是个教训。”女子呵呵一笑,倒是没有因此而恼怒。

  “那可是你妹妹,你不帮助你妹妹,反而说人做的好?我们安远侯府也不是随便就能受气的!”老太君见她不怒反笑,皱着眉头出声,一肚子的火没处撒。

  “祖母,你也知道孙女在宫中向来小心,虽然安远侯府现在宁静,但是谁知道她会不会卷入风波,玉沁能收收心也是好的,免得成了靶子。”说到这里,女子微微叹息,眉头拢起成小山。

  老太君一愣,忙看了一眼四周,拉着她的手道:“是不是宫中出了什么事?”

  “是有些麻烦,但是孙女还能应付,可是就算再怎么防也抵不过他们的刻意设计,千防万防,终究还是有漏算的日子……”女子垂眉,声音不高似乎是在低语。

  “先不说她的事情,宫中情势多变,如今夏婉容已经怀孕,若是生下男子,就是陛下的第一个孩子,立嫡立长,现在陛下没有立后,你要抓紧!”说到此处,她也莫明的一阵担心,不由的上前握住女子有些发凉的手。

  “现在陛下虽然年轻,可沉迷于丹石,终日不理朝政,你纵然得陛下宠爱,到底是抵不过夏婉容有个次辅的父亲,有些事情还是要看人的!”老太君一双内陷的眼睛溅出一丝亮光,似乎意有所指。

  “所以顾大夫就是关键。”女子眼底闪过一丝脸色,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她?”老太君疑惑的看向女子又深思。

  “顾大夫救了玉沁,我得送份大礼给她。”女子看了一眼身旁之人,莫明的笑了。

  三日后,宫中意外来了圣旨,传召顾清和面圣。

  消息一出,长安堂众人自然是欢喜,而顾宅周遭的百姓更是敲锣打鼓,仿佛面圣的是他们。从疫病中压抑已久的情绪,似乎找到了宣泄点。

  长安堂内所有的人都异常的兴奋,只除了两个人。

  “师父,宫中要召见我?为什么不是你,或者董林?”顾清和虽然也欢喜,可还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指令而诧异。

  毕竟疫病能够消除,靠的不是她一个人,还有京都大小的医馆和众人的努力,尤其是师父,若不是他坚持留在疫区,她又怎么能顺利接下他的担子。

  姜医士微微笑了笑,捻须道:“陛下大约是想见见你这坊间的第一女医究竟长什么模样。”

  顾清和知道他这是打趣,也笑道:“一双眼睛,一张嘴,一个鼻子两只耳,没什么不同。”

  “总之是有功无过,圣旨已经下了,你总不能拒绝。”姜医士呵呵一声,面上很是轻松。

  “或许你该问问裴首辅,他定然知道什么。”

  顾清和自然也是想问的,可如今众人盘算着如何扳倒夏言,裴衍自然忙得抽不开身,她也要弄清楚安远候为什么将药丸给爷爷,哪能轻易见到。

  “我托人问问,该不是什么大事。”

  这日,宫中的内侍亲自来长安堂接人。

  一辆雕花贵车从堂前驶出,向宫门前进。

  金銮殿在天幕下雄伟壮奇,金瓦红墙,正殿前一块靛蓝牌匾,字体雄魄,月台下汉白玉的两层台阶在阳光下耀眼醒目,两侧擎天的雕龙柱石在光影下仿佛游龙嬉与云雾间,刺目的白叫人看不真切。

  各色官员分列两侧,低品级的官员落在末尾,高品级的官员走在最前头,皆是竖发高冠,形容整肃。

  顾清和随着内侍进宫,自然也在行进,不过与董柔并肩在末,能看到的不过是官员的背影。

  最末的官员她不认识,中央的三个官员她却认得一清二楚。

  三司法的长官赫然在前,会审那日的情景可是历历在目。

  她的目光略过人群,看到一道颀长的身影,朱色官服,墨黑朝靴。他的身后跟着三个同样朱服黑冠的官员,却穿不出相同的韵味。

  他突然顿住,侧脸微微望了身后一眼,嘴畔泛起一丝笑意。

  顾清和回之一笑,心间一暖。

  后内侍宣众官进殿。

  众官三呼万岁,俯首叩礼。

  明堂上的天子面容俊雅,脸色却略显疲惫,尤其是眼圈泛青,他靠在龙椅上,扫了一眼座下的群臣,开口缓缓道了一句平身。

  众人皆起。

  顾清和与董柔在大殿外候着,二人无交流。

  “宣她二人进殿。”天子在殿内望了一眼众人,对身旁的内侍道。旋即,一道渐细的嗓音陡然炸响。

  “宣——长安堂顾清和,董慈之女董柔进殿面圣!”

  殿外候着的二人顿时整顿仪容。

  行礼,缓缓入殿。

  众目中两道身影从赤色红毯上经过。

  “臣女参见陛下。”

  “民女参见陛下。”

  两道声音如珠玉相击,脆声动人。

  “抬起头。”明堂上传来一道清淡的男声。

  董柔是董院使的女儿,必然能经常出入皇宫,所以他不会不认得董柔,此时必然是问她!

  顾清和心中了然,缓缓抬头。

  年轻天子的目光在顾清和的脸上扫过,微愣,竟是半天都没有开口。

  顾清和心里一阵疑惑,他在看什么?

  莫不是认出了她?

  但她从没有见过外人,就连大长公主都不识她,更何况当初的他还是一个长年在宫中从未出过宫门的皇子。

  天子半响不开口,不仅仅是顾清和疑惑,在场的百官没有一个不诧异,但是谁都不敢开口,皆是目不斜视。

  “你就是顾清和。”

  “回陛下,正是民女。”顾清和恭恭敬敬道。

  面前的年轻男子有一张长期服用丹药特有的疲倦面容,就连声音都有些无力,明明还很年轻,比她长不了几岁,却仿佛耗尽了所有了精力。

  爷爷若是看到曾经的弟子这般,该多痛心疾首。

  “你再上前三步。”天子对她笑了笑,面容和煦道。

  朝堂众人心中诧异,却不敢出声。

  顾清和略皱眉,还是上前三步。

  “果然是……坊间的第一女医,朕今日算是见到了。”他微微笑了笑,眼底闪过一丝喜色。

  “朕闻你此次除疫有功,可想要什么赏赐?”天子很是熟络的开口,双目落在她的脸上。

  此言一出,不仅仅是顾清和,就连裴衍都莫明一怔。

  就算是对国有功的将士,所受赏赐也是听从圣上,从来没有索要赏赐这一说法。

  他居然直接开口问她想要什么?

  顾清和想要的太多了,她想要为顾家鸣冤,想要夏家偿命,想要问他为什么不为爷爷开口,然而这一切都不能说出口,她只能藏在心里。

  “说吧,只要是你说出口的,普天之下朕都可以答应。”天子见她迟迟没有开口,心情很好的笑了笑,音色依旧温和。

  一旁的内侍眼底闪过一丝诧异,这是陛下第几次笑了?

  除了在面对齐贵妃和裴首辅的时候有一丝情绪的动容,任何时候都是温和笑着,笑却不达眼底。

  为什么只是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他却真心的笑了。

  “民女想问陛下要一个许诺。”顾清和捏了捏衣角,心口砰砰跳,差点她就要脱口而出彻查顾家之事。

  好在她忍住了。

  天子显然没想到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微愣之后没有大怒,淡笑道:“好,那朕就——”

  就在他准备答应的时候。

  为首的朱衣老者出列,眼中略带深色的扫了顾清和一眼,又将目光落在天子身上,不急不缓道:“臣以为此事不妥。”

  他一声落下,殿内的气氛骤变。

  顾清和自然知道说话的人是谁,纵然她从不出门,但是内阁官员的画像她还是见过的。

  此人是夏次辅,夏言。

  他急急忙忙出言阻止,莫不是怕她真的说出方才心中所想。

  天子显然也是一怔,略沉吟后出声道:“夏卿说来听这是何故。”

  朱服老者抬头,不急不缓道:“此次疫病若是过于嘉奖顾氏,虽能体现朝廷对顾氏的重视,但是此法有失偏颇,怕是于朝廷威信不利,除非顾大夫又其他的要求。”

  经他这么一提,群臣明了。

  “为何?”天子似乎还是不明白,依旧一脸迷惑。

  但是夏言不会再开口,自有人替他接着道明。

  “陛下,此次大疫原本就是朝廷的失误,大齐整个太医院竟无一人识得此病,治得此病,本就难看,若是再过度嘉奖顾大夫,岂非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朝廷还不如一个医馆。”一个蓝服官员从群臣中出列,高声道来。

  显然他是夏言的人。

  天子显然听进了他的话,不由的皱起了眉头,望了一眼下面的群臣道:“诸卿有何良策?”

  “当初疫病爆发是董院使提议隔离病患,并由安民药局监官张元看管,京都所有的百姓都看着,朝廷有责,岂是掩饰就能遮过的?”又有一个蓝服官员正色而言。

  “可大齐已有第一女医,若是顾姑娘再封,董小姐岂不尴尬?”

  “裴卿你说说看。”天子已经头晕脑胀,他拿不定主意只能看向立在首位却无人左右的裴衍。

  “顾大夫救民于水火,赏是自然,况且陛下金口,话已说出一半,万万没有收回的道理。”裴衍出声不急不缓道。

  “裴首辅,你这是揣测圣意!顾氏在大疫中的功劳,陛下自然知道,赏赐是应该的,但是究竟是否要答应顾氏的要求还没有定论,你便急着开口逼迫陛下答应,这不仅仅是揣测圣意还是歪曲胁迫!”这次出声的是刑部尚书,大约是审问犯人习惯了,语气里自有一股危气,竟是丝毫不让的安了裴衍一个大罪之名。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尚书大人,方才陛下分明没有动怒且面色带喜,明眼之人就能看出陛下是同意顾氏所求,若是说起来,方才要不是夏次辅打断陛下,这歪曲一说你能开口?”大理寺卿是裴衍的人,平日里就因为刑狱和大理寺之间关于刑狱之事颇有微词,两方不对付,现在又扯上这个罪名,自然是要据理力争的。

  “你!”刑部尚书登着眼睛,从牙缝里挤出这么一个字。

  他哪里是说夏言,分明就是骂他眼瞎!

  要不是现在在朝堂上,他早就扯着袖子打起来了!

  天子还在堂前,不管怎么说,他也要忍着!

  天子有些头疼的望着二人,最后又看向群臣道:“顾氏与疫病有功,朕既然已经开口,自然金口玉言。”

  天子居然答应了!

  底下朝臣沸腾了。

  “陛下,这是顾氏的要求,于百姓您还要交代。”裴衍在他语落之后,立刻开口。

  “顾氏医术精湛不逊于太医院诸臣,就是比起第一女医也当之无愧,朝廷所做的一切天下的百姓都看在眼里,若是不能行医,医术再精湛也无用武之地。”原来,他这是要为她正名!

  顾清和心里一暖,但是此刻她是最不该惹人注意的,朝堂上有他便可安心。

  她低下头,静待结果。

  “正名是应当的,那裴卿你有何提议?”天子点了点头,同意他的说法。

  “陛下,臣有话要问裴首辅。”夏言淡淡出声,躬身行礼。

  裴衍转身望向夏言,目光无惧。

  “裴首辅,照你的意思是这些百姓要比太后娘娘还要贵重?”

  妙!

  将太后搬出来,不管是什么称呼都得被压一头!

  刑部尚书内心窃喜。

  朝堂其余朝臣也移目看去,所想和他无二。

  夏言微微侧脸扫视全程自然能猜出众人的想法,他的眼底闪过一丝精光,却不露得意之色,依旧正声道:“太后乃是千金之躯,岂是黎庶可比?董家女医术超群治愈太后凤躯得天子金口,以第一女医为称,顾氏何以逾越天威?”

  天子略皱眉,却不表明态度,只道:“那夏卿你的意见是——”“依臣之意,太医院董院使之女董柔该当嘉奖,还要重奖,当入太医院为医,而长安堂顾清和尽心辅助董柔除疫,乃是万民的表率,您当御笔赐匾,以昭皇恩浩荡,至于金银赏赐陛下做主便是,臣等听命。”

  这话一出,顾清和便想笑了。

  御赐牌匾是他的主意,金银赏赐就等天子做主,这朝堂上果然是唇枪舌战,她如今才只站了片刻便已然能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的轰炸。

  这么一想,明堂上的那个人,怕是想要服用丹药逃脱现实罢了。

  闻言,底下的董柔也是一愣,她没有想到夏言居然要将除去疫病的功劳安在她的身上,还将顾清和的功劳一扫而过。

  这怎么可以?

  她急切的看向顾清和,想出声解释,但是朝堂之上哪有女子开口的机会,不得天子开口,谁都不敢出声。

  进太医院一直是她想要做的,但是她知道女子绝无为官可能,纵然是治好了太后,她也是女医,一个女字,还是不同。

  所以她叹自己不是男儿身,而身为男儿身的董林又无心于医。但是这般进入太医院为医不是她想要的,夺人功劳,视为耻!顾清和意识到董柔的目光,转脸看向她,瞧出了她眼底的焦灼,随即回之一笑,示意她安静。她听到这个消息倒没有情绪过激,说起来她救人又不是为了名号,入不入太医院为医她无所谓,有天子的一块亲笔牌匾,也不错,更何况照天子的样子,金银赏赐是少不了的,她救人本就不是为了利,如今能进宫,得嘉奖已经超乎了她的想象。

  但是这话是从夏言的嘴里说出,她心里还是不舒服,凭什么要听他的?不过,这次就连一向直言的御史都选择了沉默,毕竟夏言所言乃是实情,纵然有些难以开口,裴衍转头看了一眼顾清和,见她低头望着脚尖,嘴边泛起一股无奈,眼底却含着笑意。

  为她正名她竟然也不在乎?

  那接下来这个也许能让她抬头?

  裴衍眼底闪过一丝狡黠。

  随后,他撩开衣角,挺直腰背跪在殿前。

  天子一愣,他这是要做什么?

  “臣请陛下赐婚,允顾氏为吾妻,以修同好。”

  裴衍话落,一时间吵闹的朝堂静得连彼此间的呼吸声都异常清晰,殿内群臣纷纷将诧异的目光投向顾清和,从上到下打量着她。

  顾清和正走神,哪里知道裴衍话锋一转就到了她的头上,差点咬了舌头。

  她抬眸一看,董柔也一脸古怪的盯着她,一副欲说还休的样子。

  “裴卿,你说要朕下旨赐婚?”天子略显诧异,稍顿后再次出声。

  “是,还望陛下应允。”裴衍目光坚定的望着明堂上的天子,音色如玉却不容置喙。

  语落,文官之列中疾步走出一个官员,斜睨一眼裴衍,出声道:“裴首辅,天子之堂岂是你议论婚事之所?”

  一个须发花白的言官也面色不喜,毅然瞪眼上前禀明天子,“陛下,裴首辅所言与朝事无关,儿女情事在堂前议论,不仅与礼数不合更是不将天子您放在眼里!”

  “陛下方才就已然应允,而顾氏所求皆是我言,尔等若是有疑,自当等顾氏开口便是,虽然这是裴某人的家事,与诸位何干,但毕竟天子应允,所求合情合理。”裴衍冷冷的扫了一眼面前出声的言官,话锋如刀。言官气得白胡子直抖,要不是天子坐堂,怕是要暴跳如雷!朝堂上火药味愈加浓厚,第一女医的问题还没解决,又来了个赐婚,指不定还要发生什么。

  “陛下,朝堂之上许久未曾如此热闹了。”一个脊背挺直的中年人淡笑出声,打破了争论。

  众臣移目看去,心中一颤。

  出声居然是大齐的梁次辅!

  他虽然和裴衍夏言同为内阁次辅,却只拥护天子,不管二人关系如何,他从不开口,这次陡然出声倒是让众人诧异。

  天子显然也是一愣,随后便收回了诧异的目光,嘴角泛起一丝似有似无的笑意。

  “顾氏你且上前,说个明白。”他伸手招顾清和上前,语气很温和。

  顾清和瞪了一眼裴衍,撇嘴咬牙动动嘴道:“你要求婚怎么不和我商议?”

  这可是天子的允诺!

  怎么能轻易的用了!

  裴衍牵唇一笑,眼底闪过一丝狡黠,他在顾清和能看到的角度微微动唇,却不出声,以唇语道:“你要不帮我,为夫可就要被言官们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无赖!

  他又算计好了!

  顾清和长叹一口气,微微摇头,应声上前。

  “是,民女所求,就是裴首辅所求。”

  她跪在殿前,一字一顿道。

  “既是如此,可谓大喜,裴卿的婚事就有礼部典司仪负责,吉日也有礼部商议,大疫之后确实该热闹一番。”明堂上的天子脸色居然浮现了一丝红润,嘴角也微微弯起一个弧度,喜从心来。

  “你既求娶,那今日朕就为你和顾氏赐婚。”

  天子话落,底下再有反驳的官员也注意到了他的喜色,不敢出声打断扫了兴致。

  “内阁大学士裴衍与长安堂顾氏,誓约同心,二人于御前求赐,朕感二人情深意笃,准赐,望二人连理并枝,贫贱不移,顾氏特封诰命一品,由礼部择吉日行嫁娶之宜。嫁入裴府后,你自此当谨守——”

  话刚出,天子顿了顿,眉头微微皱起。

  谨守妇德?

  他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怎么可能,若是这般岂不是浪费了一手好医术。

  他皱眉又摇头的这一举动让下面的臣子疑惑不解。

  方才不是正高兴,这下皱眉摇头可是觉得哪里不妥?

  就在众臣四处猜想的时刻,明堂的上的这人终于开口了。

  “当谨记医者仁心,后虽入府为妇,却可自行走动于大齐各处,不受女德约束。”

  此话一出众臣眼底的震惊显而易见。

  原来不是因为不喜,而是太喜!

  从来只听说天子赐婚要女子谨守妇女德,嫁人为妇者只能安心相夫教子,明着不守女德妇德,婚后还可以出门走动,且是天子御口,真是前所未有!

  不过这是其一,原本诰命该由翰林院撰拟,经内阁大学士奏定之后,按品级填给,但是天子直接下命,不经过翰林院之手更是史无前例。

  虽说诰命夫人只要封号无实权,但是这对于一个民间出身的女子已然是极大的荣耀了。

  而且还准许她四处走动方便行医,这真是皇恩浩荡!

  “顾氏还不谢恩?”守在天子身旁的内侍见顾清和愣着不动,忙出声提醒。

  经他提醒,顾清和收回游荡的思绪,正准备恭恭敬敬的磕头谢恩,却被天子的一声慢打断。

  她疑惑的看向面前的人,眉心隆起。

  这是何意?

  “史官何在?”天子扫了一眼群臣,目光落在一处。

  “陛下,老臣在此。”白须史官恭敬上前。

  陛下唤来了史官这是要做什么?

  难道还有赏赐?

  什么赏赐要记载史册?

  众臣皆是疑惑的看向明堂的人,这是他们第一次看不透这个年岁尚浅的天子。

  “前有顾氏因感疾疫,不顾自身安危,倾全力挽狂澜,可谓大医精诚,心怀仁德,当为国之独一无双者,后又指出朝廷弊处,上奏安民药局监官张元之私求,称得上上医医国。朕常闻,古有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顾氏这般堪当国士无双,国得此女为大喜,今特诏顾氏入太医院,望你此后明心静学,准谏言于上,以行大医下可医人,上可医国之责,此后愈加功于社稷,利于万民。”

  什么!

  陛下居然要她入太医院,准上谏言!

  “董氏之女协助顾氏除疫,亦有功德,今同入太医院为医,而长安堂众人齐心一致,为在救民,该赏。”

  什么!

  还有一个!

  天子没有停歇,封了一个又一个,倒是让下面的群臣心嘭的跳上跳下。

  这会子停下来更是让众人怀疑,是不是下面还有旨意。

  “裴卿,朕已经为你赐婚了,接下来长安堂赏赐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天子扫了一眼群臣,嘴角泛起一抹笑意,半是开玩笑的说道。

  “臣领旨。”裴衍上前施礼,领命。

  虽说顾清和与董柔只是太医院的两个六品医官,平日里也不上殿参与朝政,但天子开口,不管是几品官员,终究也是朝廷官员,大齐自开国以来便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这两人能凭女子之身入朝为官以后是要记入史册的。

  这一封,二人的身份到底是不同了!

  天子语毕,一旁的史官已经提笔书写。

  天子赐婚,封一品诰命夫人,女子为官又记载史册,这可是天大的荣誉,单就是其中一项,便是大齐女子中的第一人!

  底下的官员都有些眼红,若是站在这里的人是自家的女儿该多好!

  甚至有的想若是自家儿子先认识这女子该多好!

  众臣感慨,顾清和却没有发愣,而是恭恭敬敬的给天子磕头谢恩,一旁裴衍亦是。

  董柔紧跟其后,也不落下。

  天子点头,示意三人起身。

  就在此刻。

  “陛下,殿外大长公主求见。”突然走入的内侍这一声倒是将众人的目光全部吸引到他的身上。

  内侍第一次被众臣注视不免有些慌张,不过到底是天子面前侍奉的,片刻就调整了心态,恭恭敬敬的上前,再次张口道:“陛下,殿外大长公主求见。”

  天子虽然在内殿最高位置,但是方才内侍一开口他便已经听清楚了。

  “快宣姑姑进殿!”

  他也有许久见不到姑姑了。

  今日真是好啊,喜事接着一桩又一桩。

  但是等人缓步走进的时候,却是一个相貌端正的丫鬟,她的手里托着一个漆红的托盘,上面用朱色红绸端子盖着一块鼓起。

  “奴婢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天子见到是个婢女之后有些失望,刚从龙椅上站起的身子便又坐回了。

  “陛下,大长公主有一事相求。”她裙据翩翩,缓步走向天子,行跪拜礼。

  “姑姑有何事相求?”

  “回陛下,大长公主感念长安堂顾氏救命之恩,特以此物赠与顾氏。”

  “呈来。”

  天子也好奇的看着那被绸缎盖住的物体,点头开口示意她上前。

  婢女微笑着上前,余光瞧了顾清和一眼,纤手揭开朱色绸缎。

  “这是——”

  天子微微张口,顿住了。漆红托盘上是一顶金冠,上有金龙升腾奔跃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飞翔在珠宝花叶之中。冠的下层装饰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间镶嵌红蓝色宝石,周围衬以翠云、翠叶。

  冠的背后有左右方向的博鬓,左右各为三扇。每扇除各饰一金龙外,也分别饰有翠云、翠叶和珠花,并在周围缀左右相连的珠串,华美异常。居然是凤冠!

  “这是大长公主为顾氏准备的谢礼,还望陛下成全。”婢女垂手恭恭敬敬道。

  “以郡主之礼相待……”天子喃喃两声,似是自语。

  天呐,大长公主居然将郡主之礼才能匹配的凤冠送给了顾氏,还要陛下成全,那也就是说——

  大长公主是要给她郡主的身份!

  此刻,不仅仅是众臣震住了,就连顾清和自己也瞪圆了眼睛。

  大长公主居然要这般待她。

  “如此,那就只能等等了,这圣旨还得改一改。”

  这次众臣已然恢复过来,若是册封郡主,确实需要改改圣旨,毕竟是郡主,许多礼制就是天子也不清楚,他必然是要和礼部尚书商议的。“陛下这……这般不合礼数,这——”有官员准备上言就被裴衍打算。“顾氏为义女便可,宗牒上也言明是义女,况且前有以大臣郡王之女特封公主,远嫁和亲,如今陛下都说顾氏国士无双,于民有功,一个郡主还是委屈了。”

  于礼不合?

  今日于礼数不合可不是一件了,再多一件又如何?

  “嗯,那礼部就着重办此事吧,册封之礼不可忽视。”

  一句话,事情变已经有了定论。

  散朝后。

  “今日陛下似乎心情不错,可是准许一个民间医女入太医院随意走动后宫,与规矩实在是不合,而且大长公主此番做法也着实叫人看不真切。”一个官员从大殿走出压低声音与身旁的同僚嘀咕几声。

  “顾氏于民有功,陛下仁德,顺应民意而已,若是不让她入太医院为官,董院使的面子岂不难看?”另一官员抚着黑须笑道。

  “也是,毕竟这次立功最大的是顾氏,董柔虽然也参与了疫病的救治,但是董院使那里到底还是说了治不得,也向陛下请旨封锁疫区,如今大好,脸面自然是不好看,要不是前面有安民药局的那个张元,那个遭罪的可不就是他了。”

  “所以这二人同时入太医院既能让百姓满意,又能展现皇恩浩荡,如此也算是保全了朝廷的颜面。”

  “也不知裴首辅是如何与那女子想识,要陛下赐婚,确实妙!”先前开口的官员眼底闪过一丝精光,似有似无的瞥了四周一眼,发现身旁有人影出现便合上了嘴。

  “次辅大人慢走。”一众人向身旁经过的夏言问候。

  夏言微微颔首,一贯平淡的脸上有些许不寻常的神色,脚步有些快,三两步就离来了众人。

  方才的话他听的一字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