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 出事情了
作者:莫笑桃花      更新:2022-05-07 07:13      字数:10267
  大疫过后,一切归于平静,除夕夜的灯火却在皇城通明不减,连天的爆竹声噼里拍啦响,劫后余生的百姓涌出家门,泪眼模糊的看着华灯依旧,香车无数的熟悉街道。

  不过这其中最热闹的要数长安堂,门前早已经不见空隙,内堂也拥挤如潮水,除了疫病爆发之时人群蜂拥求药,还是第二次如此,里面伙计们早已经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这是东南向,反观西北向的街道无比冷清,简直是门口罗雀。

  有不知道的人望着泾渭分明的南北两街,不由的摸着头诧异问向身侧偶然经过的男子,询问究竟。

  “你是才进城的吧?不过也该知道疫病曾于数日前被驱散。”对面被人拉住的男子好笑的看了他一眼,直摇头。

  “确实是,疫病的事情我有了解,可现在这又是为何?难不成城里有什么喜事?”男子懵了一脸,挠着头疑惑的看向对面笑呵呵的男子。

  他家住城南,半个月前独身一人入京郊,又因为疫病爆发被迫留在临府,如今得知疫病刚驱,才敢入京。

  今日一见,心中不由感概,只离开京都几个月,就已经大变。

  虽然今日是除夕,该是喜庆的日子,但是疫病中死去的人距今不过半月,丧事未满,就满城鞭炮喧天,而且看着架势是要昼夜不停,确实有些奇怪。

  “我瞧也是。”男子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哈哈一笑,紧接着又道:“今日是长安堂重新开业的日子,如今全城的百姓都去长安堂道贺了,你瞧的人不过是十之有一,再往前可是再无法接近了。”

  闻言,男子望向人群深处,赫然望见一辆雕花车马驶向人群处,人群自觉让出一条道,马车安稳进入。

  “瞧,那是荣国公府的马车!”男子眼带艳羡的望了一眼马车。

  长安堂内。

  “清和姐,瑶儿,你们快出来,城前的烟火点燃了!”阿泉换上了新衣,洋溢着笑脸欢欢喜喜三两步走来。

  “阿泉,你说现在长安堂门前还有闲路走吗?要我说不如就在庭前,也是一样。”墨梅与兰芷相伴而行,裙裾轻点,嘴角含笑。

  院内,顾清和拉着瑶儿的手,仰头望向长空。

  漆黑天幕,被骤然燃烧的缤纷烟火照亮,绽放成花,后瞬间熄灭归于尘土,紧接着,下一刻便又升起一簇更明艳的花朵,竞相争辉。

  “顾姐姐,为什么要全城燃放爆竹烟花?”瑶儿望着漆黑夜空中蹿出的冲天火花,杏眼里涌出斑斓,璀璨无比,小脸上满是欢喜。

  “我也想知道,为什么全城欢庆?”身后一道清泉般的声音响起。

  顾清和侧脸转身望去。

  董柔一身杜鹃红大氅,其下竹青色雪梅缎袄,手里捧着精致小暖炉,身后跟着一个模样周正的丫鬟,笑语盈盈走来。

  “爆竹烟花里有硫磺,对消毒除菌非常有效果,况且今日是除夕,半个月来被疫病折磨得苦不堪言的百姓,难道还要再期期艾艾不成?”顾清和牵唇一笑,双眸闪动。

  “不过你不在宅子里待着,怎么跑来长安堂了?”她上前一步挑眉问道。

  董柔乌眼弯弯,走到她的身旁,轻笑道:“自然是被父亲赶出了门,到长安堂蹭口饭而已。”

  “蹭饭可以,银子拿来。”顾清和呵呵一笑,纤手反面向上。

  “银子是死物,多无用,我将董林卖于你了,好歹是长安堂大弟子,除夕饭大约是能抵上一抵的。”董柔嘴角弯弯,也开玩笑道。

  院内几人轰然大笑。

  “董林大哥若是知道他就值一碗饭,不知道该是什么表情。”小丫从内院旁出来,腰间系素白围裙,脸畔还有面粉沾着,咯咯直笑。顾清和一行人走出安远侯府的时候,大门处被人堵的水泄不通,饶是她知道一定会有凑热闹的人,也没想到居然会乌压压一片。

  这次与上次不同,上次是被人赶出去,而这次是风风光光的走正门,还得有侯爷夫人亲自相送,怎能不痛快。

  可她并非刻意炫耀,而是为了替姜医士讨回公道。

  当初你们是怎么赶人出来的,如今就要恭恭敬敬的送人出去。

  “夫人请留步。”顾清和知道适合而止,她要的已经找了回来,还框了大笔的银子,怎么算也是她赚了,面色自然欢喜。

  侯爷夫人也不多说,微微颔首,随后回了府中。

  她走后,内室屏风后走出一个二十几岁的美貌女子,身旁还站着一个年老的妇人,二人皆是面上带喜。

  这美貌女子就是当今正受宠爱的齐贵妃,而妇人自然是侯府老太君了。

  她朱钗金冠,璎珞满饰,一双明瞳熠熠流光,眉心的一颗朱砂痣更为白皙的面容添上几分明艳之色,就是不开口,也自有一股华贵的气质,手中捂着一个精巧的暖炉,银毛大氅衬托得她华贵异常。

  “祖母,有她出手,玉沁自然平安无疑。”女子望了一眼顾清和的背影,嘴角泛起笑意,音色如玉清脆动人。

  闻言,老太君收敛了方才因为得知齐玉沁无碍而扬起的笑意,冷哼一声道:“若不是为了玉沁,说什么也不会让她进门!”

  要不是只有她才能救玉沁,她堂堂侯府的老夫人又怎么会装病不见。

  “佩华,你现在在宫中又哪里知道你妹妹受了多少苦,你父亲不肯插手,不如你求求陛下?”老太君依旧心火难平,想着法整顾清和。

  女子扬了扬眉,牵唇微笑道:“那玉沁是怎么被欺负的?”

  老太君便将齐玉沁被泼夜香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那必然是她惹到了顾大夫,若非如此顾大夫绝不会这般。其实这么一来,倒是好事,玉沁一向喜欢胡闹,这次也算是个教训。”女子呵呵一笑,倒是没有因此而恼怒。

  “那可是你妹妹,你不帮助你妹妹,反而说人做的好?我们安远侯府也不是随便就能受气的!”老太君见她不怒反笑,皱着眉头出声,一肚子的火没处撒。

  “祖母,你也知道孙女在宫中向来小心,虽然安远侯府现在宁静,但是谁知道她会不会卷入风波,玉沁能收收心也是好的,免得成了靶子。”说到这里,女子微微叹息,眉头拢起成小山。

  老太君一愣,忙看了一眼四周,拉着她的手道:“是不是宫中出了什么事?”

  “是有些麻烦,但是孙女还能应付,可是就算再怎么防也抵不过他们的刻意设计,千防万防,终究还是有漏算的日子……”女子垂眉,声音不高似乎是在低语。

  “先不说她的事情,宫中情势多变,如今夏婉容已经怀孕,若是生下男子,就是陛下的第一个孩子,立嫡立长,现在陛下没有立后,你要抓紧!”说到此处,她也莫明的一阵担心,不由的上前握住女子有些发凉的手。

  “现在陛下虽然年轻,可沉迷于丹石,终日不理朝政,你纵然得陛下宠爱,到底是抵不过夏婉容有个次辅的父亲,有些事情还是要看人的!”老太君一双内陷的眼睛溅出一丝亮光,似乎意有所指。

  “所以顾大夫就是关键。”女子眼底闪过一丝脸色,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她?”老太君疑惑的看向女子又深思。

  “顾大夫救了玉沁,我得送份大礼给她。”女子看了一眼身旁之人,莫明的笑了。

  三日后,宫中意外来了圣旨,传召顾清和面圣。

  消息一出,长安堂众人自然是欢喜,而顾宅周遭的百姓更是敲锣打鼓,仿佛面圣的是他们。从疫病中压抑已久的情绪,似乎找到了宣泄点。

  长安堂内所有的人都异常的兴奋,只除了两个人。

  “师父,宫中要召见我?为什么不是你,或者董林?”顾清和虽然也欢喜,可还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指令而诧异。

  毕竟疫病能够消除,靠的不是她一个人,还有京都大小的医馆和众人的努力,尤其是师父,若不是他坚持留在疫区,她又怎么能顺利接下他的担子。

  姜医士微微笑了笑,捻须道:“陛下大约是想见见你这坊间的第一女医究竟长什么模样。”

  顾清和知道他这是打趣,也笑道:“一双眼睛,一张嘴,一个鼻子两只耳,没什么不同。”

  “总之是有功无过,圣旨已经下了,你总不能拒绝。”姜医士呵呵一声,面上很是轻松。

  “或许你该问问裴首辅,他定然知道什么。”

  顾清和自然也是想问的,可如今众人盘算着如何扳倒夏言,裴衍自然忙得抽不开身,她也要弄清楚安远候为什么将药丸给爷爷,哪能轻易见到。

  “我托人问问,该不是什么大事。”

  这日,宫中的内侍亲自来长安堂接人。

  一辆雕花贵车从堂前驶出,向宫门前进。

  金銮殿在天幕下雄伟壮奇,金瓦红墙,正殿前一块靛蓝牌匾,字体雄魄,月台下汉白玉的两层台阶在阳光下耀眼醒目,两侧擎天的雕龙柱石在光影下仿佛游龙嬉与云雾间,刺目的白叫人看不真切。

  各色官员分列两侧,低品级的官员落在末尾,高品级的官员走在最前头,皆是竖发高冠,形容整肃。

  顾清和随着内侍进宫,自然也在行进,不过与董柔并肩在末,能看到的不过是官员的背影。

  最末的官员她不认识,中央的三个官员她却认得一清二楚。

  三司法的长官赫然在前,会审那日的情景可是历历在目。

  她的目光略过人群,看到一道颀长的身影,朱色官服,墨黑朝靴。他的身后跟着三个同样朱服黑冠的官员,却穿不出相同的韵味。

  他突然顿住,侧脸微微望了身后一眼,嘴畔泛起一丝笑意。

  顾清和回之一笑,心间一暖。

  后内侍宣众官进殿。

  众官三呼万岁,俯首叩礼。

  明堂上的天子面容俊雅,脸色却略显疲惫,尤其是眼圈泛青,他靠在龙椅上,扫了一眼座下的群臣,开口缓缓道了一句平身。

  众人皆起。

  顾清和与董柔在大殿外候着,二人无交流。

  “宣她二人进殿。”天子在殿内望了一眼众人,对身旁的内侍道。旋即,一道渐细的嗓音陡然炸响。

  “宣——长安堂顾清和,董慈之女董柔进殿面圣!”

  殿外候着的二人顿时整顿仪容。

  行礼,缓缓入殿。

  众目中两道身影从赤色红毯上经过。

  “臣女参见陛下。”

  “民女参见陛下。”

  两道声音如珠玉相击,脆声动人。

  “抬起头。”明堂上传来一道清淡的男声。

  董柔是董院使的女儿,必然能经常出入皇宫,所以他不会不认得董柔,此时必然是问她!

  顾清和心中了然,缓缓抬头。

  年轻天子的目光在顾清和的脸上扫过,微愣,竟是半天都没有开口。

  顾清和心里一阵疑惑,他在看什么?

  莫不是认出了她?

  但她从没有见过外人,就连大长公主都不识她,更何况当初的他还是一个长年在宫中从未出过宫门的皇子。

  天子半响不开口,不仅仅是顾清和疑惑,在场的百官没有一个不诧异,但是谁都不敢开口,皆是目不斜视。

  “你就是顾清和。”

  “回陛下,正是民女。”顾清和恭恭敬敬道。

  面前的年轻男子有一张长期服用丹药特有的疲倦面容,就连声音都有些无力,明明还很年轻,比她长不了几岁,却仿佛耗尽了所有了精力。

  爷爷若是看到曾经的弟子这般,该多痛心疾首。

  “你再上前三步。”天子对她笑了笑,面容和煦道。

  朝堂众人心中诧异,却不敢出声。

  顾清和略皱眉,还是上前三步。

  “果然是……坊间的第一女医,朕今日算是见到了。”他微微笑了笑,眼底闪过一丝喜色。

  “朕闻你此次除疫有功,可想要什么赏赐?”天子很是熟络的开口,双目落在她的脸上。

  此言一出,不仅仅是顾清和,就连裴衍都莫明一怔。

  就算是对国有功的将士,所受赏赐也是听从圣上,从来没有索要赏赐这一说法。

  他居然直接开口问她想要什么?

  顾清和想要的太多了,她想要为顾家鸣冤,想要夏家偿命,想要问他为什么不为爷爷开口,然而这一切都不能说出口,她只能藏在心里。

  “说吧,只要是你说出口的,普天之下朕都可以答应。”天子见她迟迟没有开口,心情很好的笑了笑,音色依旧温和。

  一旁的内侍眼底闪过一丝诧异,这是陛下第几次笑了?

  除了在面对齐贵妃和裴首辅的时候有一丝情绪的动容,任何时候都是温和笑着,笑却不达眼底。

  为什么只是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他却真心的笑了。

  “民女想问陛下要一个许诺。”顾清和捏了捏衣角,心口砰砰跳,差点她就要脱口而出彻查顾家之事。

  好在她忍住了。

  天子显然没想到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微愣之后没有大怒,淡笑道:“好,那朕就——”

  就在他准备答应的时候。

  为首的朱衣老者出列,眼中略带深色的扫了顾清和一眼,又将目光落在天子身上,不急不缓道:“臣以为此事不妥。”

  他一声落下,殿内的气氛骤变。

  顾清和自然知道说话的人是谁,纵然她从不出门,但是内阁官员的画像她还是见过的。

  此人是夏次辅,夏言。

  他急急忙忙出言阻止,莫不是怕她真的说出方才心中所想。

  天子显然也是一怔,略沉吟后出声道:“夏卿说来听这是何故。”

  朱服老者抬头,不急不缓道:“此次疫病若是过于嘉奖顾大夫,虽能体现朝廷对顾大夫的重视,但是此法有失偏颇,怕是于朝廷威信不利,除非顾大夫又其他的要求。”

  经他这么一提,群臣明了。

  “为何?”天子似乎还是不明白,依旧一脸迷惑。

  但是夏言不会再开口,自有人替他接着道明。

  “陛下,此次大疫原本就是朝廷的失误,大齐整个太医院竟无一人识得此病,治得此病,本就难看,若是再过度嘉奖顾大夫,岂非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朝廷还不如一个医馆。”一个蓝服官员从群臣中出列,高声道来。

  显然他是夏言的人。

  天子显然听进了他的话,不由的皱起了眉头,望了一眼下面的群臣道:“诸卿有何良策?”

  “当初疫病爆发是董院使提议隔离病患,并由安民药局监官张元看管,京都所有的百姓都看着,朝廷有责,岂是掩饰就能遮过的?”又有一个蓝服官员正色而言。

  “可大齐已有第一女医,若是顾姑娘再封,董小姐岂不尴尬?”

  “裴卿你说说看。”天子已经头晕脑胀,他拿不定主意只能看向立在首位却无人左右的裴衍。顾清和一行人走出安远侯府的时候,大门处被人堵的水泄不通,饶是她知道一定会有凑热闹的人,也没想到居然会乌压压一片。

  这次与上次不同,上次是被人赶出去,而这次是风风光光的走正门,还得有侯爷夫人亲自相送,怎能不痛快。

  可她并非刻意炫耀,而是为了替姜医士讨回公道。

  当初你们是怎么赶人出来的,如今就要恭恭敬敬的送人出去。

  “夫人请留步。”顾清和知道适合而止,她要的已经找了回来,还框了大笔的银子,怎么算也是她赚了,面色自然欢喜。

  侯爷夫人也不多说,微微颔首,随后回了府中。

  她走后,内室屏风后走出一个二十几岁的美貌女子,身旁还站着一个年老的妇人,二人皆是面上带喜。

  这美貌女子就是当今正受宠爱的齐贵妃,而妇人自然是侯府老太君了。

  她朱钗金冠,璎珞满饰,一双明瞳熠熠流光,眉心的一颗朱砂痣更为白皙的面容添上几分明艳之色,就是不开口,也自有一股华贵的气质,手中捂着一个精巧的暖炉,银毛大氅衬托得她华贵异常。

  “祖母,有她出手,玉沁自然平安无疑。”女子望了一眼顾清和的背影,嘴角泛起笑意,音色如玉清脆动人。

  闻言,老太君收敛了方才因为得知齐玉沁无碍而扬起的笑意,冷哼一声道:“若不是为了玉沁,说什么也不会让她进门!”

  要不是只有她才能救玉沁,她堂堂侯府的老夫人又怎么会装病不见。

  “佩华,你现在在宫中又哪里知道你妹妹受了多少苦,你父亲不肯插手,不如你求求陛下?”老太君依旧心火难平,想着法整顾清和。

  女子扬了扬眉,牵唇微笑道:“那玉沁是怎么被欺负的?”

  老太君便将齐玉沁被泼夜香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那必然是她惹到了顾大夫,若非如此顾大夫绝不会这般。其实这么一来,倒是好事,玉沁一向喜欢胡闹,这次也算是个教训。”女子呵呵一笑,倒是没有因此而恼怒。

  “那可是你妹妹,你不帮助你妹妹,反而说人做的好?我们安远侯府也不是随便就能受气的!”老太君见她不怒反笑,皱着眉头出声,一肚子的火没处撒。

  “祖母,你也知道孙女在宫中向来小心,虽然安远侯府现在宁静,但是谁知道她会不会卷入风波,玉沁能收收心也是好的,免得成了靶子。”说到这里,女子微微叹息,眉头拢起成小山。

  老太君一愣,忙看了一眼四周,拉着她的手道:“是不是宫中出了什么事?”

  “是有些麻烦,但是孙女还能应付,可是就算再怎么防也抵不过他们的刻意设计,千防万防,终究还是有漏算的日子……”女子垂眉,声音不高似乎是在低语。

  “先不说她的事情,宫中情势多变,如今夏婉容已经怀孕,若是生下男子,就是陛下的第一个孩子,立嫡立长,现在陛下没有立后,你要抓紧!”说到此处,她也莫明的一阵担心,不由的上前握住女子有些发凉的手。

  “现在陛下虽然年轻,可沉迷于丹石,终日不理朝政,你纵然得陛下宠爱,到底是抵不过夏婉容有个次辅的父亲,有些事情还是要看人的!”老太君一双内陷的眼睛溅出一丝亮光,似乎意有所指。

  “所以顾大夫就是关键。”女子眼底闪过一丝脸色,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她?”老太君疑惑的看向女子又深思。

  “顾大夫救了玉沁,我得送份大礼给她。”女子看了一眼身旁之人,莫明的笑了。

  三日后,宫中意外来了圣旨,传召顾清和面圣。

  消息一出,长安堂众人自然是欢喜,而顾宅周遭的百姓更是敲锣打鼓,仿佛面圣的是他们。从疫病中压抑已久的情绪,似乎找到了宣泄点。

  长安堂内所有的人都异常的兴奋,只除了两个人。

  “师父,宫中要召见我?为什么不是你,或者董林?”顾清和虽然也欢喜,可还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指令而诧异。

  毕竟疫病能够消除,靠的不是她一个人,还有京都大小的医馆和众人的努力,尤其是师父,若不是他坚持留在疫区,她又怎么能顺利接下他的担子。

  姜医士微微笑了笑,捻须道:“陛下大约是想见见你这坊间的第一女医究竟长什么模样。”

  顾清和知道他这是打趣,也笑道:“一双眼睛,一张嘴,一个鼻子两只耳,没什么不同。”

  “总之是有功无过,圣旨已经下了,你总不能拒绝。”姜医士呵呵一声,面上很是轻松。

  “或许你该问问裴首辅,他定然知道什么。”

  顾清和自然也是想问的,可如今众人盘算着如何扳倒夏言,裴衍自然忙得抽不开身,她也要弄清楚安远候为什么将药丸给爷爷,哪能轻易见到。

  “我托人问问,该不是什么大事。”

  这日,宫中的内侍亲自来长安堂接人。

  一辆雕花贵车从堂前驶出,向宫门前进。

  金銮殿在天幕下雄伟壮奇,金瓦红墙,正殿前一块靛蓝牌匾,字体雄魄,月台下汉白玉的两层台阶在阳光下耀眼醒目,两侧擎天的雕龙柱石在光影下仿佛游龙嬉与云雾间,刺目的白叫人看不真切。

  各色官员分列两侧,低品级的官员落在末尾,高品级的官员走在最前头,皆是竖发高冠,形容整肃。

  顾清和随着内侍进宫,自然也在行进,不过与董柔并肩在末,能看到的不过是官员的背影。

  最末的官员她不认识,中央的三个官员她却认得一清二楚。

  三司法的长官赫然在前,会审那日的情景可是历历在目。

  她的目光略过人群,看到一道颀长的身影,朱色官服,墨黑朝靴。他的身后跟着三个同样朱服黑冠的官员,却穿不出相同的韵味。

  他突然顿住,侧脸微微望了身后一眼,嘴畔泛起一丝笑意。

  顾清和回之一笑,心间一暖。

  后内侍宣众官进殿。

  众官三呼万岁,俯首叩礼。

  明堂上的天子面容俊雅,脸色却略显疲惫,尤其是眼圈泛青,他靠在龙椅上,扫了一眼座下的群臣,开口缓缓道了一句平身。

  众人皆起。

  顾清和与董柔在大殿外候着,二人无交流。

  “宣她二人进殿。”天子在殿内望了一眼众人,对身旁的内侍道。旋即,一道渐细的嗓音陡然炸响。

  “宣——长安堂顾清和,董慈之女董柔进殿面圣!”

  殿外候着的二人顿时整顿仪容。

  行礼,缓缓入殿。

  众目中两道身影从赤色红毯上经过。

  “臣女参见陛下。”

  “民女参见陛下。”

  两道声音如珠玉相击,脆声动人。

  “抬起头。”明堂上传来一道清淡的男声。

  董柔是董院使的女儿,必然能经常出入皇宫,所以他不会不认得董柔,此时必然是问她!

  顾清和心中了然,缓缓抬头。

  年轻天子的目光在顾清和的脸上扫过,微愣,竟是半天都没有开口。

  顾清和心里一阵疑惑,他在看什么?

  莫不是认出了她?

  但她从没有见过外人,就连大长公主都不识她,更何况当初的他还是一个长年在宫中从未出过宫门的皇子。

  天子半响不开口,不仅仅是顾清和疑惑,在场的百官没有一个不诧异,但是谁都不敢开口,皆是目不斜视。

  “你就是顾清和。”

  “回陛下,正是民女。”顾清和恭恭敬敬道。

  面前的年轻男子有一张长期服用丹药特有的疲倦面容,就连声音都有些无力,明明还很年轻,比她长不了几岁,却仿佛耗尽了所有了精力。

  爷爷若是看到曾经的弟子这般,该多痛心疾首。

  “你再上前三步。”天子对她笑了笑,面容和煦道。

  朝堂众人心中诧异,却不敢出声。

  顾清和略皱眉,还是上前三步。

  “果然是……坊间的第一女医,朕今日算是见到了。”他微微笑了笑,眼底闪过一丝喜色。

  “朕闻你此次除疫有功,可想要什么赏赐?”天子很是熟络的开口,双目落在她的脸上。

  此言一出,不仅仅是顾清和,就连裴衍都莫明一怔。

  就算是对国有功的将士,所受赏赐也是听从圣上,从来没有索要赏赐这一说法。

  他居然直接开口问她想要什么?

  顾清和想要的太多了,她想要为顾家鸣冤,想要夏家偿命,想要问他为什么不为爷爷开口,然而这一切都不能说出口,她只能藏在心里。

  “说吧,只要是你说出口的,普天之下朕都可以答应。”天子见她迟迟没有开口,心情很好的笑了笑,音色依旧温和。

  一旁的内侍眼底闪过一丝诧异,这是陛下第几次笑了?

  除了在面对齐贵妃和裴首辅的时候有一丝情绪的动容,任何时候都是温和笑着,笑却不达眼底。

  为什么只是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他却真心的笑了。

  “民女想问陛下要一个许诺。”顾清和捏了捏衣角,心口砰砰跳,差点她就要脱口而出彻查顾家之事。

  好在她忍住了。

  天子显然没想到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微愣之后没有大怒,淡笑道:“好,那朕就——”

  就在他准备答应的时候。

  为首的朱衣老者出列,眼中略带深色的扫了顾清和一眼,又将目光落在天子身上,不急不缓道:“臣以为此事不妥。”

  他一声落下,殿内的气氛骤变。

  顾清和自然知道说话的人是谁,纵然她从不出门,但是内阁官员的画像她还是见过的。

  此人是夏次辅,夏言。

  他急急忙忙出言阻止,莫不是怕她真的说出方才心中所想。

  天子显然也是一怔,略沉吟后出声道:“夏卿说来听这是何故。”

  朱服老者抬头,不急不缓道:“此次疫病若是过于嘉奖顾大夫,虽能体现朝廷对顾大夫的重视,但是此法有失偏颇,怕是于朝廷威信不利,除非顾大夫又其他的要求。”

  经他这么一提,群臣明了。

  “为何?”天子似乎还是不明白,依旧一脸迷惑。

  但是夏言不会再开口,自有人替他接着道明。

  “陛下,此次大疫原本就是朝廷的失误,大齐整个太医院竟无一人识得此病,治得此病,本就难看,若是再过度嘉奖顾大夫,岂非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朝廷还不如一个医馆。”一个蓝服官员从群臣中出列,高声道来。

  显然他是夏言的人。

  天子显然听进了他的话,不由的皱起了眉头,望了一眼下面的群臣道:“诸卿有何良策?”

  “当初疫病爆发是董院使提议隔离病患,并由安民药局监官张元看管,京都所有的百姓都看着,朝廷有责,岂是掩饰就能遮过的?”又有一个蓝服官员正色而言。

  “可大齐已有第一女医,若是顾姑娘再封,董小姐岂不尴尬?”

  “裴卿你说说看。”天子已经头晕脑胀,他拿不定主意只能看向立在首位却无人左右的裴衍。

  大疫过后,一切归于平静,除夕夜的灯火却在皇城通明不减,连天的爆竹声噼里拍啦响,劫后余生的百姓涌出家门,泪眼模糊的看着华灯依旧,香车无数的熟悉街道。

  不过这其中最热闹的要数长安堂,门前早已经不见空隙,内堂也拥挤如潮水,除了疫病爆发之时人群蜂拥求药,还是第二次如此,里面伙计们早已经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这是东南向,反观西北向的街道无比冷清,简直是门口罗雀。

  有不知道的人望着泾渭分明的南北两街,不由的摸着头诧异问向身侧偶然经过的男子,询问究竟。

  “你是才进城的吧?不过也该知道疫病曾于数日前被驱散。”对面被人拉住的男子好笑的看了他一眼,直摇头。

  “确实是,疫病的事情我有了解,可现在这又是为何?难不成城里有什么喜事?”男子懵了一脸,挠着头疑惑的看向对面笑呵呵的男子。

  他家住城南,半个月前独身一人入京郊,又因为疫病爆发被迫留在临府,如今得知疫病刚驱,才敢入京。

  今日一见,心中不由感概,只离开京都几个月,就已经大变。

  虽然今日是除夕,该是喜庆的日子,但是疫病中死去的人距今不过半月,丧事未满,就满城鞭炮喧天,而且看着架势是要昼夜不停,确实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