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阳谋之策
作者:鸣奇      更新:2022-05-09 19:24      字数:2135
  次日一早,黄维扬便带领五十骑为斥候,亲自前往豫章城西面的屏障散原山进行侦查。

  为了担心此事不为楚军所知,黄维扬还特意大张旗鼓,甚至连他的旗帜都打起来了。而且他还特意在营外转了一圈,骑着马往西去,就怕营外的楚军斥候看不到他。

  黄维扬这五十骑,&nbp;尽是精锐骑兵,而且还带了阚棱、李文相、曹钦三个勐将护卫。就这众人还嫌不够,若不是黄维扬拒绝,一营骑兵也得拉出去。

  而对于黄维扬来说,带着五十骑侦查,稍显张扬,&nbp;也能引得楚军上钩。真拉出一营骑兵,怕是楚军就未必敢来了。

  散原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约八十余里。而整个山脉,&nbp;并不是那种孤零零的高山,而是群山相杂,各处空地遍布村落,甚至还有多条河流和遍布周围大大小小的湖泊,地形极其复杂。

  黄维扬带着斥候部队一路从北面进入散原山中,然后到了散原山东面的乌云脑,等待楚军的到来。

  乌云脑已经算是散原山的外侧山麓,在一条大山谷的北侧,离着豫章城不过十多里,以形似乌云而得名。站在乌云脑上,居高临下,远处的赣江和豫章城赫然在望。

  黄维扬不清楚,若是按照原本历史轨道的五十年后,他的正对面将会出现一个名传千古的建筑,同时诞生一篇伟大的名作——《滕王阁序》。

  大抵以后不会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了,&nbp;即使有,讲得也不会是滕王阁。

  出击之时在下午,&nbp;陈克敌专门选的这个时间。若黄维扬发生战斗,利在借夜色突围。

  到达乌云脑后,阚棱、曹钦等人便在四面严密布防监视,只有李文相守在黄维扬的身边,寸步不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却始终没有楚军的痕迹,年少的李文相有些焦急,便低声问道“大郎君,林士弘这个缩头乌龟,到底会不会出来?”

  黄维扬神色澹然,极目长眺。

  “林士弘一定会来的。”

  “可咱们在这等着,倒是显得有些刻意了。”

  李文相总觉得黄维扬和陈克敌的布置实在太过于细致,细致到有些细节能让人一眼看出虚假来。

  这样的条件下,楚军难道真的这么傻,敢于轻易出击?

  黄维扬也知道这一策有疏漏,其实定下这一计,设计的核心根本就不是谁比谁更聪明,&nbp;而是谁比谁更胆大。

  实际上这就是一个阳谋。

  此时豫章城危在旦夕,&nbp;黄维扬露出的这个破绽,&nbp;是林士弘唯一反败为胜的机会,&nbp;难道他看出这个破绽有问题,就不敢再动了吗?

  隋军用黄维扬的安危来赌林士弘的出兵,就看谁赌的大。

  胜者赢得一切,负者满盘皆输。

  所以平日里做事极为稳妥的黄维扬,其实才真是一个赌徒。

  甚至黄维扬希望林士弘看清楚这是个陷阱,明白利弊。那样为求获胜的林士弘才会动用城中最大的兵力来赌这一战,隋军的战果才会最大。

  就好像是林士弘知道这是黄维扬的陷阱,黄维扬知道林士弘知道这是陷阱,林士弘知道黄维扬知道了他已经知道这是个陷阱。

  但就是义无反顾的跳下去。

  这才是此战的核心。

  黄维扬看着波光粼粼的赣江,他的心很澹定,他不急。

  就在这时,曹钦匆匆前来汇报,埋伏在豫章城外的探子回报,楚军主力从西门出击,越过赣江上的浮桥,直奔散原山而来,其兵力预计不下万余人。

  李文相一听,大喜过望。而一旁的黄维扬脸色也露出一丝笑容,鱼儿终于咬钩了。

  ······

  就在黄维扬等着楚军到来之时,城中的林士弘也盯着远处的散原山,充满了野望。

  楚军虽然撤离散原山等地,但这里毕竟是楚军的地盘,林士弘更是多置斥候于四面,以防备隋军的突袭。

  黄维扬一动,在军营附近埋伏的楚军斥候便发现了其踪迹。

  尤其是那个“黄”字旗,格外的耀眼。

  很快这个消息便传到了豫章城中,城中诸将闻得消息大喜,纷纷叫嚣,要趁机出兵,生擒黄维扬,逼隋军退兵。

  但只有林士弘听到这个消息,没有过于激动。

  如黄维扬如料的一般,林士弘不是傻子。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他还是懂的,黄维扬作为一军之主,就带着十多人前往散原山,还偏偏弄得声势如此浩大,几乎如人尽皆知一般,怎么看怎么透露着一股浓浓的诡异之态。

  林士弘总觉得,这一切像是黄维扬故意让他知道一般。

  林士弘有些犹豫,又问道“能确认是隋军主帅黄维扬吗?”

  探子回报,其人穿着金色铠甲,年纪轻轻,所到之处,三军将士尽是欢呼之状,应是隋军主帅无疑。

  林士弘默默盘算着,这时其堂弟林震大声说道“兄长,时不我待啊,这是一个逼隋军退兵的绝佳之机,只要咱们生俘黄维扬,隋军无主,三军必乱,咱们趁势而攻,收复江州七郡亦指日可待啊。”

  “你懂什么?”

  林士弘正在心底盘算着,听到林震的话,有些生气。

  “隋军这般动作,明显不对,只恐有埋伏。咱们就这么点军队,一旦遇伏兵败,这豫章城怎么守?”

  林震明显不以为然。

  “咱们就是不出去,也未必能守住,倒不如放手一搏。否则如此千载难逢的良机错过,再后悔就晚了。”

  林士弘还是不说话,过了没多久,在散原山一带的斥候也来回报,并未发现有隋军主力进入散原山,林士弘的心稍稍放安。

  这时大将唐野也言道“天子,不管隋军有没有埋伏,咱们都得出击。想他黄维扬乃是一军之主,手握十多万兵马,都敢孤身犯险,咱们难道看着他在城外耀武扬威不敢动?若死守城池,等到梁军来了,也不过是给萧铣做嫁衣,若赶在梁军之前击败隋军,这江州七郡还是咱们大楚的,如何盘算,天子要明断啊。”

  林士弘更沉默了。

  林士弘总觉得这是一个陷阱,隋军就在那里,张开了血盆大口,就等着他入瓮呢。可是所有人说的也不错,这个机会,千载难逢,他实在不敢错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