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节 县中学
作者:淡竹枝      更新:2022-05-08 09:13      字数:2163
  “钟老师,您这次一定要给我们传授一下经验!”

  “是啊,钟老师,您成功的引导一个倒数第一的孩子考上了县重点中学,连校长都说您这个成功的教案值得推广。”

  “钟老师,您准备一下,区教育局的领导说让您写一个教案分析材料,下学期在全区做个报告”王主任走进办公室,将小学毕业考试发通知书后刚进办公室的钟老师从一群年轻的教师包围圈中解救了出来。

  “我哪来什么经验?”钟老师在心里嘀咕着。但自己不会愚蠢的说出这句话来。谁能想到,一个一见就让她脑门痛得跳的后进生能在短短的三年中一跃而起,在今年的毕业升学考试中,语文数学两科以总分196分的好成绩考取了县重点初中。想想前三年期期倒数第一都拜他所赐,而今天的风光也是因他而起,真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好在,这个结果是先苦后甜。这样看来,自己离区优秀教师的称号不远了。年近四十,不能升官,在平凡的岗位上得以一个优秀的称号也是一种荣耀了。

  在这所完小教书近二十年了,这些孩子百分之八十是升上本校的初中部。少部分考取镇中学,能考上县重点初中的孩子凤毛麟角,经她手上走的还不到十个。没想到,这一次,自己班上一下就考了两个。李晓晓也是以196的高分成功进入县重点中学了。这兄妹俩,读书时都不满七岁,一个是因为天分好破例提前录取,一个是以吵架的方式蛮横入学,没成想,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两个孩子成就了她的教学历史上的辉煌。

  说起来,钟老师这三年来一直都未能搞清楚是什么促进了李晓峰的巨大转变。看他经常和同桌的妹妹讨论问题,估计前三年精力都用在调皮捣蛋上了,后三年,可能是有这个同桌做对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年龄大些就知道要学习了。同时,钟老师回忆起李晓峰那次苦苦哀求再给一次机会的场景,或许,宽容留给了他一次机会,也是给了自己一次机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钟老师时常引以为戒,面对差生、顽劣的学生,她越发从容和淡定,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她的亲切和蔼,这以后,读书的孩子都以分到她的班上为荣,当然,这些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真正让钟老师的教师生涯达到了优秀的巅峰。这都是后话了。

  “看看,我就说我的宝贝孙子是个天才吧,你说这些年谁家有孩子去过县里上初中啊?”听李晓峰举着高高的录取通知书跑进屋里大声说自己考上县重点中学了,张氏一把揽过已长得和她差不多高的孙子,像小时侯一样边拍着背边骄傲的向儿子媳妇夸赞。

  “嗯,不错,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读得,砸锅卖铁,再苦再累我们都供你上大学。”卫华有些激动,但还能保持镇定继续教导着儿子。“芳芳,你说是吧。”然后征询着妻子的意见。

  “是啊,晓峰,妈妈就你一个孩子,你就是妈的命根子,你有出息了,妈脸上才有光。”兰芳此时心里乐开了花。

  “对了,隔壁的呢?考哪儿?”兰芳从兴奋中回过神问道。

  “你们说巧不巧,她成绩一直很好。这次和我考了一样多的分,当然是县中学。”李晓峰想起这事就觉得很好玩,同村同班同桌,这次同分同学校,这真是巧上加巧了。

  “成绩好有什么用,一天到晚气喘吁吁的,经常犯病,出气都出不赢,身体不好,真的是害已的命。以后也嫁不好,说不定还是半条命。”张氏想起有好几次都看见有女同学背她回家,也知道卫东经常半夜跑去找李医生,一个病哀哀的黄毛丫头,哪能和自己的孙子比。

  “呵呵,管她的,自己好就行了。芳芳,去逮只鸡来,等会儿杀了今中午凉拌吃,我们自己庆贺一下,是不是,儿子?”卫华不希望晓峰听这些无关的流言蜚语,赶紧转移话题。

  “奶奶,妈、阿咪,幺娘,我姐考起县重点中学了,她初中就在县里读住校了。”卫红家,李晓林一阵风的跑了回来,高声宣布着这个特大喜讯。

  刘娟去年怀孕后就回家待产,腊月里生下一个儿子,把王氏乐得合不拢嘴了。这不,以孩子小需要她搭把手为由把兄弟三人商量轮流供养她的事给否决了,只愿呆在老幺家。栽完秧子在家就呆不住的卫红又南下打工后,叶英和马利时不时会过来帮帮忙、几妯娌聊聊天。三个媳妇都生了儿子,香火得以传承,王氏看她们都相当顺眼,很乐意几妯娌这样和睦相处,也经常和媳妇们一起家长里短的说笑。

  “哎呀,我们晓晓真能干!”马利最喜欢文静的侄女,三家人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她当亲女儿一样疼着。听见这个消息,笑逐颜开。

  “大嫂,我们家要出一个女状元了!”刘娟对县中学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自己上学那会儿就只能望校兴叹的命。打工多年,缺乏知识也吃尽了苦头。上学时就听老师说要是考上大学就相当于考上状元,看侄女初中都去县里读书了,离状元也就不远了。

  “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双手合十,王氏虔诚无比。虽然孙女的出生时辰一直是她的心头病,这些年,儿子和媳妇也没有不妥之处。倒是那孩子一直在受病痛的折磨,看来是应验了八字上带害已的命。可怜的孩子,读书能有出息,以后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在土地里刨食,身体应该会好些,命也应该要长一些吧。

  最淡定的莫过于叶英,早在抓周时,四叔他们就说了这孩子是个才女,这些年,哪次考试不是前三名呢。看晓晓一直胸有成竹的样子,能考上县中学,是她和卫东早就预料到的事。只是,体弱的孩子一人去县里住校读书,她还真有点放心不下。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