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节
作者:淡竹枝      更新:2022-05-08 09:14      字数:2421
  大学生活与中学时截然不同。悠闲的人太多,匆忙的人也多。穿梭于硕大的校园内,晓晓俨然四点一线,寝室、教室、图书馆、食堂。侧身看这些手挽手走过的情侣,晓晓觉得自己都有免疫力了。记得刚到校那会儿,看男女同学牵手走过,她还不好意思,主动红着脸避让。现在想起来,牵手的都不怕,自己脸红个什么劲。

  “嗨,晓晓,你又在埋头写信了,写给谁的,情哥哥?”同学张琳一把扯过晓晓桌上的纸,失望的发现顶头称呼是“爸爸妈妈”,丝毫没有兴趣的还给了她。“你才离开你爸妈一个月,信都写了好几封了。”

  “呵呵,以前在县里读中学,隔个一两周的还能回去看看他们,现在这么远,没办法,只能写信问候了。”晓晓想父母,想晓林,想宿舍那几个大朋友,这一切的相思,都只能靠书信来传递。除了努力的学习,晓晓最大的快乐就是收信回信。

  “咦,晓林,今天太阳是不是从西边出来的?”同学邓凯看着手里拿着一包外卖早点匆匆从校门口跑回教室的晓林,惊讶的问道。

  “什么意思?”晓林边吃着妈妈做的泡粑,早自习后跑出去看父母的早点摊生意和想象中的一样火爆,他高兴极了,一边奇怪的想知道有什么意外的事发生了而他不知道。

  “我和你同学一年多了,可重来没见你在外面吃过一点零食。今天居然舍得买外卖了?”邓凯刚才也去那个新出现的早摊点买了泡粑,一股清香,吃起来又有点酸有点甜,关键不上火,不起热,软软的、糯糯的,一元钱三个,自己忍不住吃了两元钱,把肚子都撑胀了。没想到,这个平时节约得要命的小子也被吸引出去了。

  “呵呵,没事,偶尔换换口味也是允许的,是吧。对了,你要不要吃一个,我觉得味道不错的。”当晓林明白意外来自手上的泡粑了时,主动向邓凯推荐道。

  “不了,我才吃了六个进来,现在还撑得慌。”邓凯连忙摇头“是好吃,你看他们比外面那些早点生意都好得多。”

  “嗯。”晓林吃完了最后一个,满意的打着饱嗝。今天是爸爸妈妈第一次摆摊,自己上个早自习都心不在焉的。想到好不容易把他们说动了,农闲时来校门口卖泡粑,要是生意不好,他们灰心不说,置办那些家什租房这些花掉了近两千元钱非得心疼死妈不可。今天这开头炮打响了,也就不怕以后没市场了。

  “晓林坚持喊我们来摆摊,没想到,这生意还真的可以做。”在低矮的出租房里,卫东一边把今晚要推的米淘干净用水泡起,一边高兴的说道。

  “呵呵,就是,看来,真的是树挪死,人挪活。我们真应该早点出来的。”叶英坐在床边数着从围裙口袋里掏出的一把一把的零钱。“卫东,你猜我们今天卖了多少钱?”

  “呵呵,你还考起我了。我今天凌晨起来蒸时就算过了。一元钱三个,我蒸了两次,共四百个,除了我们自己吃的几个,都卖完了,得一百多元钱呢。”因为是第一天卖,怕生意不好,只蒸了四百个,没想到,自己会是那一群卖早点的摊子最早收工的人。明天,打算蒸六百个。卫东想到这儿,干劲十足。这不用挑担,只是早起晚睡而已,自己身体也适合摆摊设点卖东西。

  “嗯,卖了一百三十多,我算算能净挣多少钱。”叶英就在那儿扳着指头算米、白糖、黄豆、鸡蛋、猪油等原材料钱是多少,余下的还有“是不是还要算房租、水电、燃烧的蜂窝煤钱呢?”算了半天,叶英快败下阵来,真算不清能挣多少了。

  “看看你,算那么清楚干什么。来之前卫方就帮我们算过了,这东西毛利润预计在百分之二十左右。照这样算,我们今天应该挣了差不多三十块钱。”晓林为了说服父母来摆早点摊,拉了很少回家的阿爸卫方做说客,卫方也帮忙算了下成本,对经营方向和前途做了一个分析, 这才鼓动他们下定了决心来县里摆摊。

  “啊,三十块?天,我喂一个鸡,得喂几个月,也才卖十来块钱。这钱当真好挣”叶英一下子高兴起来了。照这样下去,自己也能很快挣钱还清欠帐了。虽然说晓晓读书的钱都是两边的弟弟妹妹主动给的。但夫妻俩依旧一笔笔的记在了记帐本上。想着以后等他们姐弟俩工作了再还,现在看来,还钱计划可以提前了。

  “是啊,怪不得现在的年轻人都爱往城里跑,还说城头遍地黄金,这样看起来,确实不假啊。”卫东想的是自己还只是闲时摆摊,农忙就回家种地。看卫红这些年轻的,几乎没人愿意留家里,土地里挣的那点还真没办法留下他们啊。

  “晓晓,你的信。”张琳走进寝室里,把两封信往她床上一丢“你呀,天天都泡在书里,最大的乐趣可能就是盼信、回信了。这周末放假这些也和我们一起去逛逛街啊!”太不能理解这个李晓晓了,整个一书呆子。你说老土缺钱吧,看她夏天的穿的裙子和凉鞋款式新颖,现在的运动服和大衣面料也好。说有钱吧,没见她逛过一次商场,哪怕是街上的夜市。这女孩,太老实。张琳在心里下了这个定论。

  “真好,妈妈他们摆摊卖早点。爸爸身体也能吃得消。收入还不错。这样看来,以后,家里就应该好过些了。”晓晓先拆了晓林的来信看了,心里特别高兴。想着自己除了读书,好像,也可以勤工俭学,挣点生活费零用钱。

  “晓晓乖妹妹、、、、”再拆另一封,是王欢那个傻大妞写来的。信中除了诉苦,就是诉苦。她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一上大学,大家都懒散了,恋爱的人满校园;她不能理解,为什么她要进一个学生会或社团的,人事都这么复杂;她怀念着中学时期的纯洁无瑕的友谊,她疯狂的想念着宿舍里的几个好友。

  “听说你还好点,和李晓峰相隔不远,你有空还可以找你哥哥玩。而我们,都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有依靠,没有熟悉的味道,感觉曾经所有的都抛弃了我。”这,还是那个理性的王欢吗?怎么一下子变得多愁善感了,晓晓看完信,内心悲凉无比。这,或许就是成长的代价。

  周末安静的宿舍,正适合自己回信。晓晓趴在被窝上,把自己在学校的所看、所想、所感向家里汇报着。也写了一封内容大致相同的给王欢,准备下午发出去。

  “李晓晓,又有你的信,我都快成你的专职邮递员了。”张琳从外面提了几个水果回来,又丢了一封信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