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林黛玉
作者:尘州      更新:2022-05-08 13:11      字数:1998
  第二日一早,周延就被从床上拖了起来,令心原想服侍他穿衣,却被周延拒绝了。

  一来自己有手有脚,仔细观摩一次古人如何穿衣系带后,就了解一二了,二来自己毕竟“二十”岁的人了,总让一个小姑娘做这样亲密的事,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呐。

  但令心坚持服侍周延洗漱早膳,他就不再拒绝了。

  只是匆匆忙忙用早膳时,周延突然想到晨省昏定四个字,真糟糕,还没给他娘请安,自己到先吃上了。

  令心见周延停着不吃了,便问道:“延哥儿怎么了?”

  周延小声咕囔着:“还没请早安。”

  小姐姐听后顿时愣住那里,这小爷真好意思说,他难道忘了昨天一大早是他娘把他从床上叫醒的?

  忘了自己从没请过早安?

  眼下倒还尴尬愧疚上了。

  不过主子的错就是丫鬟的不对,自己被买来照顾周延,自然要对他负责,好在周瑞家的及时走了进来,还一脸和善喜气。

  她是来嘱咐周延读书的事的。

  他娘嘱咐着:读书别太累了,多歇会儿。

  着实有些慈母败儿。

  周延听他娘唠叨一阵子后,才被令心引去老太太院子里。

  因宝玉年纪小,又从小养在老太太那里,请的家塾先生也都是在老太太那院子里教功课,周延昨天先得了王夫人、后得了老太太的恩准,准他陪宝玉一同上学,便进了老太太的院子。

  果真如书中描述的那般,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鸟雀。

  周延找了个丫鬟问道:“平日里,宝二爷在哪里读书。”

  那丫鬟细挑身子、容长脸儿,也是个大美人,周延见她衣着与一般丫头不同,衣料也更华贵些,就猜想她是老太太或者宝二爷房中的丫头,丫头答话:“沿着这游廊走五十米就到了宝二爷房中,再走百米就到了家塾。”

  周延谢过丫头,又问道:“姑娘可是宝二爷房里的?”

  “正是了。昨儿宝玉说了伴读这事,公子想必就是延哥儿了。”

  丫头正说话间,就见另一个小丫头慌张跑来,并说着:“袭人姐姐,宝玉的坠饰找不到了,你快帮忙找找吧。”袭人让小丫头先走,离去前还不忘对周延说一句:“延哥儿先在院子转转吧,宝二爷去家塾还有一会儿呢。”

  周延沿着游廊游走,本是想欣赏园中的奇珍异景,却见山水之间有一美人倚栏而靠,身披着白色披风,轻纱作料,一株傲立寒梅绣在轻纱下角,身姿娇态如弱柳扶风,遗世而独立。

  周延下意识的走近那姑娘。

  大多数时候都只见姑娘抬手用手绢擦眼泪,却少听到哭泣声,周延走到侧边时恰巧见晶莹的泪珠从姑娘略有些虚弱病态的脸颊划过,还有泪珠挂在睫毛上,那般我见犹怜的模样,病西子的姿态都逊三分呢。

  姑娘没发现身旁有外人,清晨霜气又重,喃喃念道: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句句声声碎断人肠。

  周延绕着圈走到姑娘面前的假山后,透过假山的石头缝隙去瞧姑娘模样,但见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周延看呆,只觉得心头一颤,没由来的想起那句话: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周延还想多看时,一个十来岁的小丫鬟走过来,拿起手绢抹去她脸颊上的泪痕,劝道:“姑娘怎么在这里暗自伤心,霜寒露重的,快回去吧,紫娟姐姐在等着姑娘呢。”

  姑娘低头答应,正转身时,周延一脚踩空,假山上的石头稀里哗啦落下来,周延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听见一声娇呵:“谁在那儿鬼鬼祟祟的。”

  周延不得不从假山出来,垂头解释道:“宝二爷的伴读书童周延,第一次来院子里,怕冲撞了姑娘,这才绕到假山后面。”

  小丫鬟正想不依不饶,那位姑娘浅浅开口。

  “算了,雪雁我们回去吧。”姑娘拉住身旁的小丫鬟雪雁,说话的气息尚还有些不足。

  周延抬头,恰好对上那双带忧含愁的眼,又被那双红肿的眼睛撇过,只留下一道纤细背影,起风时,风吹起寒梅轻纱,姑娘像是要被风带走一般。

  哎,林黛玉呀。

  看那风骨模样,周延就知是她。

  周延感叹一声,书中写:黛玉母亲贾敏死后,贾母念及黛玉无人教养,遂接黛玉入贾府,随她同来的是一位奶娘和小丫鬟雪雁,贾母见后,怕这二人照料不周,又将身边丫头紫鹃让黛玉使唤。

  小小年纪离家而去,想来也是有些心酸。

  不过那离去时被风吹起的轻纱寒梅扶在湘妃竹上,不由得让周延喃喃念起屈原的《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一时觉得此诗真是契合林黛玉,又想起林黛玉在贾元春省亲后,住进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中别号潇湘妃子。

  就觉得世间之事,到底都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