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豆花
作者:无计春留住      更新:2022-05-08 14:47      字数:2550
  丹阳城里多闲人,所以流言蜚语的速度传播的特别快,景家大公子休妻以后,月姑没拿景家一文钱,只带了一个丫鬟就净身出户了。

  想不到一向温文尔雅,以孝著称的景宇,做事如此狠绝,父母的尸骨未寒,就休了丑妻。谁人不知,景宇的双亲待月姑爱如掌上明珠,对她比两个儿子还要疼爱。

  虽说景宇是丹阳城的第一公子,这休妻一事,的确做得有些过分。

  也有些人为景宇抱不平,景宇文采超群,相貌出众,经商手段更是无人能及,配那丑妻过一生,委实有些冤枉。不过,说这些话的人,十有八九都是有女待字闺中的人家。

  大多数人都很赞颂一向脾气火爆,平日里被哥哥光芒所掩盖的景鸿。嫂嫂被休,净身出户,他看不惯哥哥的作法,所以在发现嫂嫂离开以后,便把景宇打得起不来炕,打哥哥固然不对,但这哥哥的确该打。

  然后,景鸿带了银两以及嫂嫂原来房中的衣物首饰送到了陵水村,遗憾的是,月姑一样东西都没收,连门也没开,声称自己与景家再无瓜葛。

  景鸿连去三天,吃了三天的闭门康,第四天,景鸿再去的时候,大门上挂了一把锁。

  要问怎么回事,嘿,很简单,丹阳城里最好吃的豆花又摆摊了,还在丹阳城的东门桂花巷巷口。

  说起豆花,丹阳城的人立刻都变成了一幅垂涎欲滴的面孔,自从月姑的娘亲病故以后,丹阳城再也找不出那么鲜美可口的豆花了。

  也不知是因为月姑家的井水比别家甘甜,还是因为月姑的娘长得漂亮,总之,月姑家做出的豆花,色白如玉,质嫩如饴,绵而不老,嫩而不溏,口感细腻。就是天上的神仙闻见豆花香也会垂涎三尺。

  尤其是这天寒地冻的三九天,上一碗热乎乎的辣豆花,唔……那感觉,真是销魂动魄,难画难描。

  摆摊的第一天,桂花巷附近的百姓闻风而动,一尝,嗯,和豆花西施做出来的是一个味道,立刻排起了长队。

  那天,月姑因为心里没底,只做了一锅,不到一个时辰,就见了底,来晚的人,那眼神,恨不得把两个人吃了。

  这一下,月姑心里有了底,第二天,照旧做了三锅,用驴车驮着到了桂花巷。

  车还没停稳,等着买豆花的人就迫不及待的帮着他们卸车,搬炉火的,搬桌椅板凳的,翠儿都看傻了。

  这些天,翠儿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他们的少夫人,现在应该喊姐姐,纯粹是扮猪吃老虎,哪里柔弱了,比个男人力气都大。

  这劈起柴来,犹如削瓜切菜一般,利索,开眼。现在看起来,她翠儿更像一个闺阁小姐,净干一些不动力气的杂活。

  翠儿一连观察了三天,月姑脸色如常,声音如常,动作如常,没有任何的不妥之处。

  就是性子变了,尤其是发呆出身的时候,那眼神,有时候冷厉得吓人。

  翠儿现在不后悔跟着月姑出来了,月姑虽然不会女红,但做饭的手艺一流,每次下厨,自己只需打个下手,普普通通的豆腐,月姑能做出不知多少个花样,反正截止到现在,她还没有吃腻。

  被休回家的日子虽然平淡,却很惬意,卖豆花、豆腐,看书。冬季的丹阳城,不论是贫民百姓,还是达官富人,豆腐是他们最爱。

  月姑还是依循了母亲的做法,每天只做三锅豆花,两笼豆腐。这豆腐基本上都是老主顾,根本不用像别家的豆腐坊,还得上街吆喝才能卖掉。

  隔壁的胡二哥每天上山打柴,日落西山之前,肯定会敲门送过来,有时候,还会帮他们劈柴,为了避嫌,月姑通常都婉拒了他的好意,他就把柴劈好以后再送过来。

  街坊邻居好像都很喜欢月姑,翠儿深信,即使她没有跟着月姑回来,月姑也不发愁纺线织布做衣服的事情,邻居们都会照顾月姑的。

  其实,最令翠儿惊讶的是月姑的才艺,书房里三面墙壁都是书,一面墙挂满了字画,这些画,都是月姑画的,月姑还会弹琴,有天下午,月姑弹琴给她听,翠儿竟沉醉在音乐里,曲终以后,脸上一片冰凉,这才发现,自己竟被月姑的曲子打动的流泪了。

  他们的大公子真是不识珠玉,虽然月姑的脸上因为小时候生天花落下一脸的坑,总体上来说,还是很漂亮的,尤其是她婀娜的身姿,有哪个姑娘能比得上。

  这天,月姑和翠儿照例去摆摊。

  还没有到地方,翠儿已经看到二公子带着两名家丁等候了,月姑不见他,他就在巷口等,雷打不动,两名家丁每天帮他们搬东西,支布帐。

  月姑和翠儿干脆就在一旁等着。

  月姑一下车,景鸿就走了过来,打拱道:“大嫂,今天还是别摆摊了,昨天晚上城里发生命案,不太平,这豆腐,豆花让他们送回府吧,您也跟我回府。”

  翠儿一惊,颤栗着问道:“二公子,哪里发生命案了?”

  “你们进城的时候没查你们?昨晚知府大人遇害了。现在全城大搜捕,据说凶手只在房中留下一朵胡绒花。”

  “啊,胡绒花,那就是说,知府大人是一朵胡杀的。天啊,我们丹阳城又要不太平了。”

  “嘘,别那么大声,二公子,你们回去吧,我今天还是要正常摆摊的,你看那些老主顾都已经来这儿等着了,我怎么能说不卖就不卖呢?”不顾翠儿的大惊小怪,也不顾景鸿的劝说,月姑还是坚持要摆摊。

  景鸿已经领教了月姑的固执,只好让家丁帮忙。

  月姑摆好摊子,老主顾就坐在了长条凳上,等着香喷喷的豆花。

  老主顾刘老儿低声说道:“月姑啊,天黑以后千万关好门,一朵胡又回来了,这知府大人昨晚上被杀死在家中,贪污的那些个金银珠宝,一晚上被那一朵胡全都搬空了。”

  “嘁,刘老爹,你是不是没有收到一朵胡的银子所以在这里泛酸啊,月姑,今天给刘老爹换个口味,别加糖了,给他放上一勺醋吧。”

  刘老儿气得一翘山羊胡,不屑的说道:“我家里有个铺子,吃喝不愁,不稀罕要那一朵胡的赃银,倘若被官府查到,岂不是跟着吃官司,马老二,你是不是收到银子了,这么美!”

  马老二一挥拳头,怒吼道:“我有两个儿子奉养,用不着一朵胡的银子,一朵胡杀掉的几任知府,哪个不是贪赃枉法的昏官,要我说,一朵胡是真正的大侠。为民除害的大侠。”

  “刘哥,马兄弟,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一朵胡杀掉的全是前朝的降臣,这丹阳城附近几个城池的前朝降臣,全都被一朵胡杀掉了。”

  “谁说的,现任的知府大人并不是前朝降臣。”

  “你知道什么,昨晚被杀的知府大人的父亲,就是前朝宰相大人的公子,就是他爹开的城门,才令前朝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