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应对
作者:无计春留住      更新:2022-05-08 14:47      字数:2503
  钟玲来到月姑面前,上下打量一番,虽面带鄙夷,心里却不得不承认,这个高挑身材的女子,自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即便是布衣荆钗,且脸上长满麻坑,也难掩其优雅,月姑,可以用四个字形容,瑕不掩瑜。

  钟玲需要仰着头才能和月姑说话,她踮着脚尖,有些恼怒的问道:“你是景宇的下堂妻?”

  月姑感到有些奇怪,她并不认识眼前人,她为何怒冲冲的?

  景鸿身形一晃,来到二人面前,景鸿一伸手,便把钟玲举了起来,钟玲吓得一声大叫之后,晕了过去。

  跟随钟玲来的两个丫鬟战战兢兢的走到被景鸿扔到地下的小姐跟前,推了两下,小姐没醒,其中一个还算机灵,赶紧到了对面的医馆,喊了先生过来。

  一众丫鬟小姐见钟玲出师未捷,赶紧改变策略,谁也不曾想到,这二公子如此粗鲁,不分男女,就算是千金小姐,他也照扔不误。

  其中一名丫鬟走到月姑面前,娇滴滴的唤了一声姐姐。

  月姑淡淡道:“何事?”

  “姐姐,可否借一步说话?”

  “我还要收拾摊子,姑娘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吧。”

  丫鬟踮起脚尖,附在月姑耳边说道:“姐姐,我家小姐是前朝翰林的孙女,生的虽不是天姿国色,却也算得上月貌花容,只是因为身份的缘故,至今无人敢提亲,现在景家大公子不计身份地位,算是让我们家小姐看到了一线希望,现在请姐姐帮一个忙,不知姐姐可否愿意?”

  “前朝翰林?哪位翰林?”

  丫鬟看到她的神色,心里高兴,低声回道:“就是以死殉国的李梦真,我们小姐的父亲是翰林的第三子,因不喜读书,被翰林逐出家门,才得以苟活下来。”

  月姑点点头,大金建国之初,曾经颁布一道旨意,只要肯承认大金国,前朝官员的九族都可以赦免。只是大金国虽建朝已五十年,除去自动请降的,前朝官员及其族人,身份地位都很低下,连个普通百姓也不如。

  月姑垂眸问道:“你们小姐要我帮什么忙?”

  “姐姐,你真好,我就知道姐姐是好心人,姐姐,我们能跟你到家里说吗?这里不方便。”

  月姑摇摇头,断然拒绝道:“有话就在这里说吧,我家里从来不欢迎任何人去。”

  丫鬟一怔,心道这个月姑怎么阴晴不定呢?丫鬟尴尬的笑笑,“那请姐姐到一边说话总可以吧?”

  月姑看了看翠儿,“翠儿,我到那边去一下,你收拾好就在一边等我。”

  家丁已经将大件东西装好,翠儿撇了撇丫鬟,没好气的说道:“姐姐,不要多管闲事。”

  月姑淡淡道:“好了,你别管了,只几句话而已。”

  月姑跟着丫鬟来到巷子里,另外一名丫鬟扶着小姐李秀梅也走进了巷子。

  众丫鬟小姐一见,也跟着走进了巷子。

  月姑说道:“你要跟我说什么?现在说吧。”

  丫鬟一见后面跟着的人,情知这件事不能说了,叹了一口气,说道:“姐姐,我们家小姐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机会,你就真不能帮帮我家小姐吗?”

  月姑转身就走,边走边说:“既是不说,那我就走了。”

  众人此时倒是心有灵犀,一起拦住月姑,“姐姐,我们只是想知道大公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月姑冷冷一笑,“你们都知道我是下堂妻,而且我一个做豆花的,女红,诗书,弹琴皆不精通,再说我和景宇只是有名无实的夫妻,平日里连句话都没有,怎么会知道他的喜好,你们真想嫁给他,还不如去景府打探,问我有何用?”

  众人惊的‘啊’了一声,表情各异,心思却是一样,这次,白来了。

  翠儿冷眼看着叽叽喳喳离去的众人,鄙夷道:“姐姐,你何必理他们,听听她们都说了些什么,真是无聊,我诅咒他们一个都嫁不出去。”

  “算了,翠儿,我们回家吧。”月姑对众人的议论并不在意,她的确是一个下堂妻,是一个丑女,这些,都无可争辩。

  月姑坐在车辕上,赶着驴车回家,翠儿坐在车后面,嚷道:“姐姐,你看二公子跟着我们来了。”

  月姑并未答话,跟着就跟着,无所谓,但她不会让景鸿进门的。

  如果不是因为母亲的坟墓在此,她早就离开丹阳城了,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人值得她留恋。

  到了家门口,景鸿和两名家丁也下了马。

  家丁赶紧帮着他们卸车,月姑一边卸东西,一边说道:“景鸿,以后你不要来了,从明天开始,如果你在跟着我出摊,我就不卖豆花了。”

  “大嫂,我早就不想让你卖豆花了,咱们景家有的是银子,就是再有一百个你,也养得起的。”

  “景鸿,不要再唤我嫂嫂,我们已经没有关系了。”

  景鸿一跺脚,“大嫂,你就是我的大嫂,我昨天晚上还梦到了父母亲,他们说,你永远都是景家的媳妇,他们不同意大哥休妻,还说,让我用性命保护大嫂。”

  “景鸿,回家去吧,你现在应该去守孝,而不是在我这里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我能够自保,也不需要你用性命去保护我。”

  景鸿摇摇头,坚定的说道:“大嫂,保护你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我们景家,负有保护你的责任。”

  景鸿的坚定并没有让月姑动容,月姑把驴车牵进院里,头也不回的对翠儿说道:“翠儿,关大门。”

  翠儿为难得看看景鸿,低声嗫嚅道:“二公子,你看,这……”

  景鸿挥挥手,“你关门吧,不用管我,我就在门口的石头上坐着。”

  翠儿关上大门,想了想,又打开来,露出一个头说道:“二公子,您喝水吗?我去给您烧壶水吧。”

  景鸿点点头,笑道:“翠儿,你现在还挺懂事的,去吧。别让我大嫂累着。”

  翠儿笑了笑,进了院。

  月姑已经卸了车,正喂驴呢。

  见翠儿抱柴禾,问道:“翠儿,你抱柴禾做什么?”

  “哦,大冷天的,二少爷在门口石头上坐着多冷啊,所以我想给他烧一锅水,泡壶茶去。”

  月姑静默片刻,点点头,对杵在原地的翠儿说道:“好了,去吧,抱这么多柴禾,你也不嫌累。”

  翠儿头一歪,傻笑道:“姐姐,我把我吓了一身冷汗,还以为你肯定会反对呢?”

  “翠儿,在你的眼里,我是一个不通情达理的人吗?好了,快去吧,我在后院待会儿,你就别打搅我来了,记住,别管谁敲门,都不能让他进来,就算是二公子也不行。”

  翠儿怔了怔,点点头抱着柴禾去厨房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