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出走
作者:无计春留住      更新:2022-05-08 14:49      字数:3399
  夫妻两个人商量好,借着做生意的名义,带着张嬷嬷到边塞去,寻找军队的支持。

  这件事非同小可,再三思量之后,徐雁容决定把事情告诉自己的外祖父,求得支持。

  吃过早饭,徐雁容命丫鬟备轿,前往丁府。

  丁中刚陪着夫人吃过早饭,就见徐雁容眼睛红肿的走了进来,大惊失色,“蓉儿,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姓张的那个小子欺负你了?”

  徐雁容摇摇头,正色道:“外祖父,蓉儿有重要的事情和您商量。”

  丁中见状,急忙屏退左右。

  徐雁容走到门口,对守在门外的丫鬟道:“不要让人靠近,来人咳嗽一声。”

  徐雁容拴好房门,来到丁中面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哭诉道:“蓉儿今天想求外祖父一件事情,如果外祖父不答应,蓉儿就死在您老人家面前。”

  丁中身躯一震,赶紧起身搀起徐雁容,惊问道:“蓉儿,快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要是蓉儿的事情,老头子都会答应你。”

  徐雁容这才坐下来,把昨晚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丁中。

  丁中听的汗毛倒竖,冷汗直流,这件事,太让人难以置信了,本以为张家母子是武林中人,为躲避仇杀才流落到此,却想不到张蒙竟是大梁王朝唯一的后裔。

  徐雁容见外祖父发呆,以为他不应允,不由得恸哭失声道:“外祖父倘若不愿意,蓉儿不会强求,只求外祖父不要告发我的夫君,蓉儿就感激涕零了。”

  丁中赶紧劝解道:“蓉儿,此时干系重大,丁徐两家上上下下千余口,若是不慎被朝廷知晓,必是灭门之祸,你容外祖父细细思量一番,再给你答复好不好?”

  徐雁容腾地站起身,漠然道:“外祖父不必费心了,蓉儿告辞了。”

  丁中伸手拦住徐雁容,沉声道:“蓉儿,你对那谢世元到了何种地步?”

  徐雁容清眸闪亮,坚毅的回道:“他生我生,他死我死!”

  丁中长叹一声,下了决心,“罢!罢!罢!自大金建国以来,把国人分为三六九等,加收重税,令百姓民不聊生,远远不及当年大梁皇上的宽厚仁爱。外祖父答应你了。”

  徐雁容顿时破涕为笑,“我知道您老人家一定会答应的。”

  丁中依旧一脸的严肃,忧心忡忡的问道:“蓉儿,此事还有谁知道?”

  徐雁容摇头道:“只有我们四人,蓉儿想着父亲不过是一介商人,胆小怕事,所以不想告诉他。”

  丁中点头道:“蓉儿,谢世元说的那支军队,跟我一直有联系,是前朝大将军卫风所统领,只可惜人数不多,估计现在也就万人左右。”

  “卫风?”徐雁容秀眉微蹙,思索道:“我好想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当年他遭奸臣暗算,不是已经处死了吗?”

  “没有,当年他的家将李代桃僵,替他丢了性命,卫风隐姓埋名,远走边塞,此人绝对是忠义之臣,虽然前朝皇上如此对他,他却不计前嫌,带领一些不愿投降的部下隐在草原深处,倘若他知道皇室还有人活着,肯定特别高兴。”

  “那我和夫君明日就出发。”

  “蓉儿,不必着急,下个月就有客人到边塞去采购羊皮,到时候,你和谢世元跟着镖局一起走,只要到了边塞,外祖父自有办法联系到卫风。”

  “您的意思,到时候和我们同去?”徐雁容有些不敢相信。

  “是,到时候我会和你们同去,因为卫风将军的粮草都是老夫在供应。”

  徐雁容又是一阵惊讶,最初和外祖父说明真相的时候,他虽然没有反对,最起码迟疑还是有的,为何现在又告诉她,许多年来,他一直在支持卫风呢,她有些看不懂了。

  丁中清楚的看到了徐雁容眼中的狐疑,微微一笑,“蓉儿,我和卫风之间的关系,不是你想的那样,最多只能算是互相利用罢了,但今日之后便不同了,你是老夫的掌上明珠,张蒙,不,谢世元是老夫的孙女婿,关系发生改变,自然态度也会有所不同,而且,外祖父也想试试我的蓉儿内心的真正想法,如果你迟疑,外祖父不会答应,因为这件事连着我们丁徐两家上千人的姓名,你可明白?”

  徐雁容深感外祖父的谋略精深,笑道:“那蓉儿现在就回家了,等我们打理好一切,就跟随您老人家出发。”

  “蓉儿,你这一走,或许就永远不能回来了,这些天,你和夫君到娘家去陪陪你的母亲吧,只是这件事情,万万不可让他们知道。”

  煞那间,徐雁容脸色黯淡,有些伤心的低头道:“蓉儿也不想远离父母家人,只是现在蓉儿既然已经嫁给他为妻,就是他谢家的人,国仇家恨,自然是要报的。”

  丁中大发感慨,“蓉儿,真不愧是我丁中的子孙,放心,只要老夫还有一口气在,一定会帮助你们。只是,以后的日子,你们恐怕要受苦了,这一点,你要有思想准备。”

  徐雁容微微一笑,深深地梨涡更显得她妩媚动人,眉宇间散发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外祖父,蓉儿从来不怕苦,只要能和夫君在一起,只要能够让夫君心愿得偿,蓉儿虽死无憾!”

  丁中神色复杂的看着自己的外孙女,既担忧又赞赏,长出一口气,温颜道:“蓉儿,老夫现在就去准备,你也回家吧,一会儿走的时候罩上面纱,别让人看到你的眼睛。”

  徐雁容起身行礼,欲告辞离去。

  刚刚走到门口,丁中喊住她,“蓉儿,稍等片刻。”

  徐雁容顿住脚步,回头问道:“您……”

  “蓉儿,我给你拿样东西。”

  丁中从书柜中取出一个盒子,走到徐燕蓉面前,低声道:“蓉儿,这里面是三张人皮面具,既然你决意要走,就把原来的身份名字全都忘掉吧,这样做,最起码能保护我们的家人不受牵累。”

  徐雁容泪眼迷蒙,喉头酸涩,半晌,哽咽道:“对不起,蓉儿让您老人家跟着担惊受怕,只是……只是……”

  “蓉儿,什么都不要说了,我们是亲人,就该生死与共,既然老夫拿定了主意,绝不后悔!更何况大金国这江山来得不甚光明,且对百姓横征暴敛,实在不适合号令天下。”

  徐雁容捧着盒子,连连点头,却说不出话来,丁中打开房门,让丫鬟给她去取一顶面纱过来。

  不一会儿,丫鬟拿着面纱走过来,丁中亲手为她罩在头上,笑道:“好了,丫头,回家去吧,今天好好睡一觉,明天再回娘家。”

  徐雁容告别丁中,上轿回了自己家。

  徐雁容下了轿,直奔自己的卧房,却不见夫君的身影,放下盒子,召来在家守候的丫鬟,问他谢世元去了哪里?

  丫鬟回禀姑爷在老爷的房间。

  徐雁容沉吟片刻,吩咐丫鬟去请老爷和姑爷过来。

  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徐雁容心里没来由的一阵发慌,起身决定自己去找他们。

  刚走到张嬷嬷的院门口,就见一个丫鬟慌慌张张的走出来,徐雁容叱道:“何事如此慌张!没个样子!”

  “小姐……啊,那个……”丫鬟结结巴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徐雁容沉下脸,厉声道:“好好说!”

  “小姐,姑爷和老爷不见了……”

  “不见了?是不是去别的屋了。”

  “没有,奴婢都找遍了。”

  徐雁容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谢世元还是没有完全相信她,或者,是张嬷嬷不相信她,所以,他们选择了离开。

  徐雁容明白此事不能声张,又急又气又恨,更多的却是心疼,离开这里,谢世元可能又要过那种四处飘零,孤苦无依的日子了,此时此刻,她深深的感到,谢世元与她之间,早已血脉相溶,密不可分了,她的生活中,不能没有谢世元。

  徐雁容低声吩咐丫鬟不可声张,换了一身衣服,骑马出府。

  她决定顺着自己的感觉走,于是,不带丝毫犹豫,她纵马出了北城门,一路追了下去。

  徐雁容一边骑一边寻找着二人的踪影,一路走下去,出城已经有十几里地了。

  越往前走,徐雁容的心越凉,一路上根本没有看到二人的影子,又不敢打听,只是靠着双眼寻找。

  又走了大约两里多地,徐雁容终于发现了他们的身影,大喜过望,双腿一夹马腹,快速追了上去。

  徐雁容喜极而泣,低声喊道:“夫君,你让我找得好苦。”

  谢世元听到声音,下意识的一回头,顿时泪眼婆娑,呆愣愣停住了脚步,羞惭的不知该说些什么。

  徐雁容跳下马,走到谢世元面前,紧紧搂住谢世元,捶着他的后背哭着质问道:“夫君,蓉儿说过,会与你生死相依,为何要丢下蓉儿独自离开,难道你的心是石头做的吗?难道你的心里没有蓉儿吗?”

  谢世元抱着徐雁容,抽泣道:“蓉儿,对不起,对不起,事到如今,夫君除了说对不起,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

  “世元,蓉儿,这是在官道上,你们这样,太引人注目了,我们先闪道路旁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