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1章 绿色关中
作者:鹤城风月      更新:2023-08-22 23:10      字数:2135
  重回本土,甘肃的蓬勃发展令左梦庚十分欣喜。他临时做了一个决定。走泾河河谷,看看陕西的变化。和其他地方比起来,陕西最令他关心的就是环境问题。黄土高原关系到整个华夏核心区域的长治久安,为此而投入多大的力量来改造都不为过。大部队越过黄河,进入陕西境内,第一站就是固原。这个位于泾河河谷起始点的小城,第一眼就令左梦庚十分开心。尽管放眼过去黄土依旧,但绿色已经有了喧宾夺主的趋势。“陛下一直强调水土保持,我们经过观察也发现,每逢降雨四处的山头都会有大量的泥土被冲刷下来,导致泾河浑浊不堪,更是导致洪涝灾害不断。这几年来,我们采用了多种办法,在各处山坡上栽种各种植物,效果非常显著。您看,目前河水已经肉眼可见的清澈多了。”固原县长魏子程一边给左梦庚讲解,一边心情激动。身为基层官员,能够来到皇帝的身边,让皇帝看到自己的政绩,这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他也没有任何担心。毕竟他的政绩是实打实的,而且确实尽心尽力,不怕检验。左梦庚蹲在河边,用水杯舀了水上来。之前的泾河什么样的,他没有见过。不过此时肉眼观察,河水中的泥沙确实微不可查。“有句话叫泾渭分明,说的就是泾河和渭河的状况。你们做到这种程度,相信下游的河流状况肯定会多多受益。”关于泾渭分明,是指泾河和渭河交汇的时候,一条清澈、一条浑浊,才形成的景观。但泾河和渭河的清浊,并不是固定的。有的时候是泾河浑浊,有的时候是渭河浑浊。而不管哪条河流浑浊,都预示着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现如今渭河的状况还是不错的,加上沿岸地形平坦,治理起来比较容易。唯独泾河穿梭于高原山谷之间,道路崎岖难行,更容易受到冲击,也成为了泥沙来源的主力。固原这里的治理初见成效,算是开了一個好头。左梦庚沿着泾河视察,同时派人四处探察,汇总的情况让左梦庚安心了许多。如今的泾河河谷两岸大部分都披上了绿色,许多地方甚至都有了成片的树林。山林之间的动物数量也种类丰富起来,连老虎、熊等大型野兽也多有出没。当走出泾河河谷,来到关中平原时,扑面而来的绿色气息,让左梦庚心旷神怡。但见辽阔平坦的关中平原上,阡陌连田,无边无际,完全不复从前的荒凉。各种水利设施布满河流两岸,为这里的农业耕耘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以前即使想要进行农业开垦,供水不足都是困扰。现在经过环境治理以及上游的人口迁移,来水量明显增多,完全能够满足整个关中平原的用水需求。”茅元仪陪同左梦庚视察农田水利建设,对于自己辖区内的可喜变化十分自得。和他一样,左梦庚驻足渭河岸边,看着浩浩汤汤的河水奔腾而下,总算卸下了担心。关中能够重复生机,自然是好事。毕竟这里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节点,关中强,西域才能稳。可他最担心的就是关中又再次过度开发,重蹈覆辙。现在看到整个关中平原在大开发的同时,河流径流量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也就放心了。“国家的战略始终没有变化,并不指望关中能够创造多少价值。让关中重现绿色、让西北重现生机,始终都是你们的首要任务。告诉是要追究他们责任的。”关中在变好,左梦庚很开心。但警铃也要敲打,避免果然,他的话一说出口,在场的官员们全都神情严肃了起来。穿越泾河河谷,视察关中平原,过西安,走潼关。这一路下来,尽管十分疲惫,但看着关中的变化,左梦庚着实心情舒畅。如今的关中,多少有了一些后世熟悉的模样。相信百年之功持续下去,关中肯定能够恢复曾经汉唐时代的辉煌。关中繁荣起来,西域就稳如泰山,中华民族的疆域就不会再出现反复。留给后世子孙这样的遗产,才不枉重来这么一遭。刚刚进入河南境内,让左梦庚没有想到的是,薛凤祚已经等在这里了。“陛下,你总算是回来了。”看着双鬓尘霜的薛凤祚,左梦庚着实吓了一跳。“怎么了?出了什么事?”薛凤祚这些年一直在主持黄河改道工程,这也是帝国最大的项目,左梦庚真怕出现意外。谁知薛凤祚咧嘴一笑,面露狂喜。“陛下,黄河改道工程,即将全面完工。上上下下就等着您回来,就可以开闸放水了!”别说薛凤祚了,就连左梦庚听到这话都不禁一阵恍惚。黄河改道工程,终于要完工了吗?可按照当初的计划,不是需要二十多年才能结束吗?经过细致的了解,左梦庚才知道,原来薛凤祚所说的完工,仅仅只是河道工程即将竣工。这是黄河改道工程的第一阶段。只要开闸放水,黄河就将从桃花峪改道,向北流经河北大地,最终注入渤海。届时整个江淮地区都不再受到黄河水害的侵袭,可以着实恢复民生,避免洪涝之苦。而在改道之后,河北各地的配套设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白洋淀等地的水库建设,仍旧需要五到十年的工期才能投入使用。原本的计划是水库和河道同步施工,但后来经过勘察,工程部门认定,水库的建设可以落后于河道。毕竟全新的河道可以忍受长久的泥沙冲击,十年之内都不用担心泥沙堆积、抬高河道的问题。而十年之后,各个蓄水水库都陆续完工,足以分摊泥沙的问题。可不管怎么说,黄河可以改道,都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左梦庚不敢怠慢,立刻前往桃花峪。在这里,无数的人早就翘首以盼,等着终结黄河灾害的时刻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