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戏看够了,也该收场了。
作者:无名牧人      更新:2022-05-09 18:34      字数:2031
  沈双鲤居高临下的看着褚明月,眼底的鄙夷都要溢出来。

  褚明月拼死拦她的驾,到头来就闹出这么点风波吗?

  还以为是什么难啃的骨头,也不过是搬弄是非的小蹄子罢了。

  “呵,我家牛马已经够多的了,你和赵靖就是下辈子也排不上号。”许妍漫不经心的看了看自己的手背,兴趣缺缺。

  戏看够了,也该收场了。

  她懒散的往后一靠,打了个哈欠“芍药,还不把人扔出去,想继续碍长公主的眼吗?”

  “是。”芍药走上前去,一手拎起褚明月的衣襟,将其拖了出去。

  褚明月被芍药粗鲁的动作吓到,一时竟忘了骂许妍无情无义。

  不相干的人走了,房内的气氛又重归平静。

  沈双鲤知道许焕的死,对许妍打击很大。也很怕许妍会因这些落井下石的小人,一蹶不振。

  她心疼的看向许妍,温声劝说“阿妍,我知道这段日子你心情不好。有什么难处,你只管和我说。凭我们一起长大的关系,我还能不依你。”

  “我没什么难处。”许妍把茶杯放到矮桌上,直言道。

  赵靖也好,褚明月也罢,都是她手里的玩物。她心情好,陪着他们玩。心情不好,绿萝就是他们的下场。

  沈双鲤紧捏帕子,眼眶微微泛红“你不知道你这样,我有多害怕。”

  芙蕖被沈双鲤别过脸,轻拭眼泪的动作惊到。

  上次在画舫,她还以为长公主成熟了。现在一看,还跟小时候一样,喜欢依赖她家姑娘。

  许妍很嫌弃沈双鲤动不动就哭鼻子的习惯,却还是出言安抚“放心,我不蠢。”

  “我听宫里的人说,朝廷有让你入朝为官的打算。阿妍,你就入驻内阁吧。这样皇兄能照拂你,那些小人也必不敢再欺辱你。”沈双鲤知道这半年来,发生了太多的事。

  别说是许妍,就是她,也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皇兄维持着岌岌可危的大梁。许妍沉浸在许焕的死中,迟迟不能振作。

  好在,顾轻舟回来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不是吗。

  许妍看着煞有介事的沈双鲤,又联想到刚才的事。她眉间轻蹙,避而不答“别告诉我,你专程来我府上,就为了向我展示褚明月的无耻?”

  “我、我…”被戳中心思的沈双鲤,面上一红。

  她知道赵靖被许妍送进大牢,也知道褚明月、赵母等人大闹许家。

  但以许妍的处事手段,足以轻而易举的将这些人解决。而今,却出现了诸多变故。

  这些变故,让她着实不安。

  许妍颇为无语的扶了扶额“看来,你是真的很闲。”

  “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不知道心疼人。”沈双鲤被许妍看傻子的目光伤到,憋闷的瞪了许妍一眼,气急而走。

  魏芸忙追了下去,好声好气的将其送出府。过程中,不乏各种安慰。

  什么叫她不知道心疼人?!许妍认为沈双鲤的话不成立。

  幼时,皇上、沈双鲤兄妹不受先皇待见,宫人总克扣他们的月俸。以至于他们基本的生存都不能保证,是她用各种理由送去锦衣华服,各种时令海鲜、水果。

  就这还怕伤了兄妹两人的面子,总是备上三份。充数的那个,是顾轻舟。

  现今大了,她也没少给皇上、顾轻舟贴钱,补国库、军需的窟窿。

  怎么就说她不知道疼人。

  许妍只当沈双鲤是孩子心性,将方才的事翻篇,起身道“金蕊准备一下,让管事们到书房见我。”

  “是。”金蕊这才想到她们还有正事要做。

  江浙那边的商户管事们,三日前就来京都了。只是许妍太忙了,才一推再推。

  芙蕖跟在许妍身后,穿过抄手游廊,往书房而去。走到一半,柔声提醒道“去年的账,我先前核对过了,大体上都对的上。抛除朝廷欠咱们的,去年的进账比前年还多了两成。”

  “你现在越来越像个老妈子了。”许妍脚步一停,美眸含笑的看向芙蕖。

  恍惚想到,前生芙蕖是最先察觉到她被夺舍的人。芙蕖暗地里收集完证据后,将这件事告知沈双鲤。后来沈双鲤、顾轻舟找了不少道士、和尚明里暗里为她作法,结果都无疾而终。

  而自小与她同床同吃的绿萝,和赵靖里应外合。不仅谋取许家家产,还一门心思把她往狼窝里推。

  芙蕖郁闷的扁了扁嘴,觉得长公主说的没错,她家姑娘就是个不知道疼人的主。

  “这怎么还生上气了。”许妍捏了捏芙蕖的小脸,笑的愈欢。

  从小她就被父亲给予厚望,不仅琴棋书画要拿的出手,还要精通礼乐射御书数。

  十七岁接管许家产业,如今,也有五年了。

  许妍抬脚迈过书房的门槛,坐在书案前。撇了眼下堆积的账本,眼底尽是烦闷。

  江浙两地每年交上来的账本、银子,和许府暗地里派人所查的,永远对不上。

  下面的人贪点小钱,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是把手伸的太长,她就只能抱歉了。

  “主子,管事们来了。”金蕊在门外禀告完,才请那些管事们走进去。

  二十来个管事,陆陆续续的坐在两侧的太师椅上。

  奴仆们将茶挨个送上,又都默默退了下去。

  许妍随手拿起手边的茶杯,抬眸笑道“诸位远道而来,委实辛苦了。年前我给你们送去的信,想必都看过了。有什么想说的,尽情的说吧,我是不会怪罪的。”

  “回东家,看是看了。您信上说的,把丝绸、瓷器卖到海外。我也认真考虑过,但以为有些不妥。大梁还在和南狄打仗,万一咱们的商船被劫。

  到时候钱没赚到,连本都捞不回。”吴熹放下茶杯,深思熟虑后道。

  江浙的丝绸制造与瓷器的商户共两、三百家,光许家就占了八成。

  他以为,稳中求进是正途。他们已经榜上朝廷,就没必要和西洋人做生意了。

  张泽抚了抚长胡,万分不赞同许妍的打算“吴兄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咱家的丝绸、瓷器生意遍布整个大梁,何必去冒那种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