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信任或更好
作者:人间需要情绪稳定      更新:2022-05-09 19:32      字数:3124
  穆言已经在欧洲待了快两个月。

  这两个月,穆言彻底地摆脱了事务性工作,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怎么建立耀华全球营销体系,在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脉络进行梳理后,穆言脑海中的框架开始逐渐清晰。

  营销是花钱的部门,如果每一个国家都如同中国区这般豪华阵容配置,从整合营销、公共关系、到媒介投放、创意设计等各领域精耕细作,可以让现阶段的耀华花钱如流水,组织再膨胀一倍。

  穆言知道这样绝对不可取,国与国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区域内部存在凝聚力,真正的全球营销不是把中国区营销在所有国家复制一遍,而是提纲挈领,找到影响力的关键。比如在俄罗斯市场的成功经验,就可以应用到白俄罗斯等俄语地区。在英国的代言人和舆论领袖,就可以对印度地区进行传播。

  根据影响力的不同,穆言将不同国家分层分级,匹配不同的人力和资源。重点国家设立营销中心,负责影响一整个大片区。非重点国家尽可能复用重点国家的素材,将节省下来的营销费用投入到促销中,好钢用在刀刃上。

  工作之余,穆言就会跟着贺知州到卢浮宫、橘园美术馆、奥赛博物馆去看画,一边看,一边拿着电子导览听背后的故事。贺知州学设计出身,痴迷于艺术家技法的高超,而穆言则为艺术家创作的故事而动容,常常想若没有了这般故事,艺术家可能就止步于匠人了。

  当贺知州从孙皓那接到应用商店设计任务时,穆言正在他旁边查阅欧洲主流媒介的资料。

  “怎么这么高兴?”穆言看到贺知州喜形于色,仿佛捡到了什么绝世宝物。

  “巧了,我这边刚从学校招了几个做UX设计的毕业生,就接到了应用商店设计的任务,真是一天都没浪费。”贺知州拿着电子手写笔轻轻地敲击桌面。

  “我们居然也要做自己的应用商店了,有说想做成什么样的吗?”穆言问道。

  “孙皓传达郝总的意见是好用,且好看。”贺知州说道。

  “我们郝总终于上道了,终于把视觉放在和体验同样重要的位置了,进步很大。”穆言说道。

  “谁说不是呢。”贺知州已经开始在脑海中构思起来,话语愈发简短。

  “其实,我们手机的显示界面经常变动,不同机型还不一样,挺混乱的,如果有个统一的设计标准就好了。”穆言说道。

  “咦,显示界面和手机外观一样都是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地方,确实应该有统一,且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设计。谢谢你的提醒,我应该借这次机会把耀华的视觉逻辑梳理出来。”贺知州说道。

  “你的人手加上你不到五个人,现在的智能手机界面丰富,关标志就成百上千,加上应用商店的任务,你的团队短期内搞不完。”穆言说道。

  “我试着找下供应商,就是不知道预算够不够?”贺知州说道。

  “我倒是有个好主意。”穆言露出得意的笑容。

  “什么主意,快说。”贺知州急不可耐地问道。

  “法国这么多知名艺术院校,我们何不做成有奖作品征集,点燃年轻人创作的热情,从中选择符合我们标准的作品延展使用。奖金对于没有收入的学生是有吸引力的,相信应该会有不少人参加。”穆言说道。

  “你这个点子不错,如果能发掘到优秀的设计师,我们也可以适时地吸纳到耀华,一举多得。”贺知州说道。

  “那我们行动吧。”穆言说道。

  贺知州在巴黎多年,对于附近的艺术院校十分清楚,很快就联系上了包括自己母校在内的多所艺术院校,揭开了第一届耀华设计大赛的序幕。

  一个月后,郝仁在电话里听到穆言兴奋的言语,让郝仁声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年轻的艺术家多么富有激情,为耀华设计出了无数优秀的作品,挑得贺大设计师眼花缭乱。穆言提议要举办一个小型展览,让这些优秀作品无论最终用没用上,都能收获到主办方的认可和尊重。

  郝仁听着电话里穆言源源不断的新奇点子,庆幸当初没有阻挡穆言远赴欧洲,否则穆言要少了多少成就感。毕竟穆言在成就郝仁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这种一起前进的感觉足以战胜这相思之苦。

  挂了电话,郝仁又烦起另外一件事。自从南阳和曾志忠一别后,这个人仿佛石沉大海,消失了一般。

  郝仁不习惯打电话给下属催促工作进度,而曾志忠也不喜欢时时电话汇报进度,就这样搞得郝仁心里七上八下。

  终于在郝仁快按捺不住了时,曾志忠回来了。

  只是当曾志忠出现在办公室,郝仁惊呆了,这哪里是出发前体面的钦差大臣,简直是从田地里回来的老农民,一张黑脸衬得白衬衣发光。

  “你去哪了搞成这样?”郝仁问道。

  “我一个月来辗转了三个省,十几个城市县乡,基本情况已经非常清楚了。”曾志忠说道。

  “那么,找到解决方法了吗?”郝仁问道。

  “找到了。”

  曾志忠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把线下门店的整改计划说了个一清二楚,听得郝仁拍案叫绝。

  “走。”

  “去哪?”

  “去北京。”郝仁答道。

  第二天上午,郝仁和曾志忠就出现在聚星北京总部。

  “两位来得好快,比我预想得快多了。”李东笑着迎接没有预约的两人进门。

  “李总就是喜欢故弄玄虚,如果李总肯如实相告,估计我们都不用去调研。”郝仁说道。

  “那可不行,凡事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快和我讲讲两位的高见。”李东说道。

  “想必渠道腐败的问题李总都十分清楚了,我就不赘述了。我就直接说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线下业务员之所以会通过分货来收取好处,是因为管理层不能清晰地知道每个门店的销售能力,只能听业务员的一面之词,只要是人为的,换谁都解决不了。那么,聚星可以通过建立客户管理系统来解决,各门店每卖出去一部手机,就需要在系统里登记,久而久之,数据沉淀下来就可以为每一次分货提供依据。

  其次,门店之间销售有波动是很正常的,聚星可以在中心城市设立仓储,以一周为单位向门店发货,这样既减少了门店的仓储费用,又能让一个区域销售具有灵活性,不至于这家卖不完,那家没货卖。

  再次,聚星在县乡设立销服一体店,方便用户购机时又能享受服务,比如维修、贴膜、清洁等……”曾志忠把自己做好的方案给李东看。

  “这样大的变动会让业务员失业,可能会有阻力。”李东说道。

  “阻力是一定有的,毋庸置疑,所以我们要分阶段进行,先从耀华的专卖店开始,再扩大到手机卖场,授权店等。等到门店的店员老板感受到这个方案的好处,自然会主动提出要用,改革有时候也可以自下而上。”曾志忠说道。

  “思路清晰,我支持,那就按你说的做,从耀华产品开始试点。”李东说道。

  “谁来牵头?”郝仁问道。

  “自然是志忠,你想的办法你来执行,完美。”李东说道。

  “李总真是个好猎人,把志忠都用到极致了。”郝仁说道。

  “这事非志忠不可。如果聚星内部选拔可行,我就不会等到今天。大家一个锅里吃饭,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也不会真的用力推行这么容易得罪人的事。志忠你就不同了,无后顾之忧,完成使命后就回耀华了,完全不用担心我鸟尽弓藏或则同事的打击报复。你只管放心去推进,有我来收场。”李东说道。

  “志忠的话,李总也不用担心志忠会借推倒旧秩序清除异己,建立自己的秩序,继续欺上瞒下。”郝仁说道。

  听郝仁说完,李东叹了口气默认了,现在负责线下门店运营的发小,以前也是个能吃苦耐劳的人。

  十多年前,为了帮李东清除涉嫌贪污上千万的副总,李东的发小曾经奔波各地收集证据,一举将人送到了监狱。

  然而,李东的发小没有引以为戒,反而将这位副总违规乱纪的手法一一学到手,才间接造成了如今聚星的危机。

  “我信任你们俩,如果当初没有这么信任就好了,可能我的发小已经收手了。”

  李东脸上露出一闪而过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