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户部尚书(下)
作者:安可啊      更新:2022-05-10 06:10      字数:2184
  “现在事情既然已经被送到京兆尹府,怕是很快就会查到舅父身上,牵扯到舅父这样的官员,府尹是做不了主的,想必他们一定会将这个案件送到父皇面前,到时候父皇知道了一定会勃然大怒。”

  君陌越是这样说齐寰就越是着急:“那现在应该怎么办啊?”

  “我现在马上进宫去找父皇,舅父你们去找母妃,说不定还能有回寰的余地。”

  君陌刚出王府清澜侯寒寻就急忙赶来:“王爷。”

  “寒寻你怎么来了?,本王正打算入宫。”

  “王爷可是因为户部尚书的事情想去皇上那里求情?”

  君陌无奈的点头:“此事你也知道了?”

  “王爷,我特意赶来是为了阻止您进宫的。”

  “什么?为什么啊?此事舅父做的虽然糊涂但是本王也不能看着舅父见死不救啊。”

  “王爷您想此事皇上一旦知道,必定会勃然大怒,到时候您去给齐大人求情皇上正在气头上,难免会怪罪到你,更何况皇上说不定到时还会怀疑此事与你有关。你也知道,皇上本来就疑心重,齐大人是您舅父,就算是你不去求情皇上心里面也会有所怀疑,如果此事您再参与的话,不仅帮不到齐大人反而会让你也陷入其中。”

  仔细想想寒寻说的的确有道理:“可是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件事情不闻不问啊,”

  “您不是说了,皇后娘娘已经去给齐大人求情了嘛,皇后娘娘毕竟是后宫之主,皇上就算是再生气最多关娘娘禁闭,再说娘娘本是户部尚书的长姐,说长姐如母。她去求情于情于理都比你何事。”

  其实寒寻刚才说的这些君陌心中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放在他太过着急,所以说一时之间乱了方寸,等到冷静下来才想明白,这件事情中皇上处罚的重不重,并不在于有几个人为他求情,而是皇上心中自己的衡量。

  君陌最终还是没有入宫,只是当时皇后娘娘去御书房去为户部尚书大人求情的时候。本来已经在生气的皇上的确是更加的生气了。

  皇后娘娘哭的梨花带雨:“皇上,都是臣妾的错,臣妾身为长姐没有教导好寰儿,臣妾愿意为寰儿受过,求皇上放过他这一次吧。”

  皇上冷哼:“放过他这一次?他到处抓流民充当劳工,对他们的生死不闻不问,身为户部尚书却视人命为草芥,你替他受过?你拿什么替他受过?”

  皇上这几句话已经说的皇后毫无反口的机会:“皇上,可是看在他这么多年为朝廷尽心尽力为陛下分忧解难的份上…”

  皇后的话还没有说完皇上就反驳他:“食君俸禄,为君分忧本就是他分内之事,何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却任意采矿,他心中到底还有没有朕?,你不必多说了,下去吧。”

  “皇上……”皇后还想要再说些什么。

  “下去!!”

  皇后看着皇上的脸色不好看也不敢再说些什么了。

  冷静下来之后皇上问身边的太监:“陌王今日没有进宫吗?”

  “会陛下,没有?”

  “还真是稀奇,这会他居然没有来替齐寰求情。”

  “许是陌王殿下还未知道此事。”

  皇上看了那个太监一眼:“不知道?你觉得可能吗?”

  “想必是不想为皇上再添烦恼吧。”

  皇上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皇上想了一会吩咐:“你去,传旨让齐海进宫。”

  那个太监有些奇怪,齐海今日请求进宫的时候明明被皇上给拦了回去,怎么这会皇上倒是要宣他进宫了。

  齐海接到圣旨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但是还是立刻进了宫,进了宫之后就开始各种认错。

  皇上甩了甩手:“好了,齐海,这件事情朕知道与你无关,皇后今日也来找过朕,齐寰所犯之事朕不说想必你现在也已经知道,你也别说朕对你齐家没有情意,这样,齐寰的案子就交由你们刑部处理吧。”

  齐海听到皇上这样说的时候一脸的不敢相信:“这……”

  皇上反问:“怎么了?有什么问题?”

  齐海才反应了过来:“齐海领旨。”

  “行了,回去吧。”

  人人都知道刑部尚书本是户部尚书大哥,此时有刑部尚书主审户部尚书一事,天下人都在看着,如果处置的轻了,到时候天下人难免会有异议,可若是处置的重了,毕竟也是自家兄弟,其他的党羽看到刑部尚书对待自己兄弟这件事情的时候难免会考虑自己,皇上的这个做法倒是让刑部尚书更加的为难了,可是他这一招又却是确实高。

  刑部尚书也是一头乱麻,依旧觉得不应擅自做主,所以还是去找君陌做了商量。:“陌儿,你说皇上此次究竟是何意思?”

  君陌也是一思不解:“难道父皇真的是看在齐家的面子上想要给舅父一个机会吗?”

  刑部尚书脸色依旧不好看:“这样的话固然是最好,可是怕就怕这件事情,是对我们的考验,毕竟自家兄弟下手总归是不能太狠,可是。如果到时候真的处置的清了我们齐家恐怕会难以交代,皇上也难免会多想。。”

  君陌摇了摇头:“是啊,父皇生性多疑,又心思缜密。他这样若是在试探我们,寒寻你怎么看?”

  寒寻过了一会才开口:“以在下之见,此事尚书大人在审理之事一定要公平公正的来审里,但是最后这件事情,至于怎么处置,怎么惩罚,最终再以自家兄弟避嫌为由交给皇上定夺,但是在审理过程中千万要注意,不能有包庇的嫌疑,这件事情我们也都知道是翊王殿下查出来的,所以其中的事情他肯定是知道的,如果在审理的过程中有私心,就算皇上不是有意试探,翊王殿下那一关怕是也过不去,现在大家也都知道这件事情明面儿上就是户部尚书所为,所以如果真的在审里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偏差的话,反而会更糟,为了以后长远的打算,所以此时千万不可以太过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