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商量
作者:一代妖孤      更新:2022-05-10 07:43      字数:2324
  “你就是,”袁氏扶住儿子胳膊,态度很认真,“和儿,已经是十四,不是四岁,娘不相信你不知道分家意味着什么。就像你以前不喜欢二爷爷占咱们家便宜一样,你三婶也是一样的想法。”

  “可是爷奶也是我的,不是么?”

  “是你的,但是我跟你爹不够孝顺,没有把他们接过来奉养,所以,无论他们对小鱼儿多好都不过分,你也没有资格抱怨和指责!”

  “娘,若是我们把爷奶接过来,是不是,是不是就会......”

  “不可能的,”袁氏苦涩地摇头,“虽然不想承认,然而事实就是这样,三房是小鱼儿撑起来的,我跟你爹加一起过半百的人,还不如一个孩子!”

  “娘,我没有埋怨您跟爹的意思,我就是,我就是......”

  “你就是羡慕小鱼儿的待遇对吧?”袁氏叹口气,“和儿,不满你说,娘也眼红,但是没办法,已经是两家人,咱们没有立场再要求别人做什么。”

  闻言,柳和沉默了。

  良久,闷闷地出声,“要是没分家就好了,为什么要分家呢?”

  此时的他,早已忘记自己摆脱累赘时的窃喜。

  所以,有些的后悔,并不一定出自于真心,只是结果不合意才会心生悔意。

  袁氏虽然对儿子说教各种大道理,其实内心里还是没法平衡。

  想了想,抓一把青菜去了隔壁的大房。

  柳冬去宅子那边帮忙,每天不亦乐乎,徐氏则是彻底破罐子破摔,懒洋洋地摊在家里。

  颇有几分与小周氏比懒的意味。

  “二弟妹怎么有空来?”

  徐氏不舍得花钱买零食,只能吃自家炒的焦香的黄豆。

  咬起来咯嘣咯嘣的,好吃是真好吃,只是略微废牙。

  “大嫂,”袁氏眼角扫过满是灰尘的屋子,不适应地皱紧眉,“你怎么也不把家里收拾下?”

  这人怎么还越活越回去?

  “收拾啥?”徐氏不在意地伸个懒样,“收拾再干净也早晚会脏,就这样吧。”

  其实,徐氏倒是想指使别人收拾来着,只是挑错了对象,被大儿子当着一家子的面好一通埋怨。

  她很享受现在这种啥都不干的日子,怕惹急了人真的会被送回娘家,想了想干脆不再管脏不脏。

  “不收拾岂不是越来越脏?”

  “脏就脏呗,我家的地,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你还真是......”

  袁氏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总觉得这位妯娌堕落的有些彻底。

  想了想,还是好心提醒,“大嫂,咱们到底是柳家的媳妇,你心里也要有个数,凡事都要有个限度,闹的太过,就不怕被撵回娘家?”

  袁氏与徐氏不同。

  她是正八经被柳家聘来的,是三妯娌出身最高的。

  娘家虽然不富裕,却没有苛待女儿,教导上也比较用心。

  相比较另外两人,不仅更懂事,也更有大局观。

  “我看谁敢?”这句话戳到了徐氏的肺管子,她激动地直接拍桌子,“老娘再浑,也给老柳家生了两个小子一个姑娘,凭啥把我撵回家?二弟妹别忘记,家里可是还有个比我更懒的!”

  “你跟三弟妹比?”袁氏满眼不可思议,“大嫂,你没发热吧?”

  怎么净说胡话!

  人跟人是这样比的?

  “我哪句话说错?”

  “按理说是没错,但是吧,”袁氏的神情很纠结,她在思考如何委婉而有效地劝说人,“三弟妹懒,是因为有人兜底,前面有三弟,现在有小鱼儿,哪怕摊在床上,也不会少口粮。”

  “我比她还强一些,男人没死,孩子有三个。”

  “你确定他们能接受这样?”

  这话,让徐氏彻底炸毛,“老娘管他们接不接受,我就乐意这样!”

  发现自己劝不动人之后,袁氏也放弃了。

  “不说这个,今儿找大嫂有别的事。”

  “什么事?”徐氏狐疑地看着袁氏,“麻烦事别找我,我可没有那么大能耐,干活也别找我,手指头都不想动,更别说干活。”

  “是孩子读书的事,”袁氏压低声音指指外面,“石家这位老爷子识字,荀逸那孩子正跟着读书,我琢磨着能不能让家里孩子都跟着一起,不拘读出什么名堂,会写自己名字也成啊,好歹不用做睁眼瞎。”

  袁氏自觉徐氏会比自己更着急。

  二房只有一个男孩,大房却有两个,这件事说到底,大房得到的好处更大。

  “跟着一起认字?”徐氏认真起来,“先让我想想。”

  “还想什么?”袁氏的语气微微着急,“我当家的打听过,镇上学堂一年要二两银子的束脩,还不包括笔墨纸砚和逢年过年给夫子送的礼,就这样,人家还不乐意收人,另外,吃住在镇上也要一笔开销。”

  “即使石老头愿意教,咱们一样要备着笔墨纸砚,听说练字的纸很贵的,一刀就要二钱,认字也需要时间,地里活谁来干?”

  徐氏想的很多,也很现实。

  送孩子读书这事,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花销根本不是农家能承担的,保不齐最后的棺材本都不剩也未必能读出名堂。

  倾尽全家去赌一个未知的未来,她根本没有这种魄力。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觉得完全没必要。

  有钱读书,还不如买房置地,还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

  闻言,徐氏的笑变得勉强,“纸笔这些钱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法省的,能省去束脩已经是天大的好事,大嫂,这可是关系到孩子一辈子的事,可别因为舍不得仨瓜俩枣反而丢了西瓜捡芝麻。”

  “我家老大已经十六,来年都要当孩子爹,认字也晚了,只让老二读,老大肯定不愿意,反倒落下埋怨,倒不如就干脆算了,”徐氏说的一本正经,“认不认字也就那回事,不当吃不当喝的,还没有买两亩地实在!”

  这话,把袁氏气的不轻。

  甭管徐氏说的再好听,袁氏也清楚她只是害怕花银子。

  然而,家里的银子本来就是给儿孙挣的,关键的时候不花,还能带到棺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