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南郇
作者:凰也      更新:2022-05-10 11:14      字数:2445
  天色将黑之时,刘全回到驿馆,敲开了南郇的房门。

  南郇开门让其进屋后,便马上问道:“如何?”

  刘全垂首:“属下去西城节义坊桐子巷打探了一番,主子您说的最大的那家宅院如今住着一位年轻女大夫,她还跟主子您是一个姓氏。”

  南郇听后,一双狐狸眼微微眯起:“她姓南?”

  刘全点头:“属下打听到,这位女大夫是在去年三月接近四月的时候搬进那宅院的,在这之前,那座大宅院一直空着,差点就成了荒院。”

  南郇走到桌旁坐下:“那女大夫多大年纪?身边都跟着些什么人?”

  “十五六岁的样子,她身边除了有一个身高八尺,面容尽毁的管事外,还有四个丫鬟四个护院,两个小厮和两个婆子。

  除了那个管事和四个丫鬟,其他人平时基本都待在宅院里。”

  “可有打听到女大夫是在哪儿坐诊?”

  “在东城什邡街,保安药铺。”

  精瘦的手指敲击在桌面上,南郇的狐狸眼里闪烁着精光。

  得找个机会去会一会那个女大夫!

  次日,南郇被一道圣旨宣进了宫。

  待再回到驿馆时,却是阴沉着一张脸,刘全见此,上前小心询问:

  “主子,陛下可有赐您赦免金牌?”

  南郇冷冷的瞥了他一眼,“本城主献粮是为替陛下分忧,陛下赐不赐那块赦免金牌重要吗?”

  刘全连忙躬着身子,自抽了一个嘴巴子。“是是,主子您忧君之忧,患民之患。是属下嘴笨不会说话。”

  南郇把双手背在身后,冷冷开口:“这里是朝阳城,天子脚下,说话做事都给我小心点!”

  “是。”

  南郇冷着脸在桌旁坐下。

  今日进宫,陛下竟一句未提赦免金牌之事,想来是觉得一个月时限还没到。

  哼,不过还有几日,他不信还有人能比他拿出更多粮食。

  下午,南溪一边守着刘家三姐弟,一边在想该如何把粮食交给户部,是直接从南府交出去,还是先把粮食放在山庄后,从山庄交出去。

  直接从南府交粮自然方便,可却禁不起官府的细查,若官府问起她是何时把这些粮运进城的,之前怎么不交,怕是不好糊弄过去。

  算了,还是从山庄把粮食运回来吧,虽说这样着实要费一些人工,但至少应付官府没那么麻烦。

  等到药铺打烊的时候,南溪带着青鸢出了药铺。

  开春后,天黑得比较晚,所以主仆俩选择步行回家。

  两人走了没几步,南溪忽然停下,然后便回头四处张望,青鸢一脸疑惑:“姑娘,怎么了?”

  南溪拧着眉头转过身,总感觉有人在暗中窥视着她们。

  “没什么,走吧。”

  待主仆俩消失在什邡街,一辆马车从街道口拐角的地方驶出,而那马车里坐着的正是南郇。

  回想着刚才看到的那个少女的眼睛,南郇一双狐狸眼阴沉眯起。

  那双眼睛……

  *

  翌日一大早,南溪便带着四个护院去了山庄,临出城前,她还去牛马市场租了好几辆牛车。

  到了山庄,跟刘婆子一家打了个招呼,南溪便闪进了一间之前用来堆放草药,如今正空置的仓房。

  携同胖豆芽把空间里的粮食全都搬出来后,南溪才出了房门。

  彼时,已经晌午,刘婆子杀了两只鸡来接待南溪等人。

  饭后,南溪把所有人都召集到仓房外面,一脸严肃的对他们说道:“我希望你们待会儿不管看到什么,都不要惊讶,也不要多问,只管听我吩咐做事。”

  众人见她如此郑重的叮嘱,纷纷点头应“是”。

  所以,当南溪打开仓房门,让众人进去把所有粮食都搬上牛车后,众人虽然对突然出现这么多粮食感到震惊,但仍是谨遵南溪的话,不多问,不把震惊表露出来。

  户部衙门,付仁贵正在跟同僚江瑜对着近日收粮的数目,便见一个衙差匆忙跑进来禀报。

  “两位大人,又有人拉了几牛车粮食来衙门。”

  付仁贵与江瑜对视一眼后,同时起身往外走去。

  户部尚书还没有返职,因此,收粮的事由户部的两位侍郎全权负责。

  衙门口,赵山等人正在把牛车上的粮食卸下来,拆开给衙差检查。(送来户部的所有粮食都要先拆开给衙差检查看看,防止有人滥竽充数,而后再上称称重,最后衙差把粮食的种类、数量都做好笔记后,才会让人把粮食搬进户部粮仓。)

  付仁贵和江瑜出来时,几牛车的粮食已经称好了重量,正往粮仓里搬。

  做记录的衙差看到自家大人出来。忙拿着册子过来请他们过目,付仁贵仔细翻看着册子上所记录的种类,数量。

  当看到在粮食等级一栏写的一个良字时,他抬头看向衙差:“良等?”

  衙差俯身回道:“这次送来的粮食,不但颗颗籽粒饱满,还晾晒得极其干燥,大人您请看!”

  衙差把他引到一个麻袋前,扯来袋口,让他能看到里面装的粮食。

  这个麻袋装的是小麦,付仁贵和江瑜分别抓了一小把在手心,并捻起一颗放到嘴里轻轻咬了一口,麦粒顿时就发出了一声嘎嘣脆响。

  两人跟着又查看了其他几口麻袋,也全都是类似的良等粮。

  付仁贵与江瑜相视一眼后,转身问衙差:“这批粮食是哪家粮商送来的?”

  衙差凑过来:“大人,这是东城什邡街保安药铺的东家送来的。”

  “那位南大夫?”付仁贵自然知道每月坚持义诊三日的保安药铺,他也知道保安药铺的东家就是那位去年帮忙医治痢疾的女大夫。

  他惊讶的是一个药铺东家竟能拿出这么多粮食。

  “正是南大夫。”

  这时,已经搬完麻袋的赵山走过来,对二人抱拳道:

  “两位大人,由于路途有些遥远,剩下的粮食我们明日再送来。”

  江瑜和付仁贵同时惊讶道:“还有粮食?”

  赵山抬起手臂擦了擦脸上的汗,点头:“还有,只怪今日拉粮的牛车不够,才拉回来五分之一不到。”

  二人听了,皆是心中大喜,江瑜连忙问道:“不知你们的粮仓在何处?若是在运输上有所不便,本官可派衙差前去帮忙。”

  付仁贵也在一旁点头。

  赵山一脸感激:“二位大人真是体恤百姓的好官啊,我家姑娘的粮仓就在城外百里以外的一座山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