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入城
作者:青滢      更新:2022-05-10 17:20      字数:3063
  十二、入城

  城墙下,一千多人的队伍仍然列阵而立,丁壮们手持各式兵器面向城门,身子挺得直直的,就连队伍中的妇孺,也都颤颤巍巍地站着,没有人敢违令散开。

  确保了城内的控制之后,杨铭准备进城了。

  “丁百总,把刚才那些逃跑的人捡出来。”对那些不守纪律、临阵脱逃的人,杨铭不想让他们得到进城的资格。

  十几个人从队伍中拉了出来,一个个灰头灰脸的,有人甚至号淘大哭起来,这些人只能跟城外的俘人们一起,在窝棚或露天的地面与饥饿寒冷抗争了。

  “全体列队进城!”

  挹翠门的瓮城是没办法通过重卡和大炮的,即使拆了瓮城门也不行,好在挹翠门西边城墙后面就是校场,是驻军操练的地方,场地宽阔,杨铭打算在这段城墙扒出一个两丈宽的缺口,将车辆和大炮开进去。

  “拆城墙?”范同舟听到消息赶紧来见杨铭。

  “是的,不然铁车和大炮进不去。”

  这个理由是无可推卸的,后金得到顺义失守的消息之后,肯定会派大军来报复,没有杨铭的铁车大炮,等待全城人的将是血腥的屠杀。

  “也好,学生这就进城和赵知县商议,征调工匠和民伕将城墙拆了。城外的俘人中工匠和劳力也不少,只要给口饭吃就能干活,这一拆一建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这个理由是无可推卸的,后金得到顺义失守的消息之后,肯定会派大军来报复,没有杨铭的铁车大炮,等待全城人的将是血腥的屠杀。

  “也好,学生这就进城和赵知县商议,征调工匠和民伕将城墙拆了。城外的俘人中工匠和劳力也不少,只要给口饭吃就能干活,这一拆一建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与清代不同,明末生员在地方上的政治地位较高,参与地方治理的程度也比较深,顾炎武《生员论》曰:“今天下之出入公门以挠官府之政者,生员也;倚势以武断于乡里者,生员也;与胥史为缘,甚有身自为胥史者,生员也;官府一拂其意,则群起而哄者,生员也;把持官府之阴事,而与之为市者,生员也。”如此看来,当时的生员几乎相当于西方国家地方议会的议员了。

  作为县生员,范同舟原本就和赵知县互相熟识,赵知县向后金军献城投降有生员们的集体背书,范同舟逃出城也是因为受到他们的逼迫,今日他随杨铭一起收复顺义城,那赵知县和城中一众生员惊谔之余,一个个都对他颇为忌惮,纷纷前来巴结笼络,无形之中,范同舟在这帮老爷中地位提高了不少,说话办事更是举足轻重了。

  待到城墙扒开缺口时,已近申时(下午三点左右)了,杨铭仍像早晨出发时一样,挂好拖车,在丁有三等人的护卫引导之下,开着重卡进了顺义城。

  从北城墙的缺口进来,就是校场了,抬眼望去,满目苍夷,炮弹落点几十米范围内的房屋全部倒塌了,一片残垣断壁,这些砖木结构的建筑在高爆榴弹面前完全没有抵抗力。街面上的尸首已经清理,但遍地的血迹还在,几处房屋废墟上,还有人群在挖掘搜寻,有些尸首被扒出来了,亲眷们跪在周围痛哭哀泣。

  打进城里的这一炮除了击毙数十名后金兵将之外,附近民宅的老百姓也死伤惨重,被弹片和冲击波直接杀伤和房屋倒塌砸死砸伤的,恐怕不下百人。

  见此情景,杨铭也于心不忍,他嘱咐范同舟妥善安置这些失去房屋和亲人的百姓,又令丁有三调派军士和丁壮帮助挖掘清理。

  杨铭要去入住的地方是顺义游击将军府,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十一月十六日,顺义游击营兵随同满桂和侯世禄的大军在城外与后金军决战,战败后撤往北京,俱没于永定门一役,顺义知县赵晖中率众献城投降,其实也是城内无兵可守之下的无奈之举,豪格进城后就住在游击衙门,现在,官衙的主人又换了。

  游击将军府在校场的东面,中间隔着大街,官衙坐北朝南,前院是议事厅,是军事指挥和办公的场所,后院则是将军及家眷生活区,中间隔了一道院墙。

  将军府西面朝向校场的围墙被扒开了,工匠们正在赶制一丈多宽的门楹,这是杨铭吩咐的首要任务,车辆和大炮是不容有任何闪失的,他打算把它们停放在将军府的后院里。

  看到重卡拖挂大炮开过来,人们纷纷停住手头的工作,谅讶地打量这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重器。

  杨铭驾车从围墙的缺口驶入,将车停放在院子里,让丁有三派人在外面把守,督促工匠加紧施工。

  和范同舟一起陪同杨铭的是顺义县教谕赵僎,这位赵教谕四十多岁,山东胶州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言语慷慨,颇有几分豪爽之气。

  “杨将军神武绝伦,今日获此大捷,解全城生民于倒悬,学生感佩之至!”

  “不想我大明竟有杨将军这等神武之将,不知将军何方人氏?有何家学渊源?”

  这分明是来打探自己底细的,杨铭苦笑——自己从何而来,没办法跟别人说,就算说了,别人也不会信。

  “杨某一介草民,昔日以奇缘习得些本事,值此国难之时,挺身而出,抗虏勤王,自是大明臣民之本分。”他打着哈哈,在范、赵二人的陪同下巡阅将军府。

  将军府的前院里,十来名男仆和仆妇站成一排,垂手而立,眼睛看向地面,让人感到一种无声的温驯。这些仆人是将军府的杂役,豪格住进将军府后,遣散了府中旧仆,命令顺义县重新提供了这些仆人,现在,他们正在这里迎接新的主人。

  一名男仆和一名仆妇引导杨铭一行走向内宅的垂花门,在这古色古香的中国传统精美建筑前,杨铭忍不住抬头仔细打量。从外面看去,垂花门像一座华丽的砖木结构门楼,而若从内宅里看垂花门,则似一座亭榭式的方形小屋。垂花门有内外两道门,外面的门叫棋盘门,或叫攒边门,门扉坚实厚重;内侧的门叫屏门,平时一般是关闭的,通行走屏门两旁的侧门,或者走门厅左右两边的抄手游廊,这样,即使外面的棋盘门打开,有屏门的阻隔,从外面也看不到内宅的情景。

  到了垂花门的台阶之下,赵教谕、范同舟和男仆都止步了,那名中年仆妇引请杨铭走进棋盘门,从屏门旁的侧门进入内宅。

  刚跨过屏门,便看到院内站了一大群年轻美貌的女子,穿红戴绿的如花丛铺地,她们都低下了头,只有几个胆大的女子挑起眼角用余光悄悄张望。

  这些女子是之前从各处的俘人中挑选进城的,她们一部分作为赏赐分发给有功的后金官将,一部分留在将军府里充作侍女,顺义城收复之后,所有的女子都被收拢在这里,像战利品一样等待胜利者的发落。

  杨铭憆视这群女子,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些女子有的家人在城外,有的不一定还有家人了,把她们留在府里也是个麻烦,他正思忖踌躇,却见西厢的游廊里,许小娘子抱着孩子,脸上似笑非笑地在看自己。

  许莹是和王成一起乘坐悍马车拖挂在重卡后面进城的,进了城车辆就直接开到将军府后院停放了,只要杨铭不发话,范同舟他们是不会把她放到别处安置的。

  小娘子看过来的目光表情让杨铭感觉有点脸红,咳了咳,他问道:“王成呢?”

  “王小公子安置在那边的厢房里了。”许莹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房间的位置。

  “哦,你住哪?”

  “奴家在这边的厢房。”小娘子脸上露出柔柔的笑容,一双桃花眼闪烁光亮。

  “嗯,那好。她们……她们怎么安置?”

  “就让她们住西边的裙房吧。”裙房是院子东侧或西侧的一排房子,建筑规格较厢房为次,通常作为仆人的住宅。在华北地区,西边的裙房比东边的好,东边的裙房夏季西晒,冬季受西北冷风吹袭,居住环境相对差一些。

  “不碍到铁车就行。”

  “铁车停在正房后面的院子里,在后罩房的前面,那里寻常是不会有人过去的。”许小娘子似乎对将军府的这种建筑格局很熟悉。

  “好,这里烦请你张罗一下,我有事先去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