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投靠
作者:青滢      更新:2022-05-10 17:20      字数:2427
  十四、投靠

  早上醒来,许小娘子照例端上了铜盆热水,侍候杨铭洗漱。

  “还有没热水?给我打一大盆来,我擦擦身子。”

  杨铭在美国养成了早晨洗澡的习惯,两天没换衣服了,不洗换一下感觉难受。

  许小娘子干脆利索地换了木盆,端了一大盆热水进来,杨铭也不避嫌,脱掉长袖T恤,露出六块腹肌,上下擦拭起来。

  “来,你帮我擦擦背。”他不客气地对小娘子说。

  许小娘子也不推辞,接过毛巾,在热水里拧了拧,站到身后给他擦起了背。

  “将军,要不要大点力气?”

  她的脸几乎贴着杨铭肩部的三角肌,一阵清新的香气随声音飘了过来,看来这小娘子已经用过昨晚拿到的牙膏牙刷了。

  “嗯,用力擦。”杨铭嗅到这如麝如兰的味道,心中不禁一荡。

  “将军,您的头发?”

  “哦,我不是和尚。”

  杨铭知道许小娘子心中的疑问。长期在部队生活,没时间去弄什么发型,他的头发就是最简单的平头,自己用电推剪推的,最短的0.8毫米的那种。

  显然,这种发型在明代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十天半月没剃头的僧人。僧人的戒律规定是半个月剃一次头,但如果确实没有条件,只要头发长度不超过二指,也不算犯戒。而且明代的僧人是不烫戒疤的,那种额顶上烫几个疤痕的规矩是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的,雍正皇帝精于佛学,对僧人事务多有干预,据说这戒疤是他提倡和规定的。

  “嗯。”许小娘子嘤咛一声,兰花般的气息轻拂杨铭的后颈。

  擦洗了身体,换上一身干净的迷彩服,披上防弹衣,戴好头盔,背上步枪,杨铭气宇轩昂地去往垂花门。

  垂花门外的前院里,丁有三带领二十几个军士列成两排,站得直挺挺的,见杨铭出来,他上前一步,躬身抱拳唤道:“将军!”

  “哦,你们这是干什么?”杨铭讶然问道。

  “我等愿追随将军!”丁有三抱拳说道,神情严肃。

  自从入城之后,丁有三等一众军士就面临自己命运和前途的选择,他们都是朝廷的经制之兵,作战溃散后,一直在乡下东躲西藏,如今进了城,按规矩就应该到衙门里报到,接受官府处置,因此,他们的命运无非就是以下几种:

  其一是被官府一纸公文,送归其所在的部队。可是他们的部队已经被歼灭了,几个溃兵不知会补到哪个将领手下去,最终就是当炮灰的命运。

  其二是隐藏军人身份,在难民堆里混口饭吃,等将来时局安靖后,他们就成了无处安身立命的流民了。

  其三是抢一笔银子,跑回老家去。时下大明的军队大多都是募兵,不是那种与土地户籍挂钩的军户,如果能趁乱抢到百十两银子,跑回老家买房买地娶媳妇,还是挺不错的。但眼下这形势,抢了钱也没法跑,城外都是后金军的天下,带着银子跑出去,那是嫌死的不够快。

  因此,丁有三和军士们商量了半夜,最终决定投靠杨铭。杨铭虽然不是朝廷的经制武将,但以他现在的战功,朝廷肯定会有封赏,即使退一步讲,朝廷不授予他官职,就凭他的本事,在这乱世里讨一口饱饭吃,那也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追随我?怎么追随?”稍一思忖,杨铭已经明白了他们的意思,但自己也不能急于表态,有些话还是要说清楚的。

  “求将军收我等为家丁。”丁有三诚恳说道。

  明代“家丁”的范围很广,比如富豪家守护家院的仆役,就可以称之为家丁。至于武将手下的家丁,则是指武将所辖不入兵籍者,是将领于正式军队之外私人组建的亲信精锐队伍,其待遇比一般军士要高。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家丁》曰:“今西北将帅所蓄家丁,其廪饩衣械,过额兵十倍,每当大敌,用以陷阵,其善战者多以首功自奋,间至登坛。亦有以降虏效顺者,尤称骁健,近辽左李宁远专仗此树勋。”

  除了军事将领蓄有家丁外,其他在职或退休的官员也纷纷蓄养家丁,如山东知府徐从治收养“才武鸷勇之士”二十三人,“给裘马,而厚糈之”,后来,他率领这些人镇压徐鸿儒造反,镇压兵变,与孔有德、耿仲明等叛军作战。

  杨铭不是朝廷的经制武将,未得朝廷允许,是不能募兵的,但若有功名在身,招收家丁却没有限制,丁有三等人想到的这条出路,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也好,我正要招一批家丁,你们愿意来,我很欢迎。”

  “但是,我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你们要如实回答。”杨铭沉下脸,严肃地说。

  丁有三等人躬身抱拳,等待他发问。

  “你们为什么要投靠我?”

  “因为跟随将军能打胜仗,能吃饱饭!”丁有三说道。

  “还有呢?”

  “跟了将军有好前程!”一个军士说道。

  “好前程,什么是好前程?”杨铭反问道。

  “跟随将军打胜仗,立战功,升官发财娶老婆……”另一个军士补充道。

  旁边的几个人呵呵地笑了起来,丁有三瞪了他们一眼,那几个军士都赶紧闭嘴了。

  “升官发财,这也没有什么错,有功必赏嘛。至于娶老婆,那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杨铭背着手,在队伍前面来回踱步,眼神犀利地盯向这些军士。

  “你们追随我,我自然有责任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但是,各位都是刀尖上讨生活,若他日战死沙场,也是常有的事,你们都考虑过吗?”

  “我等愿为将军效死!”军士们异口同声地说。

  杨铭点了点头,淡淡地说:“若有贪生怕死,临阵退缩之事,该当如何?”

  “斩!”丁有三坚定地说道。

  “你们可能服从命令?”

  “能!”

  “可能严守军纪?”

  “能!”

  “那好,你们以后跟着我了。”杨铭在队列前巡睃,目光如炬。

  “我不仅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我还会让天下人都过上好日子!”

  军士们一时沉默不语。

  在这乱世之中,能保住自己一条命,已是幸运,兼济天下人的事,又有谁敢夸下这海口?这话若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众人肯定会有一番调侃和嘲笑,但杨铭这两天的表现太惊人了,超出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想像极限,不管他说什么话,大家都得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