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寻北
作者:青滢      更新:2022-05-10 17:21      字数:4466
  三十一、寻北

  红夷大炮再次开火,一队抬云梯的后金军被铁弹击中了,哗啦啦倒下一串,几名兵丁瞬间被铁弹砸死,还有几个被铁弹擦碰到的,蜷倒在地上鬼哭狼嚎地哀叫。

  无敌大将军佛郎机炮的霰弹远远地打过来,后金兵倚仗身上的厚甲,竟不躲避,冒着弹雨继续向前冲锋。几个面部被弹丸击中的兵丁,一只手抹拭满脸的血,另一只手仍然抬持云梯,踉跄地跟随队伍的步伐前进。霰弹在远距离的威力不够,既不能破甲,就算到打脸上也不一定能致命。

  后金军的云梯刚搭上城墙,城上的擂石滚木就雨点一样地砸了下来,几个刚爬上云梯的兵丁被砸到,连人带石从云梯上重重地落到地面挣扎,在首登城者奖赏前程的激励下,更多的后金兵涌上云梯。

  城墙上的守军伸出叉竿,顶住云梯两侧奋力往外推,每根叉竿都由几个军士一起握持,共同发力将云梯推离城墙。那云梯被推得垂直了,立在地上高高地摇晃,突然超过了平衡点,像水车一样往后旋倒。云梯上的后金兵纷纷跳下,那些爬得不高的跳落到地面,一瘸一拐地闪开,没来得及跳下的就随同梯子轰然倒地,震起一片灰尘,人被压在梯子底下痛苦挣扎。

  “传令,镶白旗出战!”皇太极看了攻城场面,心中对莽古尔泰的忿恨愈加强烈,莽古尔泰所部的冒然出动,打乱了他原本的战斗部署。

  一声号角,多尔衮的镶白旗部队开始出动。十几架云梯由两侧的旗丁抬持,在前面的楯车掩护下向城墙冲去,他们的云梯顶端带有铁制的倒勾,一旦搭上城墙,是不容易被顶竿推开的。

  这时,一骑快马奔到了皇太极的面前,佐领翻身下马跪倒,拱手行礼禀报道:“大汗,晋商的火药运到了。”

  火炮是攻城的利器。皇太极此次带领大军入塞,是绕道走的蒙古地界,行军条件比较艰难,并没有携带火炮,现在后金军的火炮都是作战中从明军手里缴获的,弹药来源缺乏。铁弹尚可以部分回收利用,火药就是完全的消耗品了,是以这次进攻北京城,未能出动火炮攻击。

  听到禀报,皇太极眼里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楯车、云梯退后,火炮趋前攻击。”他冷冷地命令道。

  城墙上,大学士孙承宗披挂铁甲,同司礼太监沈良佐一起四处巡视守城战斗。后金军的第一波攻击基本没给守军造成太大的压力,倚仗高大坚固的城墙,守军的信心士气都比较足,防御调度也颇有章法,没有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孙承宗对此是满意的。

  一队队明军手持各种器械猫在箭垛后面,领头的伍长从垛口紧张地观察后金军的动向,一个把总身上中了箭,几名士兵用木板抬他退下城墙,迎面遇到全身披挂的孙承宗,把总吃力地撑起身子行礼。

  “将士用命!”孙承宗颔首点头,赞许地说道。

  “鞑子的炮——”垛口观察敌情的明军伍长大叫起来。

  孙承宗一惊,趋前几步从垛口望去,只见七八门火炮从后金军阵列中推了出来,黑洞洞的炮口正对城墙方向推进,火炮的后面,紧跟满载弹丸火药的板车。

  将军府后院里,M777榴弹炮已经展开,底盘的犁锄紧紧地嵌在坚实的地面上,炮管已经抬起一些角度,在高大的槐树枝丫掩饰下斜指西南面的天空。

  这门M777榴弹炮的炮管是39倍口径的(远程型号有52倍口径的,整炮重量会由39倍口径的3.745吨增加到12.3吨),以155毫米口径计算,39倍口径炮管则是6.045米长度。

  榴弹炮后方不远处,杨铭站在三角架后面操作一台高精度陀螺全站仪,这台徕卡出品的陀螺全站仪是炮兵必备的测量装备,其作用是精确测定方向,为火炮标定出基准角度。

  陀螺全站仪是利用灵敏感知地球自转的角动量来测量真北方位的,它不受外界气象、时间、季节的影响,可以全天候、全天时自主定向测量。高级的陀螺全站仪采用磁悬浮支承陀螺,消除了悬挂带扭力矩的不良影响,且无需零位观测,其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秒角度,也就是说,如果沿测量出来的方向线延伸20公里,其终点误差不到10厘米。

  首次寻北需要几分钟的测量时间,趁仪器工作的空隙,他点燃一支香烟抽了起来。这时,许莹从后院的游廊里过来了,盈盈飘荡的翠色衣裳给光秃秃的槐树枝丫带来一抹春意。

  “将军,奴家已吩咐任何人不得进入后院。”她打量眼前的一切,平静地说。

  “哦,你来的正好,给我帮帮忙。”杨铭赞许地点头。

  “将军但请吩咐。”许莹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人也凑了过来。

  杨铭左手夹了香烟,右手将她搂到怀里,一口烟雾喷到脸上,许莹皱眉扭头躲避,嗔道:“讨厌,你干嘛。”

  呵呵一笑,杨铭在她脸上轻轻吻了一下。

  “将军……”许莹俏丽的面容顿时一阵绯红。

  “许莹,我喜欢你。”不等答话,杨铭就朝她娇艳的嘴唇吻了下去。

  许莹嘤咛一声,身体一阵颤栗,软倒在杨铭的怀里。四唇相依,久久缠绕,直到香烟燃尽烫到了手指,杨铭才放开了她,却赫然发现,她已是满脸泪痕。

  “怎么了?许莹,你不愿意吗?”

  “将军,奴家永远追随你。”许莹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嗯,那泪水,是幸福的泪水。

  在许莹的帮助下,杨铭按照陀螺全站仪测出的方位安装了标杆。火炮的远程瞄准和视距内的射击不同,视距内射击用榴弹炮左侧的M138式肘形瞄具对准目标一瞄就行了,远程瞄准则必须用榴弹炮左侧的M137式周视瞄准镜和右侧的M18象限仪通过标杆装定方位角和射角。

  随后,他爬上槐树架设无线电天线。

  “将军,您小心一点。”许莹在树下仰头盯视,关切地喊道。

  “没事,小CASE。”杨铭对她笑了笑,继续往上爬。无线电天线位置越高,通信距离就越远,今天的任务要求他必须将天线装得尽可能高。几乎爬到槐树的顶端,他用锣丝刀将天线抱箍牢牢固定在树干上,随后又取出激光测距仪,探起身子四面张望,寻找顺义城的中心建筑——石幢。

  石幢是顺义城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交界的十字路口处的一幢标志性建筑物,有说是唐代修建的,由汉白玉雕刻而成,高约三丈有余,幢身华润如脂,四周缀以铜铃,幢身雕有莲花、佛像、龙、狮、虎及其他纹饰。志书记载:“一柱插天,八角环绕,石坚而色莹,望之亭亭如玉,四盘撑以盘龙,刻以狮象莲花佛座,上覆荷叶宝盖,旁缀金铃,风动玲然有声。”清康熙时顺义知县韩淑文写诗赞曰:“白玉撑天达四衢,当年玉马驾云车。千秋底事穷难究,前代文章入献书。”

  这石幢1953年扩宽道路时拆除了,后于1991年在原址重建,位置好像是挪了几十米吧,这给他的定位带来了一点小麻烦。

  “许莹,你帮我记个数字。”他把激光测距仪上的数字报了出来。

  “将军,奴家记住了。”许莹仰着头,双臂前伸,似乎担心树上的人摔下来。

  杨铭又将激光测距仪对准顺义城墙的四个角,测出距离,报给许莹记下。

  “好了。”他一边说一边快速下降,到离地三米时,飞跃跳下,落地一个漂亮的前滚翻,笑嘻嘻地站到许莹面前。

  “将军,你吓死奴家了,这么高你就跳。”许莹手抚胸口说道,突然像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嗔怒的表情,给了他一个白眼。

  “嘿嘿。”杨铭也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把搂过许莹,在她脸上亲了几口。

  “将军,别……,奴家要忘记数字了。”许莹软绵绵地在他耳边娇喘气息。

  正事要紧,他放开许莹,调出军用笔记本的Excel界面,将许莹记的数字输入单元格,又调出激光测距仪的记录翻看了一下,这姑娘记性不错,一个不差!他设置了几个三角函数公式计算一番,然后切换到阿法兹的界面,调出卫星地图,找到了石幢环岛的位置,用刚才计算出的数据猜测校正了古石幢的坐标,再根据与石幢、城墙的夹角和距离,用鼠标在阿法兹的界面上狠狠地点了下去。一架火炮标志出现在界面里,这就是他的M777榴弹炮的位置——在上个世界的卫星地图里,是在一条宽阔的公路上!

  沧海桑田啊,他不禁一阵感慨。莫名其妙地穿越回明末,自己一定要有所作为,才算是不负年少。

  要是有GPS就不用这么麻烦地观测和计算了,直接掏出手机,几秒钟就定好位了。杨铭想起他手机里安装的“定位-D30”APP,这个APP是一个名叫Sherstyuk的乌克兰炮兵军官开发的,用于为乌克兰老式的苏制榴弹炮提供一个简易的“火控计算机”。依靠手机里的GPS传感器,乌克兰炮兵架好大炮,掏出手机,几秒之内完成GPS定位,得到自己的坐标,然后将要射击的目标坐标输入“定位-D30”APP,APP就能立即给出火炮射击需要的方位角和射角,按此数据摇定火炮,立马就能开炮射击了。当然,这款APP是没有考虑地形数据的,单纯是用地球曲率计算弹道,精度不算太高,但是在实战中已经很有效了,给俄罗斯军队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后来在2014年俄罗斯黑客组织“梦幻熊”攻击了Sherstyuk的电子邮箱,篡改了其博客中的“定位-D30”版本,在“新版”APP里植入了后门。乌克兰炮兵在下载使用“新版”的“定位-D30”APP时,被植入了后门的APP就将自身的位置发送给俄罗斯,结果是乌克兰炮兵还没开炮,俄罗斯的炮火就打过来了。最终在2014年8月之后,乌克兰军便一溃千里,原本耀武扬威的炮兵部队更是损失惨重,以至于不得不在次年被迫开始停火议程。

  收回思绪,杨铭取出RQ-11B“大乌鸦”无人机背包,开始组装无人机。

  RQ-11B“大乌鸦”是“指针”无人机的缩小型,机长0.9米,翼展1.4米,作战重量1.91千克,采用人力投掷发射,由Aveox 27/26/7电动马达驱动,锂硫电池动力,电量是普通锂电池几十倍。RQ-11B声信号特征小,91.44米以上高度飞行时几乎听不到电动马达的声音。任务续航时间1至1.5小时,最大巡航速度96千米/小时,有效工作半径12公里,实用升限4572米。

  这种无人机非常小巧,分解后可以放入背包内携带。RQ-11B可以从地面站进行遥控,也可以使用GPS航途基准点导航全自动执行任务。其控制器是一个手持式类似大号视频游戏机的手柄,手柄上的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机身的CCD彩色摄像机或红外摄像机传来的视频及周边信息。

  RQ-11B“大乌鸦”在2001年首飞,2002年开始部署到阿富汗战场,到2016年时已经交付超过11000套。这款无人机单价35000美元,每套系统包括1个地面控制中心和3架无人机,装备到驻阿富汗的每一支排级部队,用于战地侦察。

  杨铭将安装在槐树顶端的天线的馈线通过SMA插头接到无人机控制手柄上,RQ-11B的标准工作半径是12公里,现在他通过把通信天线升高的方式,将其工作半径扩展到20公里以上。明代的时候没有电器设备,更没有无线电通讯,电磁环境那是相当地好,没有任何干扰,即使不升高天线,要控制20公里飞行半径都是可能的。

  “掷飞机啦!”他对许莹一笑,助跑几步,像掷纸飞机那样,将RQ-11B朝西南方的天空掷出。无人机上的电动马达嗡嗡作响,带动两个螺旋浆高速旋转,像大雁一样直冲云霄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