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通文馆李存惠
作者:一只小萌新a      更新:2022-10-18 20:22      字数:2775
  此时,汴州皇宫,焦兰殿上。

  一个酷似朱友文的红发大汉唯唯诺诺的站在殿中,手脚都不知往哪里放,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友文,抬起头来。”

  听到朱温的话,大汉这才敢抬头,一脸怯色的看着朱温。

  “父皇。”

  朱温坐在龙椅之上,俯视着这个自己最喜欢的儿子,本能的感觉有些不对劲。

  “友文啊,你不过是闭了一次关,气势怎么就不一样了呢?”

  大汉心里一惊,默默呼了口气,才低声道“父皇,儿臣只是觉得,做人不能太狂妄。要谦虚一点才好。”

  “谦虚可不是懦弱。”朱温皱了皱眉,道“身为朕的儿子,谦虚一点可以,但一定要有王者风范!”

  “是是是。”

  大汉连忙点头。

  正在这时,一个宫廷侍卫进殿,单膝跪倒在地。

  “陛下,孟婆来了!”

  朱温眼睛一亮,道“宣孟婆进殿!”

  一旁太监尖亮的嗓音顿时响起。

  “宣,孟婆进殿!”

  朱温这时看向大汉。

  “友文啊,你先下去吧。”

  “是,父皇。”

  大汉朝着朱温一拜,缓步退出。

  而这时孟婆正好拄着拐杖进殿了。大汉与孟婆照了个对面,连忙施礼。

  “孟婆,您老人家好啊。”

  孟婆微微点头,反向大汉施了一礼。

  “殿下多礼了。”

  大汉这才退出焦兰殿。孟婆这时缓步走进大殿,对着朱温颔首施礼。

  “玄冥教孟婆,拜见陛下。”

  “嗯,免礼。”

  朱温对待孟婆的态度还算友好,轻轻抬手便让孟婆起身。

  “孟婆啊,你觉得友文今天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孟婆却是朝着朱温贺喜道“二殿下如今懂得收敛锋芒了,比起以前想必是更有人格魅力了。”

  “是吗?”

  朱温当然还是觉得不对劲,不过想了想也便不想了。

  因为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值得他上心。

  “此次大军北伐卢龙,通文馆与幻音坊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孟婆,你就去走一趟北地,只要通文馆和幻音坊的人敢动手,你就杀了他们。”

  “是!”

  朱友宁的北伐之军,可谓是势如破竹。

  他这一路行进路线的终点,正是沧州。

  目前的沧州义昌军节度使,乃是刘守光之子刘继威。

  刘守光在返回卢龙时,给了他两万大军以供驱使,同时身边还有大将张万进、周知裕为辅,也算是兵多将广了。

  因此见朱友宁率军北上,刘继威当即便派大将张万进、周知裕各自率军五千,轮番设伏阻截,但无一例外全败了。

  毕竟修炼了内功的虎捷军将士,根本不是燕军这些普通士兵能够挡得住的。

  朱友宁一路高歌猛进,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在连破十余城之后,终于连夜来到了沧州城下。

  沧州乃是大城,城内更是有一万多守军。可不是一时之间能够攻下的,因此朱友宁率军驻扎于城外,等待第二日天明再伺机攻城。

  沧州城外,斥候频出。

  这些斥候,都是钟小葵手下的影密卫。

  战事已启,他们负责的便是打探军机情报、勘探地形、提供预警信息等事情。

  此时,他们正四处查探沧州城附近的道路情况。

  而这时,一个拄着拐杖的白衣男子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老大,你看那个人。”

  这是一小队斥候,共三人,都埋伏在隐秘之处打探四周。

  其中一个眼尖的斥候,一开始就发现了这个白衣男子。

  听到手下预警,斥候中的头领将目光转移过去,顿时看到了那白衣男子的模样。

  只见那白衣男子一副书生打扮,头上包着块白色头巾,两边鬓发各自垂下一绺,一副儒生脱尘的模样。

  而且奇怪的是,这个白衣书生一直闭着眼睛,手边也时刻拄着一根木头拐杖。

  “这个人怎么一直闭着眼睛?难道是个瞎子不成?”

  头领低声呢喃道。

  然而下一刻,他却心惊胆寒。

  因为那个闭着眼一直往前走的白衣书生,竟然掉了个头,朝着他们藏身之地走来了。

  “老大,他朝着我们走过来了!”

  “可他闭着眼,是怎么找到我们的方位的?”

  “闭嘴!”斥候首领立刻低声喝了一句。

  他面上虽冷静无比,但心里当然还是疑问不断。

  他们藏身之处杂草丛生,常人一眼望去也看不到什么端倪,

  可这白衣书生只是闭着眼,却能精准地朝着他们所在之处走来,这绝不是巧合!

  正如头领所料,那白衣书生仍在继续走着,虽说看上去步伐不快,但转眼间就已经精准的来到了他们的藏身地。

  “你是什么人?”

  斥候头领当场变得警惕。

  那白衣书生并不答话,只是用手杖轻轻点地。

  然而就是这个动作,却让斥候小队的几人陷入绝境。

  因为他们已经被围起来了。

  被四面八方突然冒出来的通文馆的人围起来了。

  望着四周一袭白色的通文馆杀手,斥候头领脸色顿时沉下去了。

  “你是通文馆的人?”

  白衣书生仍旧不回答,只是轻轻朝着斥候三人挥了挥手杖,周围通文馆的杀手便一拥而上。

  摄人的寒芒从他们的手中的利剑亮出。

  这些通文馆的人,从四面八方交错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基本封锁了所有可以逃脱的空间,带着绝杀之势,一同朝着中间的三人刺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那名斥候头领的眼中突然闪过一缕寒芒,就像是一柄锋芒毕露的利刃。

  噌!

  斥候头领瞬间拔出了自己腰间的长剑,全身内力流转,手掌一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刺入了最接近的一个通文馆门徒的咽喉之内。

  一击必杀!

  白衣书生耳朵微动,似乎察觉到了斥候头领的不凡之处。

  此时,斥候头领已经从尸体喉结之中抽出长剑。

  他顺势转身,在躲过了四柄斩向他的利剑的同时,长剑再次横扫,剑光闪动,已将另一个通文馆门徒拦腰斩断。

  当然,同伴的死亡,并没有令通文馆的其他杀手退缩。

  身为一名杀手,在执行任务之时,必须要对死亡没有任何恐惧。

  不过斥候头领的两名手下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很快投入了战场。

  此时场上还有七名通文馆的杀手,而影密卫的斥候只有三人,但他们并没有畏惧。

  人影交错,刀光剑影、血雨纷飞。

  随着最后一道弧形剑光劈落,最后一名通文馆的杀手瞪着死寂的双目,捂着不停渗血的喉咙,跪倒在了地上。

  “武功不错。”

  这一旁观战许久的白衣书生,这时竟鼓起了手掌。

  “连手底下一个普通的奴才都有如此功力,朱友宁的福气不小啊!”

  “你是什么人?”

  斥候头领甩了甩手中长剑的血迹,剑尖直指白衣书生。

  这白衣书生这次却并不吝惜话语,很直接地介绍了自己的身份。

  “通文馆,李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