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进城
作者:书荒自己码      更新:2022-05-11 02:01      字数:3710
  六月二十八夜。

  城外火光冲天,映红了太平门哪边……的半边天。

  城内李秀成带着幼主,在忙碌的布置突围任务!

  是的!

  侦案兵们告诉李秀成,二十八日夜。

  他们大帅将指挥大军,向太平门外的清军,发起猛烈进攻,为太平军突围,炸开一条生路……

  本来李秀成是不信的,但是有空投了,一万条步尼枪的事实在这之前,李秀成也不好拒绝,侦察兵们给予的好意提醒,事先几日也做了些准备。

  但今晚太平门外的动静太大了,几乎震天动地,令他又升起了,让全体突围成功的可能性。

  二十九日凌晨。

  一夜未眠的太平军万余将士及家属,己全部集中在了太平门左近。

  随后侦察兵引爆了城墙下,清军早已埋好的几万斤炸药!

  随着一声巨响,太平门附近的城墙整个垮塌下去近六十米缺口。

  城里张云属下的,侦察兵两三百人,带头冲出城外。

  身后是密密麻麻的太平军将士,也跟着冲了出来。

  由于湘军统领,曾国荃于昨晚被炸死,湘军群龙无首,乱做一团,虽拼死想把太平军赶回城去,但却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于此同时,在距离南京太平门外,近三十公里的,卫国军远程炮兵阵地上,百余门一五五加榴炮仰首待发!

  随着张云一声令下,早就标好了炮击诸元地炮兵们,先把高爆榴弹放入火炮,火箭增程弹随后放入,一拉炮绳。

  瞬间地动山摇,炮弹飞越长江,落在太平门外湘军狙击阵地上……

  张云硬生生用远程火炮,为扶老携幼的太平军炸开了一条生路!

  二十九上午。

  全部太平军将士,及家属都突围成功,全部千余侦察团士兵……以五千太平军将士负责断后!

  湘军紧追不舍,甚至放着城门洞开的南京城不要……追到离城十余公里处,才被侦察团放置的反步兵地雷阵地所狙击住!

  等湘军几万主力,用人命排空地雷,准备继续追击时,太平军己去远了,而卫国军……五个军己经团团包围着了他们。

  军属的一零五轻榴,第一个发声,紧接着一五五加榴也加入了合唱!

  炮击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停,正当湘军们庆幸自己没死时!

  张云驾着飞机来了,一顿狂轰烂炸……

  卫国军主力也在这之后发起了进攻,年轻的卫国军人们,喊着冲锋号向湘军冲去,栓式步枪的声音此起彼伏。

  冲进湘军阵型中的先头部队……己经拼起了刺刀!

  后方的将士也不慢,很快就冲了上来,武器落后的湘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整个战场上到处是喊杀声!

  傲慢的湘军,首次尝到了败仗的滋味,而且是,兵败如山倒的哪种!

  经过一个白天的苦战,张云开飞机配合卫国军几万人。

  一共消灭了湘军近十万,基本把湘军主力成建制的抹去了!

  随后卫国军兵进南京城,搜清南京周围的残敌。

  张云没进城,只是命进城的五大军长,把太平军留下的巨额财产,都整理出来,为了这一批财宝,张云才支持李秀成突围的!

  至于怕他们都带走,他们能带走多少?何况……侦察兵们,告诉李秀成突围之前……别放火,以防打草惊蛇!

  李秀成对此深以为然,导致了南京城基本得存,少数骚乱还没有成气候,就被进城士兵,旋即扑灭……

  想起这批原本,被曾国荃吞下的巨额财宝,即将归咱了。

  张云就乐不可支,人生三大乐事,升官、发财、死老婆!

  老婆木有,暂不去想,前二者……如今老子都差不多实现啦!

  占领南京城后,张云下令收集所有的财物,规定必须上交。

  并命令,侦查团四处出击,虽然湘军已经被打残,但是淮军还活跃在,江苏浙江两省。

  这一次,张云不把淮军也打残,他是不会收兵回去的。

  南京是四战之地,张云没打算在这里发展,张云想把淮军全部都集中起来,方便他一次性消灭。

  不过江苏~浙江两省很大,张云也没指望,很快就把它们集中起来。

  现在的首要工作是,把南京周围的难民们,有组织地向湖南辰州府撤退,因为打完这一仗,张云要把部队……扩充到三四十万人。

  西南的五省,张云是要定了!

  正在张云,准备撤离难民的时候,陈林找上门来了。

  他有点想不通,既然占领了南京,为什么又要撤退?

  我们卫国军,完全可以以南京为基础,向周边发展。

  张云没有正面回答他这个问题,仅仅敷衍了他两句就将其打发走了,但是过两天,把其他五个军长全部都找过来了。

  甚至是师长,团长也召集回来,正好大家都对张云要撤退,回辰州府的做法……表示了不解,张云眼看糊弄不过去了,不能让手下的刀把子们和自己之间生出两条心来,张云只得站出来。

  在南京城内,召开了高层会议,所有团以上级别军官。

  全部与会无一缺席,大家都对此次的撤退,存有疑虑!

  在会上张云,向大家解释了,未来几年的战略发展方向。

  并一再申明,现在起兵,不是不能打垮清朝。而是,我们将要打的内战,可能会是,五年?十年……

  这样的战争,不是我想要的。

  而且在这样的战争中,我们与清朝那边,交战几年,会把整个国家都打烂的,死的都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人。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以退为进。

  先攻取西南五省,慢慢发展几年,发展出,一支能够在几个月之内,扫灭全国的军队。

  与可以马上……跟在军队的后面,接手地盘的基层官员!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而我们现在全军当中~有多少人识字呢?

  除了班长级别以上,其余的大头兵们,恐怕还没有几个,识得很多字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卫国军如果强行发动内战。

  将会给老百姓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因为我们现在就向以前的李自成与洪秀全一样,手底下基本上没有几个读书人,也没有读书人,会投靠咱们。

  而且咱们也不会治理国家,要知道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

  为了不走李自成的后路……我们必须在起兵的同时,就具备接管全国,所有官府的能力。

  可现在明显……咱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本帅希望你们,能够跟本帅一样,沉下心来。

  不要急躁!

  等咱们再把淮军打残以后,就撤回辰州府。扩军以后,向西南进军,其实现在咱们,已经在扯旗造反了。

  只是还没有,扯出这块棋子罢了,给清廷留下了一层遮羞布而己!

  张云反复给众下属做工作,希望他们能够以大局为重。

  张云这么做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给清廷一个台阶下。

  免得他们那些高官,死咬着卫国军不放。

  不是怕了他们,张云只是怕与他们作战。

  绵延日久的大战,会对中原地区……造成很大破坏与伤害。

  在开完会之后,张云得到了侦察团的汇报,淮军在江苏浙江两省的分布图,已经呈现在了张云的办公桌上。

  张云下令全军出动,除了胡雄辉留下一个军。负责运输财宝,与南京周围的难民,回辰州府。

  其他四个军,分成两拨,一波去江苏,一波去浙江。

  同时张云也驾飞机,从南京起飞,前往侦查淮军动向。

  与此同时,李鸿章也得到了南京之战的变故!

  清廷方面也接到了……南京之战的变化,几乎是连下十二道金牌命令给李鸿章,命他向南京城进发。

  在侦查团侦查到这个消息之后,张云急忙命令杀出去的四个军撤退回来。

  在南京城据城而守,等淮军湘军,还有其他杂牌清廷军队。

  全部包围住了南京在开战,仗打早了,张云怕吓跑他们!

  现在张云守着南京城,等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僧格林沁。他们全部到齐之后。

  张云要给他们一个……永世难忘的教训,至于他们来不来的问题!

  张云压根就不担心,据侦察团的内线,清廷方面,对他们四人~已经下达了死命令!

  让他们四人……放下手中所有事物,全力向南京城前进,务必尽快剿灭据城而守的……什么卫国军地匪患!

  在张云看来,以他们四人对清廷的忠心,很是狗腿啊!

  只要是主子命令它们去咬谁,除了他们的洋大人之外,张云估计他们一定会放下手中所有事物。

  优先去完成主子,吩咐下来的工作,对于他们这种奴才样!

  张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毕竟这种现象,就算是一两百年后的现代时空,依旧无法杜绝!

  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这话本也没错,但是张云发现一个问题令他很郁闷。

  那就是,好像每个时代出头的,那么一小片人。

  不分古今。

  每次等他们爬上高位之后,

  总是实行……“外圣内王的国策!

  就像明朝时候,朝鲜拿了100两银子的东西来朝拜。

  明朝一定要打发他们1000两银子回去,好像不如此,就显不出天朝上国的气度!

  每每想到,这些令人郁闷的问题,张云就觉得蛋疼无比!

  不过这一次,命运跟自己开了一个玩笑,拥有了玉配……这个金手指的张云。

  好像也拥有了爬到这个国度,最高级别的那一小片人当中去了。

  等自己爬到那一步……又会实行什么国策呢?

  想到僧格林沁的部下是骑兵,张云又命令,士兵在南京城墙之外。

  挖了几道陷马坑,不指望能够阻止他们多久。

  只要给站在城墙上,防守的士兵,有多开几枪的机会就好,凭手下的枪法,哪怕给自身多争取到一次开枪的机会,僧格林沁也会吐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