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云烟过眼
作者:宅男文白      更新:2022-05-11 06:24      字数:4119
  “你们两个嘀咕了半天,说完了没有,再不来我可自己走了!”

  一名女子迎风而立,不耐烦的对殿堂前两个窃窃私语的男子催促。

  看她穿着件极简约的淡青色裙衫,显得极是干净素雅,满头青丝齐整盘起,用根素式玉簪挽着。

  齐整的发际在额际正中垂下些些尖角,如同一截小小剑尖一般。

  丰颊隆额,削鼻棱唇,一对柳眉细长似剑,压着双晶亮凤目。

  简单大方的衣饰,再配上其自然散发的凛凛英气,显得极为超卓不凡。

  女子等得不甚耐烦,展开手中一柄精致玉扇,接连扇了数记,一阵清柔凉风拂来,扫去她些许恼意。

  扇面上绘着漫山红花,角落空白处似还提有诗词。

  一名须长至颈的清隽道人闻声转头,冲着女子微微摆手,示意其稍安勿躁。

  随后对旁边身着细纹长袍,头戴玉冠的男子说道:

  “司徒道友,贫道所说之事,务必要牢记在心。此去千山万水,岁月相隔,后会无期,望多珍重。”

  说完拱手作别,抬手时袖袍之中溜出一块木牌,正落入玉冠男子手中。

  因被衣袍所阻,那女子并无察觉。

  玉冠男子收下木牌,凛然道:“道友且安,定不辱命。”

  两人就此拜别,道者站在殿门之前,望着玉冠男子与那名女子联袂御空飞走,渐渐远去。

  道者隔空远望,竟尔喟叹不已,良久才回返殿中。

  殿内排窗紧闭,只在门侧开了半扇,一缕光线照进,在地上形成一处泾渭分明的光斑,更显得殿内昏暗幽深。

  光线微动,道者走了进来。

  就这样静立窗下,极目远眺,好似在天际的飘渺云层中寻找什么。

  --

  不知多久之后。

  “云清。”

  殿堂之内,响起一声清朗呼唤。

  细碎脚步声从外间响起,一名清秀少年快步行入。

  “师父,您找我。”

  少年走到殿中,对着那名已然是长须及胸的清隽道者恭声道。

  道者指间转动着一块色泽透白的通讯玉符,双眉深锁,似是心绪不宁的样子。

  见到少年进来,才稍见舒缓。

  “你持我符令,去鸣鹤峰找你丰师叔,求一瓶阴魄水来。”道者从袖中取出一枚木牌,交到少年手中。

  少年接过木牌,正要转身离去,却听道人又将他唤住。

  “慢些,取到阴魄水后不用回来,直接去这个地方,将阴魄水放下,然后立即回山,半刻也不得停留。”

  道者如是交待少年,神情郑重的递过一枚玉袂。

  少年接过玉袂后查看其中讯息,面上现出疑惑之色,迟疑道:“这么远?”

  “无妨,你速去速回,路上不要耽搁,自会顺利往返。”道人轻声道。

  少年似是对道人极是笃信,听了此言后神色一正,恭声道:“是,徒儿知道了。”随后走出殿外,御剑而走。

  道者走到窗口站定,大殿深处的幽暗涌来,攀上玄青道袍。

  窗外日光照进,将幽深黑暗射住,使得幽暗只能围住半身,无法到得身前。

  此时风和日丽,天气正好。

  而在下方远处,却是乌云翻涌,劲风吹拂,不时有雷光闪动,竟是个阴雷雨天。

  这处殿堂竟是位于大山巅峰,高居云海之上,似与下方凡尘俗世,分处不同世界。

  道者出神望向窗外,就这样静静站立。

  也不知过了多久,下方风雨止歇,雷云散尽。

  明媚阳光不受遮挡,终于再次洒向了广袤大地。

  万里江山尽入眼底,天地间被雨水洗了一遭,只见到处草新木绿,河水奔腾,兽啼鸟鸣渐起,又是一副生机勃勃之景。

  风来雨去,云卷又舒。

  日升月降,岁月更迭。

  人世间几番轮回,亦不过弹指一瞬。

  --

  道者仍是站定窗前,看他身形未变,须发却已白了许多,也不知是久别归来,还是数百年间一直默立于此。

  窗外景物依旧,而那些故人,却早已面目全非。

  “云清。”

  道者静静的看着窗外风景,忽尔发声唤道。

  脚步之声响起,进殿之人却已不是少年模样。

  看他亦是须发皆白,也穿着一身道袍,看起来倒与这道人一般苍老。

  “师父,您出关了。”

  宋云清走到道者身后,恭声道。

  道者转过身来,见宋云清虽然气息灵盛,但是眼底深处,却有一丝衰败之色,不禁眉头微皱,道:

  “前些年你以重伤之身,强行与人拼斗,余患至今,已是沉痾难去。”

  宋云清恭敬回道:“是弟子太过莽撞,现下已无大碍,师父不必忧虑。”

  道者缓缓摇头,取出一个白净瓷瓶,放到宋云清手中,道:

  “你将手上事情放放,找个时间静心闭关,这瓶百花玉露丸,共有七粒,你于闭关期间,每隔七日服用一粒,四十九日之后出关,伤势应当有所好转。”

  宋云清接过瓷瓶,涩声道:“弟子无能,到今日还要师父为我操心。”

  道者晒然一笑,道:“且不说这个。我打算离开宗门到外面走动走动,别无他事,只是知会于你。”

  宋云清听到此言,愕然道:“师尊数百年不离山门,为何突然会有出游打算?”

  道者回头看向窗外,萧索道:“去看看几位老朋友。”

  宋云清从未见他如此,心下大异,一时间不知如何回应。

  道者回过头,负手往殿外走去,宋云清趋步随后。

  “你那几个徒弟,都教得怎么样啦?”道人忽尔道。

  宋云清道:“青筠此前神魂受损,身体一直抱恙,修行稍有滞后,至今还在炼气培元之境。

  不过她聪慧过人,于修炼一途极有天份,若说日后成就,反倒应该是以她最高。”

  道者并未说话,但是轻轻点头,神情大是满意。

  宋云清继续道:“青苑极是勤勉,修炼刻苦非常,数年前顺利筑基,连掌门师兄都对他甚是嘉许,更是让他进入灵剑堂,挑了一柄钟意飞剑。让他欣喜好久,整日将剑抱在怀中,片刻也不离手。

  昨日他和几名交好的师兄弟约好到山下游玩,今晨天还未亮便出去了。”说到此处,不禁露出笑意。

  道者神情微讶,道:“青苑能够获准进入灵剑堂挑选飞剑,那倒相当不易。本门功法最讲究循序渐进,难得他入门刚刚一十八年,便能有如此进境,不错。”

  宋云清嘿嘿笑道:“他资质虽然不错,但是入门时年纪已经不小,幸好元阳未破,加上用功极勤,这才进境较快。”

  道者点头嘉许,随后轻快道:“诗菡丫头呢?”言语间宠溺之情明显。

  哪知宋云清神情微怏,似是有些头痛无奈,小作停顿后道:

  “诗菡虽然用功不勤,但她于修道一途悟心奇佳,去年也已成功筑基,只比青苑晚了两年。

  那时您还在闭关,并未见到。可要徒儿唤她们前来?”宋云清知道师父对她极是偏爱,是以问道。

  道者爽朗一笑,道:“她和青筠两人常住白云观,有楚韵这个鬼机灵护着,恐怕连你这个师父也管她们不着。不用喊了,等我回来后要往白云观一趟,到时自会见到。”

  宋云清听他突然要外出,已是有些纳闷,再听得回去后要去白云观,神情一动,似是想到什么,嚅唇欲言,不过终究是按捺下来。

  说话间两人行到殿外。

  只见淡蓝天空素净无暇,让人一眼望去,便有心静神宁之感,似能将所有烦恼忘却。

  道者出神半晌,向后方轻轻摆手,随后飘身而起,衣袂翻飞,大袖鼓荡,转瞬后便隐没在一团白云之后,倏忽远去。

  只留下宋云清站在殿前,躬身相送,他遥视天际,良久才转身进殿。

  玄机殿内宽阔深广,光线难以及远,加上门窗时常关闭,只有殿门两侧的窗户偶有开启。

  是以殿内总是暗沉沉的,空气也略是混浊。

  宋云清进殿后鼻翼微动,似是不喜这股味道,便将只开了半扇的殿门彻底放开,随后走到侧边,将排窗一个个打开。

  日光照进,清风拂来,殿内逐渐明亮,空气也为之一新。

  殿门左右的排窗各是一十七扇,宋云清心有所思,步伐缓慢,许久后才将左侧排窗尽数开启。

  他负手回走,刚走到一半,便听到外面飞遁破空之声远至,殿门外传来两声紧凑的踏地之声,随后脚步声响,一名素衫青年走进殿来。

  只见这青年头挽道髻,身着素袍,肤容白净,体形修长,眉目疏朗,鼻挺唇红,却是位难得一见的俊秀美男。

  青年进得殿来,边走边将掌中一柄灵光闪烁的宝剑插回鞘内,见到宋云清正从一侧走来,露齿一笑后快步上前,躬礼道:“见过师父。”

  宋云清心怀大畅,道:“还以为你们师兄弟几人一早到山下游玩,要晚间才回来,怎么刚刚午后便回来了?”

  “吴师兄抓住了一只掘金鼹,怕拴它不住,因此提前回来了。徒儿回来时看见有棵翠梨挂果成熟,特地摘了些回来给师父润喉。”

  青年说起今日遭遇,禁不住的眉飞色舞,说完打开手中提着的布兜,要宋云清来拿。

  这青年眉目熟悉,正是当年的洛国京城被宋云清收为弟子的梁青苑。

  看他现在体态轻灵,精气神充沛,双目中神光隐现,赫然已经修道有成,筑基成功。

  宋云清也不拂他孝心,挑了一枚翠梨,在掌中随意擦了擦,放到口中大咬一记。

  这梨子颜色青翠,汁水极多,几滴梨汁滴落在胡须上。他也不自知,兀自大嚼特嚼,含糊道:

  “你抽空去白云观,把青筠和诗菡喊回来,她们老是耽在那里,刚刚你师祖爷出关,没见着她们,还特地问起。”

  梁青苑听了之后,却好似有些不大情愿,不过师父有令,终究推脱不得,只得嘟囔着应了一声,问道:“师祖爷人呢?”

  “下山远游去了,刚走不久,不知何时回来。”

  这枚翠梨颇为香甜,宋云清连吃数口,便吃得只剩光秃秃的梨核。

  此时两人正好走到门口,他无处丢弃,索性手上运力,将梨核远远丢出。只听得“嗖”一声响,梨核被他远远丢到山崖之外,不知掉到哪去。

  宋云清手上沾了不少梨汁,粘溚溚的胡乱拍了拍,领着梁青苑走到大殿一侧的客椅上坐下,道:

  “有些日子没考较你功课,修行上可有什么疑难?”

  梁青苑正襟端坐,认真道:“正要向师父请教。”

  随后将修行上的不解之处一一请益。

  宋云清抚须倾听,抚了几下后似觉不妥,又将手放下。

  端坐着听梁青苑说完之后,再为他一一讲解释清楚。

  师徒俩一问一答,直至日暮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