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作者:寒鸦夜行      更新:2022-05-11 06:32      字数:2244
  安置完这四人,宋辞又将目光投向大秦,此时的大秦已经由胡亥即位,而赵高俨然成了大秦朝堂之上最大的操纵着。

  在得到扶苏已死的消息后,赵高建议胡亥为嬴政隆重举办丧事,以彰显胡亥对嬴政的孝心。这样一来,既能掩盖假意传召的丑事,顺理成章地坐得王位,也能留下一段千古美名不是?

  胡亥心想赵高说的有道理,便听从了赵高的建议,从各地征调了几十万囚犯和民夫,大规模为嬴政修造陵墓。他找来全国最好的工匠,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讨论,终于构建出了陵墓的草图。

  工匠们提议,既然嬴政乃千古一帝,那么陵墓的深度和宽度也要用前所未有的尺寸,所以他们决定先在地上开一个极大极深的洞,再把大量的铜熔化了灌下去,用来铸造地基,最后在上面盖上石室、墓道和墓穴才算完成。

  既然有了计划,胡亥便命令众人抓紧实施。又经历了不知多少也日夜,陵墓的建造终于初具规模。就在这时,胡亥又觉得陵墓不够阔气,以嬴政一统八荒的气概,如果陵墓只限于此,未免有些普通了。

  在精心构想后,胡亥又叫工匠在陵墓里挖成江河湖海的样子,再灌上了水银,构造出山川湖泊的样貌来;又将嬴政生前铸造的兵马俑全部埋于土下,让嬴政即便在九泉之下,也能坐拥万马千军。

  当一切的构想都建造完毕后,胡亥终于将嬴政安葬在了里面,又在里面放了无数的奇珍异宝,让嬴政在黄泉之中,也能享受荣华富贵。

  等到安葬嬴政完后,为了防备将来可能有人来偷盗陵墓中的珍宝,胡亥又叫工匠在墓穴里装了杀人的设备,可当工匠们铸造完毕后,胡亥为了防止工匠们泄密,竟残酷地把所有造坟的工匠全都埋在墓道里,不让一个人出来。

  一时间,参与建造陵墓的数百名工匠在一夜之间全部殒命。

  举国上下听闻此事,一时间人心惶惶,有人感叹自己侥幸逃过一劫,可众人没想到的是,这一切还都只是胡亥暴虐无道的开始罢了。

  嬴政的陵墓刚刚完工,赵高又开始蛊惑胡亥道:“现在整个中原九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秦作拥万里江山与不计其数的奇珍珍宝,理应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来彰显大秦的身份。”

  “所以,先帝想要修建阿房宫,可奈何先帝崩殂,阿房宫的进程也耽搁了下来,如今先帝的陵墓已经修建完毕,何不将阿房宫继续修建,完成先帝的遗愿?”

  胡亥本就不是什么有主见的人,否则也不会被赵高三言两语就忽悠的下旨杀了自己大哥了。听着赵高的话,胡亥觉得有道理,便头脑一热,便下令召集工匠与壮丁继续建造阿房宫。

  可胡亥没想到的是,整个大秦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二千万,自从大秦统一后,被征发去修筑长城、驻守岭南、修建阿房宫、建造陵墓和其他的劳役合起来,在不概幼儿和妇女的情况下,前前后后差不多已经召集了二三百万人。

  当初为了建造陵墓,胡亥已经将阿房宫的壮丁全部转移到了陵墓工程之上。可陵墓修筑完毕之时,除去被胡亥坑杀的、修筑途中劳累致死的,剩下的不过堪堪百万人。如果再想修筑阿房宫,就又要继续召集壮丁了。

  可胡亥却不管这么多,见壮丁不够,便加大了召集力度。一时间,不知多少男子被强拉去做壮丁,又不知多少人被累死在了修筑阿房宫的工程上,可以说,阿房宫的每一块砖瓦上,都附着着一个亡魂。

  胡亥此番举动,耗费了无数人力财力,逼得百姓怨声载道。终于有一天,在大秦的土地上,原本两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引发了一场惊天的剧变。

  这一年,阳城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九百名男子送到渔阳去做防守的壮丁。为了方便管理这群人,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

  而这两个人,一个叫陈胜,字为涉,阳城人,是个给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字为叔,阳夏人,是个贫苦农民。

  可军官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两个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竟然差一点推翻大秦的统治。

  说起陈胜,可是个有故事的小伙子,陈胜年轻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用耕田,一次当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时,感慨恼恨了好一会儿,说:“假如谁将来飞黄腾达,可不要相互忘记了彼此啊。”

  和他一起受雇佣的伙伴们彼此望了一眼,顿时轻笑着回答说:“你一个被雇给人家耕田的,哪能有什么荣华富贵呢?”

  陈胜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略作惋惜地叹气说道:“唉!燕子、麻雀这类小鸟怎么能理解大雁、天鹅的远大志向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胜还在地上耕着地,没有丝毫的变化。等到有一天,陈胜的生活终于有了变化,却是被两个军官从耕地上带走,直接拉做了壮丁。

  就这样,原本作为耕夫的陈胜变成了壮丁,与他一同随行的众人还有许多,但他们的脸上都挂着绝望的神色,显然,在他们的心中,这次一去,恐怕是凶多吉少,难回家乡了。

  可陈胜却不这样想,他仰着头,看着远处的阳光,心中一个意念出现在心底:自己的腾飞之日,恐怕不远了。

  此时七月,天气酷热难忍,众人都希望着天公能够降下一些雨水,来消减一些酷暑的炎热。

  就在众人的祈祷之下,天空终于落下了雨水,可这雨水却过大了些。倾盆的大雨摧毁了沿行的建筑,将前行的道路直接堵住,随行的军官一边驱赶壮丁们开路,一边嘟囔道:“唉,看这鬼天气,估计想要按时到渔阳是不可能了。”

  众人听闻此言,皆是神色一变,如果过了规定的期限,他们还没有到达渔阳,按照法律规定,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是都该杀头的。

  可就在这时,有两个人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神色,一个是陈胜,而另一个就是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