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朕,死战不退!
作者:白到发光      更新:2022-05-13 00:51      字数:4759
  夜幕高举。

  月光下垂暮斑驳的帝宫内,此刻人心纷乱。

  “你们这些人,这是要做什么?”

  匆匆忙忙准备觐见楚宣的魏忠贤,在前来的路上,看到有几个太监宫女神色慌张,立刻喝止住。

  待其上前一看,顿时大怒。

  “你们这是要偷偷拿宫中的东西逃走?”

  被东厂番子拿下的几位太监宫女,身上都带着包裹,包裹里面赫然都是宫中的一些御用之物。

  “哼!带他们去见陛下!”

  魏忠贤眼神阴冷,不过在这紧要关头,也未多说什么。

  他疾步匆匆,向着帝宫的乾坤殿走去。

  乾坤殿,是帝宫之中,专门安放大周历代帝后灵牌和遗物之地。

  只见宽广的乾坤殿中。

  楚宣穿着白色孝服,正静静跪在一块蒲团上。

  面前摆放的,是楚宣生母的灵位。

  武媚娘、曹正淳、也都在养心殿中,站在楚宣的身旁,不知在说什么。

  严阵以待的近卫营依然忠心耿耿守在大殿门口,通报一声之后,魏忠贤终于进入了殿内。

  “忠贤,你来了。”

  楚宣轻轻说道。

  “陛下,奴婢来迟了。”魏忠贤低头来到楚宣面前,跪地拜道。

  “奴婢没有及时发现城中乱臣贼子,实在罪该万死!”

  魏忠贤哭泣,极为悲痛道:“只是奴婢残缺之身,死则死矣,却让陛下万金之躯,受此险境。”

  “你确实有罪,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你。”

  “朕其实早该想到,这一切是避免不了的。想要真正改革,怎么能这么轻而易举呢,流血是必然的。”

  楚宣缓缓站起身,注视面前的生母灵位,神色平静。

  “可惜,朕没有想到他们会这么着急,不惜造成镐京大动乱也要在这个时候造朕的反。”

  空旷的大殿内,楚宣有些寂寥的声音回荡。

  确实,原本在楚宣想来,这些人会想着依靠泰安帝来和他斗争对抗,不会那么着急和他明目张胆造反。

  就算有什么想法,这些人也会等泰安帝回京之后,再一并发作。

  楚宣没料到.....

  其实城中的巨大喧哗喊杀声,早就让楚宣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在知道城中有人作乱的一瞬间,楚宣心中何曾不慌乱!

  他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太过自大,太过自以为是了。

  以为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小看了天下人!

  他明知道士族世家对自己一定非常不满,明知道那些门阀官员只是暂时臣服而已,内心一定在谋划着什么!

  明知道最近时日有些事情不正常,但他却从未真正当回事!

  这才酿成了今天的大祸!

  楚宣心中悔恨,懊恼。

  只是面容上没有表现出异常,他知道自己不能慌,不能惊慌失措。

  “陛下,只要您出城,召集大本营的兵马,这些乱臣贼子必然会被诛灭。”

  楚宣身旁,同样一袭孝服的武媚娘,看到楚宣有些颓废失意,安慰说道。

  如今武家和楚宣深度捆绑,她是绝对不想楚宣就这样失败,被人诛杀的。

  一旦楚宣被诛杀,那么作为掌握盖世太保的武家,也必然会遭到清算。

  “是啊陛下,奴婢听闻太祖曾经在宫中为皇族修建一条密道,可以逃出宫中,不知道是否为真,如果真的有这条密道的话,奴婢愿为陛下拼死阻拦乱军,让陛下有充分时间逃出帝宫。”曹正淳也立刻说道。

  就像武媚娘一样,曹正淳也是与楚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人,绝对不希望看到楚宣失败。

  那样不仅是曹正淳自己难逃一死,所有与他有关的家属亲眷必定也会被大肆株连。

  “呵呵。”

  楚宣淡淡一笑,“密道?密道或许是有的,不过这个时候就算跳出帝宫就一定有用吗?想必那些乱军现在早已经封守了城门,想要孤身逃出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关于帝宫内的密道,不少宫中的老人都曾经有所耳闻,那是大周太祖立国时,在建筑帝宫专门建造的,据说是为了给后世子孙亡国时逃亡所用。

  相比其他人,楚宣知道的更多,原本这密道是直通镐京城外的,可是五百年过去了,镐京早就一再扩建,原本的密道出口现在也在城中,再说几百年没有维护完善的密道,楚宣也不知道这密道究竟还有没有用了。

  要知道,当初泰安帝也是考虑到这个原因,才不敢抱有希望,立刻南下逃跑的。

  “现在帝宫守卫如何?玄武门情况怎么样?”

  “还有乱军是何人为首的,现在清楚了吗?”

  摇了摇头,不再谈论密道这个话题,楚宣转而问道。

  “回陛下,玄武门现在有王平将军镇守,暂时无忧,至于乱军贼首是袁绍和那郑经!”

  说到这,魏忠贤就一脸痛恨:“那郑经自诩名士,饱读诗书,竟然也干得出这种不忠不义之事!大周和陛下哪里亏待过他!”

  “王平啊,这次圣母大葬,他作为京中的禁军统领也在宫中与朕守灵,倒是让乱贼钻了空子。”

  因为楚宣难得回京,作为禁军统领的王平,自然要对皇帝的安危周全做好负责,况且王平也有一些事情要向楚宣汇报,再者作为臣子,谁不想多和皇帝接触接触呢?特别是像王平这种早就已经投靠楚宣的人。

  “贼首是袁绍和郑经,倒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啊。”

  楚宣叹了口气,似乎是有些自责:“朕曾经以为这些士大夫和世家门阀都是有着阶级软弱性的,凭借着雷霆清洗和屠杀,可以让他们心中畏惧,没想到是朕低估了他们对朕的恨意啊。”

  “他们是一刻也等不了啊。”

  楚宣接着说道:“既然他们敢现在就造朕的反,那想来后手都准备好了,朕更不能从密道中逃走了。”

  “不过你们要是有人觉得在这坚守无望,倒是可以试一试,朕绝对没有意见。”

  “说不定,你们出去也能给朕找到其他机会。”

  楚宣话音刚落,曹正淳和魏忠贤就立刻跪倒道:“奴婢乃陛下家奴!陛下如不愿意先走,奴婢等绝不会离开陛下半步!”

  “臣妾也是。”

  武媚娘呼出一口气,缓缓抱住楚宣,凝声道:“不管怎么样,陛下都是臣妾的丈夫,更何况臣妾现在是这后宫之主,无论陛下做什么,都应该陪着才对。”

  “哈哈哈哈。”

  楚宣忽然大笑,“这种关头,能有你们几位陪朕,倒也是朕的一大幸事!”

  “不过你们不用这么悲观,朕又不是要在这等死。”

  “如果不出朕所料,大本营的兵马肯定会被那些乱臣贼子派人堵住了,一时半会难以救驾。不过他们不会想到,朕除了大本营的兵马之外,还留了一下后手!还有一支大军在外!他们看到京中变故,自然会第一时间前来救驾。”

  楚宣说的这支大军,自然就是天雷观中的七千白袍军。

  当初楚宣随手布置的一枚闲旗,没想到如今会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陛下真乃神人也!如此一来则乱军必然在措手不及之下被打败!就算不能击败乱军,至少也能让乱军无法再将全部的兵力放在进攻帝宫这边。”

  听闻楚宣的话,武媚娘和魏忠贤、曹正淳都精神一振。

  “那此番陛下只要在帝宫之中,静候佳音便可。”

  “事若不可,或许可以从密道退到其他更安全之地。”

  曹正淳建议道:“如今陛下您最缺的就是时间啊,还望陛下深思。”

  “静候佳音?退?”

  楚宣摇头,苦笑道:“先不说如今人心惶惶,这玄武门到底能不能撑住,那些乱贼还有没有其他后手,就算是真的只要干坐在这帝宫之中等人来救驾,一切就可化险为夷,朕也不愿意!”

  “这世上有无数条路,但是对于皇帝而言,绝对没有退路!”

  “多少年了?大周的皇帝多少年都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习兵马弓箭,孱弱畏战!”

  “就在不久之前,蒙古人南下,泰安帝逃跑!皇族附从者半众!畏敌如虎,胆小如鼠!”

  说到这,楚宣的声音越发急促宏亮:“堂堂一国天子!天朝帝王!就这样未战先逃了!丢人啊!”

  “我大周的武勇!周人的武勇!楚氏的武勇和皇族的威严就这样一朝丧尽!”

  “此番,若朕再退!再逃!天下百姓、天下群雄、还有诸国蛮夷会怎么看朕?会怎么看大周?”

  “到时候天下皆谓我大周可欺,蛮夷皆反!”

  哗哧!

  楚宣一把拽下身上的白色孝服,斩钉截铁:“死战不退!”

  “朕此次绝不会退!”

  “我大周要的是武德充沛!要的是无论何种境况下,血战到底的勇气!要的是有征伐万国的武勇!”

  “朕要让所有人知道,大周的皇帝不是全都是怂货!”

  “无论是蒙古!还是女真、夷人....刀锋所向,朕皆死战不退!”

  乾坤殿外,听闻楚宣的怒喝声,近卫甲士不知缘故,纷纷进殿查看。

  “奴婢,愿与陛下死战不退!”

  “陛下愿重振大周武德,奴婢岂能不为陛下前驱?!”

  同样激荡的声音回荡在殿中。

  “你等敢随朕平定此乱?这很可能会死。”

  楚宣沉声问道。

  “陛下万金之躯都敢,我等有何不敢!”

  魏忠贤和曹正淳两人血色激涌,互相对视一眼,然后一齐拜首,大声道:“天下皆言我等为阉人,只会乱政祸国,此番奴婢等人也想让天下人知道我等也有敢为国死战之人!我等阉人也有武勇!”

  “好!今日卿不负朕,他日朕必不负卿!”

  楚宣亲自扶起魏忠贤和曹正淳两人,认真道:“谁言凌云阁上,不能有宦官像!”

  凌云阁,乃是大周太祖因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在帝宫东北隅,由太祖亲题赞词,宰相题额,画圣画像,共绘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像于阁上,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非同一般。

  即便后来太宗和真宗等人又添加功臣,现在凌云阁也就只有三十六人而已!

  宦官作像?入凌云阁享受天下敬仰?

  想都不敢想!

  曹正淳和魏忠贤闻言皆又下跪,口称不敢。

  “有何不敢?!你们记住,今日为朕战死的太监,朕都会记录玉册之中,以功臣待之!”

  楚宣接着对进来的近卫道:“你们去将宫中所有人召集过来,朕有话要和他们说。”

  “是!”

  近卫们闻言,立刻离去。

  “爱妃!”

  楚宣对一直没有说话的武媚娘道:“麻烦爱妃,为朕着甲,佩天子剑!”

  “能为陛下着甲,这是臣妾的荣耀!”

  武媚娘眼神散发异彩,这一刻的楚宣在她眼中无比高大。

  很快,武媚娘就带着两个宫女,各自手捧着一套华丽威武的甲胄过来了。

  这甲分上衣、下裳、护肩、护腋、袖、裆等。

  此甲为明黄缎绣五彩朵云、金龙纹,下为海水江崖图案月白绸里。甲面有规则的金帽钉。衣正中悬钢质护心镜,镜四周饰鋟金云龙纹。

  两袖用金丝条编织,袖口月白缎绣金龙。

  裳分左右,腰以布相连,裳面以金叶片、金帽钉、彩绣龙戏珠纹相间排列。

  “这御用甲胃装饰华责,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却终究华而不实,不是用于战场上之物!”楚宣看了,摆手拒绝了穿戴。

  当然,对于这种只用于检阅军队时的甲胄,本来也无须有其他作用。

  只见楚宣走到乾坤殿右侧暗处,那里摆放着大周太祖曾经穿着,用来征战天下、平定天下的明光铠甲!

  这套太祖起兵时穿着的盔甲还是当时常见的罩甲,就是那种对襟大衣的模样,与刚刚拿出来的那套检阅军队的仪仗铠甲相比丝毫不起眼。

  颜色灰暗,甚至有些地方还有生锈的痕迹。

  甲胄上,满是刀剑痕迹,没有一处平整的地方。

  “这才是真正的铠甲!祖先的勇武不该就此蒙尘!”

  楚宣亲自穿戴上身,铠甲旁还放着一把古朴的黑色长刀。

  刀鞘髹黑漆,刀柄铁质,外缠黄色绦带,护手部黑漆处髹金黄色樱花及凤纹。

  刀柄处拴羊皮条签,楚宣拿起一看,只见上以周、高丽、女真、蒙、藏五种文字墨书:“烈武二十二年琉球国恭进黑漆鞘腰刀一具。贺大周万年。”

  烈武,是大周太祖的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