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半仙·血海深仇(1)
作者:武侠精品      更新:2022-05-15 13:33      字数:2639
  武夷山一座青峰之中,郁郁葱葱的树林掩映着几间石砖小屋,其内传出叮当叮当的锻铁之声。一个头发灰白的中年汉子正在淬炼长剑。赤膀抡锤,汗流浃背,每一大锤砸下,铁砧上那柄通红的剑坯顿时火星四溅。

  这中年汉子名叫关沧浪,是江湖中有名的铸剑师。他之成名,得来巧缘。多年前,侠士李淳云携带一块顽铁,四处求铸宝剑。因这顽铁久炼不化,坚硬无比,无人能铸。几经波折,李淳云无意间寻到武夷山求剑。

  关沧浪绞尽脑汁苦思三个月,终于找到办法。以百口风箱吹出百股钢炉火苗,合为一簇,辅以数万块晶石砌成聚光墙,在三伏烈日正午,汇集数万道至阳之光于一点,与炉火共同熔炼顽铁,终于铸成长剑。剑成之时,剑气如一道长虹冲天,故取名孤虹剑。

  此后,李淳云以孤虹剑败尽天下剑客,开创东海大悲岛一派。孤虹剑因在其手,被誉为“万剑至尊”。

  关沧浪随之名动江湖,前来找他铸造兵器的人络绎不绝,武林中陆续又有十几柄成名利器出自他手。江湖中人送他一个外号,叫做“铸剑圣手”。

  今日关沧浪所铸的只是一柄普通长剑,并不紧要。不多时,他将长剑插入火炉,再次煅烧,待要抽出继续铸炼时,突然想起一事,面露微笑,自语道:“今天我儿长水该当十七岁了。”忙闭了炉台去房中叫儿子。

  他寻思着带长水下山赶集,只要他喜欢什么,就给他买什么。儿子却不在房中,关沧浪料想他必定在山林中玩耍,于是快步出去寻他。

  山坡古松下,关长水正在大石上写字。关沧浪远远望见儿子,心想:“我关沧浪只要有这么个宝贝儿子,不论他听不听话,不管他有没有出息,什么都不重要,我这辈子就满足了。”他心头充满喜悦,忍不住嘿嘿地笑几声。

  关长水正聚精会神地写字,丝毫没有察觉父亲已到了身后。关沧浪也不打搅儿子,静静看他写。待写完了,关长水又对着大石发呆。

  石上写的是一首小诗:

  伸手摘南斗,翻身倚北辰。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关沧浪看罢,心知儿子气象远大,志在他处,不安于继承衣钵,做一个铸剑师,但除了能让他子承父业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办法来成就他了,念及此,不由长叹一声。

  关长水听得叹声,方知父亲就在自己身后,慌忙擦去字迹,站起身道:“爹。”关沧浪拉儿子坐在石上,笑道:“长水,今天你十七岁生日了,有什么愿望,爹爹定为你实现。”

  关长水眼圈发红,道:“我闯了这么多祸,只盼爹爹不再生我的气了。”

  关沧浪道:“爹爹哪有生气,我儿若无本领,又怎惹得下这些祸事。”关长水口中嗫嚅,却说不出话来。

  关沧浪嘿嘿一笑,道:“单说你被张老逐出学堂之事,学堂出过多少顽劣泼皮,也只是让他生个气,惩戒一番。你倒有本事,舞弄几句诗文,便气得他口吐白沫,差点儿送了老命。爹爹当日揍你一顿,只是顾念张老德高望重,须为他找些台面。”

  关长水嘴角露出笑意,脸色却又暗淡下来,道:“都怪孩儿一时鲁莽,以致无人肯保荐我应试,断送了科举门路,叫爹爹难过。”

  关沧浪哈哈一笑,道:“无妨,既不能入仕途,自有其他门路。爹爹相信我儿不论做什么,今后必成大气候。”

  关长水眼中光芒闪动,咬咬嘴唇,道:“可是后来学医,也被柳犁先生赶出来。可惜爹爹花掉这么多银两让我拜在他门下,却也白费了。”

  关沧浪正色道:“你老实交代,到底给柳犁老先生下了什么药方,怎会让他拉屎拉成那样?”

  关长水扑哧一笑,道:“我也不知,胡乱下的。”父子齐声大笑。

  原来关长水退学之后,关沧浪又送他去号称“在世华佗”的柳犁先生处学医。柳先生极严厉,只要关长水说错一味药性,便劈头暴打他一顿。关长水挨了无数打,当时只知痛恨师父,却不明白“大夫手中有阎王”的道理,更不知体会师父的良苦用心。

  某一日,关长水在古籍上查到一张偏方,心头一动,便悄悄在师父身上试药。师父从此开始拉肚子,自撰良方百余副饮服,皆不奏效,关长水也不知化解之法,只好隐忍佯装不知。

  师父连续拉了三个月,越拉越甚,以为得了不治之症,多半一拉至死,遂在粪桶上立了遗言,安排后事。不想某日,肚子突然好了。

  所谓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世间秘密败露往往不是被他人窥破,而是自己说漏出来。有一天关长水喝醉了酒,无意中道出原委。师父气极,引以为平生奇耻大辱,差点就杀了他。关沧浪登门谢罪,领着儿子回家。看儿子一无所成,遂断了念头,一心一意教他铸剑,继承衣钵。

  父子两人一番交心谈话,隔膜消释,其乐融融。关沧浪道:“走,咱们下山赶集去,给你买生日礼物。”拉起儿子,下山去了。

  集市上热闹非凡,关长水渐渐扫去沉闷,散发出活泼生气。关沧浪见他的穿着有些陈旧,便带他去买衣服。不想关长水进了商铺却不仔细挑选衣服,只喜欢和老板讨价还价。最终,他以极低的价钱买下衣服,老板被他说得理屈词穷,直喊冤枉。关沧浪未料到这儿子平时闷不吭声,雄辩之术却如此了得,忍不住偷笑几声。之后,父子又去戏楼看戏。

  出得戏楼,两人都有些饿了,于是找了家酒楼,进去点满一桌子好饭菜。酒楼生意兴隆,甚是热闹。父子俩正吃着饭,听得旁边一桌有人说道:“天下第一刀秦之镜跟剑皇李淳云都大战七天七夜了,胜负到底怎样,怎地还没有消息?”

  旁边一个精瘦汉子嘿嘿笑道:“太祖峰离咱们这儿这么远,就算分出胜负,估摸也得三两天才能传过信儿来。大伙儿先猜猜,谁胜谁负呢?”众人有的说李淳云胜,有的说秦之镜胜,一个干脆说道:“他们的武功都是高得不能再高,依我看,要么平手,要么就同归于尽。”众人半信半疑。

  正说话间,邻桌一个胖子扭头朝他们笑道:“你们的消息落后啦,我侄子刚从江北回来,早打听好了。他们根本没有大战几天几夜,只一个照面就决出了雌雄。”

  大伙儿一愣,方才那汉子问道:“真的假的?”胖子得意洋洋道:“我侄子说啊,当时剑皇半眯着眼,与秦之镜对望了片刻,冷不丁地摸出宝剑,对准秦之镜的肚子就捅去,捅是没捅着,当啷一声,秦之镜的宝刀给打飞了,直接掉下山谷。秦之镜宝刀都没了,还打个屁,吐了两口血,不敢动弹,乖乖认输。剑皇便如神仙一般,转身随风一飘,就不见了。”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疑惑:“这就结束了?”半年前,这两大绝世高人决定在太祖峰一战,消息立刻在江湖中传得沸沸扬扬,闻者无不认为此战将成为不朽的传奇之战,即便是数十年后,一旦提起来,也必当令人追忆神往。但此刻听来竟是如此潦草,均觉未免太过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