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花坠影上(六 )
作者:武侠精品      更新:2022-05-15 13:38      字数:2316
  生命的画卷,竟是如此残忍,将已经翻过去的篇章再一次打开,从头展露出斑驳的血痕。本已终结的乐章,竟不顾听者的悲伤,在悲叹中再度奏响前奏,声声敲击着尚未愈合的创口,让心变得如此痛楚。

  吴清风悠悠道:“造化,总是这么神奇。我们寻到嫚儿的时候,发现她身上也带着古怪的病症,只要一天不吃药,她立即就会死。这种药是由奇方异术制成,只有皇家才能够供给。或者,还有华音阁。”

  说着,他拿出一只小小的琉璃瓶,递到卓王孙的面前。

  月光,将嫚儿的痛苦反照得那么清晰。只要他接过琉璃瓶,给她药丸,他就会救活另一个小鸾。一个一样孱弱、透明、稚弱、伤感的小鸾!

  他的痛苦、空缺、冰冷,也将不复存在。他留恋的、依赖的、守护的、怅望的,都将得到圆满。他将与她在一起,再也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够将他们分开。卓王孙的身体,泛起一阵轻微的波澜。

  月色下,嫚儿的面容是那么近,又是那么远。失去的,还能再次获得吗?还可以再将她拥在怀里,溶在生命里么?她还会将自己当成唯一的依赖,还会永无所求,只是单纯地依恋着自己,单纯地欢喜,单纯地忧伤吗?

  是的,只要接过这只琉璃瓶,递给她,他就将再次拥有这一切。是的,他不用疑惑,唯一要做的,只是感谢上苍给了他又一次机会。

  良久,卓王孙接过琉璃瓶,轻轻叹息:“不。小鸾已经死了。”

  嫚儿的呼吸猛然一窒,她惊恐地仰望卓王孙。她能感受到他的心,她简直不相信,他竟然不肯救她!有谁会不肯呢?

  卓王孙脸上的表情却渐渐冰封。他的七情六欲就像是跟随着那位已逝的少女,被装进棺木,钉上长钉,深深埋葬于黑暗的渊薮。从此,唯有青灯孤柏相伴,不再有任何生机。

  痛楚让嫚儿说不出话来,她挣扎着,从地上撑起身体,向卓王孙爬去。她想靠近他,让他看清楚自己的这张脸。她知道,这张脸属于他最喜欢的女子,他绝对无法拒绝。此刻的她只恨月光太过朦胧,不能将她的痛楚照亮。

  但最终,她只感受到彻底的绝望。当她终于抓住卓王孙的衣角时,她看清了他的眼睛——那是一双只余下宁静的眼睛,漆黑深沉。当那双眼看着她的时候,仿佛只是看着一朵将陨的花、一片将逝的叶、一丛即融的雪。方才他眸子中闪烁着的点点柔软,已经被装进棺木,深深埋葬。无论她怎样痛苦哀求,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黑暗将一切吞没。

  她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吐出两个字:“哥哥……”

  卓王孙的眼神骤然一震。那声呼唤是如此熟悉,如此亲切,让他禁不住动容。那是小鸾对他的呢喃,是轮回蒙蔽的尘垢中唯一的洁净。

  卓王孙忍不住伸出手来,向她扶去。

  只是这一声呼唤,却用尽了嫚儿残存的生命力。就在他的手指触及到她之前,她的生命之华褪尽,化为一束苍白的留影。然而她的嘴角却浮荡着一丝笑意。她的尝试,成功了。虽然只有一刻,但她已触摸到他的心,并在那里留下了烙印。她想的没错。他,确实是她的终点。

  卓王孙的手僵在半空。仿佛经历了一千年、一万年,嫚儿的身体方才倒下,在冰冷的地上委顿成一掊尘土。他亲眼看着她死去,就像是看着小鸾又在他的眼前死去了一次。于是他所经历的痛苦,再次在他的眼前、他的心底上演。如此狰狞,如此残酷。却不再有迟疑。六年前,他错了第一次,而现在,他决不会再错第二次。慢慢地,卓王孙收回了手。

  嫚儿静静地躺在地上,嘴角的微笑令她看上去仿佛是睡着了一般,什么痛苦都不能再伤害她了。

  卓王孙转身。漫天月色如华,他的青衫落落。他微微仰起头,看着月色,就像在承受光的清洗。他走到巨石前,坐了下来。就像是坐在冰冷的王座上。

  吴清风与嘉靖一步步后退,眼底写满惊恐。

  他们无论如何都料想不到,卓王孙竟会真的见死不救。他曾经为小鸾做过的一切,在江湖上广为人知。他们绝对想不到,卓王孙竟会让另一个小鸾死在自己的面前。就算明知道是假的,也没有人能够如此冷酷。

  这世间,难道已经再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触摸到他的心吗?

  他们一步步后退,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冰冷地将自己包围。吴清风忽然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定出如此拙劣的计策!

  轻轻张开手,一朵桃花旋落在掌心,卓王孙凝视着那朵花,久久不语。

  忽然,卓王孙笑了笑,猝然合掌,让那朵落花在手中化为一点嫣红的泪。冰冷刹那间瓦解:“帝王之尊,稀世之礼。不知两位所求何事?”

  吴清风猛然狂喜,似乎又看到了事成的希望。

  “阁主请看。”他匆忙登上祭台,只见祭坛上搭着的牌额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御书房”。

  就听他朗声道:“此次祭天,动用了十万人力,将整座御书房从京师大内移来,化为这座祭台。而一切,只是为了让阁主看到一件东西。”

  他走到牌额之下,将手抬起。那御书房的门楣是用整株紫檀木雕就,上面用清灵的字体写着两行字——“必亡外族,祸在辽东。”字迹极淡,完全由黄纱笼着,显见皇室对此极为重视。

  吴清风小心翼翼地将黄纱揭下,一寸寸拂去上面的尘埃。

  卓王孙的眉头皱了皱。吴清风大费工夫,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就是为了让自己看到这两行字?

  吴清风解释道:“大明开国,功臣无数,但有一人的功劳最高,就是青田先生刘伯温。太祖龙兴,可以说得青田先生之助最大。传说其人有鬼神莫测之能,但可惜的是,他在辅佐太祖取得江山后,就挂冠而去,不知所终。”他叹了口气,“世人都说先生已成仙而去,但我却知青田先生与当年的华音阁主是至交好友,极可能隐入华音阁中。他极为擅长奇门遁甲,想必入阁后,定对阁中的四天圣阵做了些改动,所以此阵的威力才会如此巨大。而阁主想必对先生的笔迹极为熟悉,一眼便能看出这究竟是不是先生的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