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花坠影上(九 )
作者:武侠精品      更新:2022-05-15 13:38      字数:2347
  他说的话,又是什么意思?他与他都知道,这枚嫣红意味着什么,是决不能拱手让人的!这枚嫣红有着自己的意志,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其上。虽然她看上去柔弱,其意志却无人能更改,所有人都只会渐渐被笼罩在她的柔情下,改变初衷。

  杨逸之的心忽然抽紧。而卓王孙,却已站了起来。方才他那么执著于这局棋,现在却漠不关心。仿佛,他一开始关注的就不是棋局的胜负。

  杨逸之也缓缓站起。石枰上的棋子,忽然化成粉末,被风一吹,飘飘然洒入空中。棋局上,只留下了那两枚桃花。

  卓王孙俯身,拈起一片。花瓣被他托在修长的手指上,被阳光穿透,仿佛透明一般。风卷过,花瓣飘浮在空中,一下子飞得老高。

  杨逸之忍不住抬起头,向空中望去。他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花,还是阳光,只感到那么刺眼,双目都几乎睁不开了。

  卓王孙转身,向外走去:“跟我去朝鲜。”

  杨逸之一怔:“为什么?”

  卓王孙从容地笑了笑:“因为,没有你我的地方,就不算是天下。”

  卓王孙转身,走入了阳光中。风,突然静了下来。仅有那瓣桃花飘落,正正落在杨逸之的手心里。

  不看到这么大片的金达莱花,就不知道已经来到朝鲜。

  山水都是一样的,这个异国并没有太多特点,长久以来早已被中央帝国影响,无论穿着、饮食、建筑、风俗,都带着明显的大明烙痕。如果是从辽东地区一路而来,这种感受会更加明显。身在其中的人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过了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了。

  漫山遍野红得耀眼的金达莱花,是这个国家的象征。初春的时候,整个大地都被这种低调、普通的花朵染满。鸟群飞过,牛马走过,人群踏过,它们依旧灿烂、灼烈。这时,就没有人再觉得它们低调、普通,就宛如这个国家备受欺凌的历史。

  相思骑着胭脂马,走在队伍的中间。

  整个队伍被明显地分成了三部分。左边,是武林正道群豪,少林、武当、峨眉、崆峒、铁剑等门派的弟子几乎全数出征。他们在南海倭寇之役中早就已并肩作战过了,相互之间的配合极为默契,军纪也很严明。他们组成一个个罗汉阵与真武剑阵,整齐有序地行走着。一面绘有飞虎的黑旗猎猎飘舞在军前,象征着他们的军号——飞虎军。而所有人的盔甲全都是黑色,看上去威风凛凛。

  右边,是华音阁的弟子。他们的队伍则显得松散。队伍中有几百辆大车,每辆车上都高高堆了几十只大箱子,全都用铁锁锁着,不知道里面装着些什么。然而华音阁的队伍虽然松散,却隐藏规律,前后连贯一气,轮流警戒、休息,丝毫不乱。他们身上的蓝甲上装饰有潜龙的图案,与飞虎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两支队伍,虽然没有冲突,但暗地里,却谁也不服谁,相互较着劲。卓王孙与杨逸之骑着两匹骏马,走在两支队伍的最前,虽然一直在讨论军情,言笑晏晏,但在相思看来,却总觉得他们是越来越生分了。

  或许,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

  相思轻轻地叹息一声。

  两支队伍之后,是大明派出的正规军。经过吴越王之乱后,大明军力大衰,这次派出的援兵仅有两万余人。由大将李如松率领,跟随在卓王孙、杨逸之之后。这支军队身披红甲,头盔装饰着羽毛,是为朱雀军。

  一行人走过开满金达莱花的田野。突然,队伍停住了。

  相思纵马向前,就见道路旁跪着一群人,有老有小,手中都托着篮子,身上披着花红,正满脸期待地望着大队人马。

  最前面跪着一名八十多岁的老者,将手中的篮子举到卓王孙的马前:“小人朴老头,率领朴家镇所有百姓,恭迎大明天兵前来剿灭倭贼,请天兵稍歇洗尘。”

  他手中的篮子里是家常做的面点和酒肉,都用红笔点了红,篮子上还结了一朵大红花。而他仰着的脸上,则充满了希冀与欢喜。

  相思的鼻子一酸,她仿佛从这个老人的身上重新看到了荒城百姓。她完全能够理解这位老人为何会如此欢喜——如果当初荒城的百姓也能见到这样一支救援的军队,他们会怎么样呢?

  相思悄悄转身,拭去了眼角的泪水。荒城的百姓最终没能等到援军,可是朝鲜的百姓却等到了!她该为他们欢喜才是。这次出征,可说是她一生最高兴的事。曾经无数次,在地心之城的牢狱中、在草原之王的营帐里,她都幻想,如果自己心中青衣的王者能够率兵前来,那么,她的苦难,与百姓的苦难,都将于瞬间瓦解。

  于今,她终于追随着这位青衣王者,率领大军来拯救世间苦难了,她的梦想终于得到实现。虽然一路上他都没有看她一眼,只顾着听取斥候们汇报消息,侦察地形,研究军情,但,她却感到非常幸福。

  因为她知道,自己曾经企盼的,都已化为现实,还苛求什么呢?

  只听卓王孙淡淡道:“不必了。”

  朴老头磕头:“大人请歇息片刻吧。小人探听到倭贼有一支军队正向朴家镇而来。天兵们吃饱了饭,才好去和他们作战。”

  卓王孙又一次淡淡道:“不必了。”

  朴老头看了看卓王孙身上的锦衣,又看了看篮子里粗劣的饮食,像是明白了什么。“哦”了一声,站了起来:“那小人这就在头前带路。”

  他颤巍巍地拄着拐杖,向前行去。然而卓王孙的马匹却并没有随他前行。朴老头走了两步,吃惊地回头。

  就听卓王孙道:“众将听令,全速前进,直指……”朴老头心中一喜,但卓王孙随后说出的两个字却一瞬间击垮了他的渴望,“平壤!”

  朴老头大吃一惊,怪叫着扑倒在卓王孙的马前:“大人啊!您不是来解救朝鲜的吗?倭贼正要攻陷朴家镇啊!您务必要救一救本镇!求求您了!”

  卓王孙淡淡道:“我是来解救朝鲜,却不是来解救朴家镇。”他纵马从朴老头的身边经过。朴老头跪着的身形,已经僵硬。

  突然,一人道:“站住!”

  卓王孙眉峰一耸,就见红影一闪,相思骑着胭脂马挡在了他的面前,脸上写满了惊讶:“为什么不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