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花坠影上(十四)
作者:武侠精品      更新:2022-05-15 13:38      字数:2261
  申泣哭了一会,又继续道:“小人逃到汉城,见到我王宣祖,禀告了败退理由。承蒙我王不弃,命我继续率军守城。但城中几乎已无可用之兵,于是我就募集了几千人,拉到城外训练。哪知正在训练时,倭兵就杀了过来。我军急忙逃跑,逃进城里还没来得及关门,倭兵就杀到了。汉城……汉城就这么陷落了。”众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申泣怒道:“你们笑什么?我可是熟读兵书的!”

  卓王孙淡淡道:“依你之见,要攻打平壤,该用什么战术?”

  申泣闻听此言,脸色霎时苍白起来:“攻打平壤?”

  卓王孙点了点头。申泣顿时哀号起来:“决不能攻打平壤!您知道吗,镇守平壤的人是加藤清正,号称日出之虎的加藤清正!他不是人,是虎啊!大人,平壤城内足有守兵三万,而且十个朝鲜兵都打不过一个倭兵,他们都是地狱中的恶鬼啊!要想攻打平壤城,必须至少有三十万大军才行。我的建议大人万万不可不听啊!”

  卓王孙笑了笑道:“你累了,且下去休息吧。”

  几个士兵上来,领着申泣前去更衣休息。申泣一面走一面还扭过头来对卓王孙嚷道:“大人千万要听小人的,小人熟读兵书,决不会看错!”

  卓王孙环顾众人一眼:“你们怎么看?”

  李如松笑道:“大人过虑。申泣此人虽说熟读兵书,却不过是纸上谈兵,于用兵之道可说一窍不通。朝鲜将领若都是这样的,无怪乎会被倭兵打得一败涂地。如此看来,不是日出之国太强,而是朝鲜太弱。但我大明则不同,诸位将领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精英,计谋精熟。从申泣的叙述来看,倭兵也不过是一味勇猛,并没有什么谋略。我军作战,只要智勇结合,倭兵算得了什么?”此言一出,众将纷纷附和。

  昙宏大师也抚着胡须笑道:“当日南海之上,传言倭寇多么剽悍,还不是被我们全部剿灭?贼性向来是好则聚,坏则散,只要一开始将他们的气焰压下,敌人自然气馁,不用我们打,自己就会瓦解。”正道群豪亦点头称是。

  一时牡丹峰上只闻阵阵欢声笑语,众人初见平壤城时感受到的震撼,已经被对倭贼的蔑视取代。大家摩拳擦掌,都准备大战一场,将倭贼彻底从平壤城中剿灭。

  杨逸之却无声地叹了口气。这件事决不可能这么简单。诚然朝鲜官兵无能,但倭兵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占领朝鲜全境,战斗力决不可小觑。而且倭兵们刚经过日出国的战国时代,每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不但武艺超群,而且意志坚定,格外耐战。而大明官兵却刚遭吴越王之乱,是仓促间召集而成,根本未经过系统训练,若是再如此轻敌,恐怕必要遭遇大败。

  想到此处,他忍不住道:“申泣虽然屡败,但毕竟曾剿灭女真,也算有些本事。朝鲜也不乏死战抗倭的将领,倭兵犹能这么快攻陷全国,战力之强,不得不防。而且倭兵擅长火枪,都是由红毛国制造,火力极强,近战威力巨大,我军装备的火铳远远不及。大家万不可掉以轻心。”

  李如松笑道:“盟主多虑。红毛火枪就算厉害,还是要发一枪装一次弹。两军对垒,能让他们发几枪?只要我军冲到近处,火枪就施展不开,那时,倭兵岂不任由宰杀?末将请令,将队伍一分为二,一支由末将率领,攻七星门;另一支由李如柏率领,攻大同门。兵分两路,杀倭贼个措手不及!”其余将军也都豪情万丈,跪倒在地:“请大人下令!”

  杨逸之深深担忧。骄兵必败,这个道理已被验证过无数次,但,总有人不明白,必须要用鲜血一次又一次证明。

  卓王孙道:“好。将朱雀军即刻分为两队,各一万五千人。军中所有马匹全都归你支配,如此便可装备三万骑兵,明日一早,你就率领大军,突袭平壤。”李如松、李如柏轰然答应。

  卓王孙笑道:“出兵不可无赏,这便是我的奖赏,你须好好记住。”说着,他袍袖轻拂。帅帐旁边的大石上猛然一阵嗤嗤声响,竟被他用指力凌空刻下一个大字:“贝。”字下是一行小字:四千零七百。

  卓王孙转头微笑道:“杨盟主,你的奖赏是什么?”

  杨逸之沉吟着长身而起。帅帐另一边的大石上,也出现一个大字:“文。”字下也有一行数字:五千零两百。

  李如松与李如柏对望一眼,均有些莫名其妙,但见卓王孙跟杨逸之不欲解释,他们也不敢多问。既然是奖赏,那么“贝,四千零七百”想必就是赏金四千零七百两,那么“文,五千零两百”呢?是不是杨盟主两袖清风,没什么钱财,所以等他们获胜之后,便会写下一篇五千零两百字的文章来赞颂自己?一定是这样的!

  两人这么一想,立时雄心万丈,高昂着头领令下山。

  第一缕曙光照在牡丹峰上。青翠的山峰,像是美人头上的一枚玉簪,直插碧天。连绵的雨终于停了,但阴云仍密密地遮着天空,令人心中不由生出一股烦闷。

  迷蒙的曙气将平壤城团团裹住,这座城似是还未醒来。但被零星的阳光偶尔点燃的刀剑锋芒,却让人感觉到山雨欲来的压抑。

  城中最高的万景台上,摆了两只小小的蒲团。一人峨冠博带,踞坐在中间,面前摆着一只小小铁釜,釜中茶汤正熟。千宗易跪坐在另一只蒲团上,恭谨而宁静地点着茶。浓茶。

  甲光向日金鳞开。杀气弥野,大战前夕的紧迫感压着每个人的心,那人竟毫不在意,举着手中茶碗悠然一笑。正是废寺之中,拜会卓王孙的平秀吉。

  卓王孙亦含笑点头。而他站立的地方,却是平壤城正南方的七星门。

  一座巨大的鲜红战鼓摆在阵前,韩青主手里握着牛筋缠成的鼓槌,肃然立在鼓前。

  卓王孙抬头遥望远方,身上的青衣像是一片云。一片飞扬的云。

  当第一缕阳光射下的时候,卓王孙的衣袖轻轻抬起,斜指战鼓。韩青主的双手立即扬起,鼓槌轰炸在战鼓上。沉闷的鼓声,猛然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