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花坠影上(十六)
作者:武侠精品      更新:2022-05-15 13:38      字数:2239
  他不由得抬头。长空中没有一丝阳光,他的眼前只剩下一片黑暗。这让他感到一阵迷惘,本能地将长枪上举。一股雷霆轰然自空中劈下,他手中长枪,断成了一截、又一截。

  他一声狂吼,身子倒纵而出,血光,瞬间在他眼前炸开。而他胯下的战马,已化成一团热血,迸溅在他的脸上。

  他的惊骇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一双冰冷的眸子已将他牢牢锁住。青衣凛冽,仿佛北海道冬天的海风,让他感到冰寒彻骨。

  他死了,甚至,不知道死亡是如何来临的。

  周围的人忍不住一起狂喊:“开火!开火!”

  后面的倭兵一齐蹲下身子,手中火枪喷出无数火舌,同时向卓王孙轰击。而卓王孙的身影,却在刹那间消失。

  “小早川隆景!”厉啸宛如死神的追索,再一次在倭军上空响起。

  倭军阵中,一名满面黝黑的大汉手握一柄大铁锤,厉喝道:“杀……”但,他只说出这一个字,整个人便在刹那间粉碎,就像是一蓬红色的蝶。

  卓王孙静静地站着,负手而立,就像是从来没有动过。只听他淡淡道:“还有谁?”

  呼啦啦一声响,倭兵一起退出十几丈远,竟没有人敢靠近他半步!这个人,决不是人,他是魔,是魔中之魔!他所说的话,就是魔咒,只要喊出谁的名字,谁就必须死!

  卓王孙冷冷一笑。

  李如柏疯狂地抽击着战马,风吹进他的嘴里,无比腥咸。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逃掉,倭兵的火枪就在他的耳边炸响,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

  倭兵追击的速度远超他的想象,有些倭兵甚至已经抢入明军阵营,与己方纠缠在一起,令他无从逃脱。

  白衣一闪,李如柏已被凌空提起。一闪,他的身躯倏飞两丈,落在另一匹马上。只听杨逸之淡淡的声音传了过来:“弃马。”

  李如柏猛然惊醒,大喝道:“后面的士兵放弃马匹!调转马头!”

  这帮明兵本是骑兵,虽然训练时间并不长,但骑术已相当了得,闻令齐声答应,前面的士兵顿时伸出手,与后面的士兵握在一起。一用力,后面士兵立时腾空而起,落在前马上,跟着一鞭子将后马抽得掉头而跑。

  立即,几百匹马悲嘶着向后奔去。追赶的倭兵阵型立即被打乱。明军抓住这片刻时机,与追兵的距离顿时被拉开几十丈。但倭兵的反应也是极快,一群骑兵立即从城中冲出,加入追赶的行列。

  李如柏大惊,连忙喝令,于是更多的马匹被放弃,向倭兵直直冲去。这再一次稍稍打乱了倭兵的阵脚。但李如柏知道,即便如此,他也无法逃脱了,因为马匹驮着两个人,绝对跑不快,倭兵早晚会追上来。而此刻他们的斗志已经完全瓦解,一旦被追上,必将全军覆灭!怎么办?

  大明军冲过山崖,向牡丹峰后奔去。

  白衣突然一闪。是杨逸之凌空跃起,白衣就像是一枚利箭,直射苍天!一声清越的啸声,仿佛鹤鸣般在九天震响。

  追赶的倭兵,忍不住一起抬起头来张望。

  日光,倏然一暗,跟着,轰然炸开!九天上的白色是那么耀眼,几乎让他们的眼睛都花了。日光凝聚在一起,倏然射出。牡丹峰一阵猛烈地摇晃!悬在山顶的巨石在一阵剧烈的晃动下,猛然向山下滚来!

  倭兵顿时吓得脸色苍白,大喊道:“退!退!”他们纷纷掉转马头,疯狂地往来路奔去。可巨石的黑影却在一瞬间将他们完全覆盖,一连串骨肉碎裂的声音像爆竹一般传来。大地上,顿时留下一道触目惊心的血痕。

  白衣如雪,杨逸之的眉头微皱,凝视着掌心逐渐淡去的光芒,脸上满是悲悯。再没有一个倭兵胆敢追赶。再也没有。

  于时,平秀吉饮完最后一杯茶,萧然而去。

  牡丹峰上一片沉寂。没有人敢说一句话。

  硝烟,仍在平壤城外弥漫。李如松端坐在长椅上,尽量维持着坐姿端正,但他自己知道,他已没有任何再战的信心。他的信心,全被恐惧所取代,一想到还要跟倭兵作战,他就几乎忍不住想要呕吐。

  他不能再解救这个城市,他能解救的,唯有他自己。他忍不住想大喊着站起,哀求卓王孙赶紧回国,越快越好。但卓王孙的威严让他不敢这么说。于是他只能坐着,默默地坐着。

  卓王孙的目光,此刻转到他的身上:“你的队伍,还剩多少人?”

  李如松怔了怔,全没想到卓王孙会这么问。他摇了摇头。

  卓王孙断然道:“去查。立即。”他又转向李如柏,“你也是。”

  李如松、李如柏虽则莫明其妙,但依然不敢违抗军令,他们走下峰顶,去点查自己队伍。这样做至少有一件好处,便是让他们暂时忘却战争的恐怖。当他们再次登上峰顶时,脸色多少恢复了一些人色。

  李如松沉声道:“一万零七十人。”

  李如柏跟着道:“九千八百四十人。”

  卓王孙对杨逸之一笑:“看来还是盟主估计得比较准确。我终究是过于自信了。”

  杨逸之却没有笑容,轻轻叹息:“并非阁主之错,此乃天意。”

  李如松、李如柏听得一头雾水,不知两人在说些什么。卓王孙的目光,却落在帅帐旁边的两块大石上。

  贝,四千零七百。文,五千零两百。

  李如松猛然间就像是被当头浇下一桶冷水。这,赫然正是他们两队人马的伤亡数字!正如卓王孙所说,杨逸之估计得比较准确,而卓王孙的却稍微少了一些。那想必并不是卓王孙估计得不准,而是他太过自信,自信自己可以在战场中拯救得更多。“贝”与“文”又是什么意思呢?

  李如松心下琢磨,倏然之间明白了。“贝”与“文”合起来,正是一个“败”字。原来在开战之前,卓王孙与杨逸之就料到了他们必然会失败。可惜,当时的他们太过自信,太过轻敌。杨逸之警告他们的话,他们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