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花坠影上(十九)
作者:武侠精品      更新:2022-05-15 13:38      字数:2630
  这场战争,更像是他们对弈的棋局,虽然伏尸百万,却无足轻重。不如悠悠的一杯热茶。

  倭兵焦躁地摩擦着手中火枪,盼望着明军突然骚乱起来,那就是援军到来的信号,然后,他们就可以从内城中杀出,杀他个痛快淋漓。但是,明军的队形仍然是那么井然,毫无动静。

  时间,逐渐滑过,黎明,又快变成正午。

  突然,明军的队伍后方真的传来一阵骚动。惊喜电流一般掠过倭军的心,他们吃惊地握紧火枪,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

  就见明军的队伍分开,露出一只马标。

  那是一面旌旗,四周镶有灿灿的金边,中间是一只凶猛的老虎,正昂首咆哮。上面原本应该镶嵌有七宝。但它的华丽,此刻却只能凭借想象,因为,此时的马标已然破败不堪,染满血污。李如松擎着它打马飞驰,绕着平壤内城跑了一圈。然后,一把狠狠掷在地上。

  所有的倭兵都忍不住喃喃呼喊:“那是立花统虎大人的马标啊!”

  立花统虎,小西行长手下的名将,镇守的,正是平壤到汉城的第一座栅垒。马标是大名的象征,倭军一向将之看得比性命还要重要。丢失了马标,也就丢失了大名的尊严,马标的持有人往往要切腹谢罪。而今,镇守第一栅垒立花统虎的马标,却染满血污被执在明军大将的手中。这其中包含的意义,足以让每一位倭兵都不由放下了手中的火枪。

  “援军,已经不可能到来了吗?”这让他们一下变得极其无力,纷纷倚在墙上、倒在屋旁,感到死一般的虚脱。

  阴沉的天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将台之上,裹在白色宽袍里的平秀吉,在最后的一缕暮色中,举杯,向卓王孙遥祝一杯清茶。

  第四日。天才一亮,倭兵便焦急地爬起,向城下张望。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期待些什么。但,才望了一眼,他们就忍不住叫嚷起来。

  漆黑的大炮群前,黝黑的泥土之上,昨日李如松掷下的马标旁,静静躺着另一只马标。同样镶着金边,中间金线装饰着一只雄鹰,却一样破败血污,几乎被烂泥沾满。

  所有的倭兵都认得,那是镇守第二座栅垒森忠政的马标。想必就在昨日的夜色之中,明军已出动大军,拔除了第二座栅垒。所有人都失望地盘坐在地上,甚至失去了站起来的勇气。

  “援军……真的不会来了呢。”他们抬头。

  将台之上,平秀吉的脸色仍是那么平静,面前摆着的那杯茶,泛着淡淡的香气,与旁边的枯菊搭配成一幅绝妙的图画。但此刻的士兵们已不再相信,自己还能够百战百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整整一天没有吃饭,而有的人,甚至染上了可怕的疾病。困守在这座狭小闷塞的内城中,他们的结局也许只能是一个——死亡。

  勇气在渐渐瓦解。只有将台之上、牡丹峰顶,两个仿佛神明的身形仍然是那么萧然。似乎人间的一切苦难,丝毫都不能沾染到他们。

  第五日,所有的倭兵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扑到城墙上向下张望。他们发现,早已有很多人在自己之前扑了过去,却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

  城下的泥土中,掷下的马标已经变成三个。然而此刻,所有人好像早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并没有惊呼,只是沉默地接受。

  这座城,已经是一座死城。若是三天之前,他们还有勇气冲出城去,跟明军拼个你死我活。但现在,他们却只能坐下来,哀叹。

  “就算八幡大菩萨,也救不了我们了啊!”他们仰望的目光,正好能看到将台上那个萧然静寂的身影。他面前,仍然摆着一杯茶,他的面容,也依然没有丝毫的改变。

  难道,他们的生死,本就没有放在这个人的心上吗?

  他们的恐慌,化成一声哀叹。

  倭兵的表情,连一丝都没有被李如松遗漏。他们的计划,早就制定好了,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当第五日的夜晚来临时,他暗暗给部下打气:“振作起来!倭兵快撑不住了!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南方少布置些人,埋伏三千士兵在大同江畔,听我号令,随时出击。北方多设置一些旌旗,找几百个嗓门大的伙计,晚上多嚷嚷,让他们误以为我们还驻扎在那里。其他人全部撤走。东西两侧,时刻做好战斗准备!早早造饭,今晚,就是决战的时刻!”

  夜,黑了下来。倭兵密切地注视着明军的动静。

  他们看到明军造好饭的时候,只觉肚中泛起的饥火几乎要将自己燃尽。但他们只有忍耐。慢慢地,他们发现,南侧的明军,正在撤退。

  他们肯定是想趁着夜色去袭击第四座栅垒,然后好将马标掷在泥土里,让我们的斗志完全瓦解。这一次,一定不能让他们如愿!

  倭兵们握紧了手中的火枪。每个人都意识到,这或许是自己最后的机会。粮草早已耗尽,他们已经饿了快三天了,再饿下去,他们绝对无法抵挡明军的冲锋。

  只有今天晚上,这个最后的机会。他们悄悄跟在明军背后,在明军偷袭栅垒时,突然拥出,里应外合,打明军个措手不及,如此一来不但能解救自己,也可以解救栅垒。至不济,也能突围出去。

  一定要吃顿饱饭!这个简单的愿望,激发出他们最后的一丝悍然。

  夜,完全黑了下来。大同江的水,默默地流着。如果说河流是大地的血液,那此时的大同江,就像是一道巨大而哀伤的创口。

  倭兵悄悄地越过城墙,没有被明军发现。

  他们或许可以偷袭明军,但明军很快就能反应过来。正面对战,他们只会像老鼠一样被击溃。所以,倭军很有默契地贯彻着最初的作战方案,只是远远跟着偷袭栅垒的明军。

  明军全都骑着高头大马,行动像是闪电。倭兵竭尽全力地奔跑,才能跟上他们。才过半个时辰,倭兵已经精疲力竭。三日未能饮食的疲乏,一下子全都涌出。他们再也无法贯彻作战方针,只顾着拼命地跑到大同江边,疯狂地喝着水。就算是水,能够填饱肚子就行啊。

  他们感觉到自己软弱得像是能够被一根稻草压倒。

  就在这时,猛然一声炮响。闪电般前行的明军骑兵忽然掉头过来,向倭兵发起闪电般的冲锋。

  原本只有芦苇的大同江畔,突然漫山遍野都是人。早就埋伏好的明军养精蓄锐,个个像是恶虎般冲出,展开最为有效且残忍的杀戮。而背后,黑压压的大军正踏着整齐的步伐,山岳般威压过来。而挣扎着在大同江边饮水的倭兵,此时却连作战阵型都无法维持。

  这是一场纯粹的杀戮。炮火将夜空照亮,火枪的光芒显得凌乱而暗淡。

  倭兵单兵作战的优势几乎已完全不存在。饥饿、疲乏、恐惧、绝望将他们完全压垮,他们就像是捆好的稻草一般,被成片地斩倒……

  只不过一个时辰,两万倭兵,已然全军覆没。当黎明的光芒再度照耀大地时,李如松一步一步,向牡丹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