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游颐和园
作者:shenchenman888      更新:2022-05-15 15:13      字数:1918
  三十一

  刘庆、张斌等几个人都回来的时候,金成已经睡着了。因为已经定好了明日去圆明园,所以几个人也都早早睡下了。

  转天一早,金成、刘庆、张斌走出宿舍,到了楼下,一看,系里好几个女生在下边等着他们了。刘庆对金成说:

  “昨天你出去后,我们买车票的时候,恰好碰上几个女生,把咱今天活动的路线说了。这不是吗,愿意来的都来了。”

  “那就你来给统一组织一下吧,给你,这是我的经费。”金成说。

  “梁山伯,我们问你,祝英台怎么没来呢?”几个女生打着哈哈,同时陆续向刘庆交来必须的活动经费。金成对女生打的哈哈笑了笑,指着和玉英住同宿舍的叫庄翠兰的那个女生说:

  “她会告诉你们的。”那庄翠兰冲着金成说:

  “祝英台早起了,说是买车票去。我们还说呢,‘到天津的车票随时都可以买到,’让她和咱们一起来,谁知她怎么不来呢?”你说我笑的不大一会儿功夫,这些人就走到校园门口了。这时候,同学们发现步心悦在门口站着了。不用问,她是在等着这些人同去。张斌对金成低声说;

  “‘心不悦’大姐一定是想加入咱们的队伍。”这玉英给步心悦起的外号,已经在同学们中间叫响了。

  “大伙在一块儿热闹,多一个少一个不就这么回事嘛。”金成也声音不大地回答着。刘庆招呼步心悦道:

  “步大姐,是不是一起走啊?”

  “我就是在这里等着你们了。”她说的是实话。

  “那就快点吧,这班车的时间到了。”张斌催促着说。大家急匆匆到了车站。

  说起来就这么怪,玉英虽然早出来了一会儿,可是她等得公交车没有来。就在车站,大伙儿碰面了。她的的确确是要买火车票去的,但看见金成后,尤其看到步心悦在和金成并肩边走边谈的那样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一种反应,她转变了想法。那个庄翠兰以及同宿舍的王喜珍还就死拉硬拽着她说:

  “走吧祝英台,一块儿再热闹这一天吧。”她对那姐俩小声说:

  “我去。冲着她我也得去。”庄翠兰、王喜珍知道她说话的意思,她俩只想拽玉英同去,别的事人家不想多说。公交车来了,玉英和大家一同上了车。

  金成当着这么多人,不便于启齿问她别的话。由于车上的人挺多,这些大学生们都是一路站着到达目的地的。王喜珍今天找她在北京的亲戚借来了照相机,当时几个人说好了,在圆明园转悠完之后,顺道去颐和园的。或许在那座皇家园林中的他们,都知道那段真实的历史事实的原因,这些学生们仔细思考着那屈辱的往事。

  对于他们这一代大学生而言,圆明园即是一个奇迹,更是一个耻辱------是的,如果没有百年前的那一场浩劫,这个伟大的奇迹也许至今还能令我们骄傲无比,然而,历史的无情却让我们不忍心提起“圆明园”着三个字,它几乎代表了一个民族全部已经破灭了的梦想;它似乎讲述着一个强大的政权怎样完全失去了力量;它仿佛铭记着一个国家痛彻骨髓的创伤和悲凉……当所有的繁华如同烟云一般散去,沉醉中的人们只能面对张着漆黑大嘴嘲笑他们的一堆废墟,他们无力保卫他们的理想,几乎还没有从泱泱大国的自豪中回过神来,就已经沦为近乎亡国的奴隶。

  五千年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哪个时代像那样的凄惨。自从他们知道圆明园以来,就总觉得悲凉的气氛是圆明园的全部。

  其实圆明园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华丽的悲剧。在清帝国的统治者看来,圆明园可能凝结着他们的一个个美妙的梦想,但是那只能是一个个不切实际的迷梦。当英国把大把大把的金钱用来制造坚船利炮的时候;当法国人正一次次掀起革命浪潮的时候;当日本人正在为了“吉野”号而省吃俭用的时候,清朝的皇帝却正在用真金白银为自己编织着一个剧毒的幻梦。从皇帝到百姓,都躺在自己无知而自大的意识上,骄傲地斜睨着“洋人的机巧之物”,可笑地尊奉着行将就木的“祖宗教诲”。当这些所谓的“机巧之物”瞬间砸碎了他们飘渺的迷梦的时候,大好河山已经陷落在列强的铁蹄之下。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损失的远不止是圆明园里那些象征了昏聩的统治者们梦想的珠宝和殿堂,整个中国------西方人眼里一直蒙着神秘面纱的古老国度,也像圆明园一样,瞬间崩塌成一片废墟。传说中的强大和辉煌在炮火和枪口之下就只能是一只美丽的花瓶。长江和黄河变成了母亲脸上两行辛酸的泪……

  浩劫之后是漫长的恢复,曾经的世界强国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步履唯艰,即使用尽力气,也难以一下子赶上强者的步伐。其实这些艰难本可以避免,假如当时处于中国高层的人们的理想不在那些珍宝古玩上,我们的基底就不会那样贫弱。不会有圆明园的辉煌,也不会有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悲剧是它必然的命运,它的建成就注定了它的悲剧。假如清朝皇帝不这样好大喜功,假如他们能把精力和金钱都花到改革、工业、军队、商业上去,就不会有圆明园的浩劫,也不会有中华的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