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第一次单独相处
作者:shenchenman888      更新:2022-05-15 15:16      字数:1646
  二零零

  金成望着自己的导师,没有马上回答说明白还是不明白。

  韦贝尔教授好像看出来金成在思考着什么,就站起身来说:“今天是周一。下个周一的此时,你要写给我第一次书面答辩的文字材料。其他的没有什么要交代得了。你可以吃饭去了。”说完这句话,韦贝尔教授起身就往门外走。

  金成立即站起身来说:“好,我按时做上作业。”便跟着教授一同走了出来。

  不容质疑,金成对教授的要求是能够做到的。但他当时的意识,恣意横流;首先,他对自己的导师对他那篇文章所付出的心血,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当初自己那一些不完整的思考,积累成不过是一些心得的时候,是韦贝尔教授从学术的角度给予了理论上的指导;当自己的文章写出第一稿的时候,是教授做出了很多的眉批;与其说是自己动手写作了这篇文章,莫如说是教授的思想贯彻通篇;而在署名的时候,教授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今天,教授推荐自己参加这么高层次的学术交流,让金成怎能不浮想联翩呢?其次,这次能回国参加学术交流,真的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就是说,教授给自己在各个方面创造了条件。金成想:自我价值的体现不说了,起码回家看看父母,看看玉华,这是有可能的。再有,自己很有可能在北京见到自己母校的同学。

  金成的意识里当时流动着这些。接着,他被一种舒畅的心情驱使着,快步向自己的宿舍走去。他自言自语说:“怎么我做事情也匆忙了呢,要是晚点发出那封信该多好啊。玉华听到我将要回国的消息,该会多么高兴哦。”

  心情好,脚步就轻快,他到了宿舍,感到自己有些饿了。想起自己从早上到此时还没吃东西,就去餐厅吃饭。到了餐厅,端着饭菜坐下来正要吃,忽然想到了玉英。他这时把双手放到了餐桌上,扬头望了一下餐厅的天花板,随后看了一眼自己餐桌上的饭菜,他意识到还有这个小妹妹的事情没处理好了呢。于是他赶快吃了餐桌上的饭菜,疾步向玉英的宿舍赶去。

  当徐媛媛从她的宿舍里走出去后,宿舍里只剩下玉英和比瑟夫俩个人了。比瑟夫看到玉英喝了一点热汤,并且吃了一点东西,竖起大拇指说:

  “说到做到,能吃就多吃,你很快就会好的。”

  玉英看着比瑟夫,面带笑容地说:“我已经吃好了,你真的吃过了吗?”

  比瑟夫很认真地说:“我不会说谎的。我看他们都在这里了,就想到一会儿你的吃饭问题了。所以,我就先走了嘛。我吃过了,也特意要了给病人吃的饭菜,就是这么回事。”比瑟夫说着话,还顺手把玉英吃过饭后的盛饭菜的饭盒之类的用具收拾起来。

  玉英赶紧站起身来说:“你千万不要收拾这些了。请坐。我感觉现在我好像没什么病了一样,我们说一会儿话好吗?”

  比瑟夫也不好再收拾了,就坐在了徐媛媛的那张床边。他的心里此刻不断回味着的就是玉英说的那句话——“我们说一会儿话好吗?”这个德国小伙子,是多么希望玉英和他多说说话啊!玉英说完这句话,又坐到了自己的床边。比瑟夫想继续听玉英说话,眼睛直勾勾地望着玉英。玉英说完那句话后,也用含情脉脉的双眼望着比瑟夫,但欲言又止;她不知从哪儿说起。

  俩个人此时好像忽然没有话题了。

  我们好像做过探讨了:从理性的层面上说,爱情在本质上应该是自由的。然而爱情属于感情领域,它不是理性所能完全把握的。世间的男人女人究竟如何选择,不仅要凭内在心灵契合的直觉,而且还有种种外在综合因素形成的机遇问题。也就是说,爱情是一种缘。

  有人往往把缘看得很神秘,甚至带有某种宿命意味。这当然大可不必。但对恋爱中人的来说,那种心灵的投入,却确实使爱情成为一种宗教式的感情。这样,爱情的选择就不同于人们生活中一般的行为选择,而具有了一种生命承诺的意义。因为蕴含着这种生命的承诺,在某些情况下,爱情的选择就成为一种无可选择的选择。

  于是我们便理解了在爱情世界的千姿百态中,为什么有的素不相识却一见钟情;有的阅尽沧桑才暮然回首;还有的为了一个许诺而终生寻觅或苦苦等待;无论古今中外,该莫如此。

  这一刻的静默,好像持续了不短的时间。比瑟夫正待开口讲话,“当当当”,敲门声打破了这好像是一个世纪的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