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安康公主
作者:静海流云      更新:2022-05-15 22:18      字数:2659
  通过潼关管道这件事情,让李承乾愈发的认识到,事件本没有什么难事,只能够做到冷静面对,不受外“利”的牵制,那么就能办好任何事情。

  就说这潼关管道,难道说整个大唐帝国当真就只有张玄素一人,聪明绝顶才干卓越吗?恐怕并不尽然。别人不说,单那背后有着岑文本支持的蜀王李恪,李承乾就绝不会相信他看不到这一点,甚至可能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可是这些人为什么最终又都败走麦城呢?原本在李承乾看来,这完全是因为这些人受到了各方面“利”的牵绊,使得他们没有办法,也没有空间施展自己的智慧和手段。尤其是蜀王,在他身后支持他的岑文本,简直就是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所以,这些人是没有办法像自己一样,毫无牵绊的处理这件事情。

  不过,这件事情出了让李承乾在政治上进一步成熟以外,还使李承乾真正在心底里接受了这位,在历史上有着太子杀手之称的张玄素老师。并且因为他所展现出卓越才干,给予了应有的信任和尊重。张玄素由此也成为东宫即长孙无忌之外的第二号智囊。

  而日后,相对于在朝中位高权重,时常需要离开长安远赴外地公干的长孙无忌。能够常年留守东宫,陪伴在李承乾身边左右的张玄素,则愈发的显得重要。

  在张玄素的指导和帮助下,李承乾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把让李世民和朝廷头痛了近半个月时间的潼关官道,恢复了正常秩序。对于这个结果,李世民当然是非常的高兴,直言张玄素这个老师请的好,请地对,太子也变得越来越成熟,让他终于可以放心的把朝务交给太子来处理了。

  其实感到高兴和惊讶不光是李世民一人,对于李承乾能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里,接连完成了稳定长安粮价,在漕运不通的不利情况下,按时将粮饷运抵边关,以及最近的疏通潼关管道这三件事,朝中的大臣也是一片的交口称赞。就连一只都站在蜀王李恪那边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太子这次干的确是漂亮。

  就这样,在这几件紧要大事暂时可以告一段落,终于有了些空闲时间的李承乾,转而将目光对准了自己的好妹妹。这位在整个皇室中除了母后外,与自己最为亲近的安康公主。

  李承乾会在这个时候格外重视起安康来,完全是因为之前常胜曾提起过,最近这个小妮子好像和窦义的义子幕一宽走得很近的缘故。

  作为一个曾经的现代人,对于唐初贞观盛事的历史,算不上有多了解他,却清楚地记得,这个安康后来好像是被李世民许配给了大将独孤彦云的独子独孤谋。也就是说,这个幕一宽注定只能是安康生命中的一段或美好,或痛苦的回忆。

  虽说,因为李承乾的穿越,已经带动整个历史的轨迹发生偏转,许多事情都未必会按照史书上所记载的那样进行。可在安康这件事情上,最起码到现在为止,李承乾还没有看到会出现任何变数的可能。

  所以,为了自己的妹妹不至于到时太过痛苦,同时,也不想窦义的儿子幕一宽因为安康,遭受到什么不公的待遇,李承乾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应该做些什么才对,毕竟在这之前,自己还欠着窦义老大一个人情没还。

  虽然,李承乾并不是很在乎安康和幕一宽最终能否走到一起。虽然在李承乾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告诉他,安康嫁给独孤谋对自己其实更有利。可李承乾还是打算先弄明白自己这位好妹妹的心理到底是怎么想的,她是否真的倾慕于幕一宽。

  如果连这个事情都没弄准,李承乾就贸贸然的去做些什么。一旦出了什么岔头,那可就不光是丢面子这么简单了。恐怕会给安康公主的名誉,带来不好的影响。

  至于说,如果安康真的爱上了这个没有显赫的出身,没有雄厚的背景,地位还很低下的商人的话。出于亲情,李承乾也觉得自己应该帮助自己的妹妹,去寻求自己的人生幸福,尽可能的避免皇家儿女在婚姻生活上的不幸。

  “安康啊,你觉得幕一宽这个人怎么样啊?”安康和李承乾是从小玩到大的,所以在安康的面前,李承乾表现出来完完全全就好像普通人家的哥哥,而非皇家的兄长。

  所以,在皇室中,这个被世人称之为“在无情最是帝王家”的家族里,安康和李承乾这两个人之间,是真的存在着淳朴的兄妹之情,手足之谊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感情的存在,现在还居住在皇宫中的安康,也时常会跑来东宫找李承乾玩耍。

  “太子哥哥,你今天怎么突然问起他了啊?”还是十来岁的小姑娘,安康自然是没有什么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猛的被李承乾这么一问,本来就粉扑扑犹若滴水芙蓉的小脸,一下子就红到了耳根。

  也许是因为接受了父亲的遗传因子要远远超过母亲的缘故,安康公主的性子像极了一个假小子。如今天这般显露出一副小女儿神态来,这还是李承乾记忆中的第一次。

  由此,李承乾基本上也就可以断定,这个小妮子确实是春心懵懂,开始思春了。只不过,当着安康的面,李承乾自然是不好说破,只得把早就准备好的台词重新背了一遍。

  “哦,倒也没什么事,这段时间因为往边关调拨粮饷的事情,常常会和这位福源盛少当家接触,经过一些事情让我觉得他在理财方面确实是一个人才,所以我打算去找舅舅,举荐他到户部去做官。”

  举荐幕一宽去户部,虽说这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安康。不过,幕一宽本人也确实是有些真材实料的。相较于正统科班出身的文人们,幕一宽在商业领域确实要比他们都精通得多。

  “呀!”当安康听说李承乾打算推荐自己的心上人出来做官,刚才那副欲语还休的少女模样一下子就丢到了脑后,恢复本来面目欢快的说道:“太子哥哥,你说的是真的吗?这可真是太好了,其实我早就想求太子哥哥了呢。”

  看着安康那欢快幸福的笑容,以及从那一双水汪汪般的大眼睛所透露出来的感激,使李承乾的内心同样也被温馨的亲情所滋润着。从现代穿越来到唐初这许多年来,也就是今天,让李承乾第一次感受到了,属于这个世界,来自这个时代的骨肉亲情,也同样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让人眷恋。也第一次让李承乾有了一种来自家庭的温暖。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也许是命中注定安康和幕一宽两人走不到一起,也许是因为李承乾无故多事,做的那些事最终让李世民有所察觉。总之,这件事情闹到了最后,竟然惹得皇帝陛下出动了。

  李世民为了安康这个女儿,第一次表现的不像是一位大唐的君王,而更像是一位疼爱女儿的的父亲。他竟然甘愿屈尊,亲自去登门去拜访一届布衣。

  在福源盛的内堂,李世民和窦义之间到底说些了,这个世上没人知道。李承乾他只知道,经过那一夜的长谈,在第二天一大早,幕一宽就仅仅带着一个家人离开了长安。而窦义对外的说法则是,荆州分铺事务繁忙,特派义子前去打理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