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飞虎将军(上)
作者:静海流云      更新:2022-05-15 22:18      字数:2327
  从侯君集家回来,李承乾和张玄素两人是各有各的心事。李承乾现在满脑子装的都是那个,有着长安城里最娇艳的一朵花美誉的海棠。虽说李承乾的心里知道对方长得非常漂亮,可他还是在初次见到海棠后,被女孩的美艳深深震撼了。

  没错,确实是震撼,而不是别的什么。这种震撼甚至让李承乾一时间很难相信,如此漂亮美艳、娇柔欲滴的女子,竟会是自己的青梅竹马?竟然会是爱着自己的。

  “难道是因为自己太子的身份吗?”这是李承乾最初的怀疑,可是很快这种怀疑就被他否决掉了。因为在他的记忆当中,早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海棠就是自己儿时唯一的玩伴。还记得当时还是一个小丫头的海棠,就曾亲口对自己说过:“将来等她长大后,要做自己的世子妃。”

  虽说,这些记忆中爱情的主角并不是真的自己,可是这些年来,已经接受自己穿越唐朝事实的李承乾,早已有了在这个年代娶妻生子的想法。只不过,这些年朝堂上李恪步步紧逼,朝堂下太傅又整日的缠着自己授课。李承乾实在是没有时间,花在哪家的闺女长得漂亮这类科研课题上。

  而现如今,如此一位国色天香的女子深爱着自己,且不是因为自己的权势和金钱,无论如何都让李承乾的心无法平静下来。就好像是初尝爱情滋味的青涩小孩一般,整日整夜脑子里都只剩下一个海棠,再也看不到别的东西。

  而这个时候的张玄素,则全副心思都扑在自己该做些什么,才能真正把侯君集牢牢地拴在太子的战车这件事情上。完全没有注意到,李承乾那思春的模样。

  李承乾这边因为儿女私情已无心他顾,李世民那边可是在一心一意忙着国务。

  为了筹备北伐并打赢这事关大唐国运的一仗。李世民这段时间是接二连三的颁布了不少重要举措,可谓是忙的不可开交。银钱、粮草、军力部署,还是将军的调派,无论哪一样都需要李世民亲自过问、亲自决断。大唐帝国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如此的离开不他们的皇帝。

  在这诸多准备北伐的事情当中,最最让李世民操心的,就要数筹备组建新飞虎军这件事。

  按照已经故去的范兴的平胡十策,一支足以抗衡颉利的骑兵,将是这次北伐胜败的关键所在。而放眼整个大唐,真正有实力又有能力担得起这个担子的,恐怕只有潞国公侯君集一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李世民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大老远的把侯君集从荆州调回长安的主要原因,

  不过让李世民失望的是,经过当年长安城下的便桥之战,侯君集一手带出来的老飞虎军,为了保卫长安而不幸全军战死后,侯君集哪一颗征战之心,也就随着老飞虎军一道熄灭。

  所以,当李世民向侯君集表露出,希望由他来出任飞虎将军,重新训练出一直战斗力不弱于老飞虎军的骑兵时,等待他的则是侯君集身心疲惫的拒绝。

  李世民虽然贵为皇帝,有着一言九鼎的权利。可是他也没有办法让一位连心都死去的人,重新执掌帅印。哪怕在他的心里面,这个人可能是整个大唐唯一的人选。

  李世民的无功而返,使得原本打算隔岸观火的两派,即太子李承乾和蜀王李恪,产生了火中取栗的想法,纷纷投入到这场新的战斗中来,双方人马你来我往、各显其能,就这个飞虎将军展开了新的争夺战。

  作为太子与蜀王两方的旗帜性人物,首先加入战团的是远在江南公干的长孙无忌和留在长安的岑文本。有了这两个人的带头,心属两派的大大小小官员,也纷纷上表推荐。

  可能是前段时间,李承乾干净利落的干成了那三件大事,为他在朝堂上加了不少的印象分。这次百官举荐飞虎将军的人选里,几乎就从未展现过自己军事才能的李承乾,反倒是获得了压倒性的多数选票。

  就连曾经独自出使颉利议和,并大杀颉利威风的蜀王李恪,也只获得了不到百分之三十的推荐。就这,也还需要感谢岑文本的带头,以及那些死忠不要命般摇旗呐喊的作用。

  “蜀王殿下,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啊?今天我听说向皇上举荐飞虎将军的大臣,绝大多数都是推荐的东宫,这儿飞虎军是皇上与颉利决一死战的利刃,将会是我大唐最有战斗力的军队,要是把这支军队掌握在咱们的手里,就算殿下将来住不进东宫,也有机会在演上一遍玄武门啊。”作为蜀王府长史,权万纪对蜀王自然是死心塌地的追随。当他看到蜀王李恪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还有闲心待在王府里看书,便急不可耐的站了出来。

  此刻正全神贯注,沉浸在知识的李恪,起初并没打算理会权万纪所说的那番话。不过当李恪看到权万纪一副着急上火的模样,心中又觉得有些不忍。逐开口说道:“万纪啊,你就那么能肯定拦下这个飞虎将军就一定是个好事?有的时候,这人人都能看出来的机会,未必就真的是机会,只有那别人都看不见,只有你能看见的才是真正的机会。”

  李恪说的这番话有点像是在猜谜语,充满了玄机在里面,权万纪有些弄不明李恪到底想要说什么:“殿下的意思是?”

  看着权万纪迷惑的样子,李恪很是为自己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能够一眼看穿这其中的利弊而骄傲。

  “万纪你好好的想一想,父皇这次编练飞虎军所为的,就是希望在将来北伐的时候,能够有一柄趁手的利剑,好直插颉利的心脏,让父皇期许如此之深的飞虎军,这个飞虎将军又岂是那么好当的。”

  话说到这里,李恪似乎也来了一些兴致,随手把书发到桌上,起身来到水塘边,将一些鱼食随意的洒落到水塘中,接着说道:“还有,你也不看看这飞虎军中都是些什么人,豪门显族,勋贵老臣的子弟都占了多少,想要把这些人训练成一直铁军,不知道又要花费多少精力和时间,又要得罪多少人,要我看,这飞虎将军绝不是一庄划算的买卖。”

  听了李恪的这一番分析,也开始觉得就算真争来这个飞虎将军,恐怕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的权万纪,很是不解的问道:“既然殿下已经看到了这一成,为什么还要亲自上表,向皇上讨那枚将军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