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飞虎将军(中)
作者:静海流云      更新:2022-05-15 22:18      字数:2545
  “万纪,父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必你也是十分清楚。” 李恪拍了拍权万纪的肩膀,喝了一口放在书桌旁的浓茶,说道:“只有那些既有能力,又真正忠于朝廷,满腹心思都是在为朝廷、为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的人,才会得到父皇的器重和重用,看那魏征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在这个朝廷上下一心准备北伐的时候,我若待在蜀王府里不吭声,便就是不忠和不孝,到了那个时候,哪怕朝堂之上满班大臣都支持我,父皇的心理也未必会支持我,而且,我若不去争这个这个飞虎将军,东边又怎么会上钩呢。”

  看着李恪那一切尽在掌握的笑容,权万纪是暗暗庆幸自己选对了人。前沿的这位蜀王殿下,在岑文本这几年来的含辛栽培下,已经越来越有岑文本和封德彝的风采了。一针见血的真知灼见,加上思维缜密的周详谋划,东边的那位又如何能够是对手呢。

  “原来殿下这番举动,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我看东边恐怕现在就已经坐卧不宁,在准备被上表与殿下您争这个飞虎将军了。”

  “殿下,我听说蜀王那边已经上表,向皇上讨要那颗飞虎将军印了。这件事情殿下不能在犹豫不决下去,必须马上有所动作。若是这飞虎将军当真被蜀王抢去,日后殿下恐要悔之晚矣。”就如李恪所预料的那般,当张玄素得知李恪已经上表后,便在第一时间急急忙忙的赶到东宫。

  和喜爱读书的李恪不通,李承乾十分讨厌看那些之乎者也的古文。虽然不喜欢看书,可李承乾却非常的喜欢收集古董字画。这会他正愁眉苦脸的瞧着案几上所摆放的三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叹息不已。那边张玄素都要火烧眉毛,急三火四的来找他,他反倒还无限哀愁的向他问道:“师傅,你真的以为我能做得好那飞虎将军?”

  也许是李承乾真的是心理素质过硬,也许是李承乾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飞虎将军在将来的朝廷上,会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它所说出的话将有多大的分量。反正这刻张玄素再也坐不下去了:“我的太子殿下啊,你现在还有闲情逸致的赏贴,你要是在不抓紧,那飞虎将军要是真被蜀王夺了去,这东宫殿下你恐怕就住不安稳了。”

  看着张玄素那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李承乾也不好意思再继续看那三希贴,招招手叫下人把书帖收拾起来,转身对张玄素说道:“师傅,你顾虑的这些我也明白,可是我是什么个情况你也知道,带着东宫六率护卫皇宫或许还没什么问题,可要真的让我去带兵,先不说父皇会不会当真把这个飞虎军交给我,就连我都在担心会辜负父皇的期望。”

  “我的太子啊,你能不能不这么天真啊?是,殿下你或许真的不适合去做一位统军的将军,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位子就要让给别人,尤其还是那些对殿下你这个太子之位心有所想的人去做啊。”对于自己这个时而聪明的不像话,时而又如现在这般木那的学生,张玄素是连死的心都有了。

  “师傅的意思是…。”

  见李承乾终于有所顿悟,张玄素心里多少算是缓和了一些,面带微笑的冲着李承乾点了点头。

  在隋唐旧宫里,李世民翻阅着案几上那厚厚的一摞奏章,向陪坐在一旁的房玄龄问道:“玄龄啊,朕的这个飞虎将军印,朝廷上下可是不少人都想要来争啊,你是尚书左仆射,这些举荐和自荐的奏章你应该都看过了,推荐太子和蜀王的居多啊,就连长孙无忌和岑文本也各自上了奏章举荐太子和蜀王,只剩下你还没有说话,不知他们两个里你更看好哪一个呢?”

  李世民虽然问的很随意,可在房玄龄的角度来看,这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连忙起身跪倒在地,说道:“按理说此事牵涉到诸皇子,是非臣所能擅言的,可此事事关朝廷北伐大计,臣也就只好斗胆进言,若是皇上认为臣说的不对,就请皇上治臣妄言之罪。”

  “哎,这里就你我君臣二人,尽管直言无妨。”本来就打算要听听房玄龄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李世民自然不会因为这个,而去怪罪他。

  “皇上,臣下刚刚也收到了一封荐表,举荐的乃是右卫大将军,禁军统领侯君集,臣也认为侯君集实乃是这飞虎将军的不二人选。”

  原以为房玄龄会就太子和蜀王这两人,做出一番中肯的点评。没想到房玄龄竟然会话锋一转,引出了个侯君集。

  其实,在李世民的心理,这个飞虎将军也是非侯君集莫属,只不过侯君集严词拒绝,他这个做皇帝的自也不好强人所难。这件事情也就这么放了下来,可现在听房玄龄说,竟然有人站出来举荐侯君集,李世民的兴趣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哦?不知是谁生就了这么一双慧眼,来向朕来举荐侯君集啊?”自己的眼光能够被别人认可,是李世民高兴的原因之一。另外一点就是,李世民很想知道这个和自己抱持这相同看法的人到底是谁。

  在现如今,风头已经完全被太子和蜀王两个人占光的情况,他还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不为权势所迷惑。在李世民看来,这个人是有着和魏征同样的风骨,是有才干可以大用的。

  “回皇上,举荐侯君集出任飞虎将军的,不是别人,乃是太子殿下。”说实话,刚刚收到太子的奏章的时候,房玄龄也没有想到太子竟然会举荐侯君集。虽说在这之前,李承乾也漂亮的办成了几件大事,可他却一点也没表现出如此的识人之能和胸襟来。

  “太子?”同样的,当李世民听到举荐侯君集出任飞虎将军的人,竟然是自己所立的太子时,也是有些大出所料。“看来朕给他新找的这个老师,还真的是有别于他人,太子倒是在他的调教下,进步的很快啊。”

  “皇上的意思是说,太子之所以会出来举荐侯君集,全都是张玄素给出的主意?”虽说房玄龄对于李承乾举荐侯君集出来这个举动,也有些好奇。可他还是无法相信,这是张玄素在背后出的主意。

  “全都是倒也未必,想来太子也知道自己干不好这个飞虎将军,张玄素没有办法才退而求其次,叫太子举荐的侯君集。”虽然一眼就把事情来龙去脉猜了个大概,李世民还是对李承乾勇于让贤的举动,表示出了一定的赞许。

  “太子能够了解自己擅长什么,不能干什么,并能不受他人的撺掇,这是好的,能够从逐大臣中找出最适合的人,更显难能可贵,这个张玄素啊,倒还真有些本事,确实比太子的前几位老师强出不少,只不过这侯君集无意坐着飞虎将军,朕也不能赶鸭子上架啊。”

  李世民说到这里,抬手一拍龙椅站起身来,来到房玄龄的身旁重新坐下说道:“玄龄啊,若是侯君集执意不肯接着飞虎将军印,你觉得蜀王能否胜任?”